紫霄宮中,雲霧繚繞,祥光隱現。眾人的目光隨著準提和接引的進入而紛紛投去,隻見這二人站定後,先是恭敬地朝著宮殿深處行了一禮,而後準提抬起頭來,臉上露出一副愁苦之相。
他微微歎了口氣,聲音悲切地說道:“吾等西方,地域荒蕪,靈脈稀缺,眾生皆在苦難中掙紮。吾與接引師兄,一心向道,欲求解脫之法,以救西方於水火。今番趕來這紫霄宮,實是曆經了千難萬險,途中遭遇無數混沌風暴,險些喪命。” 說著,他還假裝踉蹌了一下,似乎仍有餘悸。
接引在一旁雙手合十,配合著準提,口中念道:“阿彌陀佛,我西方之地,雖有菩提聖樹,然靈氣稀薄,難以支撐大道傳承。我二人此來,隻為聆聽鴻鈞老祖的無上妙音,望能得一絲機緣,帶迴西方,拯救蒼生。”
眾大神聽聞,大多麵露不屑之色。帝俊嗤笑一聲:“哼,這二人莫要在此惺惺作態,來遲便是來遲,如今卻在此賣慘,妄圖謀取好處。” 東皇太一亦是滿臉嘲諷:“西方之地與我洪荒相隔甚遠,他們自身不修,卻來此處博同情,實在可笑。”
鯤鵬坐在蒲團上,晃了晃身子,陰陽怪氣地說道:“喲,這西方二人可真是好算計,以為這般說辭就能得到蒲團,怕不是白日做夢。”
女媧則輕輕皺了皺眉頭,雖然她心中有幾分同情,但也覺得二人此舉有些不妥。伏羲在一旁低聲說道:“這等行徑,恐難服眾。”
三清依舊靜坐,隻是上清靈寶天尊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絲玩味的笑容,似乎在看一場鬧劇。
紅雲生性善良單純,見準提和接引如此模樣,心中不禁泛起憐憫之情。他猶豫了片刻,站起身來,說道:“二位道友如此艱辛,這座位便讓與你們吧。我站著聆聽老祖傳道亦是無妨。”
準提眼睛一亮,連忙說道:“紅雲道友,你這大恩大德,我西方銘記於心。” 說罷,他趕忙拉著接引,說道:“師兄,你且坐下,莫要辜負了紅雲道友的好意。” 接引也不再推辭,合十行禮後,緩緩坐在了蒲團之上。
淩虛看著這一幕,心中暗自搖頭:“紅雲雖有善心,然這準提和接引如此作為,怕是日後會有諸多變數。這紫霄宮中,果然是人心各異,大道難求啊。”
準提在成功安置接引入座後,那目光便似靈動的靈雀,於殿內眾人身上一一掠過。他心中暗自盤算,三清仿若巍峨高山,緊密相連,堅不可摧,自是不可輕易挑釁;女媧身側有伏羲相伴,恰似雙生連理,彼此護佑,亦非善茬。思及此處,他的視線最終鎖定在鯤鵬身上,恰似餓狼覓見羔羊。
準提嘴角勾起一抹難以察覺的弧度,向前緩踏一步,雙手合十,然那語調中卻難掩輕慢:“鯤鵬道友,君且觀之西方大地,荒蕪凋敝,靈脈如絲,眾生於苦海沉淪。吾與接引師兄,誌在大道,欲挽西方於危亡。此番赴會紫霄,一路披荊斬棘,曆經混沌諸劫,幾近殞命。君之座席,可否大發慈悲,讓與我西方,以助蒼生解脫?”
