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先顧自己
穿越80:哥不是傳說 作者:玉島的甄嬛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走近了一看,在四合院門前徘徊的還真是白書平的母親杜美蘭。
“嬸,你咋在這兒呢?”
杜美蘭看見李小川,混濁的眼睛裏透出一絲光亮:“小川啊。是這,我聽書平迴家說,你打聽認購飯盒的事?”
李小川一看,這大街上也不是說話的地方。他又沒和劉嬸打招唿,不好貿然把她請迴家,於是道:“咱們找個地方說吧。”
距離不遠就是宋老屁的餐館。宋老屁這兩天跑房子和地的事呢,所以他老婆看店。
他老婆不認識李小川,所以相互間也沒有多說什麽。
李小川處理錄像廳的事,耗費了點時間,這會兒已經中午了。他早飯就沒吃,現在饑腸轆轆。
所以,他坐下先點菜。
白書平母親頓時惶恐起來:“我喝水就行,不用這麽破費。”
李小川道:“就是吃個便飯。您不吃我還要吃是不?我可從早上開始就沒吃飯,都餓得前心貼後背了。”
他看白書平母親的樣子,八成也是早飯就沒吃。於是特意多點了兩道肉菜。
這個時候人們的生活水平雖然有了起色,但整體水平還是不高。普通家庭一個月能吃一兩次肉就不錯了。像白書平這種家庭,一年都不見得能吃上一頓葷腥。
他沒有父母疼愛,所以對兄弟的父母都很敬愛。在他的心目中,隻要不是丟下孩子不管的,都是好父母。
杜美蘭看著第次上桌的飯菜,頗有幾分難安。但是吃了一口之後,還得是肉,真香。
李小川趁機道:“除了飯盒的事,我還有一件事正想問您。就你們單位貿易街房產認購名額的事。”
一旁宋老屁的媳婦聽見貿易街房產認購名額這幾個字,頓時豎起了耳朵。
現在貿易街那塊就像一塊肥肉,全藤穀縣的人都盯著。但貿易街那房子是屬於公家的。某冶軋鋼廠,水泥廠,水廠,以及公務員等等這些有編製的人員才會有認購名額。
那名額可香得很,藤穀縣各企事業單位內部都爭得頭破血流,沸反盈天。暗地裏一個名額都炒到一千塊錢了。
別說宋老屁兩口子有意貿易街那的房子,就算壓根兒沒想買那房子的路邊閑人,聽見這幾個字都會豎起耳朵摻和兩句。
“嗯,有這事。”杜美蘭咽下嘴裏的肉:“你想要啊?”
李小川搖頭:“我替別人打聽的。”
杜美蘭道:“那你讓他來我家找我吧。”
李小川就知道,這事成了。而後他又問飯盒的事:“你能拿到多少?”
杜美蘭歎息一聲:“現在庫房裏積壓的都快放不下了,你要多少有多少。隻是,你咋賣啊?”
李小川道:“眼下我騰不出手,顧不上別人,隻能先顧咱自己。這樣吧,你先給我整三千個。”
“多少?”杜美蘭以為自己聽錯了:“咱就按一個飯盒一塊錢算,三千個你知道多少錢不?”
李小川奉行,能動手的事別囉嗦。他從兜裏掏出盛萱給他的那疊錢。當麵數了三千給杜美蘭。
杜美蘭看著那錢都不敢伸手。
旁邊宋老屁的老婆都跟著傻眼了。三千塊,那可是一筆巨款,從一個半大孩子手裏出去跟鬧著玩一樣。
她看看那錢,又看看李小川,忽然間恍然大悟:“你就是我們家老屁說的那個川哥吧?”
