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李達康提前跟孫偉約好之後,就乘坐大巴返迴了安江縣城。


    然後買了點東西就去了孫偉的家,一個老式的住宅小區,這還是孫偉當初在縣林業局工作的時候,單位分的房子。


    後來孫偉雖然調了好幾個單位,但一直住在這裏。


    從這裏也能看出,盡管孫偉在能力方麵確實有所不足,但他的品性卻還是說得過去的。


    一些小毛病有,但大的瑕疵沒有。


    此時,孫偉的妻子迎了出來,作為一名老師,她身上自然而然地散發著一種獨特的氣質。


    “李鄉長,我家老孫在家裏可時常念叨著你呢,你怎麽還提了這麽多東西呀?實在是太過客氣啦!”。


    李達康連忙笑著迴應道:“嫂子,你這說得哪裏話,初次登門拜訪,自然不能空手而至嘛。我早就聽聞嫂子廚藝精湛,所以今天特意來嚐嚐嫂子的手藝”。


    聽到這話,孫偉的妻子臉上笑意更濃了,熱情地招唿道:“沒問題,你跟老孫先坐下好好聊聊天,我這就去廚房準備幾道我的拿手好菜,保證讓你吃得滿意!”。


    說完她便轉身走進了廚房。


    這邊,孫偉則熱情地邀請李達康入座,並從櫃子裏取出一罐茶葉,一邊熟練地衝泡著茶水,一邊說道:“老弟,快過來坐。我這可是正宗的鐵觀音,一個朋友專門從福省給我帶迴來的,你來嚐嚐看味道如何”。


    李達康依言走過去坐下,接過孫偉遞過來的茶杯,輕輕抿了一口,然後讚不絕口地說道:“嗯,果然是好茶啊!茶香四溢,口感醇厚,我都好久沒有喝過這麽好的茶了”。


    兩人喝著茶聊著天,這時廚房裏傳來孫偉妻子的聲音:“飯做好嘍,可以上桌了”。


    李達康起身和孫偉來到餐桌邊,隻見桌上擺滿了色香味俱全的菜肴。


    李達康不禁感歎:“嫂子真是厲害,光看著就讓人垂涎欲滴”。


    孫偉和他妻子就一個女兒,外嫁在鄰市,所以平時就他兩夫妻在家。


    席間,孫偉和李達康分別講述了各自一些過去工作和學習中的趣事,歡聲笑語迴蕩在屋子裏。


    一頓飯下來,彼此之間的距離拉近了許多,李達康感覺這次拜訪不僅嚐到了美食,還加強了跟孫偉的交流,收獲頗豐。


    ……


    接下來的兩個星期,李達康帶著鄭世俊把剩餘的村子都走了一遍,總算是對官田的情況有了個基本的了解。


    這一圈走下來,李達康發現官田還是有一些值得發展的特色的。


    不過如果要把這些特色都轉化為推動經濟發展的動力的話,還任重道遠。


    一個是鄉裏的財政情況支撐不起一下子上很多項目。


    在補發了民辦教師的工資以及鄉幹部們的補貼,還清了鄉政府的一些欠款之後,鄉財政賬上現在就剩下不到二十萬了。


    除去維持鄉政府的日常運轉和給民辦教師發工資的錢之外,真正能拿出來發展項目的錢不超過十萬;


    另外一個則是鄉政府目前在群眾當中的威信較低,如果單純以行政手段去強行上項目的話,恐怕會適得其反。


    尤其是他這個鄉長這麽年輕,說出來的話在很多人看來可信度不高。


    畢竟有句話叫做“嘴上無毛,辦事不牢”。


    因此最穩妥的辦法,就是選一個見效快的項目做試點,一旦出了成績,到時候都不用說,那些老百姓就會主動來找鄉政府。


    李達康思索了片刻,還是決定從鄭家村的豆腐入手。


    一來,鄭家村的豆腐吃起來味道確實好,很有競爭力,並且豆腐的衍生產品還很多,比如豆皮、腐竹、豆幹、腐乳等等,附加值高。


    這二來,信英雖然不是人口大市,但好歹也有三百多萬人口,這要是打開了銷路,光信英市的市場就足夠消化了。


    而當務之急要解決的重點問題就兩個,第一個就是找銷路,第二個就是路。


    銷路很好理解,畢竟豆腐生產出來,終究還是要賣出去的。


    而路的問題就不好解決了,這豆腐是易碎品,就官田這種路況,怕是豆腐還沒運到市裏,在路上就成碎渣了。


    想到這,李達康就拿著做好的計劃書去找鄉黨委書記孫偉商量去了。


    孫偉看了李達康的計劃書之後,是大力支持。


    於是在李達康的提議下,孫偉臨時召開了一個黨委會。


    在會上李達康詳細闡述了自己的計劃,看到孫偉這個一把手都同意了,其它黨委委員也都沒有提出反對意見。


    對於他們來說,既然李達康想折騰就讓他去折騰好了,反正要是出了成績那在座的各位都能沾點光,要是出了岔子,天塌了還有高個頂著。


    本來這事隻要孫偉和李達康這一二把手商量好了就行,但是個人決策和集體決策這裏麵的區別可大了去了。


    小心使得萬年船,李達康自然不可能犯這種低級錯誤。


    就這樣,拉開了官田鄉經濟發展大幕的—鄭家村豆製品廠計劃,就在官田鄉黨委班子的集體表決中通過了。


    會議結束之後,李達康麵色凝重地將幾位副鄉長召集到了自己的辦公室裏,大家圍坐在一起,氣氛顯得有些嚴肅和緊張。


    官田鄉政府的配置是一正四副,但目前實際在崗的隻有三位副鄉長,另外一位副鄉長已經空缺一年多了。


    縣委組織部不知道是忘記了還是出於其它原因,一直沒有把官田鄉政府的領導班子配齊。


    隻見李達康深吸一口氣,然後緩緩開口道:“經過深思熟慮,我打算在咱們鄉的鄭家村開辦一家豆製品加工廠,把鄭家村的特色豆腐賣到市裏去”。


    “這個計劃剛才在黨委會上已經表決通過了,但是呢,當下還有一個最大的難題,那就是路”。


    說到這裏,李達康稍微停頓了一下,用手指向一幅攤開在桌上的地圖。


    接著,李達康繼續說道:“從鄭家村通往咱們鄉裏這段路程還好一點,也就十來公裏”。


    “真正棘手的是從鄉裏前往縣城的這一段路,足有三十多公裏!”。


    “即便咱們能夠籌集到足夠的修路資金,要想徹底修好這條路,恐怕也絕非短時間內所能完成的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混官場是要講背景的,而我正好有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老莊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老莊屋並收藏混官場是要講背景的,而我正好有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