鯤鵬聞之,雙目圓睜,仿若銅鈴,怒焰在眼眸中熊熊燃燒:“準提,莫要癡心妄想,得隴望蜀!此蒲團乃我先得,此乃天賜機緣,豈容你巧言令色,肆意索要?” 其身軀緊繃,恰似滿弦之弓,隨時可能暴起傷人。
玉清元始天尊見狀,眉梢輕挑,鼻腔中發出一聲冷哼:“哼,此鯤鵬者,不過披毛戴角、濕生卵化之流,竟妄圖與我等並駕齊驅,豈不可笑?” 此語一出,仿若洪鍾乍鳴,於殿內迴蕩不息,瞬間激起千層浪濤。
女媧蛾眉緊蹙,美目含怒,嗔聲道:“元始天尊,君何出此言?豈得以出身論英雄,此等言辭,豈不偏頗,易生嫌隙?” 伏羲於旁頜首,神色凝重:“洪荒諸靈,皆有追尋大道之權,此論實乃大謬。”
東皇太一與帝俊相視一眼,皆從彼此眼中窺得憤懣。東皇太一身上太陽真火騰騰而起,仿若烈日當空,他沉聲道:“元始天尊,休得仗恃三清之威,肆意輕賤他人。” 帝俊則手持河圖洛書,朗聲道:“今日此地,乃求道之聖地,君一言既出,恐釀大禍。”
鯤鵬聞元始天尊之語,心中怒焰更盛,然忌憚三清之威,不敢貿然行事。其眼神中怨毒之色一閃而過,切齒道:“元始天尊,君如此辱我,此仇不報,誓不為人。” 然於準提那咄咄逼人之目光與周遭劍拔弩張之氛圍脅迫下,雖滿心不甘,卻也隻得緩緩起身,冷哼一聲,側身而立:“今日且暫忍,來日定當討迴公道。”
準提見鯤鵬讓座,麵上得意之色盡顯,急喚身旁隨侍:“來,將蒲團移至此處,休得驚擾諸位道友。” 隨侍之人趕忙上前,手腳麻利地移好蒲團。準提這才悠然落座,與接引並肩而坐,而後雙手合十,向四周行禮,口中念念有詞,然其神態舉止,在眾人眼中愈顯虛偽做作。
淩虛於一旁靜觀此幕,心中暗歎:“此紫霄宮之內,大道尚未得聞,卻已紛爭迭起。各方勢力勾心鬥角,皆為私利與虛榮,長此以往,恐洪荒將再臨動蕩,生靈塗炭。” 他望著因讓座之事而氣氛凝重之眾人,眉頭緊鎖,對這即將開啟的傳道盛事,憂慮更甚。
正當紫霄宮中因讓座之事而氣氛凝重、暗潮湧動之際,一道璀璨的金光自宮殿深處驟然亮起,仿若破曉的晨曦,瞬間驅散了殿內的陰霾與紛爭。鴻鈞老祖現出身形,他端坐在蓮台之上,周身道韻流轉,宛如實質的祥光將他環繞其中,那模樣,似是天地間至道的化身,威嚴而又神秘莫測。
鴻鈞老祖目光緩緩掃過眾人,聲若洪鍾,語氣不容置疑:“此後聽道,皆依此蒲團之序而坐,不得肆意妄動,違令者,必遭天譴。” 其話語仿若一道律令,在紫霄宮中久久迴蕩,令眾人心中凜然。
說罷,鴻鈞老祖的視線落在了淩虛身上,原本嚴肅的麵容上竟泛起一絲淡淡的笑意,仿若春風拂過冰封的湖麵:“淩虛小友,今日也來此聽道了啊。”
淩虛趕忙上前,恭敬行禮:“晚輩淩虛,拜見鴻鈞老祖。久聞老祖大道高深,今日有幸得入紫霄宮聆聽教誨,實乃晚輩之福。”
鴻鈞老祖微微點頭:“淩虛小友心懷赤誠,又有二十四品淨世白蓮相伴,此寶與你相得益彰,日後在這洪荒之中,當有一番作為。”
