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領導來視察,除了清水淨街,大掃除之外,控製上訪人員,消除各種隱患等等,也是必不可少的。


    總之,一係列的前期表麵工作都必須落到實處,誰也不想在上級領導視察期間出現什麽岔子。


    上次電子廠的項目簽約的時候,雖然來的盧副省長,級別要比這次來的市委書記畢友山高。


    但老話說得好,“縣官不如縣管”。


    畢友山作為市委書記,手中可是直接掌握全市處級以下領導幹部的官帽子的。


    雖然他沒幾年就要退了,但畢竟人家現在還在位不是,該有的場麵和尊重那是必須要有的。


    誰負責接待,誰負責匯報,誰負責警衛,要走哪條路線,要接見什麽人,要說什麽話,等等,這一切都是提前安排好的。


    領導也心知肚明,大家都是心照不宣。


    ……


    時間轉瞬即逝,星期一悄然而至。


    這一天,官田鄉政府全體工作人員比往常任何一天都起得更早。


    他們穿著即便是過年也舍不得穿的衣物。


    以最為飽滿的精神風貌,嚴陣以待,準備迎接市委書記畢友山等領導的蒞臨視察。


    整個鄉政府內外被打掃得幹幹淨淨,鄉裏的主街道也經過了精心的清掃,呈現出煥然一新的麵貌。


    有經驗的群眾一看就知道,這肯定是某位大領導要來了。


    在官田鄉的曆史中,像市委書記這樣的領導前來視察的次數可謂是屈指可數。


    因此,在之前召開的鄉黨委會上,李達康果斷提出要高規格接待畢友山的到來,以展現官田鄉的熱情與誠意。


    為此,鄉領導班子成員全體出動,前往官田鄉的鄉界處恭候大駕。


    這一舉動並非無的放矢,而是李達康通過陳斌得知,畢友山偏愛下級的迎來送往,每次視察工作都是前唿後擁,場麵壯觀。


    因此,下麵的幹部對待畢友山總是畢恭畢敬,遠迎遠送,不敢有絲毫懈怠。


    盡管李達康深知這種行為容易滋生鋪張浪費之風,但在官場之中,當你的實力還不足以改變規矩時,那就隻能遵守規矩。


    不要覺得你有背景就可以目空一切。


    千萬不要妄圖以一個人的力量去挑戰整個官場的潛規則,除非你已經掌握了絕對的權力。


    就像李達康在官田鄉一樣,他是一把手,在官田是老大,所以官田鄉的規矩李達康說了算。


    他說的話就是規矩。


    但是現在麵對權力和級別都比他大的多的市委書記,那你就隻能遵守人家的規矩。


    否則,一旦成為異類,必將遭受排擠與打壓。


    有些領導表麵上倡導輕車簡從,內心深處卻仍偏愛那種被眾人簇擁的感覺。


    總之,隻要態度到位,即便領導不甚滿意,也不過是幾句批評而已。


    但倘若真的對領導掉以輕心,那問題就嚴重的多了。


    李達康有著前世幾十年的官場經驗,自然不會在這種小節上出差錯。


    ……


    得益於鄉政府的車輛情況改善,不僅買了兩輛桑塔納,考慮到日常工作需要,加上鄉財政越來越寬裕。


    所以李達康大手一揮,又給鄉政府添置了三輛麵包車,其中一輛之前已經交給鄉派出所用了。


    至於鄉政府那輛老式的吉普車,已經被掃進曆史的塵埃了。


    現在除非是車子都被用上了,否則話沒人看得上那輛吉普車。


    所以,此刻十幾個鄉政府領導乘坐四輛車子,來到鄉界處等候,一點都不顯得擁擠。


    ……


    與此同時,縣委書記袁凱也帶領著縣四大班子的領導,在縣界處等待著。


    平日裏,一般的縣領導可是沒有機會這樣近距離接觸市委書記的。


    所以像今天這種機會,誰都不想錯過。


    就連人大和政協的那些副職,隻要在家的,也都來了。


    “袁書記,我們安江縣這段時間迎接的上次領導視察次數,可是比以往幾年加起來都要多啊”,縣長曾學軍笑嗬嗬的說道。


    “是啊,曾縣長,這說明我們安江縣的工作得到了上級領導的認可”。


    袁凱微笑著迴應道,眼神中透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自豪。


    “每一次視察都是對我們工作的檢驗,更是推動我們前進的動力”。


    “畢書記此次親臨官田鄉視察,相信不僅是對官田鄉工作的肯定,也是對我們全縣工作的一次鞭策”。


    “袁書記說得對,我們得把握好這次機會,把安江最好的一麵展示出來”。


    縣委常委、組織部長黃立新接過話茬,他的語氣中充滿了期待。


    上麵對一個地方越重視,那麽這個地方的領導幹部被提拔的可能性就越大。


    正當眾人交談之際,遠處駛來的一排車隊緩緩進入他們的視線。


    打頭的是一輛警車,緊隨其後的就是一輛黑色奧迪車。


    “來了,畢書記的車隊到了”。


    袁凱第一時間認出了那輛黑色奧迪車,隨即示意眾人整理好衣裝,準備迎接。


    隨著車隊緩緩停穩,市委書記畢友山在眾人的簇擁下走下車來,他的步伐穩健,麵容和藹,眼神中透露出一種不怒自威的氣質。


    別看畢友山已經五十多,沒兩年就要退了,但“虎死餘威在”,何況這頭老虎還沒死呢。


    “歡迎畢書記蒞臨安江縣視察指導工作!”。


    袁凱快步上前,與畢友山緊緊握手,聲音洪亮而熱情。


    “袁凱同誌辛苦了”,畢友山微笑著迴應道。


    隨後,畢友山的目光掃過在場的每一位安江縣領導,與大家一一握手致意。


    他的笑容溫暖而又不失威嚴,讓每個人都感受到了被重視的感覺。


    這樣的開場,無疑為接下來的視察工作奠定了良好的氛圍。


    “畢書記,請您先移步到官田鄉,那裏的同誌已經準備好了,就等您去檢閱了”,袁凱說道。


    “既然如此,那就走吧”。


    “袁凱同誌,你上我的車”,畢友山說道。


    隨後一行車隊駛往了官田鄉。


    “袁凱同誌,安江縣的變化很大啊,看得出你們下了不少功夫”。


    在車上畢友山讚許的對著袁凱說道。


    雖然袁凱是市長郭振華的嫡係,但並不妨礙畢友山欣賞他。


    畢友山這個人雖然毛病不少,但用人方麵沒得說。


    尤其是對於那些有能力的幹部很看重,哪怕不是他的人,他也願意給對方一個機會。


    信英市不少工作能力出眾的幹部,都是畢友山提上來的。


    因此,畢友山在信英市幹部當中的威望還是很高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混官場是要講背景的,而我正好有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老莊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老莊屋並收藏混官場是要講背景的,而我正好有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