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借錢
混官場是要講背景的,而我正好有 作者:老莊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李達康不知道的是,這一切都是常務副縣長譚兵和政府辦主任丘盛在背後推動的。
譚兵為了給李達康添堵,特意指示丘盛,讓他安排人把縣裏新來了縣長的消息,傳遞給了罐頭廠的工人。
並且暗示工人們,說是新來的縣長很有能力,可以解決他們的問題。
於是罐頭廠的工人們才會相約聚集在縣委大院前討要工資。
譚兵本以為李達康年紀輕輕的經驗不足,遇到這種大規模群體事件,肯定會慌了手腳。
到時候丟了臉麵,就可以讓李達康威嚴掃地。
可出乎意料的是,李達康竟然三下五除二就把這些工人給安撫好了。
……
譚兵在辦公室內,臉色陰晴不定。
他原本打算利用罐頭廠的問題給李達康一個下馬威,卻沒想到李達康不僅迅速穩定了局勢,還展現出了超乎想象的決斷力和領導力。
“這個李達康,倒是有些手段”。
譚兵低聲自語,心中既不甘又多了幾分戒備。
他意識到,李達康的到來,或許真會給關安縣帶來一些變化。
而這些變化,很可能是自己所不願看到的。
丘盛推門而入,神色略顯緊張。
“譚縣長,您看李縣長那邊……”。
他欲言又止,顯然對今天的事情感到意外。
譚兵擺了擺手,打斷了丘盛的話:“無妨,這隻是開始”。
“李達康能暫時安撫住工人,不代表他能徹底解決罐頭廠的問題”。
“畢竟,資金鏈斷裂、設備老化、市場萎縮,這些問題可不是一朝一夕能解決的”。
“以縣裏的財政情況,光工人的工資就難以解決,我倒是要看看他能怎麽辦”。
“那我們接下來怎麽辦?”,丘盛問道。
譚兵沉吟片刻,眼中閃過一絲狡黠:“既然李達康想管,那就讓他管”。
“不過,我們要暗中觀察,看他到底有多少本事”。
“同時,你去聯係一下那些有意向接手罐頭廠的企業,看看他們有沒有什麽條件,或許我們可以從中找到一些可以利用的機會”。
丘盛點頭應允,轉身離去。
譚兵的心中則繼續盤算著,如何在這場政治博弈中占據上風。
……
第二天,財政局長彭勇來到李達康的辦公室匯報情況。
“李縣長,關於罐頭廠工人工資的資金籌措,昨天我迴去後,召集人員連夜進行了計算,以目前縣財政的情況,實在難以承受”,彭勇麵色凝重的說道。
李達康聞言,眉頭緊鎖,他早就料到縣財政會麵臨這樣的困境,但沒想到會如此嚴峻。
“資金缺口有多大?”,他沉聲問道。
彭勇遞上一份詳細的報告:“根據初步計算,罐頭廠拖欠的工資總額接近一百五十萬”。
“如果要重啟生產的話,加起來至少需要三百萬”。
“而縣財政賬上,現在隻有不到一千萬,現在還是年初,這筆錢要用來保障全縣公職人員的工資發放,所以不能挪用太多,否則的話,恐怕會出問題”。
李達康接過報告,快速瀏覽了一遍,心中盤算著可能的解決方案。
他知道,單純依靠縣財政是遠遠不夠的,必須尋找其他途徑。
“彭局長,縣財政雖然緊張,但我們必須優先保障工人的基本權益”。
李達康堅定地說道:“你馬上著手準備,向市財政申請一部分緊急援助,同時,我們要積極尋求外部資金的支持”。
彭勇點頭,但麵露難色:“市財政的情況我們也了解,恐怕申請下來的資金有限”。
“至於外部資金,現在願意投資這樣老舊且虧損嚴重的國企的企業,怕是不好找”。
李達康站起身,走到窗邊,望著窗外,心中已經有了計較。
“不容易也要去做,我們不能讓工人們失望”。
“好吧,李縣長,那我去試試”。
彭勇無奈的說道,隨即告辭離開。
等彭勇離開後,李達康陷入了沉思。
關安縣的財政現狀猶如一道無形的枷鎖,束縛著各項事務的推進。
