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野豬群
五,六十年代我在東北上山下海 作者:冒煙雪西北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經過兩天的準備,二貨三人組就要出發牙林了。
由於初冬,他們遼省的氣溫還不是那麽的冷,所以凍板海貨根本帶不了,一旦路上化了凍,就完犢子啦。
所以長海他們三人帶的都是些海米,蝦皮,幹海帶,鹹魚幹,醃漬的海蜇頭這類的東西。另外他三還買了一些大蝦幹,幹貝,蜆子幹之類的,這是長海他們準備送給楊書記和薑喜軍兩口子的。
張靜秋還跟絲綢廠淘換了一匹計劃外的絲綢,讓長海給他姨姥捎過去。
傍晚三人出發的時候,
王尚友和兩個媽一起送他們上的火車,還給長海和援朝一人拿了三大飯盒餃子。
火車出發後,三人整理行李物品,這次他們三人可是準備充分,軍大衣,羊皮大衣,護膝,毛襪子……他三準備去大幹一場。
在火車上晃蕩了三天終於到了牙林,照例還是長海去看望了姨姥爺和姨姥。
楊書記還是把長海帶來的幹海貨讓後勤給收了,對於內陸地區來說這可是好東西。
楊書記也沒虧待長海他們,他們林業局之前跟草原換了一批黃羊,這次直接給了長海他們十五隻,全是扒了皮,去了內髒的。能有六百多斤。
長海三人決定一人留一隻,剩下的留給處裏的同事們分。援朝和孫小欠一百萬個同意。
他們能待四天,第二天長海沒有麻煩楊書記,而是他們三人自己找了一台去下麵林場的卡車,給了司機兩個牡丹煙,司機樂不顛的給他們送到了地方,還跟他們說了他的車幾點迴去,意思是他們還能坐他的車。
可是三人到了薑喜軍家,他家除了兩條狗看家以外,家裏鐵將軍把門。
跟路過的鄰居打聽才知道,薑喜軍媳婦董亞菲懷孕馬上要生了,但是他們鎮裏的衛生院婦科大夫隨軍調走了,薑喜軍隻好領著老婆孩子去市裏待產去了。
三人一聽,得!這還玩個屁呀。就算薑喜軍在家,也不能讓人家領他們進山了,人家不得伺候月子呀!
長海不甘心,於是領著他倆又去了林場,找了林場場長,還別說,這個場長記性還真好,過了一年多還記得長海。
長海把意思跟場長說了,沒二話,趕緊安排一輛去下麵伐區的卡車,長海送給場長一包海米和一包幹蝦。
卡車帶著長海三人去了下麵的伐區,三人四處跟伐木工還有拉套子的臨時工打聽周圍野牲口的情況。
還別說,還真有消息,一位拉套子的臨時工告訴他們,這個時候正是野豬交配的時候,雖說有點晚了,但是正是一些一開始沒搶上優先交配權的炮卵子開始交配的時候。
在他們伐區不太遠他們就發現過幾群不大不小的野豬群。他們還打過幾隻。如果長海他們運氣好,說不定就能碰上。
三人一聽,又來了興致,又問了一些具體情況,順著這位臨時工的指點就往林子深處走去。
隨著幾人的深入,長海也學著薑喜軍教過他的方法和經驗碼蹤。長海還教援朝和孫小欠一些碼蹤的口訣。像啥。
“春找濕泥夏找水,秋尋草籽冬尋堆(糞便堆)。
兔子腳印成一線,梅花點點是鹿羊。
野豬腳印圓又深,拖泥帶水好區分。
狐狸腳印似花瓣,前後交叉步兒亂。”
還真別說,長海沒注意,到讓孫小欠發現點東西,他們走了兩個多小時,孫小欠就發現一些鬆樹上麵有野牲口蹭過的痕跡,雪地上按照長海講的口訣,有一片野豬淩亂的腳印。
但是他們仨看不出來能有多少隻野豬,這就是經驗問題啦,老獵人一打眼看腳印就能知道這個野牲口群有多大,野牲口有多重,甚至公的母的都能看出來。
三個人順著腳印又往前走了能有半個小時,援朝開口說“這地方腥臊味咋那麽大呢!”長海和孫小欠都沒咋注意,孫小欠還揶揄援朝說要真發現野牲口了,援朝幹脆當獵犬得了。
但是長海還是警覺起來,三個人悄麽聲的爬上一個小山崗,就看離他們下麵能有五六十米的小山坡有一群能有二十來隻的野豬聚在一起。
