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熱鬧的豆製品廠
混官場是要講背景的,而我正好有 作者:老莊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二天,李達康來到了鄭家村豆製品廠。
今天是豆製品廠年終分紅的日子。
所有在豆製品廠裏入了股的村民都翹首期盼著這一天的到來。
現在的豆製品廠房還是在原來的地方也就是鄭家村以前的糧庫。
不過已經在規劃建設新廠房了,設計圖已經委托明州一家設計院做出來了。
新廠區占地六十多畝,就在村子旁邊那塊大空地上,不過空地麵積不夠,還得挖點山頭。
新廠區不但設計有生產車間,還有專門的辦公大樓,這是豆製品廠的門麵。
另外還規劃有員工宿舍,這主要是為了方便廠裏其它村子的人,這樣他們就不用每天來迴跑了,直接可以住廠裏。
這次豆製品廠的分紅還是放在鄭家村的打穀場上的,也隻有這裏可以容得下這麽多人。
得知今天是豆製品廠分紅的日子,不單是鄭家村的村民都來了,連其它村子也來了很多看熱鬧的人。
大家都想知道,這紅火了大半年的豆製品廠,究竟能夠分多少錢。
尤其是那些投入“巨資”的村民,昨天可是盤算了一晚上,愣是沒睡著。
由於涉及到的人數太多,鄉財政所的會計和出納,以及村裏和廠裏的會計,幾個人忙活了一個星期才把每個人的分紅算好了。
這個年代可沒有銀行轉賬和掃碼支付這一說,都是發現金。
因此,今天杜成也帶著幾個鄉信用社的工作人員,提著錢箱來到了現場。
為了確保安全,鄉派出所也派了十幾個人到現場看著,所長何國棟親自帶隊。
見人都到的差不多之後,李達康示意鄭耀先可以開始了。
豆製品廠成立後,就一直由鄭耀先兼任廠支部書記兼廠長,主要是沒有其它合適的人選。
有能力的基本在外麵發展,誰會待在官田這個窮山溝。
當然,那是以前的官田。
上次去省城培訓的那十多個人,當個組長或者經理啥的還行,真要讓他們管理這麽大的廠子,那就不夠格了。
所以李達康也是特意交代鄭耀先,等過年那些在外麵的人迴來之後,看看有沒有合適的人選推薦一下。
實在不行就隻能從大城市請人來了,大不了多開點工資,專業的事還得交給專業的人來做。
不過好在豆製品廠一直運轉良好,目前還沒出什麽岔子,也就暫時讓鄭耀先先兼著。
見李達康示意,鄭耀先便大聲喊道:“大家靜一下,李鄉長有話要說”。
眾人聞言迅速安靜了下來,對於李達康這個帶領大家脫貧致富的鄉長,鄭家村的村民們可是感激萬分。
沒有李達康,誰敢想象能過上現在這種日子呢?
在廠裏上班的村民,這半年來最少掙了四五百塊錢,多的甚至上千,這可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
李達康笑著說道:“今天大家聚在這裏,就為了一件事,那就是分錢!”。
“半年以前集資入股的時候,我就說過會讓大家過上好日子,現在我說的話有沒有兌現啊?”。
“有”,台下齊聲高喊。
“好,相信大家也很好奇自己能分到多少錢吧,話不多說,那就開始吧”。
說完,李達康看了一眼杜成。
杜成見狀,領著鄉信用社的工作人員走上前台,將手中提著的箱子放到了桌前。
這時,派出所的人也悄悄圍在了桌子周邊,防止意外情況發生。
台下所有人的目光都充滿期待的看著桌子上的箱子,大家都知道裏麵裝的是什麽,但沒有一個人說話,現場安靜的掉根針都能聽見。
好在李達康沒有讓他們繼續等下去,揮手示意打開箱子。
箱子一打開之後,在場除了李達康和杜成等少數幾個人之外,絕大部分的人都激動的渾身發抖,眼睛都紅了。
這要不是有派出所的人在旁邊看著,讓這些人興奮的大腦還有那麽一絲理智之外,絕對有人敢直接衝上台來搶。
別說這些村民了,就算是何國棟這位派出所所長,都有些難以保持鎮定。
這可是幾百萬啊,更何況還是現金。
幾百萬的現金擺放在一起帶來的衝擊力,沒有見過的人是難以想象的。
尤其是在這個年代,無疑是一筆巨款,普通人別說見了,連做夢都不敢想。