淩虛心中一喜,再次行禮:“多謝老祖誇讚,晚輩定當努力修行,不負老祖厚望。”
此時,眾人皆將目光聚焦在鴻鈞老祖身上,心中雖仍對之前的紛爭有所芥蒂,但在老祖的威嚴之下,也不敢再有妄動。三清神色恭敬,齊聲說道:“謹遵老祖法旨。” 女媧與伏羲相視一眼,亦微微點頭,表示遵從。東皇太一與帝俊雖心有不甘,但也不敢表露,隻得默默應下。
準提與接引坐在蒲團之上,雙手合十,口誦佛號:“阿彌陀佛,弟子謹遵鴻鈞老祖教誨。” 然其眼中卻隱隱有一絲得意之色,似在為自己成功謀取蒲團而暗自竊喜。
鯤鵬則站在一旁,眼神怨毒地盯著準提,心中暗自盤算著如何報今日之仇。
鴻鈞老祖見眾人反應,不再多言,抬手輕輕一揮,一道光幕自空中緩緩落下,將眾人籠罩其中。
隨著光幕落下,紫霄宮中仿若自成一方世界,靜謐而神聖。鴻鈞老祖開始講道,其聲音如潺潺清泉,流淌在每一個角落,又似洪鍾大呂,振聾發聵。
“大羅者,乃諸界之尊,超脫輪迴,掌控生死,其力浩瀚,可移山填海,摘星拿月。然大羅之下,亦有諸般境界,初為煉精化氣,此乃修行之始,納天地靈氣,煉化為自身真元……”
三清閉目凝神,沉浸在鴻鈞老祖的講道之中。太清老子周身清氣繚繞,仿若與道韻融為一體,他心中暗自思忖:“這大羅境界的奧秘,竟如此深邃,我往日所悟,不過皮毛。今日聽老祖一言,方知大道之廣闊。”
玉清元始天尊神色莊嚴,手中法訣不自覺地變幻,似在體悟著每一個境界的細微之處:“原來這煉精化氣到煉氣化神之間,尚有如此多的關竅,若能融會貫通,我之功法必將更上一層樓。” 上清靈寶天尊則麵帶微笑,似有所得:“這大羅境界的種種妙處,若是傳於我門下弟子,定能讓我闡教大興。”
女媧與伏羲相互對視一眼,皆從對方眼中看到了驚喜。女媧輕聲說道:“兄長,這講道之中,似有可助我完善造人功法之處,若能讓我所造之人也有機會踏上修行之路,那洪荒必將更加繁榮。” 伏羲點頭道:“不錯,這等機緣,實是難得。”
東皇太一與帝俊雖心中仍對之前蒲團之事耿耿於懷,但此刻也被鴻鈞老祖的講道所吸引。東皇太一身上的太陽真火漸漸收斂,他靜下心來,感悟著其中的力量之道:“這大羅境界的力量運用,若是能融入我天庭功法之中,我天庭實力必將大增。” 帝俊則看著河圖洛書,若有所思:“這天地規則與境界的關聯,或許可讓我從河圖洛書中領悟出更多的陣法與神通。”
淩虛站在一旁,二十四品淨世白蓮微微顫動,似在與道韻共鳴。他全神貫注地聆聽著鴻鈞老祖的每一句話,心中豁然開朗:“原來這混元大羅金仙之路,需如此層層遞進,我往日雖有感悟,卻不夠清晰。今日這一番講道,猶如一盞明燈,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
準提與接引雙手合十,口中默默誦經,臉上的得意之色漸漸褪去,取而代之的是虔誠與敬畏。準提心中暗道:“這西方若能得此大道傳承,必能興盛,我等定要將這教義帶迴西方,廣傳眾生。”
