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們眼含熱淚,一時竟說不出什麽來。
良久後還是子榆開了口:“小姐,您這段日子還好嗎……”
“自是一切都好的,”月落蘅握住了她的手,“倒是你,在聞府的這段時日,可曾被人為難了?”
“小姐放心,聞大人待府上下人不錯,熙如也一直待我極好,我不曾在聞府上受過什麽委屈的。”
她為了讓月落蘅放心,還指了指自己的臉:“小姐您瞧,我這段日子還圓潤了不少,怎麽可能會受委屈呢。”
月落蘅摸著她的臉,任淚滑落。
“您怎麽成了逸王府的……”
子榆多想問問到底都發生了什麽,可看著人眼下這副樣子,也不像受了什麽氣。至少小姐如今在逸王府算是錦衣玉食,根本不會缺什麽東西的。
“這些事晚些時候我再同你講吧,隻是日後你要小心行事,在王府裏盯著我們的眼睛,可比在清風樓時的要多出不少。”
這點子榆也很清楚,來前聞大人就同她說過,逸王府中旁人耳目眾多,自然要愈發當心。
晚時夕陽已落,月落蘅在子榆點了燈燭後,將其他侍女屏退,同子榆說起自己離開後所遭遇的事。
隻是提到為什麽會離開聞府、離開聞星時,月落蘅緘默不言。
而以子榆對她的了解,大抵是真的不可提及,所以才會這樣避諱。
“如今您做了逸王殿下的良娣,怕是王妃與側妃都對您有所不忿,日後可能不好與她們相與……”子榆難掩擔憂。
她記得熙如說過,逸王妃可是李家小姐,側妃更不必說,這幾日城中誰不知道方蘇的和親公主嫁與逸王的事?
相比較而言,她家小姐如今是毫無依靠,就連唯一可以依靠的聞大人,而今有了這身份隔在二人之間,也不知還能說上幾句話。
“這些倒不用擔心,王妃與我還算合得來,側妃那邊也是,”月落蘅輕笑道,“若說這府中最該防著的,反而是側妃身邊那個貼身侍女。”
“小姐意思是……”
“我與她有過爭執,所以該防備一二,”月落蘅有些無奈,“前些日子本該是她與側妃一同入宮,但因她身子不適,便由我跟著側妃。這良娣的位置落到我頭上,她才是最不滿的人。”
月落蘅怎會看不出如凝對自己的敵意,但她不覺自己欠人什麽,也就無需心懷愧疚。
“小姐與殿下,而今可是……”
子榆想起自己來前聽其他侍女說過的事,隻道昨夜殿下歇在蘅芷院,卻不知殿下都做了什麽。
“你且放心,什麽都不曾發生。殿下眼下心中隻有王妃,若非為了兩國之交,他不會迎娶宛檀公主;若非皇後娘娘逼迫,殿下也不會迎我為良娣。”
所以哪怕李念韻對自己寄予厚望,月落蘅都清楚自己短時間內想要得到殿下的心,絕對不可能。
更何況她從未想過要在殿下心中占什麽位置,也沒想過真的要按照李念韻所說的去做。
她隻想得到月家過往的消息,其他的她如今根本就不在乎。
“事到如今,走一步看一步吧,總歸不能害了誰的。”
月落蘅意欲起身剪去燈燭,卻被子榆攔著,自己動了手。
她不免有些愣住,子榆解釋道:“小姐本就無需去做這些,先前是子榆不在,日後我在您身旁,您自然不用再做這些的。”
“不過就是隨手的小事,怎被你說的這般嚴重,”月落蘅眉眼間有些笑意,“往後可就不能再叫小姐了,我位及良娣,若再按從前的叫法,隻怕會出事的。”
“子榆明白。”
這夜窗外無風,有子榆守著,月落蘅再度得了好眠。
而在她將將入睡不久後,屋內點起了安神香,是她熟悉的荷花香。
子榆看著她熟睡的麵容,想起昨夜聞大人的那些話:
