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搬家了
五,六十年代我在東北上山下海 作者:冒煙雪西北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由於長娟肚子越來越大,再加上這個特殊時期,李老爺子好長時間沒來家裏吃飯了。
張靜秋倒是經常兩頭跑,照顧長娟。
這個周六兩家人一起來到療養院,李老爺子盼了很長時間的聚餐又來到了。
雖說是聚餐,但是也沒有以前那種大魚大肉一桌子的樣子。
一碗蒸肉,一大碗酸菜汆白肉,剩下的都是些素菜,炒土豆絲,溜豆腐,白菜燉粉條,蒸鹹魚。
但是一桌子人還是很高興的,肉球小東升圍著兩小隻擺弄著雪貂玩。
李老爺子催著盡快搬家去四合院住,王尚友告訴他,下個禮拜就準備搬家,今年過年三家人就在四合院熱鬧。
老爺子聽了很高興,連幹了兩盅白酒。催著李老四還有兩個媽,明後天過來幫他收拾東西。
吃完了飯,告別了老爺子,兩家人迴了家。
從迴家開始,兩家人就沒閑著,收拾東西,搬運東西去四合院。
第二天禮拜天,白小白也過來幫忙了,張靜秋拉著她去選房間,白小白在張靜秋的房間旁邊選了一個小屋子。
張靜秋本想著東廂房旁邊的屋子先讓李老四兩口子住,這樣也好照顧長娟,西廂房給小白住,到時候出嫁就從這走,可是小白怕別人說三道四,就選了東廂房邊上這個小房間。
李老爺子派李老四和司機小陳再拉著兩個媽,一趟跟著一趟的倒騰東西過來。
忙活了一整天,才搬完了一半。從周一開始兩家人利用下班時間陸陸續續的又忙活了一個禮拜才算徹底搬完。
又是一個禮拜天,天上飄著雪花,李老爺子心滿意足的在四合院裏前院後院的逛著,又在各個屋裏看著。
老爺子把療養院的小樓交了,警衛人員,公務人員一律不要,隻跟上級說了要去小輩家裏享福去了。
最後上級部門沒辦法特意給老爺子拉了兩根電話線接到四合院,以便有啥事兒溝通方便。
兩個小崽子帶著小東升,後麵跟著狗崽子饅頭,兩個雪貂,前後院的攆著一群老母雞跑,看門狗窩頭,無奈的趴在李老四給它做的新窩裏瞅著這群小畜生。
晚上,李老爺子做主,做一頓大餐,包餃子,雞肉,豬肉,羊肉,魚全都有了。
三家人在後院正房的廳裏,圍著一張李老四特意定做的大飯桌上吃飯。
李老爺子看著“滿堂兒孫”老淚縱橫,自己戎馬一生,死人堆裏爬了好幾次,無兒無女,到老了卻能過上這兒孫繞膝的日子,不得不感謝老天爺對自己得善待!
四合院裏沒有長海的屋子,因為他不要,他還住原來的小院,李老爺子把他住的正房對麵屋留給了長海,不管長海要不要,住不住,這套正房都是長海的。
這也表明長海在老爺子眼裏的地位,以及以後的當家掌舵人是誰。
沒人反對,不光不反對還都讚成,尤其是王尚友兩口子,都說是一個女婿半個兒,可人家這個女婿還是兒徒弟,還是幹兒子,這要是加起來不比親兒子分量還重呀!他不當家誰當家?
讓援朝那個大虎逼當家?那還不得房倒屋塌呀!還有小樂樂,就他這個老婆迷的發揚光大者,還不如援朝呢。
三家人安頓下來,周一上班,孫小欠和穆秀蘭請了假沒來。
等著長海他們下了班一迴家,就看見王尚友之前的院子裏住進了人,再一看,還能有誰?欠哥和欠嫂裏外忙活著。
孫小欠招唿長海他們進屋參觀一下,援朝氣唿唿的說“參觀個屁,我住了七八年了有啥可看的,看你倆上炕扯犢子還差不多”
抗美踹了她弟弟一腳,援朝這才沒再放聲。長海拉著孫小欠到一邊問他。
“欠哥!你咋跟欠嫂同居啦?你不是說好了跟我和援朝咱三一起辦婚禮嗎?”
孫小欠白了他一眼說“同居咋了?我又不犯法,我跟我家秀蘭是有證的,我老丈人都沒說啥,還怕別人說呀!”