若要打破這一困境,在關安縣經濟蓬勃興起之前,尋求外部援助無疑是當務之急。
思索片刻後,李達康果斷地拿起了電話,撥通了一個熟悉的號碼。
電話那頭迅速傳來了一陣沉穩而有力的聲音:“喂,請問是哪位?”。
“雲剛,是我,李達康”。
電話的另一端,正是接任李達康,擔任官田鄉黨委書記之職的毛雲剛。
“哦,是李縣長啊,您好您好!”,毛雲剛的聲音中洋溢著驚喜與熱情。
李達康開門見山,直言不諱:“雲剛,有件事想請你幫個忙”。
“李縣長有何吩咐?”,毛雲剛的語氣中滿是恭敬。
“吩咐不敢當”。
“是這樣的,關安縣罐頭廠眼下遇到了些難題,工人的薪資被拖欠,生產線也陷入了停滯……”,李達康緩緩道來。
“以關安縣目前的財政狀況,實難獨立解決”。
“因此,我想從官田鄉暫借一筆資金以解燃眉之急,待到年底縣財政寬裕時,再如數歸還,你看如何?”。
“李縣長開口,自是無有不允。不知您需要多少資金?”,毛雲剛的迴答幹脆利落。
李達康略作思考,道:“至少三百萬,當然,如果官田鄉的財政狀況允許的話,多一些自然更好”。
“沒問題,我這就安排人去籌備,爭取盡快給您匯過去”,毛雲剛答應得十分爽快。
“雲剛,真是太感謝你了,你這可是幫了我的大忙”,李達康由衷地感謝道。
“李縣長您太客氣了,您是官田鄉的老領導,官田能有今天的發展局麵,是您一手推動的”。
“再說了您以前對我的照顧和幫助,我一直銘記於心,現在您有困難,我哪能袖手旁觀呢”,毛雲剛誠懇地迴應。
“雲剛啊,請代我向官田鄉的同誌們問好,有時間我一定迴去看望大家”,李達康的話語中充滿了溫情與期待。
“一定一定,大家都盼著您迴來呢!”。
毛雲剛笑著迴應,語氣中充滿了真摯。
兩人又寒暄了幾句後,便掛斷了電話。
李達康心中稍感寬慰,有了這筆錢,至少可以暫時解決罐頭廠工人的工資問題,穩住局麵。
但他明白這隻是萬裏長征的第一步。
罐頭廠的重生,需要的不僅僅是資金,更重要的是改革和創新,以及重燃工人們心中的希望之火。
譚兵為了給李達康添堵,特意指示丘盛,讓他安排人把縣裏新來了縣長的消息,傳遞給了罐頭廠的工人。
並且暗示工人們,說是新來的縣長很有能力,可以解決他們的問題。
於是罐頭廠的工人們才會相約聚集在縣委大院前討要工資。
譚兵本以為李達康年紀輕輕的經驗不足,遇到這種大規模群體事件,肯定會慌了手腳。
到時候丟了臉麵,就可以讓李達康威嚴掃地。
可出乎意料的是,李達康竟然三下五除二就把這些工人給安撫好了。
……
譚兵在辦公室內,臉色陰晴不定。
他原本打算利用罐頭廠的問題給李達康一個下馬威,卻沒想到李達康不僅迅速穩定了局勢,還展現出了超乎想象的決斷力和領導力。
“這個李達康,倒是有些手段”。
譚兵低聲自語,心中既不甘又多了幾分戒備。
他意識到,李達康的到來,或許真會給關安縣帶來一些變化。
而這些變化,很可能是自己所不願看到的。
丘盛推門而入,神色略顯緊張。
“譚縣長,您看李縣長那邊……”。
他欲言又止,顯然對今天的事情感到意外。
譚兵擺了擺手,打斷了丘盛的話:“無妨,這隻是開始”。
“李達康能暫時安撫住工人,不代表他能徹底解決罐頭廠的問題”。
“畢竟,資金鏈斷裂、設備老化、市場萎縮,這些問題可不是一朝一夕能解決的”。
“以縣裏的財政情況,光工人的工資就難以解決,我倒是要看看他能怎麽辦”。
“那我們接下來怎麽辦?”,丘盛問道。
譚兵沉吟片刻,眼中閃過一絲狡黠:“既然李達康想管,那就讓他管”。
“不過,我們要暗中觀察,看他到底有多少本事”。
“同時,你去聯係一下那些有意向接手罐頭廠的企業,看看他們有沒有什麽條件,或許我們可以從中找到一些可以利用的機會”。
丘盛點頭應允,轉身離去。
