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畢書記的肯定,這一切都離不開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離不開全縣廣大幹部群眾的艱苦奮鬥”。


    “特別是官田鄉,他們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袁凱趁機將官田鄉近期的亮點工作和成績簡要匯報給畢友山,言語中不乏對李達康的肯定與讚賞。


    畢友山聽後,微微點頭,眼中閃過一絲滿意的光芒,顯然對官田鄉的工作有了初步的好印象。


    同時,畢友山也對李達康這個還未謀麵的官田鄉黨委書記,產生了一絲好奇。


    官田鄉作為曾經全市有名的貧困鄉,畢友山雖然之前從沒有來過,但官田鄉的名字卻不止一次在各類工作報告中看到過。


    官田鄉給畢友山的印象就是貧窮落後。


    最近一段時間,畢友山可是不止一次從別人口中聽到了誇讚官田鄉的話。


    俗話說“耳聽為虛眼見為實”。


    所以畢友山決定親自下來,看看大家說的是不是真的。


    同時也是為了看看電子廠的項目進度如何,畢竟五千萬的投資,在這個年代,連他這個市委書記都不得不重視。


    上次電子廠項目簽約的時候,要不是他剛好去京城開會了,怎麽得也會來。


    如今單看現在行駛的這條寬闊的水泥路就知道,恐怕他人所言非虛啊。


    畢竟連市區一些地方的路況都沒有這好,這說明什麽?


    說明官田鄉如今的確不一樣了。


    “要想富先修路,修好路必致富”,這個道理畢友山還是明白的。


    想到這裏,畢友山也不禁對接下來的視察工作充滿了期待。


    ……


    半個小時後,車隊抵達官田鄉界。


    早已等候在此的李達康一行迅速迎上前去,整齊列隊,麵帶恭敬之色。


    “畢書記,我給您介紹一下,這位就是官田鄉的黨委書記李達康同誌”,袁凱說道。


    李達康快步上前,主動伸出手,熱情地說道:“畢書記,歡迎您來官田鄉視察,這是我們全鄉人民的榮幸”。


    畢友山握住李達康的手,笑道:“達康同誌真是年輕有為啊,早就聽說官田鄉的變化很大,所以我今天特地來看看,看看是否真的‘名副其實’啊”。


    畢友山的語氣中充滿了歡快,看得出來他對這樣的場麵很滿意。


    李達康謙遜地笑了笑,迴應道:“畢書記過獎了,我們隻是做了一些應該做的工作”。


    “還有很多不足之處,需要畢書記多批評、多指導,這樣我們才能找準方向,更好、更快的發展”。


    畢友山輕輕拍了拍李達康的肩膀,眼中閃過一絲讚賞,說道:“達康同誌謙虛了,能夠主動作為,帶領群眾改變貧困麵貌,這就是最大的功績”。


    “好了,話不多說了,帶我去看看吧”。


    “好的,畢書記您請,各位領導請”。


    說完,畢友山一行在李達康等人的陪同下,首先來到了電子廠的建設現場。


    隻見工地上機器轟鳴,工人們正熱火朝天地忙碌著,一棟棟廠房已經拔地而起,展現出勃勃生機。


    畢友山詳細聽取了項目負責人關於項目進展、未來規劃以及預期效益的匯報,對官田鄉能夠成功引進這樣一個大項目表示了高度讚揚。


    “電子廠的項目不僅解決了當地群眾的就業問題,也為安江縣乃至全市的經濟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你們的工作很有成效,值得肯定”,畢友山說道。


    “接下來你們要做的,就是早日讓項目建成投產,有任何困難,都可以來找我嘛”。


    “畢書記您放心,我們縣裏對電子廠的項目是一路綠燈,保證按時完成項目的建設”,袁凱表態道。


    “嗯,不錯”,畢友山滿意的點了點頭。


    看完電子廠的建設後,一行人又驅車前往了鄭家村豆製品廠。


    畢友山這個市委書記好不容易來一趟,李達康當然要盡可能的把官田鄉的成績展現出來。


    這年頭,酒香也怕巷子深。


    “悶聲發大財”在官場上是要不得的。


    做出了成績,如果領導不知道,那就等於沒做。


    對於鄭家村豆製品廠,這個全市規模最大的村辦企業,畢友山早有耳聞。


    甚至他也品嚐過豆製品廠做出來的豆腐,口感確實不錯。


    ……


    接到鄉裏的通知後,豆製品廠的廠長鄭紅旗帶著幾個廠領導早已等待多時。


    村支書鄭耀先也帶著幾個村幹部過來一起等候。


    “畢書記,這位就是豆製品廠的廠長鄭紅旗”,李達康介紹道。


    鄭紅旗快步上前,雙手緊緊握住畢友山的手,激動地說:“畢書記,您好!我們鄭家村豆製品廠全體員工都熱烈歡迎您的到來,感謝您對我們豆製品廠的關心和支持!”。


    畢友山微笑著點頭,目光中透露出讚許:“鄭廠長,我聽說了你們豆製品廠的事跡,能把一個小小的村辦企業發展成全市規模最大,確實很不容易”。


    “你們的豆腐我也嚐過,口感極佳”。


    鄭紅旗謙虛地說:“這離不開各級領導的關心與幫助,尤其是李達康書記的支持”。


    說著,鄭紅旗就把豆製品廠的發展曆程簡要說了一下,其中重點突出了李達康的功勞。


    當然,這其中有一些也是他擔任廠長後才了解到的。


    畢竟,他並不是豆製品廠的原始骨幹。


    聽完鄭紅旗的講述之後,跟隨而來的一些原本對豆製品廠的發展過程,並不太了解的市領導和縣領導們,都不禁對李達康側目了起來。


    這個年輕的鄉黨委書記,硬是要得。


    “達康同誌,豆製品廠能取得今天的成績,你功不可沒啊”


    “小豆腐也能做成大產業,了不起啊!”。


    畢友山感慨道。


    李達康謙遜地搖了搖頭,說道:“還是得益於鄉親們的共同努力,以及上級部門和各兄弟單位的大力支持,我隻是做了我應該做的”。


    李達康這話不假,要不是有著那麽多國企工廠和學校訂購,豆製品廠的訂單量要少一大半。


    畢友山點了點頭,對李達康的務實態度表示了讚賞。


    隨後,他在鄭紅旗等人的陪同下,參觀了豆製品廠的生產線。


    看著現代化的設備和忙碌的工人,畢友山不禁感歎豆製品廠的發展速度之快。


    “畢書記,這是我們廠裏最新研發的產品,您嚐嚐”。


    鄭紅旗拿著一盒包裝精美的豆腐幹,遞給了畢友山。


    畢友山接過豆腐幹,嚐了一口,點頭稱讚:“口感細膩,味道醇厚,不錯,不錯”。


    午餐是在豆製品廠的食堂包廂吃的,雖然是食堂,但都是小炒。


    而且由於提前交代過,廠裏今天特意從縣裏請了幾位大廚過來。


    所以做出來的菜口味不比一些大飯店差,眾人吃的都很滿意。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混官場是要講背景的,而我正好有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老莊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老莊屋並收藏混官場是要講背景的,而我正好有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