十幾隻半大的黃毛子在旁邊的灌木叢裏拱著,吃那些還沒落地的“嘟柿子”(野生藍莓)最小的黃毛子也有七八十斤。
旁邊空地上,四五隻炮卵子圍著三隻成年的母豬來迴的聞著。
三個人退迴來,長海開始分析咋打這群野豬“我看了一下地形,這個小山坡下麵就是一個溝趟子,並且雪還挺深,咱們就在山崗上開槍,盡量把他們往溝趟子攆,你倆負責看住往兩邊跑的野豬,我在中間。把他們攆進溝趟子裏的雪窩子,就好收拾他們了”
三人商定好,相距二三十米分散開。長海瞄準一隻母豬先開的槍,一群野豬一怔愣,立馬開始四下逃散。
援朝和孫小欠也開始針對往兩邊跑的野豬開槍把它們往溝趟子攆。
除了三四隻炮卵子和一隻母豬跑出去以外,剩下的全都攆到了溝趟子裏的雪窩子。
一進雪窩子,野豬就陷進去了,豬頭往前拱著,四蹄緊著往外刨著。
長海招唿援朝和孫小欠趕緊衝過去解決它們,三個人往山下跑過去,小山坡上被他們放躺下的一隻母豬和三隻黃毛子他們都沒管。
站在溝趟子邊上,三個人端著槍挨個點名,沒一會兒除了少數幾頭大一點的野豬還在哼哼,剩下的都沒了動靜。
援朝和孫小欠虎了吧唧的就跳進雪窩子裏準備去拖野豬,兩個人在齊腰深的雪窩子裏,抓著野豬往外拖,長海則在上麵接著。
有那樣沒死利索的,援朝和孫小欠也不廢話,直接用刀放血。
長海在山坡上也沒閑著,趕緊開膛破肚,以免別臭了膛子。
援朝和孫小欠把最後一隻大的老母豬給拽上來,三個人一數,大小一共十五頭野豬,大部分都是半大的黃毛子,就一隻炮卵子和兩隻母豬。
三個人很亢奮,這是第一次他們三人自己獨立進山的成果。
長海看看天色已經暗了下來,於是趕緊讓援朝和孫小欠去撿些柴火,他們晚上得在這裏過夜了。
援朝和孫小欠也沒二話就跑去收集柴火去了。
長海則繼續收拾著野豬,他把所有的腸肚下水都掛在溝趟子邊上的樹上。反正他們也沒有獵狗。
這群野豬都不太大,那隻炮卵子最大,也就三百五六十斤,剩下的黃毛子平均也就百八十斤,兩隻母豬加一起能有六百斤吧。去了下水也就一千六七百斤那樣。
援朝和孫小欠收集了不少木頭,援朝還拖了一棵六米來長的倒伏木迴來。
天色漸漸的黑了下來,三個人點了四堆篝火,割了十幾斤豬肉留著晚上吃,剩下的都用雪給埋上了。
由於初冬,他們遼省的氣溫還不是那麽的冷,所以凍板海貨根本帶不了,一旦路上化了凍,就完犢子啦。
所以長海他們三人帶的都是些海米,蝦皮,幹海帶,鹹魚幹,醃漬的海蜇頭這類的東西。另外他三還買了一些大蝦幹,幹貝,蜆子幹之類的,這是長海他們準備送給楊書記和薑喜軍兩口子的。
張靜秋還跟絲綢廠淘換了一匹計劃外的絲綢,讓長海給他姨姥捎過去。
傍晚三人出發的時候,
王尚友和兩個媽一起送他們上的火車,還給長海和援朝一人拿了三大飯盒餃子。
火車出發後,三人整理行李物品,這次他們三人可是準備充分,軍大衣,羊皮大衣,護膝,毛襪子……他三準備去大幹一場。
在火車上晃蕩了三天終於到了牙林,照例還是長海去看望了姨姥爺和姨姥。
楊書記還是把長海帶來的幹海貨讓後勤給收了,對於內陸地區來說這可是好東西。
楊書記也沒虧待長海他們,他們林業局之前跟草原換了一批黃羊,這次直接給了長海他們十五隻,全是扒了皮,去了內髒的。能有六百多斤。
長海三人決定一人留一隻,剩下的留給處裏的同事們分。援朝和孫小欠一百萬個同意。
他們能待四天,第二天長海沒有麻煩楊書記,而是他們三人自己找了一台去下麵林場的卡車,給了司機兩個牡丹煙,司機樂不顛的給他們送到了地方,還跟他們說了他的車幾點迴去,意思是他們還能坐他的車。
可是三人到了薑喜軍家,他家除了兩條狗看家以外,家裏鐵將軍把門。
跟路過的鄰居打聽才知道,薑喜軍媳婦董亞菲懷孕馬上要生了,但是他們鎮裏的衛生院婦科大夫隨軍調走了,薑喜軍隻好領著老婆孩子去市裏待產去了。
三人一聽,得!這還玩個屁呀。就算薑喜軍在家,也不能讓人家領他們進山了,人家不得伺候月子呀!