而鯤鵬雖滿心怨恨,但在這道韻的籠罩下,也不自覺地被吸引,他心中的仇恨暫時被壓製,開始專注於鴻鈞老祖的講道,希望能從中汲取力量,以待日後複仇。
紫霄宮中,眾人皆沉浸在這難得的講道盛會之中,各自有所悟,各自有所得,而這一場講道,也似一顆種子,在洪荒的大地上種下了無數的變數與可能。
他微微歎了口氣,聲音悲切地說道:“吾等西方,地域荒蕪,靈脈稀缺,眾生皆在苦難中掙紮。吾與接引師兄,一心向道,欲求解脫之法,以救西方於水火。今番趕來這紫霄宮,實是曆經了千難萬險,途中遭遇無數混沌風暴,險些喪命。” 說著,他還假裝踉蹌了一下,似乎仍有餘悸。
接引在一旁雙手合十,配合著準提,口中念道:“阿彌陀佛,我西方之地,雖有菩提聖樹,然靈氣稀薄,難以支撐大道傳承。我二人此來,隻為聆聽鴻鈞老祖的無上妙音,望能得一絲機緣,帶迴西方,拯救蒼生。”
眾大神聽聞,大多麵露不屑之色。帝俊嗤笑一聲:“哼,這二人莫要在此惺惺作態,來遲便是來遲,如今卻在此賣慘,妄圖謀取好處。” 東皇太一亦是滿臉嘲諷:“西方之地與我洪荒相隔甚遠,他們自身不修,卻來此處博同情,實在可笑。”
鯤鵬坐在蒲團上,晃了晃身子,陰陽怪氣地說道:“喲,這西方二人可真是好算計,以為這般說辭就能得到蒲團,怕不是白日做夢。”
女媧則輕輕皺了皺眉頭,雖然她心中有幾分同情,但也覺得二人此舉有些不妥。伏羲在一旁低聲說道:“這等行徑,恐難服眾。”
三清依舊靜坐,隻是上清靈寶天尊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絲玩味的笑容,似乎在看一場鬧劇。
紅雲生性善良單純,見準提和接引如此模樣,心中不禁泛起憐憫之情。他猶豫了片刻,站起身來,說道:“二位道友如此艱辛,這座位便讓與你們吧。我站著聆聽老祖傳道亦是無妨。”
準提眼睛一亮,連忙說道:“紅雲道友,你這大恩大德,我西方銘記於心。” 說罷,他趕忙拉著接引,說道:“師兄,你且坐下,莫要辜負了紅雲道友的好意。” 接引也不再推辭,合十行禮後,緩緩坐在了蒲團之上。
淩虛看著這一幕,心中暗自搖頭:“紅雲雖有善心,然這準提和接引如此作為,怕是日後會有諸多變數。這紫霄宮中,果然是人心各異,大道難求啊。”
準提在成功安置接引入座後,那目光便似靈動的靈雀,於殿內眾人身上一一掠過。他心中暗自盤算,三清仿若巍峨高山,緊密相連,堅不可摧,自是不可輕易挑釁;女媧身側有伏羲相伴,恰似雙生連理,彼此護佑,亦非善茬。思及此處,他的視線最終鎖定在鯤鵬身上,恰似餓狼覓見羔羊。
準提嘴角勾起一抹難以察覺的弧度,向前緩踏一步,雙手合十,然那語調中卻難掩輕慢:“鯤鵬道友,君且觀之西方大地,荒蕪凋敝,靈脈如絲,眾生於苦海沉淪。吾與接引師兄,誌在大道,欲挽西方於危亡。此番赴會紫霄,一路披荊斬棘,曆經混沌諸劫,幾近殞命。君之座席,可否大發慈悲,讓與我西方,以助蒼生解脫?”