李小川點頭,露出個無害的笑容:“嬸子好。”
宋老屁媳婦跟看西洋景一樣,將李小川從頭到腳看了好幾遍:“我一直以為是我們家老屁為了胡顛瞎說的呢。”
李小川笑了笑,沒有再多說什麽。望著桌子上剩下的一堆菜,向宋老屁媳婦道:“麻煩嬸子給拿個盆,把這些給我這個嬸子打包迴去。”
杜美蘭聞言,連忙擺手:“不不不,哪有連吃帶拿的。”
李小川道:“你不拿走也是浪費。”
杜美蘭這才作罷,揣上錢,端著一盆剩菜走了。
李小川又叮囑宋老屁媳婦,讓宋老屁迴來了,到四合院找他。
然後提著新買的肘子迴家去。
劉叔不在家,估計是迴去處理村裏房產了。李小川把肘子給了劉嬸,告訴她認購名額的事說好了。讓劉叔迴來就趕緊過去談。
劉嬸這幾天也打聽了認購名額的事,知道這個名額現在很搶手,連忙就迴去叫劉叔趕緊迴來。
李小川又囑咐忙著看小人書的劉小軍,一會兒有人找他了喊他一聲。這才迴屋睡午覺。
宋老屁到了傍晚才迴來。
李小川看中的縣北那塊地他給談下來了。
那是一塊荒地,七溝八坎的凹凸不平,上頭長滿了刺槐。是周邊村子默認的死孩子地。
宋老屁不知道李小川為啥點名要那地方。但他其實和李小川也沒什麽交情。有錢賺就行。所以他也沒多問。找了附近村一個親戚,打聽了一下,知道那是個三不管地界。
因為地太賴,位置偏僻,這兩年亂,那裏還總愛出事,所以周邊村子誰都不承認那是自己村的地盤。
宋老屁也是費了好大一番功夫,最後從村裏訪到鄉裏,從鄉裏訪到縣裏,最後又找到一個在縣土地部門工作的親戚,這才把那地搞定。
還得是宋老屁這個地頭蛇,這要是讓李小川自己去跑,腿跑細都不能這麽快。
李小川給了宋老屁一千塊錢,讓他明天去大青花組個局,邀請一下他的親戚和他親戚的領導。順便把租賃合同簽了。
宋老屁激動了。大青花組局再貴,一百塊錢到頂了。李小川竟然出手就是一千。
李小川看他懵圈,提點到:“你親戚在單位也不容易,上有領導下有同事的。咱這事已經勞動人家出力,總不能人情賬也要人家當吧?”
宋老屁一聽,是這麽個道理,點頭道:“我知道了。”
李小川一向對給自己做事的人大方,忍不住再次提點道:“你家那房子,我建議你還是再考慮考慮。別急著賣。你要需要錢,我可以借給你。”
宋老屁才拿了李小川一千塊錢,心裏正熱絡著呢,聞言道:“川哥,我實話和你說吧,我跟我親戚打聽過了,未來五年,市政府要往別的地方搬。三中也要搬走。咱們這兒的房子沒前途。”
好吧,勸了不聽,李小川也沒辦法。
送走宋老屁,李小川伸個懶腰,活動了一下筋骨。向仍舊躺在炕上看小人書的劉小軍喊道:“軍兒,家裏現在就咱倆人,你想吃啥哥帶你去。”
劉小軍放不下他的書:“你隨便煮點麵條,咱倆對付一口得了。”
李小川去廚房煮麵條,看到自己中午拿迴來的肘子。
於是他煮了一把掛麵,把肘子撕吧撕吧當成菜,端著去了堂屋,擺在八仙桌上:“軍,吃飯。”
“哎,等會兒。我看完這一頁。”劉小軍嘴上答應著,但其實根本沒動彈。
李小川搖了搖頭,自己坐下先吃。等他吃完了,劉小軍還沒動彈。
李小川又喊了他一遍,尋思著趁這會兒功夫把白書平寫的企劃案看一看。
雖然他也沒抱太大希望,但白書平費勁巴力寫的,總要看一看的。新腦子好使,說不定就會有好創意。
還有就是,他打算把白書平培養成未來藤穀縣區域總負責人。
這年頭,國家都缺人才,何況是民營企業。需要啥人才隻能靠自己在民間發掘培養。白書平又是王金虎留下的骨幹之一,他本身也有這方麵才幹,為人也義氣。李小川非常樂意提拔這樣的人。
可是,那企劃案寫在一個小學生作業本上,本來就皺巴,被李小川在兜裏揣了一天,更皺巴了。
於是他打算找個什麽東西壓一壓。
北方傳統四合院中堂的擺設。進門迎麵是一幅畫。一般是鬆鶴延年,喜鵲登枝之類的,寓意吉祥的話。
中堂畫下頭是條案,因為大部分都會裝飾祥雲紋構件,又稱卷雲幾或者祥雲幾。
條案上頭會擺裝飾品,有的家庭也會把財神之類的神龕供在上頭。
宋家老兩口顯然是無神論者,所以他們家的條幾上沒有神龕。
中間擺著個看屏,看屏兩邊各一個獅子滾繡球的雙耳梅瓶。其中一個梅瓶的口還缺了一塊,看那傷時候不少了。
這一對梅瓶也還罷了,一看就是民國時期民窯的東西,值倆錢,但也沒多少。
主要是那看屏。
先前因為它灰撲撲的,李小川也就沒注意過。
他買這房是為了投資,對其他都不太在意是其中一個原因,還有個原因就是,他不覺得宋家老兩口會把貴重物品留下不帶走。所以,他根本就沒往古董上想。
此時他定睛一看,我滴個乖乖。這不就是上輩子某鑒寶欄目中引起嘉賓和鑒寶師大亂鬥的《七賢圖》嗎?