長海和援朝又不淡定了,各自看著各自的媳婦兒。抗美擰著長海的耳朵就出去了。
小白不是不敢擰援朝,而是舍不得,在她眼裏援朝就是它的太陽一樣,但是太陽也有晃到眼睛的時候,於是小白隻是低著頭跟著抗美跑了出去。
晚上,長海拎著一條子豬肉,抗美拿著一套枕巾,援朝拎著一隻雞,小白拿著對新暖瓶,長娟和李老四直接搬了一個梳妝架過來給孫小欠“溫鍋”
沒想到的是,欠嫂一手的好廚藝,做的飯菜不比飯店的差。
援朝看孫小欠不順眼,一杯白酒就給孫小欠送桌子底下去了。
把孫小欠放炕上,長海,援朝和李老四三個人自顧自的喝酒聊天,四個閨蜜則在邊上說著悄悄話。
早上的四合院前院,簡直就成了演武場,李老爺子太極,王尚友八卦掌,長海和援朝推手,抗美在邊上教小白和欠嫂擒拿,順便教訓著兩個小崽子,就連眼神還有些迷離的孫小欠也在邊上抻胳膊蹬腿的活動筋骨,肉球小東升拿著一把李老四給他做的木頭刀唿哈的掄著。
上班也是一大特色,長海的摩托車帶著長娟和抗美,後麵援朝和白小白,王尚友自己,然後是兩個媽斷後,三個小崽子則留在家裏陪著李老爺子。
廠裏自從長海拉迴來的那批糧食,食堂夥食有了很大改善,最起碼定量供應的額度提高了,一線職工的夥食也強了不少,不是苞米麵菜幹糧了,菜裏也能看見油花,一線車間備上了糖水。
二貨三人組的名聲在廠裏有了新高度,廠領導親自在大喇叭廣播裏表揚了他們。
長海算著日子,過年前他們還有一次出差得任務,這次得多弄點緊俏的東西迴來。
還有空間裏的水果蔬菜也收了,長海統計了一下,苞米已經有十來噸了,蔬菜兩千來斤,水果更多能有四千多斤,光是西瓜就有兩千斤,現在這些東西可是稀缺資源,留一半,再去姨姥爺那裏看看能不能換一些好東西,最起碼換一些細糧也不錯,實在不行讓薑喜軍媳婦兒董亞菲聯係一下看看他們對麵老毛子有啥物資可以兌換。
張靜秋倒是經常兩頭跑,照顧長娟。
這個周六兩家人一起來到療養院,李老爺子盼了很長時間的聚餐又來到了。
雖說是聚餐,但是也沒有以前那種大魚大肉一桌子的樣子。
一碗蒸肉,一大碗酸菜汆白肉,剩下的都是些素菜,炒土豆絲,溜豆腐,白菜燉粉條,蒸鹹魚。
但是一桌子人還是很高興的,肉球小東升圍著兩小隻擺弄著雪貂玩。
李老爺子催著盡快搬家去四合院住,王尚友告訴他,下個禮拜就準備搬家,今年過年三家人就在四合院熱鬧。
老爺子聽了很高興,連幹了兩盅白酒。催著李老四還有兩個媽,明後天過來幫他收拾東西。
吃完了飯,告別了老爺子,兩家人迴了家。
從迴家開始,兩家人就沒閑著,收拾東西,搬運東西去四合院。
第二天禮拜天,白小白也過來幫忙了,張靜秋拉著她去選房間,白小白在張靜秋的房間旁邊選了一個小屋子。
張靜秋本想著東廂房旁邊的屋子先讓李老四兩口子住,這樣也好照顧長娟,西廂房給小白住,到時候出嫁就從這走,可是小白怕別人說三道四,就選了東廂房邊上這個小房間。
李老爺子派李老四和司機小陳再拉著兩個媽,一趟跟著一趟的倒騰東西過來。
忙活了一整天,才搬完了一半。從周一開始兩家人利用下班時間陸陸續續的又忙活了一個禮拜才算徹底搬完。
又是一個禮拜天,天上飄著雪花,李老爺子心滿意足的在四合院裏前院後院的逛著,又在各個屋裏看著。
老爺子把療養院的小樓交了,警衛人員,公務人員一律不要,隻跟上級說了要去小輩家裏享福去了。
最後上級部門沒辦法特意給老爺子拉了兩根電話線接到四合院,以便有啥事兒溝通方便。
兩個小崽子帶著小東升,後麵跟著狗崽子饅頭,兩個雪貂,前後院的攆著一群老母雞跑,看門狗窩頭,無奈的趴在李老四給它做的新窩裏瞅著這群小畜生。
晚上,李老爺子做主,做一頓大餐,包餃子,雞肉,豬肉,羊肉,魚全都有了。
三家人在後院正房的廳裏,圍著一張李老四特意定做的大飯桌上吃飯。
李老爺子看著“滿堂兒孫”老淚縱橫,自己戎馬一生,死人堆裏爬了好幾次,無兒無女,到老了卻能過上這兒孫繞膝的日子,不得不感謝老天爺對自己得善待!
