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如其來的戲謔之音,如同春風中的一抹不合時宜的寒風,瞬間吹散了那緊繃如弦、劍拔弩張的氛圍,留下一片令人心悸的寧靜。
而車廂內的王瀚麵色鐵青,步履沉穩地踏出馬車,掃過駿馬之上端坐的寧修言,眼瞼輕顫,緩緩開了嗓。
“不知諸位大人攔住我等去路,究竟是意欲何為?”
寧修言也懶得同他廢話,直截了當道:“把李紫涵交出來!”
王瀚的臉色愈發陰沉,陰鷙著雙眼,聲音冷冽如冬日寒冰:“在青州王瀚,你是何人?”
“本侯寧修言!”
“寧修言?”
“寧修言……”王瀚低聲重複,眉頭緊鎖。
這個名字他聽過。
初抵京都剛尋到李紫涵那會兒,他便托人四處打聽過,隻是當時並未放在心上。
畢竟,誰又能將一個癡傻了五年,被整個京都權貴圈子摒棄於外的侯爺放在眼裏呢?
說句不好聽的,如今的鎮遠侯府不過是空有虛名,或許憑著那唯一的爵位能讓尋常百姓心生敬畏。
但對於他王家來說,不足為懼。
隻要自己明麵上做得不太過分,誰都不會揪著這點破事兒不放!
然而,眼前之人,卻全然不似坊間流傳的那般癡愚,反倒與常人無異,言談舉止間透著一股難以言喻的清明。
但這不應該啊!
自己派人多方打聽李紫涵所租住的那間鋪子,結果都是如出一轍,鎮遠侯府的寧修言是個傻子!
想到這裏,王瀚心中不禁泛起嘀咕,難道這背後還藏著什麽鮮為人知的秘密?
念頭一轉,隨即拱手笑道:“原來是鎮遠侯親臨,在下有失遠迎,還望侯爺海涵。隻是不知寧侯爺攔住我等去路所為何事?”
寧修言冷笑一聲。
“王瀚,本侯可沒那閑工夫與你在這絮叨些家長裏短。還是那句話,交出李紫涵,滾迴你的青州,今日之事便就此揭過。如若不然,休怪本侯不客氣,將你擒下,帶迴白羽衛親自審問!”
寧修言心中早已對王瀚判下了死刑,膽敢對李紫涵下手之人,注定難逃一死。然而,為了人質的安全無虞,他不得不采取最為穩妥的策略。
一旦李紫涵安全,寧修言絕對不會放過他們!
王瀚的眼眸微微一沉,心中的恨意如潮水般洶湧澎湃,但他臉上卻依然裝出一副困惑不解的模樣。
“侯爺這是何意?在下不過是想將我那未過門的妻子接迴青州罷了,怎麽突然就和白羽衛扯上了關係?不知在下犯了大夏的哪一條律法?”
麵對王瀚的故作姿態,寧修言已然失去了耐心,他的眼神變得銳利如刀。
“王瀚,本侯看你是不見棺材不落淚,非要一條路走到黑是嗎?”
見撕破臉,王瀚索性也就不裝了。
“寧修言,我雖尊你一聲寧侯爺,但須知雍州李氏與我青州王家之間,早有婚約盟誓,白紙黑字,鐵證如山。莫非,侯爺欲行那強娶豪奪之事?再者,您與陛下之間亦有金玉之約,而今卻做出這等行徑,難道就不怕陛下知曉後震怒嗎?”
王瀚的話語如寒風刺骨,讓寧修言的臉色瞬間凝固,就連他身後的莫昶業也是一臉愕然,難以置信。
李紫涵竟是出身於雍州李氏,那個人才輩出,世代顯赫,門生故吏遍布大夏的名門望族。
然而,與寧修言等人神色不同的是,陸景雲的麵容愈發陰沉,仿佛烏雲壓頂,難以言喻的沉重。
他心中的擔憂並非源自那雍州赫赫有名的李氏。
恰恰相反,與雍州李氏相比,青州王家才是最令他頭疼無比的存在!