李小川還是從圈內聽到風聲後才去看的重播。當時,拿著這副看屏上節目的是個滿臉苦相的老漢。
其他細節李小川都忘了,就記著台上那些人看老漢老實巴交的,串通壓價,一件瑰寶最後拍賣行竟然隻給幾千的價格。
其中一位鑒寶師看不過眼,不顧節目規則,當場喊價二十萬。
其他人一看,頓時紛紛出言指責。因為是直播,所以這段被展現在了人前。
李小川這人比較重情義,知道這事後派人找過那老漢,資助過他。雖然他倆從始至終沒有見過麵,但李小川對這個鎏金鑲玉的小葉紫檀雕刻的看屏記憶很深。
當時在電腦上看的那個看屏就是灰撲撲的,和現在這個樣子沒什麽太大的出入。但凡李小川早一點時間多看它一眼,早就認出來了。
李小川伸手想把那看屏抱起,仔細看看,結果那看屏非常沉重。
李小川覺得奇怪,就算小葉紫檀很重,也不可能重到他抱不動。
“嬸,你咋在這兒呢?”
杜美蘭看見李小川,混濁的眼睛裏透出一絲光亮:“小川啊。是這,我聽書平迴家說,你打聽認購飯盒的事?”
李小川一看,這大街上也不是說話的地方。他又沒和劉嬸打招唿,不好貿然把她請迴家,於是道:“咱們找個地方說吧。”
距離不遠就是宋老屁的餐館。宋老屁這兩天跑房子和地的事呢,所以他老婆看店。
他老婆不認識李小川,所以相互間也沒有多說什麽。
李小川處理錄像廳的事,耗費了點時間,這會兒已經中午了。他早飯就沒吃,現在饑腸轆轆。
所以,他坐下先點菜。
白書平母親頓時惶恐起來:“我喝水就行,不用這麽破費。”
李小川道:“就是吃個便飯。您不吃我還要吃是不?我可從早上開始就沒吃飯,都餓得前心貼後背了。”
他看白書平母親的樣子,八成也是早飯就沒吃。於是特意多點了兩道肉菜。
這個時候人們的生活水平雖然有了起色,但整體水平還是不高。普通家庭一個月能吃一兩次肉就不錯了。像白書平這種家庭,一年都不見得能吃上一頓葷腥。
他沒有父母疼愛,所以對兄弟的父母都很敬愛。在他的心目中,隻要不是丟下孩子不管的,都是好父母。
杜美蘭看著第次上桌的飯菜,頗有幾分難安。但是吃了一口之後,還得是肉,真香。
李小川趁機道:“除了飯盒的事,我還有一件事正想問您。就你們單位貿易街房產認購名額的事。”
一旁宋老屁的媳婦聽見貿易街房產認購名額這幾個字,頓時豎起了耳朵。
現在貿易街那塊就像一塊肥肉,全藤穀縣的人都盯著。但貿易街那房子是屬於公家的。某冶軋鋼廠,水泥廠,水廠,以及公務員等等這些有編製的人員才會有認購名額。
那名額可香得很,藤穀縣各企事業單位內部都爭得頭破血流,沸反盈天。暗地裏一個名額都炒到一千塊錢了。
別說宋老屁兩口子有意貿易街那的房子,就算壓根兒沒想買那房子的路邊閑人,聽見這幾個字都會豎起耳朵摻和兩句。
“嗯,有這事。”杜美蘭咽下嘴裏的肉:“你想要啊?”
李小川搖頭:“我替別人打聽的。”
杜美蘭道:“那你讓他來我家找我吧。”
李小川就知道,這事成了。而後他又問飯盒的事:“你能拿到多少?”
杜美蘭歎息一聲:“現在庫房裏積壓的都快放不下了,你要多少有多少。隻是,你咋賣啊?”
李小川道:“眼下我騰不出手,顧不上別人,隻能先顧咱自己。這樣吧,你先給我整三千個。”
“多少?”杜美蘭以為自己聽錯了:“咱就按一個飯盒一塊錢算,三千個你知道多少錢不?”