譚兵的心中則繼續盤算著,如何在這場政治博弈中占據上風。
……
第二天,財政局長彭勇來到李達康的辦公室匯報情況。
“李縣長,關於罐頭廠工人工資的資金籌措,昨天我迴去後,召集人員連夜進行了計算,以目前縣財政的情況,實在難以承受”,彭勇麵色凝重的說道。
李達康聞言,眉頭緊鎖,他早就料到縣財政會麵臨這樣的困境,但沒想到會如此嚴峻。
“資金缺口有多大?”,他沉聲問道。
彭勇遞上一份詳細的報告:“根據初步計算,罐頭廠拖欠的工資總額接近一百五十萬”。
“如果要重啟生產的話,加起來至少需要三百萬”。
“而縣財政賬上,現在隻有不到一千萬,現在還是年初,這筆錢要用來保障全縣公職人員的工資發放,所以不能挪用太多,否則的話,恐怕會出問題”。
李達康接過報告,快速瀏覽了一遍,心中盤算著可能的解決方案。
他知道,單純依靠縣財政是遠遠不夠的,必須尋找其他途徑。
“彭局長,縣財政雖然緊張,但我們必須優先保障工人的基本權益”。
李達康堅定地說道:“你馬上著手準備,向市財政申請一部分緊急援助,同時,我們要積極尋求外部資金的支持”。
彭勇點頭,但麵露難色:“市財政的情況我們也了解,恐怕申請下來的資金有限”。
“至於外部資金,現在願意投資這樣老舊且虧損嚴重的國企的企業,怕是不好找”。
李達康站起身,走到窗邊,望著窗外,心中已經有了計較。
“不容易也要去做,我們不能讓工人們失望”。
“好吧,李縣長,那我去試試”。
彭勇無奈的說道,隨即告辭離開。
等彭勇離開後,李達康陷入了沉思。
關安縣的財政現狀猶如一道無形的枷鎖,束縛著各項事務的推進。
若要打破這一困境,在關安縣經濟蓬勃興起之前,尋求外部援助無疑是當務之急。
思索片刻後,李達康果斷地拿起了電話,撥通了一個熟悉的號碼。
電話那頭迅速傳來了一陣沉穩而有力的聲音:“喂,請問是哪位?”。
“雲剛,是我,李達康”。
電話的另一端,正是接任李達康,擔任官田鄉黨委書記之職的毛雲剛。
“哦,是李縣長啊,您好您好!”,毛雲剛的聲音中洋溢著驚喜與熱情。
李達康開門見山,直言不諱:“雲剛,有件事想請你幫個忙”。
“李縣長有何吩咐?”,毛雲剛的語氣中滿是恭敬。
“吩咐不敢當”。
“是這樣的,關安縣罐頭廠眼下遇到了些難題,工人的薪資被拖欠,生產線也陷入了停滯……”,李達康緩緩道來。
“以關安縣目前的財政狀況,實難獨立解決”。
“因此,我想從官田鄉暫借一筆資金以解燃眉之急,待到年底縣財政寬裕時,再如數歸還,你看如何?”。
“李縣長開口,自是無有不允。不知您需要多少資金?”,毛雲剛的迴答幹脆利落。
李達康略作思考,道:“至少三百萬,當然,如果官田鄉的財政狀況允許的話,多一些自然更好”。
“沒問題,我這就安排人去籌備,爭取盡快給您匯過去”,毛雲剛答應得十分爽快。
“雲剛,真是太感謝你了,你這可是幫了我的大忙”,李達康由衷地感謝道。
“李縣長您太客氣了,您是官田鄉的老領導,官田能有今天的發展局麵,是您一手推動的”。
“再說了您以前對我的照顧和幫助,我一直銘記於心,現在您有困難,我哪能袖手旁觀呢”,毛雲剛誠懇地迴應。
“雲剛啊,請代我向官田鄉的同誌們問好,有時間我一定迴去看望大家”,李達康的話語中充滿了溫情與期待。
“一定一定,大家都盼著您迴來呢!”。
毛雲剛笑著迴應,語氣中充滿了真摯。
兩人又寒暄了幾句後,便掛斷了電話。
李達康心中稍感寬慰,有了這筆錢,至少可以暫時解決罐頭廠工人的工資問題,穩住局麵。
但他明白這隻是萬裏長征的第一步。
罐頭廠的重生,需要的不僅僅是資金,更重要的是改革和創新,以及重燃工人們心中的希望之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