身為冀州崔氏老爺子暗中悉心栽培的心腹,陸景雲對於各州氏族的底細,雖不敢說洞若觀火,卻也能道出個八九不離十。
或許在普通人眼中,青州王家不過是個詩書傳家的書香門第,平平無奇。
但唯有在各大氏族之間才清楚,王家那令人心悸的真正麵目。
一個深不可測、輕易無人敢招惹的龐然大物。
即便是青州手握重權的州牧,以及青州大營中威風凜凜的統帥,在麵對王家人之時,也不得不謹慎行事,三思而後行。
一切隻因青州王家別名帝師之家。
王家祖上,英才輩出,其中兩位更是名震大夏,他們二人共計培育了四位帝王與一位太子,成就了大夏的一段傳奇佳話。
至於那位太子,便是昔日與寧遠橋一同以身殉國的先太子沈墨韻。
他仁心宅厚,本是皇位無可爭議的繼承人,卻因秦嶺山一戰馬革裹屍,著實令人扼腕歎息。
而今的女帝沈卿綰,亦是受到王家老太爺王文禮的悉心教導。
此外,沈卿綰當年能榮登大寶,除去英國公丁修的臨危受命,進京勤王之外,更是有著王家的這位老太爺王文禮的鼎力相助。
他一人領著王家百十口男丁橫坐在定鼎門前,揚言若是有人想要顛覆大夏根基,便從他們王家人的屍骨上踏過去!
更是言辭犀利,一番痛斥將意圖謀反的亂臣賊子罵得體無完膚,羞愧難當。
也正因如此,方才拖到英國公領兵迴京!
而定鼎門之名,便是沈卿綰為了這位王家老太爺特賜的。
如此殊榮,大夏古往今來也唯有青州王家獨此一份!
正當寧修言還想開口之時,陸景雲已策馬靠近,附耳輕言,語氣中帶著幾分凝重:“侯爺,今日之事,恐怕是棘手非常啊!”
寧修言劍眉一挑,不滿道:“陸景雲,你什麽意思?王家很牛嗎?瞧你那慫樣!”
陸景雲苦笑著解釋:“侯爺,青州王家非同小可,這裏麵牽扯太多,遠非其他世家所能比擬。即便是老太爺親臨,也需對王家人以禮相待,絲毫馬虎不得。”
“笑話!”
寧修言不屑地嗤笑一聲,語氣中帶著幾分嘲諷。
“王家怎麽了?王家就不是兩個肩膀扛一個腦袋了?他王家有幾個師?這天下還不姓王!”
然而,當陸景雲將王家之事細細道來,寧修言的神色不禁微微一變,那抹輕蔑之意悄然褪去。
這一細微的變化,卻恰好被王瀚捕捉到了,心中頓時有了底氣,語氣也變得愈發張狂。
“看來,寧侯爺身邊還是有明白人的嘛。”
聞聲,車廂內的李紫涵芳心一沉。
她明白,即便是寧修言與女帝沒有婚約,遇上王家之事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更何況他明麵上還是女帝的夫婿。
或許,這便是所謂的身不由己吧!
而車廂內的王瀚麵色鐵青,步履沉穩地踏出馬車,掃過駿馬之上端坐的寧修言,眼瞼輕顫,緩緩開了嗓。
“不知諸位大人攔住我等去路,究竟是意欲何為?”
寧修言也懶得同他廢話,直截了當道:“把李紫涵交出來!”
王瀚的臉色愈發陰沉,陰鷙著雙眼,聲音冷冽如冬日寒冰:“在青州王瀚,你是何人?”
“本侯寧修言!”
“寧修言?”
“寧修言……”王瀚低聲重複,眉頭緊鎖。
這個名字他聽過。
初抵京都剛尋到李紫涵那會兒,他便托人四處打聽過,隻是當時並未放在心上。
畢竟,誰又能將一個癡傻了五年,被整個京都權貴圈子摒棄於外的侯爺放在眼裏呢?
說句不好聽的,如今的鎮遠侯府不過是空有虛名,或許憑著那唯一的爵位能讓尋常百姓心生敬畏。
但對於他王家來說,不足為懼。
隻要自己明麵上做得不太過分,誰都不會揪著這點破事兒不放!
然而,眼前之人,卻全然不似坊間流傳的那般癡愚,反倒與常人無異,言談舉止間透著一股難以言喻的清明。
但這不應該啊!
自己派人多方打聽李紫涵所租住的那間鋪子,結果都是如出一轍,鎮遠侯府的寧修言是個傻子!
想到這裏,王瀚心中不禁泛起嘀咕,難道這背後還藏著什麽鮮為人知的秘密?
念頭一轉,隨即拱手笑道:“原來是鎮遠侯親臨,在下有失遠迎,還望侯爺海涵。隻是不知寧侯爺攔住我等去路所為何事?”
寧修言冷笑一聲。
“王瀚,本侯可沒那閑工夫與你在這絮叨些家長裏短。還是那句話,交出李紫涵,滾迴你的青州,今日之事便就此揭過。如若不然,休怪本侯不客氣,將你擒下,帶迴白羽衛親自審問!”
寧修言心中早已對王瀚判下了死刑,膽敢對李紫涵下手之人,注定難逃一死。然而,為了人質的安全無虞,他不得不采取最為穩妥的策略。
一旦李紫涵安全,寧修言絕對不會放過他們!