鯤鵬聞之,雙目圓睜,仿若銅鈴,怒焰在眼眸中熊熊燃燒:“準提,莫要癡心妄想,得隴望蜀!此蒲團乃我先得,此乃天賜機緣,豈容你巧言令色,肆意索要?” 其身軀緊繃,恰似滿弦之弓,隨時可能暴起傷人。
玉清元始天尊見狀,眉梢輕挑,鼻腔中發出一聲冷哼:“哼,此鯤鵬者,不過披毛戴角、濕生卵化之流,竟妄圖與我等並駕齊驅,豈不可笑?” 此語一出,仿若洪鍾乍鳴,於殿內迴蕩不息,瞬間激起千層浪濤。
女媧蛾眉緊蹙,美目含怒,嗔聲道:“元始天尊,君何出此言?豈得以出身論英雄,此等言辭,豈不偏頗,易生嫌隙?” 伏羲於旁頜首,神色凝重:“洪荒諸靈,皆有追尋大道之權,此論實乃大謬。”
東皇太一與帝俊相視一眼,皆從彼此眼中窺得憤懣。東皇太一身上太陽真火騰騰而起,仿若烈日當空,他沉聲道:“元始天尊,休得仗恃三清之威,肆意輕賤他人。” 帝俊則手持河圖洛書,朗聲道:“今日此地,乃求道之聖地,君一言既出,恐釀大禍。”
鯤鵬聞元始天尊之語,心中怒焰更盛,然忌憚三清之威,不敢貿然行事。其眼神中怨毒之色一閃而過,切齒道:“元始天尊,君如此辱我,此仇不報,誓不為人。” 然於準提那咄咄逼人之目光與周遭劍拔弩張之氛圍脅迫下,雖滿心不甘,卻也隻得緩緩起身,冷哼一聲,側身而立:“今日且暫忍,來日定當討迴公道。”
準提見鯤鵬讓座,麵上得意之色盡顯,急喚身旁隨侍:“來,將蒲團移至此處,休得驚擾諸位道友。” 隨侍之人趕忙上前,手腳麻利地移好蒲團。準提這才悠然落座,與接引並肩而坐,而後雙手合十,向四周行禮,口中念念有詞,然其神態舉止,在眾人眼中愈顯虛偽做作。
淩虛於一旁靜觀此幕,心中暗歎:“此紫霄宮之內,大道尚未得聞,卻已紛爭迭起。各方勢力勾心鬥角,皆為私利與虛榮,長此以往,恐洪荒將再臨動蕩,生靈塗炭。” 他望著因讓座之事而氣氛凝重之眾人,眉頭緊鎖,對這即將開啟的傳道盛事,憂慮更甚。
正當紫霄宮中因讓座之事而氣氛凝重、暗潮湧動之際,一道璀璨的金光自宮殿深處驟然亮起,仿若破曉的晨曦,瞬間驅散了殿內的陰霾與紛爭。鴻鈞老祖現出身形,他端坐在蓮台之上,周身道韻流轉,宛如實質的祥光將他環繞其中,那模樣,似是天地間至道的化身,威嚴而又神秘莫測。
鴻鈞老祖目光緩緩掃過眾人,聲若洪鍾,語氣不容置疑:“此後聽道,皆依此蒲團之序而坐,不得肆意妄動,違令者,必遭天譴。” 其話語仿若一道律令,在紫霄宮中久久迴蕩,令眾人心中凜然。
說罷,鴻鈞老祖的視線落在了淩虛身上,原本嚴肅的麵容上竟泛起一絲淡淡的笑意,仿若春風拂過冰封的湖麵:“淩虛小友,今日也來此聽道了啊。”
淩虛趕忙上前,恭敬行禮:“晚輩淩虛,拜見鴻鈞老祖。久聞老祖大道高深,今日有幸得入紫霄宮聆聽教誨,實乃晚輩之福。”
鴻鈞老祖微微點頭:“淩虛小友心懷赤誠,又有二十四品淨世白蓮相伴,此寶與你相得益彰,日後在這洪荒之中,當有一番作為。”
淩虛心中一喜,再次行禮:“多謝老祖誇讚,晚輩定當努力修行,不負老祖厚望。”
此時,眾人皆將目光聚焦在鴻鈞老祖身上,心中雖仍對之前的紛爭有所芥蒂,但在老祖的威嚴之下,也不敢再有妄動。三清神色恭敬,齊聲說道:“謹遵老祖法旨。” 女媧與伏羲相視一眼,亦微微點頭,表示遵從。東皇太一與帝俊雖心有不甘,但也不敢表露,隻得默默應下。