可以說,沒有什麽比這堆現金更能鼓舞人心和士氣的了。
可以想見的是,明年豆製品廠裏的人工作會多有激情。
鄭耀先咽了咽口水,強裝鎮定的說道:“現在開始按入股比例分錢”。
“鄭大山,一千七百八十六塊七毛”,一旁早已準備好的會計拿著賬本開始念道。
“我,我在這”,坐在角落裏的一個中年男人急忙站起身來舉手喊道,旁邊站著的應該是他的老婆和小孩。
眾人見狀自動給他讓出來一條道,鄭大山跌跌撞撞的上了台,惹得眾人一陣發笑。
李達康從信用社的工作人員手中,接過已經數好的錢,微笑著說道:“這是你的分紅,你點點”。
鄭大山雙手顫抖的從李達康手中接過錢,激動的說道:“不用點了,李鄉長,我信您,要不是您,我們哪有今天”。
李達康拍了拍他的肩膀說道:“這都是你應得的,當初你信任我們,入了股,今天就是你收獲的時候”。
“謝謝李鄉長,謝謝您”。
“下一個,鄭福貴,三千三百八十八塊二毛”,看著鄭大山下去之後,會計繼續喊道。
“我在這呢”,人群中又是一個男子舉手高聲喊道。
隨著時間的推移,一個個名字被叫出,一個個身影從李達康的手中接過錢。
當初入股的村民,最少的都分了一千多塊,最多的分了七萬多,一夜之間變成萬元戶,看的在場眾人是眼紅不已。
沒辦法,誰讓人家當初膽子大呢,不但把家裏積蓄全部拿了出來,還去親戚朋友那借了一筆。
如今到了迴報的時候,自然是豐厚了。
不過這麽多錢放在家裏可不保險,所以大部分人錢還沒捂熱,過了下癮之後,在李達康的建議下,就又把錢給存到了信用社。
等於這錢轉了一圈之後,又迴到了信用社。
這也是李達康對杜成的支持,相信有了這麽多存款,杜成今年在縣信用社也可以放個衛星了。
(今天吃了藥好多了,三更奉上,前兩天欠的明後天會補上)
今天是豆製品廠年終分紅的日子。
所有在豆製品廠裏入了股的村民都翹首期盼著這一天的到來。
現在的豆製品廠房還是在原來的地方也就是鄭家村以前的糧庫。
不過已經在規劃建設新廠房了,設計圖已經委托明州一家設計院做出來了。
新廠區占地六十多畝,就在村子旁邊那塊大空地上,不過空地麵積不夠,還得挖點山頭。
新廠區不但設計有生產車間,還有專門的辦公大樓,這是豆製品廠的門麵。
另外還規劃有員工宿舍,這主要是為了方便廠裏其它村子的人,這樣他們就不用每天來迴跑了,直接可以住廠裏。
這次豆製品廠的分紅還是放在鄭家村的打穀場上的,也隻有這裏可以容得下這麽多人。
得知今天是豆製品廠分紅的日子,不單是鄭家村的村民都來了,連其它村子也來了很多看熱鬧的人。
大家都想知道,這紅火了大半年的豆製品廠,究竟能夠分多少錢。
尤其是那些投入“巨資”的村民,昨天可是盤算了一晚上,愣是沒睡著。
由於涉及到的人數太多,鄉財政所的會計和出納,以及村裏和廠裏的會計,幾個人忙活了一個星期才把每個人的分紅算好了。
這個年代可沒有銀行轉賬和掃碼支付這一說,都是發現金。
因此,今天杜成也帶著幾個鄉信用社的工作人員,提著錢箱來到了現場。
為了確保安全,鄉派出所也派了十幾個人到現場看著,所長何國棟親自帶隊。
見人都到的差不多之後,李達康示意鄭耀先可以開始了。
豆製品廠成立後,就一直由鄭耀先兼任廠支部書記兼廠長,主要是沒有其它合適的人選。
有能力的基本在外麵發展,誰會待在官田這個窮山溝。
當然,那是以前的官田。
上次去省城培訓的那十多個人,當個組長或者經理啥的還行,真要讓他們管理這麽大的廠子,那就不夠格了。
所以李達康也是特意交代鄭耀先,等過年那些在外麵的人迴來之後,看看有沒有合適的人選推薦一下。
實在不行就隻能從大城市請人來了,大不了多開點工資,專業的事還得交給專業的人來做。
不過好在豆製品廠一直運轉良好,目前還沒出什麽岔子,也就暫時讓鄭耀先先兼著。
見李達康示意,鄭耀先便大聲喊道:“大家靜一下,李鄉長有話要說”。
眾人聞言迅速安靜了下來,對於李達康這個帶領大家脫貧致富的鄉長,鄭家村的村民們可是感激萬分。
沒有李達康,誰敢想象能過上現在這種日子呢?