王瀚的眼眸微微一沉,心中的恨意如潮水般洶湧澎湃,但他臉上卻依然裝出一副困惑不解的模樣。
“侯爺這是何意?在下不過是想將我那未過門的妻子接迴青州罷了,怎麽突然就和白羽衛扯上了關係?不知在下犯了大夏的哪一條律法?”
麵對王瀚的故作姿態,寧修言已然失去了耐心,他的眼神變得銳利如刀。
“王瀚,本侯看你是不見棺材不落淚,非要一條路走到黑是嗎?”
見撕破臉,王瀚索性也就不裝了。
“寧修言,我雖尊你一聲寧侯爺,但須知雍州李氏與我青州王家之間,早有婚約盟誓,白紙黑字,鐵證如山。莫非,侯爺欲行那強娶豪奪之事?再者,您與陛下之間亦有金玉之約,而今卻做出這等行徑,難道就不怕陛下知曉後震怒嗎?”
王瀚的話語如寒風刺骨,讓寧修言的臉色瞬間凝固,就連他身後的莫昶業也是一臉愕然,難以置信。
李紫涵竟是出身於雍州李氏,那個人才輩出,世代顯赫,門生故吏遍布大夏的名門望族。
然而,與寧修言等人神色不同的是,陸景雲的麵容愈發陰沉,仿佛烏雲壓頂,難以言喻的沉重。
他心中的擔憂並非源自那雍州赫赫有名的李氏。
恰恰相反,與雍州李氏相比,青州王家才是最令他頭疼無比的存在!
身為冀州崔氏老爺子暗中悉心栽培的心腹,陸景雲對於各州氏族的底細,雖不敢說洞若觀火,卻也能道出個八九不離十。
或許在普通人眼中,青州王家不過是個詩書傳家的書香門第,平平無奇。
但唯有在各大氏族之間才清楚,王家那令人心悸的真正麵目。
一個深不可測、輕易無人敢招惹的龐然大物。
即便是青州手握重權的州牧,以及青州大營中威風凜凜的統帥,在麵對王家人之時,也不得不謹慎行事,三思而後行。
一切隻因青州王家別名帝師之家。
王家祖上,英才輩出,其中兩位更是名震大夏,他們二人共計培育了四位帝王與一位太子,成就了大夏的一段傳奇佳話。
至於那位太子,便是昔日與寧遠橋一同以身殉國的先太子沈墨韻。
他仁心宅厚,本是皇位無可爭議的繼承人,卻因秦嶺山一戰馬革裹屍,著實令人扼腕歎息。
而今的女帝沈卿綰,亦是受到王家老太爺王文禮的悉心教導。
此外,沈卿綰當年能榮登大寶,除去英國公丁修的臨危受命,進京勤王之外,更是有著王家的這位老太爺王文禮的鼎力相助。
他一人領著王家百十口男丁橫坐在定鼎門前,揚言若是有人想要顛覆大夏根基,便從他們王家人的屍骨上踏過去!
更是言辭犀利,一番痛斥將意圖謀反的亂臣賊子罵得體無完膚,羞愧難當。
也正因如此,方才拖到英國公領兵迴京!
而定鼎門之名,便是沈卿綰為了這位王家老太爺特賜的。
如此殊榮,大夏古往今來也唯有青州王家獨此一份!
正當寧修言還想開口之時,陸景雲已策馬靠近,附耳輕言,語氣中帶著幾分凝重:“侯爺,今日之事,恐怕是棘手非常啊!”
寧修言劍眉一挑,不滿道:“陸景雲,你什麽意思?王家很牛嗎?瞧你那慫樣!”
陸景雲苦笑著解釋:“侯爺,青州王家非同小可,這裏麵牽扯太多,遠非其他世家所能比擬。即便是老太爺親臨,也需對王家人以禮相待,絲毫馬虎不得。”
“笑話!”
寧修言不屑地嗤笑一聲,語氣中帶著幾分嘲諷。
“王家怎麽了?王家就不是兩個肩膀扛一個腦袋了?他王家有幾個師?這天下還不姓王!”
然而,當陸景雲將王家之事細細道來,寧修言的神色不禁微微一變,那抹輕蔑之意悄然褪去。
這一細微的變化,卻恰好被王瀚捕捉到了,心中頓時有了底氣,語氣也變得愈發張狂。
“看來,寧侯爺身邊還是有明白人的嘛。”
聞聲,車廂內的李紫涵芳心一沉。
她明白,即便是寧修言與女帝沒有婚約,遇上王家之事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更何況他明麵上還是女帝的夫婿。
或許,這便是所謂的身不由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