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起名字
五,六十年代我在東北上山下海 作者:冒煙雪西北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抗美和白小白在醫院住了三天,李老爺子特意安排車接她倆迴的家。
家裏的格局一下子打破了,兩個孕婦安排在張靜秋的屋裏坐月子,可憐的小紅紅被攆了出來,被長娟接管了,李老四又被長娟攆了出去,隻能跟小舅子長海住在小院裏。
反正是全家所有人都圍著兩個孕婦跟兩對龍鳳胎轉。
起名字的活交給李老爺子,老頭在屋裏憋了三四天也沒起出來滿意的名,一下起四個,還有男有女,這不是難為一個老丘八嗎。
最後一家十幾口子坐在一起想名字,結果就是四個嬰兒的名字都是長海想出來的。
他的一對孩子女兒叫“於思珊”兒子叫“於向山”就是紀念長海他爹的意思。
援朝那一對,女兒叫“王佑寧”兒子叫“王佑安”
家裏人都滿意,寓意都挺好,老爺子也說好,大名有了,小名交給老爺子應該沒啥問題吧。
長海的一對,一個叫“如意”一個叫“吉祥”援朝的直接就是“萍萍”“安安”
兩個媽辦理了內退,再不用去上班了,家裏兩個孕婦,四個滿哪跑的小崽子,再加上兩對龍鳳胎,兩個媽一天天過的痛並快樂著。
每天一大早,練完功的小紅紅和小樂樂領著小東升就去張靜秋屋門口撓門。非得看看四個小嬰兒才算完。然後再跑去長娟那裏禍禍一頓小瑤瑤,李老四說他們仨,比看家狗窩頭和饅頭都管用。
也別說,可能是年齡大了點吧,小紅紅和小樂樂也懂事不少,平時喂個狗喂個雞啥的還真不用別人操心。有時候兩個媽弄孩子忙不過來,讓他倆接個水,拿個尿布啥的都挺痛快。
隻不過小東升繼承了這兩個混世魔王的脾性,每天不把四個小嬰兒還有小瑤瑤弄哭幾次,他就跟渾身刺撓似滴,老爺子沒辦法專門看著他。再一個老爺子也是真真的喜歡這個皮小子。
孫小欠成天在家伺候月子,他媽和他丈母娘輪流過來。
因為還有一個多月就到國慶節了,所以孫小欠他爹給這個孫子起名就叫“孫國慶”小名“大慶”
孫小欠對這個名不滿意,不滿意也得受著,他跟長海商量讓長海幫著起一個,到時候去上戶口他直接偷梁換柱。
長海才不搭理他呢,到時候孫主席連著他一起罵一頓,犯不上!
薑喜軍來信說,臨近國慶節,邊境加強管理,所以隻能等到天冷界河封凍在進行換貨。
長海覺得也挺好,提心吊膽的大半年,休息一下也不錯。其實長海知道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兩國關係現在很微妙,直接的體現就在邊境上。
廠裏的糧食富富有餘,即使停了再堅持個一年半載的都夠用。
二貨三人組借著伺候月子的理由,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去上班,王尚友也多餘管他們,他們來上班無非就是巡個邏,跟車跑個短途押運任務啥的。
廠裏的生產任務也不多,也不是不多,而是產能上不去,原材料,能源都供應不上,開工率不足。這樣他們保衛任務也就相應的輕鬆不少。
李老爺子想張羅著給兩對龍鳳胎辦個滿月酒,得到了一家人的反對,現在啥情況啊!大辦宴席,即使人家都知道我們家條件好也不能這麽顯擺吧。
最後決定算上孫小欠家,挑個日子,在家吃一頓得了。
出了月子的兩對龍鳳胎,養的白白胖胖,長海和援朝對抗美和白小白全力滿足一切需要,隻要你點出來想吃啥,馬上就辦,就怕她倆說“我也不知道想吃啥”
一聽這句,長海和援朝都能急出猴瘡來。就這樣伺候兩個孕婦的奶水能不好嗎。
胡同鄰居看到抗美和白小白出了月子,紛紛過來祝賀,有的拿點東西,無非就是幾個雞蛋,半斤紅糖之類的。
長海都收下了,這是人家的心意,不收顯得你家門檻太高了。這不是相處之道。
長海再借著滿月的由頭,每家又還迴去二斤大米跟半斤豆油。
這也是長海早就想辦的事了,自己有能力,能幫就幫上一把,有這麽個理由,正好送點糧食接濟接濟。
鄰居們也都很通情達理,平時兩個媽的口碑就好,以前鄰居去供銷社買點東西,兩個媽都是竭盡所能的幫著,有啥緊俏貨,趕緊通知鄰居們,誰家差一不二的錢不湊手,兩個媽不是給留著就是先給墊上。
但是有處的好的就有哪吃醋見不得人家過的好的。
周老師一家就是,看著老於家和老王家日子過的紅紅火火,周老師他媳婦兒經常在家裏打罵周老師,埋怨他沒能耐,勢利眼,當年看於振山死了,就對人家長海不好。結果再看看現在!