“此去逸王府不比聞府安全,你家小姐身份也不再是那麽簡單。你去了王府後,一定要處處聽她安排,切莫多做。”
“但大人,為什麽小姐如今會在逸王府……”
她其實想不通為什麽小姐會搖身一變成為逸王身邊的人,難道小姐離開就是為了這些嗎?她並不相信。
隻是聞大人沒有說清的事,小姐也沒有多提。她們沒有說明為什麽小姐會離開,也沒有告訴她小姐怎麽就突然出現在逸王府。
就好像這一切都是不可提及的……
子榆忽然歎了口氣,看著手裏的安神香,準備晚些時候再收拾起來。
這還是聞大人交代她的,讓她帶來王府,隻要小姐難以入眠,點上一支便是。
她能看得出來,聞大人還是在乎小姐的。可小姐如今在想著什麽,她卻是一點兒都看不出來。
此去三月時間,小姐仿若變了個人似的,讓人難以捉摸。
……
清晨的陽光很快灑在各處,蘅芷院中種著的些許青竹投下纖長的身影,遮蔽愈發耀眼的日光。
“良娣,咱們該去思韻院給王妃請安了,”子榆將人叫起,為其梳妝打扮,“方才聽她們說,今日良娣起的晚了些……”
“王妃大度,不會怪罪這些小事的,”月落蘅揉了揉睡得生疼的腦袋,“今日確有幾分不合常理,我已有好些日子不曾睡得這般久了……”
“您隻是心中憂慮太多,不曾放下一些壓在心裏的事,這才易夢早醒。與其念那麽多,小姐倒不妨將這些放下……”
子榆的話還沒說完,月落蘅便打斷了她:“子榆,你又忘了。”
“子榆沒忘,隻是小姐如今雖是王府中的良娣,但在子榆心中,您永遠還是大小姐。”
月落蘅歎了口氣,什麽也沒說,等梳妝完後,便帶著子榆去了思韻院給李念韻請安。
她們剛到不久,李念韻便注意到月落蘅身後換了新人。
“我記得妹妹昨日帶來思韻院的還不是她,怎地今日就換了?”李念韻輕笑,“可是原先殿下分去蘅芷院的侍女不得妹妹的心,所以才換了新人?”
“姐姐說笑,隻是我覺得子榆她眼熟些,所以才肯用著罷了。再者說,我的貼身侍女一直未定下誰,先前也是隨便點了人跟我一起來向姐姐請安而已,倒叫姐姐誤會了。”
良久後還是子榆開了口:“小姐,您這段日子還好嗎……”
“自是一切都好的,”月落蘅握住了她的手,“倒是你,在聞府的這段時日,可曾被人為難了?”
“小姐放心,聞大人待府上下人不錯,熙如也一直待我極好,我不曾在聞府上受過什麽委屈的。”
她為了讓月落蘅放心,還指了指自己的臉:“小姐您瞧,我這段日子還圓潤了不少,怎麽可能會受委屈呢。”
月落蘅摸著她的臉,任淚滑落。
“您怎麽成了逸王府的……”
子榆多想問問到底都發生了什麽,可看著人眼下這副樣子,也不像受了什麽氣。至少小姐如今在逸王府算是錦衣玉食,根本不會缺什麽東西的。
“這些事晚些時候我再同你講吧,隻是日後你要小心行事,在王府裏盯著我們的眼睛,可比在清風樓時的要多出不少。”
這點子榆也很清楚,來前聞大人就同她說過,逸王府中旁人耳目眾多,自然要愈發當心。
晚時夕陽已落,月落蘅在子榆點了燈燭後,將其他侍女屏退,同子榆說起自己離開後所遭遇的事。
隻是提到為什麽會離開聞府、離開聞星時,月落蘅緘默不言。
而以子榆對她的了解,大抵是真的不可提及,所以才會這樣避諱。
“如今您做了逸王殿下的良娣,怕是王妃與側妃都對您有所不忿,日後可能不好與她們相與……”子榆難掩擔憂。
她記得熙如說過,逸王妃可是李家小姐,側妃更不必說,這幾日城中誰不知道方蘇的和親公主嫁與逸王的事?