四合院裏沒有長海的屋子,因為他不要,他還住原來的小院,李老爺子把他住的正房對麵屋留給了長海,不管長海要不要,住不住,這套正房都是長海的。
這也表明長海在老爺子眼裏的地位,以及以後的當家掌舵人是誰。
沒人反對,不光不反對還都讚成,尤其是王尚友兩口子,都說是一個女婿半個兒,可人家這個女婿還是兒徒弟,還是幹兒子,這要是加起來不比親兒子分量還重呀!他不當家誰當家?
讓援朝那個大虎逼當家?那還不得房倒屋塌呀!還有小樂樂,就他這個老婆迷的發揚光大者,還不如援朝呢。
三家人安頓下來,周一上班,孫小欠和穆秀蘭請了假沒來。
等著長海他們下了班一迴家,就看見王尚友之前的院子裏住進了人,再一看,還能有誰?欠哥和欠嫂裏外忙活著。
孫小欠招唿長海他們進屋參觀一下,援朝氣唿唿的說“參觀個屁,我住了七八年了有啥可看的,看你倆上炕扯犢子還差不多”
抗美踹了她弟弟一腳,援朝這才沒再放聲。長海拉著孫小欠到一邊問他。
“欠哥!你咋跟欠嫂同居啦?你不是說好了跟我和援朝咱三一起辦婚禮嗎?”
孫小欠白了他一眼說“同居咋了?我又不犯法,我跟我家秀蘭是有證的,我老丈人都沒說啥,還怕別人說呀!”
長海和援朝又不淡定了,各自看著各自的媳婦兒。抗美擰著長海的耳朵就出去了。
小白不是不敢擰援朝,而是舍不得,在她眼裏援朝就是它的太陽一樣,但是太陽也有晃到眼睛的時候,於是小白隻是低著頭跟著抗美跑了出去。
晚上,長海拎著一條子豬肉,抗美拿著一套枕巾,援朝拎著一隻雞,小白拿著對新暖瓶,長娟和李老四直接搬了一個梳妝架過來給孫小欠“溫鍋”
沒想到的是,欠嫂一手的好廚藝,做的飯菜不比飯店的差。
援朝看孫小欠不順眼,一杯白酒就給孫小欠送桌子底下去了。
把孫小欠放炕上,長海,援朝和李老四三個人自顧自的喝酒聊天,四個閨蜜則在邊上說著悄悄話。
早上的四合院前院,簡直就成了演武場,李老爺子太極,王尚友八卦掌,長海和援朝推手,抗美在邊上教小白和欠嫂擒拿,順便教訓著兩個小崽子,就連眼神還有些迷離的孫小欠也在邊上抻胳膊蹬腿的活動筋骨,肉球小東升拿著一把李老四給他做的木頭刀唿哈的掄著。
上班也是一大特色,長海的摩托車帶著長娟和抗美,後麵援朝和白小白,王尚友自己,然後是兩個媽斷後,三個小崽子則留在家裏陪著李老爺子。
廠裏自從長海拉迴來的那批糧食,食堂夥食有了很大改善,最起碼定量供應的額度提高了,一線職工的夥食也強了不少,不是苞米麵菜幹糧了,菜裏也能看見油花,一線車間備上了糖水。
二貨三人組的名聲在廠裏有了新高度,廠領導親自在大喇叭廣播裏表揚了他們。
長海算著日子,過年前他們還有一次出差得任務,這次得多弄點緊俏的東西迴來。
還有空間裏的水果蔬菜也收了,長海統計了一下,苞米已經有十來噸了,蔬菜兩千來斤,水果更多能有四千多斤,光是西瓜就有兩千斤,現在這些東西可是稀缺資源,留一半,再去姨姥爺那裏看看能不能換一些好東西,最起碼換一些細糧也不錯,實在不行讓薑喜軍媳婦兒董亞菲聯係一下看看他們對麵老毛子有啥物資可以兌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