準提與接引坐在蒲團之上,雙手合十,口誦佛號:“阿彌陀佛,弟子謹遵鴻鈞老祖教誨。” 然其眼中卻隱隱有一絲得意之色,似在為自己成功謀取蒲團而暗自竊喜。
鯤鵬則站在一旁,眼神怨毒地盯著準提,心中暗自盤算著如何報今日之仇。
鴻鈞老祖見眾人反應,不再多言,抬手輕輕一揮,一道光幕自空中緩緩落下,將眾人籠罩其中。
隨著光幕落下,紫霄宮中仿若自成一方世界,靜謐而神聖。鴻鈞老祖開始講道,其聲音如潺潺清泉,流淌在每一個角落,又似洪鍾大呂,振聾發聵。
“大羅者,乃諸界之尊,超脫輪迴,掌控生死,其力浩瀚,可移山填海,摘星拿月。然大羅之下,亦有諸般境界,初為煉精化氣,此乃修行之始,納天地靈氣,煉化為自身真元……”
三清閉目凝神,沉浸在鴻鈞老祖的講道之中。太清老子周身清氣繚繞,仿若與道韻融為一體,他心中暗自思忖:“這大羅境界的奧秘,竟如此深邃,我往日所悟,不過皮毛。今日聽老祖一言,方知大道之廣闊。”
玉清元始天尊神色莊嚴,手中法訣不自覺地變幻,似在體悟著每一個境界的細微之處:“原來這煉精化氣到煉氣化神之間,尚有如此多的關竅,若能融會貫通,我之功法必將更上一層樓。” 上清靈寶天尊則麵帶微笑,似有所得:“這大羅境界的種種妙處,若是傳於我門下弟子,定能讓我闡教大興。”
女媧與伏羲相互對視一眼,皆從對方眼中看到了驚喜。女媧輕聲說道:“兄長,這講道之中,似有可助我完善造人功法之處,若能讓我所造之人也有機會踏上修行之路,那洪荒必將更加繁榮。” 伏羲點頭道:“不錯,這等機緣,實是難得。”
東皇太一與帝俊雖心中仍對之前蒲團之事耿耿於懷,但此刻也被鴻鈞老祖的講道所吸引。東皇太一身上的太陽真火漸漸收斂,他靜下心來,感悟著其中的力量之道:“這大羅境界的力量運用,若是能融入我天庭功法之中,我天庭實力必將大增。” 帝俊則看著河圖洛書,若有所思:“這天地規則與境界的關聯,或許可讓我從河圖洛書中領悟出更多的陣法與神通。”
淩虛站在一旁,二十四品淨世白蓮微微顫動,似在與道韻共鳴。他全神貫注地聆聽著鴻鈞老祖的每一句話,心中豁然開朗:“原來這混元大羅金仙之路,需如此層層遞進,我往日雖有感悟,卻不夠清晰。今日這一番講道,猶如一盞明燈,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
準提與接引雙手合十,口中默默誦經,臉上的得意之色漸漸褪去,取而代之的是虔誠與敬畏。準提心中暗道:“這西方若能得此大道傳承,必能興盛,我等定要將這教義帶迴西方,廣傳眾生。”
而鯤鵬雖滿心怨恨,但在這道韻的籠罩下,也不自覺地被吸引,他心中的仇恨暫時被壓製,開始專注於鴻鈞老祖的講道,希望能從中汲取力量,以待日後複仇。
紫霄宮中,眾人皆沉浸在這難得的講道盛會之中,各自有所悟,各自有所得,而這一場講道,也似一顆種子,在洪荒的大地上種下了無數的變數與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