相比較而言,她家小姐如今是毫無依靠,就連唯一可以依靠的聞大人,而今有了這身份隔在二人之間,也不知還能說上幾句話。
“這些倒不用擔心,王妃與我還算合得來,側妃那邊也是,”月落蘅輕笑道,“若說這府中最該防著的,反而是側妃身邊那個貼身侍女。”
“小姐意思是……”
“我與她有過爭執,所以該防備一二,”月落蘅有些無奈,“前些日子本該是她與側妃一同入宮,但因她身子不適,便由我跟著側妃。這良娣的位置落到我頭上,她才是最不滿的人。”
月落蘅怎會看不出如凝對自己的敵意,但她不覺自己欠人什麽,也就無需心懷愧疚。
“小姐與殿下,而今可是……”
子榆想起自己來前聽其他侍女說過的事,隻道昨夜殿下歇在蘅芷院,卻不知殿下都做了什麽。
“你且放心,什麽都不曾發生。殿下眼下心中隻有王妃,若非為了兩國之交,他不會迎娶宛檀公主;若非皇後娘娘逼迫,殿下也不會迎我為良娣。”
所以哪怕李念韻對自己寄予厚望,月落蘅都清楚自己短時間內想要得到殿下的心,絕對不可能。
更何況她從未想過要在殿下心中占什麽位置,也沒想過真的要按照李念韻所說的去做。
她隻想得到月家過往的消息,其他的她如今根本就不在乎。
“事到如今,走一步看一步吧,總歸不能害了誰的。”
月落蘅意欲起身剪去燈燭,卻被子榆攔著,自己動了手。
她不免有些愣住,子榆解釋道:“小姐本就無需去做這些,先前是子榆不在,日後我在您身旁,您自然不用再做這些的。”
“不過就是隨手的小事,怎被你說的這般嚴重,”月落蘅眉眼間有些笑意,“往後可就不能再叫小姐了,我位及良娣,若再按從前的叫法,隻怕會出事的。”
“子榆明白。”
這夜窗外無風,有子榆守著,月落蘅再度得了好眠。
而在她將將入睡不久後,屋內點起了安神香,是她熟悉的荷花香。
子榆看著她熟睡的麵容,想起昨夜聞大人的那些話:
“此去逸王府不比聞府安全,你家小姐身份也不再是那麽簡單。你去了王府後,一定要處處聽她安排,切莫多做。”
“但大人,為什麽小姐如今會在逸王府……”
她其實想不通為什麽小姐會搖身一變成為逸王身邊的人,難道小姐離開就是為了這些嗎?她並不相信。
隻是聞大人沒有說清的事,小姐也沒有多提。她們沒有說明為什麽小姐會離開,也沒有告訴她小姐怎麽就突然出現在逸王府。
就好像這一切都是不可提及的……
子榆忽然歎了口氣,看著手裏的安神香,準備晚些時候再收拾起來。
這還是聞大人交代她的,讓她帶來王府,隻要小姐難以入眠,點上一支便是。
她能看得出來,聞大人還是在乎小姐的。可小姐如今在想著什麽,她卻是一點兒都看不出來。
此去三月時間,小姐仿若變了個人似的,讓人難以捉摸。
……
清晨的陽光很快灑在各處,蘅芷院中種著的些許青竹投下纖長的身影,遮蔽愈發耀眼的日光。
“良娣,咱們該去思韻院給王妃請安了,”子榆將人叫起,為其梳妝打扮,“方才聽她們說,今日良娣起的晚了些……”
“王妃大度,不會怪罪這些小事的,”月落蘅揉了揉睡得生疼的腦袋,“今日確有幾分不合常理,我已有好些日子不曾睡得這般久了……”
“您隻是心中憂慮太多,不曾放下一些壓在心裏的事,這才易夢早醒。與其念那麽多,小姐倒不妨將這些放下……”
子榆的話還沒說完,月落蘅便打斷了她:“子榆,你又忘了。”
“子榆沒忘,隻是小姐如今雖是王府中的良娣,但在子榆心中,您永遠還是大小姐。”
月落蘅歎了口氣,什麽也沒說,等梳妝完後,便帶著子榆去了思韻院給李念韻請安。
她們剛到不久,李念韻便注意到月落蘅身後換了新人。
“我記得妹妹昨日帶來思韻院的還不是她,怎地今日就換了?”李念韻輕笑,“可是原先殿下分去蘅芷院的侍女不得妹妹的心,所以才換了新人?”
“姐姐說笑,隻是我覺得子榆她眼熟些,所以才肯用著罷了。再者說,我的貼身侍女一直未定下誰,先前也是隨便點了人跟我一起來向姐姐請安而已,倒叫姐姐誤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