這次孩子滿月,人家都去老於家和老王家祝賀,你知道關係不好,倒是去人家看看,哪怕不拿東西,說上幾句吉祥話也行啊,再說了你家條件也不差。即使不去人家那就各過各的唄。互不打擾不也挺好嗎!
要不說咋是奇葩呢,知道長海跟人家挨家挨戶的送迴禮,就沒來她家,周老師他媳婦兒這就不行啦,跳腳的站在大門口開始罵大街。
其實還有一個原因,這兩口子結婚七八年都沒有孩子,這迴人家一下子生了四個,她能不嫉妒嗎。
由於四合院離他家有點遠,家裏人都沒咋聽到,鄰居李大媽現跑過來告訴的兩個媽和長海。
兩個媽氣的就要出去撕了周老師他媳婦兒!長海和抗美還有白小白把她倆給攔住了。
長海和援朝安撫住兩個媽,出門去看看到底咋迴事兒,孫小欠也跑過來要跟他倆說這事兒,看到他倆啦啦個臉就明白了,孫小欠手裏還拎著一根搞把子,一句話不說跟著他倆就出去了。
啥叫哥們兒!這就叫哥們兒,有事兒辦了再說。
來到周老師家門口,周老師媳婦兒一聲不停的罵著,倒是沒有直接指出來是罵長海他們家,但是話裏話外的一聽就知道。
長海拿過來孫小欠手裏的搞把子,走到她跟前,也不說話,就這麽瞅著她。
殺過人的人的眼神如果透出來殺意,一般人還真受不了,可是這個玩意兒她不是一般人呀!
看見長海過來瞅她,稍微打了個哏兒,繼續接著罵,還拱著頭往長海身上蹭。
長海這個膈應啊,這都啥品種?趕緊離她遠點。
長海往後退,她就往前湊,長海趕緊轉身加快腳步離她遠點,好巧不巧,環衛處過來清理公共廁所。
一個環衛工挑著一擔大糞路過,長海閃身讓了過去,可是這個有缸粗沒缸高的玩意兒低著頭沒看見,一下子就碰糞桶上了,結果下半身造了一下子的大糞,這下可好,熱鬧大了。
立馬矛頭對著環衛工去了,不光張嘴開罵,還上去撓人家。
幹環衛工挑大糞的都是啥人啊,啥人人家沒見過,也不管她三七二十一,一糞舀子就摟她頭上了。
我擦!這迴樂子大了,你不是能罵嗎?張嘴吧,一張嘴“人生百味”全進嘴裏。
給她氣的“噶”一下子就躺地上去了!
家裏的格局一下子打破了,兩個孕婦安排在張靜秋的屋裏坐月子,可憐的小紅紅被攆了出來,被長娟接管了,李老四又被長娟攆了出去,隻能跟小舅子長海住在小院裏。
反正是全家所有人都圍著兩個孕婦跟兩對龍鳳胎轉。
起名字的活交給李老爺子,老頭在屋裏憋了三四天也沒起出來滿意的名,一下起四個,還有男有女,這不是難為一個老丘八嗎。
最後一家十幾口子坐在一起想名字,結果就是四個嬰兒的名字都是長海想出來的。
他的一對孩子女兒叫“於思珊”兒子叫“於向山”就是紀念長海他爹的意思。
援朝那一對,女兒叫“王佑寧”兒子叫“王佑安”
家裏人都滿意,寓意都挺好,老爺子也說好,大名有了,小名交給老爺子應該沒啥問題吧。
長海的一對,一個叫“如意”一個叫“吉祥”援朝的直接就是“萍萍”“安安”
兩個媽辦理了內退,再不用去上班了,家裏兩個孕婦,四個滿哪跑的小崽子,再加上兩對龍鳳胎,兩個媽一天天過的痛並快樂著。
每天一大早,練完功的小紅紅和小樂樂領著小東升就去張靜秋屋門口撓門。非得看看四個小嬰兒才算完。然後再跑去長娟那裏禍禍一頓小瑤瑤,李老四說他們仨,比看家狗窩頭和饅頭都管用。
也別說,可能是年齡大了點吧,小紅紅和小樂樂也懂事不少,平時喂個狗喂個雞啥的還真不用別人操心。有時候兩個媽弄孩子忙不過來,讓他倆接個水,拿個尿布啥的都挺痛快。
隻不過小東升繼承了這兩個混世魔王的脾性,每天不把四個小嬰兒還有小瑤瑤弄哭幾次,他就跟渾身刺撓似滴,老爺子沒辦法專門看著他。再一個老爺子也是真真的喜歡這個皮小子。
孫小欠成天在家伺候月子,他媽和他丈母娘輪流過來。
因為還有一個多月就到國慶節了,所以孫小欠他爹給這個孫子起名就叫“孫國慶”小名“大慶”
孫小欠對這個名不滿意,不滿意也得受著,他跟長海商量讓長海幫著起一個,到時候去上戶口他直接偷梁換柱。
長海才不搭理他呢,到時候孫主席連著他一起罵一頓,犯不上!
