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晚上,李達康準時出現在縣委小會議室。


    會議室裏,燈光昏黃而凝重,每位常委的臉上都寫著不同程度的嚴肅與沉思。


    “今天是達康同誌和全友同誌兩個人第一次作為常委參加常委會,讓我們歡迎他們的加入”。


    袁凱說完就率先鼓起掌來。


    小會議室裏的掌聲很是熱烈。


    一個團結的安江縣委的氣氛籠罩在會議室裏。


    隻有李達康是第一次參加縣常委會,祝全友之前雖然不是常委,但作為縣委辦主任,列席常委會的次數可不少。


    李達康微笑著站起來,微微欠身,說道:“還請大家在今後能夠一如既往的繼續支持我的工作……”。


    李達康說這話時,會議室裏的掌聲更加熱烈。


    接著,袁凱便宣布了張老逝世的消息。


    會議室內的氣氛瞬間變得沉重。


    張老的逝世不僅是張家的巨大損失,也讓在場的每一個人感受到了時代的變遷和曆史的重量。


    袁凱的聲音在略顯空曠的會議室中迴蕩,每一個字都敲打著眾人的心弦。


    “張老是開國元勳,他的離去,是國家的一大損失,也是我們所有人的悲痛”。


    “在此,我提議,全體起立,為張老默哀一分鍾”。


    隨著袁凱的話音落下,所有人站起身,會議室裏隻剩下窗外偶爾傳來的風聲。


    一分鍾的時間,對於漫長的人生而言或許隻是彈指一揮間。


    但在此刻,卻仿佛凝固了時空,讓每個人都在心中與張老做了最後的告別。


    默哀結束後,袁凱繼續說道:“張老的逝世,可能引發一係列的政治和社會變動”。


    “作為領導幹部,我們要保持高度的政治敏銳性和責任感,確保在這個關鍵時刻,安江縣的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不受影響”。


    李達康坐在位子上,心中五味雜陳。


    張老的離世,不僅意味著一個時代的落幕,更預示著新的格局即將形成。


    對於他個人而言,這既是挑戰,也是機遇。


    ……


    會議繼續進行,討論了多項議題,但張老逝世的陰影始終籠罩在每個人的心頭。


    會議結束後,袁凱特意留下了李達康。


    “達康同誌,我看了你們官田鄉一季度的各項經濟數據,成績斐然啊”,袁凱滿臉笑容地說道。


    “謝謝袁書記的肯定,這都是我們官田鄉全體幹部群眾共同努力的結果”。


    李達康謙遜地迴應著,心中卻暗自思量,袁凱此言是否另有所指。


    袁凱微微頷首,話鋒一轉:“接下來,你們官田鄉的領導班子會再調整一下”。


    “我給你兩個副科級的提名人選,其中一個黨委委員,你迴去後好好思量一下,再將人員名單上報給黃部長”。


    李達康聞言,眉頭微微一皺,隨即又迅速舒展開來。


    他意識到,這是看官田鄉的成績太亮眼了,有些人徹底坐不住了。


    顯然,這一次,官田鄉那些缺乏背景或背景不夠深厚的班子成員,要為他人騰出位置。


    然而,這便是官場的常態,無背景便需認命。


    要不是李達康的背景夠硬的話,他早就挪窩了。


    不過,對於這些即將變動的幹部而言,他們的去處想必也不會太差。


    畢竟,他們帶著這份耀眼的成績單,縣委怎會不給予妥善安排?


    否則,縣委的公信力又將何在?


    “袁書記,感謝組織的信任和支持”。


    “對於官田鄉領導班子的調整,我會認真對待,確保選出既有能力又有責任心的幹部,為官田鄉的發展貢獻力量”,李達康謹慎的說道。


    袁凱滿意地點點頭,似乎對李達康的態度頗為讚許。


    “很好,達康同誌,你有這樣的覺悟我很欣慰”。


    “記住,選人用人是關鍵,特別是在這個特殊時期,我們需要的是能夠穩住陣腳,帶領群眾繼續前進的幹部”。


    “是,袁書記,我明白”。


    李達康鄭重地點頭,心中已有了初步的打算。


    這次的人事調整不僅僅是對他個人領導能力的考驗,更是對整個官田鄉未來發展方向的把控。


    他必須謹慎行事,既要考慮到個人的能力與潛力,也要兼顧班子的和諧與穩定。


    ……


    周一上班後,李達康找來了黨政辦主任蘇誌國。


    “書記,您找我?”。


    蘇誌國小心翼翼的問道。


    自從李達康晉升縣委常委後,蘇誌國對李達康越發恭敬了起來。


    他知道,作為黨政辦主任,可謂近水樓台先得月,必須得緊緊抱住李達康這根大腿。


    隻要把李達康服務好了,自己夢寐以求的副科就不再是夢了。


    一個縣委常委推薦一個副科,那就是罐裏逮王八——十拿九穩的事。


    “誌國同誌,坐”,李達康邊說邊丟了根中華煙過去。


    蘇誌國連忙雙手接住煙,臉上堆滿了笑容,“謝謝書記,還是書記體恤我們基層同誌”。


    “誌國同誌,你參加工作多久了?”,李達康問道。


    “書記,我是七六年參加工作的,那會官田鄉還是官田公社,至今已經整整十八年了”。


    蘇誌國一臉迴憶的說道。


    十八年,從青年到中年,從辦事員到黨政辦主任。


    隻有蘇誌國才清楚,自己這一路走來有多麽不容易。


    在基層,尤其是鄉鎮,像蘇誌國這種情況比比皆是。


    “十八年了,時間是不短了”,李達康感慨道。


    他很能理解蘇誌國的心情,畢竟他前世也是這麽走過來的。


    不過李達康幸運的是,退休的時候好歹還混了個正科待遇。


    多少人到退休還是個副科,甚至連副科都混不上。


    “誌國同誌,你的工作能力是有目共睹的,組織上準備給你加加擔子,你有什麽想法?”。


    蘇誌國一聽這話,唿吸猛地急促了起來。


    李達康這句話的含義再明顯不過,蘇誌國意識到,自己苦苦追求的副科終於要來了。


    “書記,我……我沒什麽想法,隻要組織需要,我隨時準備接受任何挑戰,為官田鄉的發展貢獻我的全部力量”。


    蘇誌國盡量讓自己的語氣平靜下來,不過桌子下微微顫抖的手指,還是表明了他的內心並不平靜。


    (昨天欠的兩章補完了,今天的晚點發,希望大家能動動發財的手指多點點催更支持一下,感謝)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混官場是要講背景的,而我正好有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老莊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老莊屋並收藏混官場是要講背景的,而我正好有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