在廠裏上班的村民,這半年來最少掙了四五百塊錢,多的甚至上千,這可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
李達康笑著說道:“今天大家聚在這裏,就為了一件事,那就是分錢!”。
“半年以前集資入股的時候,我就說過會讓大家過上好日子,現在我說的話有沒有兌現啊?”。
“有”,台下齊聲高喊。
“好,相信大家也很好奇自己能分到多少錢吧,話不多說,那就開始吧”。
說完,李達康看了一眼杜成。
杜成見狀,領著鄉信用社的工作人員走上前台,將手中提著的箱子放到了桌前。
這時,派出所的人也悄悄圍在了桌子周邊,防止意外情況發生。
台下所有人的目光都充滿期待的看著桌子上的箱子,大家都知道裏麵裝的是什麽,但沒有一個人說話,現場安靜的掉根針都能聽見。
好在李達康沒有讓他們繼續等下去,揮手示意打開箱子。
箱子一打開之後,在場除了李達康和杜成等少數幾個人之外,絕大部分的人都激動的渾身發抖,眼睛都紅了。
這要不是有派出所的人在旁邊看著,讓這些人興奮的大腦還有那麽一絲理智之外,絕對有人敢直接衝上台來搶。
別說這些村民了,就算是何國棟這位派出所所長,都有些難以保持鎮定。
這可是幾百萬啊,更何況還是現金。
幾百萬的現金擺放在一起帶來的衝擊力,沒有見過的人是難以想象的。
尤其是在這個年代,無疑是一筆巨款,普通人別說見了,連做夢都不敢想。
可以說,沒有什麽比這堆現金更能鼓舞人心和士氣的了。
可以想見的是,明年豆製品廠裏的人工作會多有激情。
鄭耀先咽了咽口水,強裝鎮定的說道:“現在開始按入股比例分錢”。
“鄭大山,一千七百八十六塊七毛”,一旁早已準備好的會計拿著賬本開始念道。
“我,我在這”,坐在角落裏的一個中年男人急忙站起身來舉手喊道,旁邊站著的應該是他的老婆和小孩。
眾人見狀自動給他讓出來一條道,鄭大山跌跌撞撞的上了台,惹得眾人一陣發笑。
李達康從信用社的工作人員手中,接過已經數好的錢,微笑著說道:“這是你的分紅,你點點”。
鄭大山雙手顫抖的從李達康手中接過錢,激動的說道:“不用點了,李鄉長,我信您,要不是您,我們哪有今天”。
李達康拍了拍他的肩膀說道:“這都是你應得的,當初你信任我們,入了股,今天就是你收獲的時候”。
“謝謝李鄉長,謝謝您”。
“下一個,鄭福貴,三千三百八十八塊二毛”,看著鄭大山下去之後,會計繼續喊道。
“我在這呢”,人群中又是一個男子舉手高聲喊道。
隨著時間的推移,一個個名字被叫出,一個個身影從李達康的手中接過錢。
當初入股的村民,最少的都分了一千多塊,最多的分了七萬多,一夜之間變成萬元戶,看的在場眾人是眼紅不已。
沒辦法,誰讓人家當初膽子大呢,不但把家裏積蓄全部拿了出來,還去親戚朋友那借了一筆。
如今到了迴報的時候,自然是豐厚了。
不過這麽多錢放在家裏可不保險,所以大部分人錢還沒捂熱,過了下癮之後,在李達康的建議下,就又把錢給存到了信用社。
等於這錢轉了一圈之後,又迴到了信用社。
這也是李達康對杜成的支持,相信有了這麽多存款,杜成今年在縣信用社也可以放個衛星了。
(今天吃了藥好多了,三更奉上,前兩天欠的明後天會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