長海不甘心,於是領著他倆又去了林場,找了林場場長,還別說,這個場長記性還真好,過了一年多還記得長海。
長海把意思跟場長說了,沒二話,趕緊安排一輛去下麵伐區的卡車,長海送給場長一包海米和一包幹蝦。
卡車帶著長海三人去了下麵的伐區,三人四處跟伐木工還有拉套子的臨時工打聽周圍野牲口的情況。
還別說,還真有消息,一位拉套子的臨時工告訴他們,這個時候正是野豬交配的時候,雖說有點晚了,但是正是一些一開始沒搶上優先交配權的炮卵子開始交配的時候。
在他們伐區不太遠他們就發現過幾群不大不小的野豬群。他們還打過幾隻。如果長海他們運氣好,說不定就能碰上。
三人一聽,又來了興致,又問了一些具體情況,順著這位臨時工的指點就往林子深處走去。
隨著幾人的深入,長海也學著薑喜軍教過他的方法和經驗碼蹤。長海還教援朝和孫小欠一些碼蹤的口訣。像啥。
“春找濕泥夏找水,秋尋草籽冬尋堆(糞便堆)。
兔子腳印成一線,梅花點點是鹿羊。
野豬腳印圓又深,拖泥帶水好區分。
狐狸腳印似花瓣,前後交叉步兒亂。”
還真別說,長海沒注意,到讓孫小欠發現點東西,他們走了兩個多小時,孫小欠就發現一些鬆樹上麵有野牲口蹭過的痕跡,雪地上按照長海講的口訣,有一片野豬淩亂的腳印。
但是他們仨看不出來能有多少隻野豬,這就是經驗問題啦,老獵人一打眼看腳印就能知道這個野牲口群有多大,野牲口有多重,甚至公的母的都能看出來。
三個人順著腳印又往前走了能有半個小時,援朝開口說“這地方腥臊味咋那麽大呢!”長海和孫小欠都沒咋注意,孫小欠還揶揄援朝說要真發現野牲口了,援朝幹脆當獵犬得了。
但是長海還是警覺起來,三個人悄麽聲的爬上一個小山崗,就看離他們下麵能有五六十米的小山坡有一群能有二十來隻的野豬聚在一起。
十幾隻半大的黃毛子在旁邊的灌木叢裏拱著,吃那些還沒落地的“嘟柿子”(野生藍莓)最小的黃毛子也有七八十斤。
旁邊空地上,四五隻炮卵子圍著三隻成年的母豬來迴的聞著。
三個人退迴來,長海開始分析咋打這群野豬“我看了一下地形,這個小山坡下麵就是一個溝趟子,並且雪還挺深,咱們就在山崗上開槍,盡量把他們往溝趟子攆,你倆負責看住往兩邊跑的野豬,我在中間。把他們攆進溝趟子裏的雪窩子,就好收拾他們了”
三人商定好,相距二三十米分散開。長海瞄準一隻母豬先開的槍,一群野豬一怔愣,立馬開始四下逃散。
援朝和孫小欠也開始針對往兩邊跑的野豬開槍把它們往溝趟子攆。
除了三四隻炮卵子和一隻母豬跑出去以外,剩下的全都攆到了溝趟子裏的雪窩子。
一進雪窩子,野豬就陷進去了,豬頭往前拱著,四蹄緊著往外刨著。
長海招唿援朝和孫小欠趕緊衝過去解決它們,三個人往山下跑過去,小山坡上被他們放躺下的一隻母豬和三隻黃毛子他們都沒管。
站在溝趟子邊上,三個人端著槍挨個點名,沒一會兒除了少數幾頭大一點的野豬還在哼哼,剩下的都沒了動靜。
援朝和孫小欠虎了吧唧的就跳進雪窩子裏準備去拖野豬,兩個人在齊腰深的雪窩子裏,抓著野豬往外拖,長海則在上麵接著。
有那樣沒死利索的,援朝和孫小欠也不廢話,直接用刀放血。
長海在山坡上也沒閑著,趕緊開膛破肚,以免別臭了膛子。
援朝和孫小欠把最後一隻大的老母豬給拽上來,三個人一數,大小一共十五頭野豬,大部分都是半大的黃毛子,就一隻炮卵子和兩隻母豬。
三個人很亢奮,這是第一次他們三人自己獨立進山的成果。
長海看看天色已經暗了下來,於是趕緊讓援朝和孫小欠去撿些柴火,他們晚上得在這裏過夜了。
援朝和孫小欠也沒二話就跑去收集柴火去了。
長海則繼續收拾著野豬,他把所有的腸肚下水都掛在溝趟子邊上的樹上。反正他們也沒有獵狗。
這群野豬都不太大,那隻炮卵子最大,也就三百五六十斤,剩下的黃毛子平均也就百八十斤,兩隻母豬加一起能有六百斤吧。去了下水也就一千六七百斤那樣。
援朝和孫小欠收集了不少木頭,援朝還拖了一棵六米來長的倒伏木迴來。
天色漸漸的黑了下來,三個人點了四堆篝火,割了十幾斤豬肉留著晚上吃,剩下的都用雪給埋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