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班裏大多數人在背書,李亞茂不至於蠢到大聲嚷嚷,所以他們說話的聲音並不是很大,隻有周圍的一圈人聽到了動靜。


    看到程竹予的不予理會,並沒有讓李亞茂就此罷休,反而變本加厲看著程竹予繼續說道:“也是,就算倒閉了,你也可以吃你夫郎的軟飯。”


    他可是聽李亞芬說了,對麵的茶樓都是程竹予的夫郎一手操辦的,跟程家沒什麽關係,他故意這樣說就是想看到程竹予憤怒丟臉的模樣。


    但凡有點骨氣的書生,聽到這般詆毀自己的話,定會氣得麵紅耳赤,立刻反駁,畢竟誰都不願被人誤解成是依靠他人生活的無能之輩。


    但程竹予就不會,他迴到南安就一直吃家裏的軟飯,現在被說成吃夫郎的軟飯,並不會讓他難堪,反而讓他嘴角多了一抹笑意,他夫郎還真說過要養他的話。


    “李公子,你怎麽可以這樣說!”唐白川聽到後忍不住為程竹予辯解,他看向李亞芬語氣有些生氣。


    明明竹予兄是一個勤奮好學、品行端正、高風亮潔的人,李亞茂這般無端的羞辱讓他有些氣憤。


    聽到有人迴話了李亞茂又來了興致,將目光看向唐白川,他記得這個黃皮的鄉下小子,上一次在膳房時就跟在程竹予身邊。


    “程竹予,現在都輪到鄉巴佬替你出頭了啊。”李亞茂說著臉上浮現嘲諷的笑容,眼神輕蔑的看向唐白川說道。


    程竹予本來就沒打算搭理李亞茂,沒想到唐白川會迴應對方,“白川兄,不必理會他。”


    說完他神色平靜的看向李亞茂,目光中沒有絲毫的憤怒,反而帶著一種淡然與超脫,說道:“李公子,口舌之快並無意義,你若把這些心思放在課業上,想必也能有所進益。”


    與李亞茂這樣的人爭執無益,隻會浪費自己的時間和精力,不如多看幾頁書,提升自己。


    唐白川也是個聰明人,明白了程竹予的意思,便不再與李亞茂多言。


    李亞茂見兩人都不再理會他,自覺無趣,卻又不願輕易罷休,嘴裏嘟囔著一些不陰不陽的話,可程竹予仿若未聞。


    於是他隻好離開,迴到座位上,拿出書本,暗暗打算下次一定要超過程竹予後好好嘲笑一番。


    不一會兒,夫子走了進來開始授課,今早上的課剛好就是雜文課,程竹予沒有書,聽著夫子講課有些像聽天書。


    他隻好拿出白紙,記著筆記,努力跟上夫子的進度。


    直到鍾聲敲起,他才舒了口氣,低頭看著寫滿字的紙張,想起那本寫滿知識點的書本,他不禁歎了口氣。


    剛好現在到了中午,先去找夫子申請一本新的《雜文》後在去膳房吧,書院中的教學書本都是夫子們一起討論後編寫的,外麵書坊沒有賣。


    “竹予兄,你要去哪裏?”唐白川拿著書本迴頭打算找程竹予討論一些內容,看到對方站起來,連忙問道。


    “我的《雜文》丟了,打算找夫子補一本。”程竹予一邊整理桌上的紙張,一邊迴答著唐白川的問題。


    其實他家裏還有一本《雜文》,隻不過那本書拿來教小夫郎繪畫了。


    當時小夫郎翻開雜文後,跟他說把上麵的詩詞畫出來會更有意境,於是他們繪畫和寫字都在那本雜文中進行。


    聽到他的話,唐白川想盡一份力幫忙尋找,於是問道:“你的書是什麽時候不見的?”


    “考完策論後,就不見了。”程竹予迴答道。


    當時早上考經帖和雜文,夫子要求把有關書籍放在門外,他中午考完就去吃飯了,下午考完去找書的時候就不見了 。


    “你《雜文》上是不是記了很多心得?”唐白川看向程竹予有些激動的問道。


    但看著對方一臉疑惑的表情,意識到自己沒有說清楚,他連忙繼續補充道:“我的意思是書上封麵是不是也寫了心得。”


    聽到這個描述,程竹予肯定的點了點頭,看向唐白川驚訝的問道:“對我的書麵上寫了兩行心得,你見過是嗎?”


    他這本《雜文》是從程竹煜書房拿的,拿到的時候書麵上就寫了字,書裏的知識有大哥歸納好的,也有他拿去問夫子的後記錄下來的。


    隻見唐白川點了點頭說道:“考完試後有一本《雜文》就在學院內被傳閱著。”


    這本書他見過,沒想到居然是程竹予的,當時考完策論後,大家紛紛在討論剛才考試的題目。


    他也在大榕樹下跟幾個同窗談論著對題目的見解,聽到驚唿聲,他尋聲看過去是甲班的同學,他們正圍著不知道在驚唿什麽。


    這引起了大家的好奇,唐白川跟著走過去,看到那幾個同窗正在看著一本《雜文》發出讚歎。


    “這句見解一針見血,實在是太妙了!”一位同窗忍不住拍案叫絕,“這般深刻的剖析,絕非尋常人能寫就,我看即便是夫子來點評,也會讚不絕口。”


    周圍的同窗紛紛點頭,目不轉睛的看著石桌上打開的書籍。


    “依我看,這書的主人定是個飽學之士,對文章的理解已臻化境。”另一位同窗接過話茬,手指輕輕撫過書頁上的字跡,“這一筆一劃皆蘊含深意,絕非一朝一夕之功。”


    眾人傳閱著那本《雜文》,口中嘖嘖稱讚,每個人都沉浸在書中精妙的見解裏。


    “當時我看著書上的內容,隻感覺望塵莫及。”說著唐白川不禁感歎道。


    那本《雜文》裏麵總結的內容、心得,還有解題技巧,無一不顯露出持書者的聰明才智和深邃思考。


    聽完唐白川的話,程竹予有些急切的問道: “所以那本《雜文》最後在誰手中?”


    本來以為要重新抄寫記錄,沒想到柳暗花明又一村,讓他有了書本的消息。


    “好像在甲班人的手中,當時我們說好了按順序抄錄。”唐白川迴憶著說道。


    當時很多人都想做第一個先抄錄的人,最後先撿到書的甲班同窗,安排了順序,給他們發了號牌,每次抄完歸還到甲班,下一個人來拿去抄錄。


    “白川兄,可以勞煩勞煩你陪我去甲班一趟嗎?這書於我而言意義非凡。”程竹予神色誠懇地對唐白川說道。


    那本《雜文》對他而言還是挺重要的,不僅僅是知識的集合,更是大哥的心血。


    唐白川毫不猶豫地點點頭,應道:“竹予兄放心,我帶你去找找。”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到古代後我成了小哥兒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梨芽芽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梨芽芽並收藏穿到古代後我成了小哥兒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