薑喜軍來信說,臨近國慶節,邊境加強管理,所以隻能等到天冷界河封凍在進行換貨。
長海覺得也挺好,提心吊膽的大半年,休息一下也不錯。其實長海知道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兩國關係現在很微妙,直接的體現就在邊境上。
廠裏的糧食富富有餘,即使停了再堅持個一年半載的都夠用。
二貨三人組借著伺候月子的理由,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去上班,王尚友也多餘管他們,他們來上班無非就是巡個邏,跟車跑個短途押運任務啥的。
廠裏的生產任務也不多,也不是不多,而是產能上不去,原材料,能源都供應不上,開工率不足。這樣他們保衛任務也就相應的輕鬆不少。
李老爺子想張羅著給兩對龍鳳胎辦個滿月酒,得到了一家人的反對,現在啥情況啊!大辦宴席,即使人家都知道我們家條件好也不能這麽顯擺吧。
最後決定算上孫小欠家,挑個日子,在家吃一頓得了。
出了月子的兩對龍鳳胎,養的白白胖胖,長海和援朝對抗美和白小白全力滿足一切需要,隻要你點出來想吃啥,馬上就辦,就怕她倆說“我也不知道想吃啥”
一聽這句,長海和援朝都能急出猴瘡來。就這樣伺候兩個孕婦的奶水能不好嗎。
胡同鄰居看到抗美和白小白出了月子,紛紛過來祝賀,有的拿點東西,無非就是幾個雞蛋,半斤紅糖之類的。
長海都收下了,這是人家的心意,不收顯得你家門檻太高了。這不是相處之道。
長海再借著滿月的由頭,每家又還迴去二斤大米跟半斤豆油。
這也是長海早就想辦的事了,自己有能力,能幫就幫上一把,有這麽個理由,正好送點糧食接濟接濟。
鄰居們也都很通情達理,平時兩個媽的口碑就好,以前鄰居去供銷社買點東西,兩個媽都是竭盡所能的幫著,有啥緊俏貨,趕緊通知鄰居們,誰家差一不二的錢不湊手,兩個媽不是給留著就是先給墊上。
但是有處的好的就有哪吃醋見不得人家過的好的。
周老師一家就是,看著老於家和老王家日子過的紅紅火火,周老師他媳婦兒經常在家裏打罵周老師,埋怨他沒能耐,勢利眼,當年看於振山死了,就對人家長海不好。結果再看看現在!
這次孩子滿月,人家都去老於家和老王家祝賀,你知道關係不好,倒是去人家看看,哪怕不拿東西,說上幾句吉祥話也行啊,再說了你家條件也不差。即使不去人家那就各過各的唄。互不打擾不也挺好嗎!
要不說咋是奇葩呢,知道長海跟人家挨家挨戶的送迴禮,就沒來她家,周老師他媳婦兒這就不行啦,跳腳的站在大門口開始罵大街。
其實還有一個原因,這兩口子結婚七八年都沒有孩子,這迴人家一下子生了四個,她能不嫉妒嗎。
由於四合院離他家有點遠,家裏人都沒咋聽到,鄰居李大媽現跑過來告訴的兩個媽和長海。
兩個媽氣的就要出去撕了周老師他媳婦兒!長海和抗美還有白小白把她倆給攔住了。
長海和援朝安撫住兩個媽,出門去看看到底咋迴事兒,孫小欠也跑過來要跟他倆說這事兒,看到他倆啦啦個臉就明白了,孫小欠手裏還拎著一根搞把子,一句話不說跟著他倆就出去了。
啥叫哥們兒!這就叫哥們兒,有事兒辦了再說。
來到周老師家門口,周老師媳婦兒一聲不停的罵著,倒是沒有直接指出來是罵長海他們家,但是話裏話外的一聽就知道。
長海拿過來孫小欠手裏的搞把子,走到她跟前,也不說話,就這麽瞅著她。
殺過人的人的眼神如果透出來殺意,一般人還真受不了,可是這個玩意兒她不是一般人呀!
看見長海過來瞅她,稍微打了個哏兒,繼續接著罵,還拱著頭往長海身上蹭。
長海這個膈應啊,這都啥品種?趕緊離她遠點。
長海往後退,她就往前湊,長海趕緊轉身加快腳步離她遠點,好巧不巧,環衛處過來清理公共廁所。
一個環衛工挑著一擔大糞路過,長海閃身讓了過去,可是這個有缸粗沒缸高的玩意兒低著頭沒看見,一下子就碰糞桶上了,結果下半身造了一下子的大糞,這下可好,熱鬧大了。
立馬矛頭對著環衛工去了,不光張嘴開罵,還上去撓人家。
幹環衛工挑大糞的都是啥人啊,啥人人家沒見過,也不管她三七二十一,一糞舀子就摟她頭上了。
我擦!這迴樂子大了,你不是能罵嗎?張嘴吧,一張嘴“人生百味”全進嘴裏。
給她氣的“噶”一下子就躺地上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