李小川奉行,能動手的事別囉嗦。他從兜裏掏出盛萱給他的那疊錢。當麵數了三千給杜美蘭。
杜美蘭看著那錢都不敢伸手。
旁邊宋老屁的老婆都跟著傻眼了。三千塊,那可是一筆巨款,從一個半大孩子手裏出去跟鬧著玩一樣。
她看看那錢,又看看李小川,忽然間恍然大悟:“你就是我們家老屁說的那個川哥吧?”
李小川點頭,露出個無害的笑容:“嬸子好。”
宋老屁媳婦跟看西洋景一樣,將李小川從頭到腳看了好幾遍:“我一直以為是我們家老屁為了胡顛瞎說的呢。”
李小川笑了笑,沒有再多說什麽。望著桌子上剩下的一堆菜,向宋老屁媳婦道:“麻煩嬸子給拿個盆,把這些給我這個嬸子打包迴去。”
杜美蘭聞言,連忙擺手:“不不不,哪有連吃帶拿的。”
李小川道:“你不拿走也是浪費。”
杜美蘭這才作罷,揣上錢,端著一盆剩菜走了。
李小川又叮囑宋老屁媳婦,讓宋老屁迴來了,到四合院找他。
然後提著新買的肘子迴家去。
劉叔不在家,估計是迴去處理村裏房產了。李小川把肘子給了劉嬸,告訴她認購名額的事說好了。讓劉叔迴來就趕緊過去談。
劉嬸這幾天也打聽了認購名額的事,知道這個名額現在很搶手,連忙就迴去叫劉叔趕緊迴來。
李小川又囑咐忙著看小人書的劉小軍,一會兒有人找他了喊他一聲。這才迴屋睡午覺。
宋老屁到了傍晚才迴來。
李小川看中的縣北那塊地他給談下來了。
那是一塊荒地,七溝八坎的凹凸不平,上頭長滿了刺槐。是周邊村子默認的死孩子地。
宋老屁不知道李小川為啥點名要那地方。但他其實和李小川也沒什麽交情。有錢賺就行。所以他也沒多問。找了附近村一個親戚,打聽了一下,知道那是個三不管地界。
因為地太賴,位置偏僻,這兩年亂,那裏還總愛出事,所以周邊村子誰都不承認那是自己村的地盤。
宋老屁也是費了好大一番功夫,最後從村裏訪到鄉裏,從鄉裏訪到縣裏,最後又找到一個在縣土地部門工作的親戚,這才把那地搞定。
還得是宋老屁這個地頭蛇,這要是讓李小川自己去跑,腿跑細都不能這麽快。
李小川給了宋老屁一千塊錢,讓他明天去大青花組個局,邀請一下他的親戚和他親戚的領導。順便把租賃合同簽了。
宋老屁激動了。大青花組局再貴,一百塊錢到頂了。李小川竟然出手就是一千。
李小川看他懵圈,提點到:“你親戚在單位也不容易,上有領導下有同事的。咱這事已經勞動人家出力,總不能人情賬也要人家當吧?”
宋老屁一聽,是這麽個道理,點頭道:“我知道了。”
李小川一向對給自己做事的人大方,忍不住再次提點道:“你家那房子,我建議你還是再考慮考慮。別急著賣。你要需要錢,我可以借給你。”
宋老屁才拿了李小川一千塊錢,心裏正熱絡著呢,聞言道:“川哥,我實話和你說吧,我跟我親戚打聽過了,未來五年,市政府要往別的地方搬。三中也要搬走。咱們這兒的房子沒前途。”
好吧,勸了不聽,李小川也沒辦法。
送走宋老屁,李小川伸個懶腰,活動了一下筋骨。向仍舊躺在炕上看小人書的劉小軍喊道:“軍兒,家裏現在就咱倆人,你想吃啥哥帶你去。”
劉小軍放不下他的書:“你隨便煮點麵條,咱倆對付一口得了。”
李小川去廚房煮麵條,看到自己中午拿迴來的肘子。
於是他煮了一把掛麵,把肘子撕吧撕吧當成菜,端著去了堂屋,擺在八仙桌上:“軍,吃飯。”
“哎,等會兒。我看完這一頁。”劉小軍嘴上答應著,但其實根本沒動彈。
李小川搖了搖頭,自己坐下先吃。等他吃完了,劉小軍還沒動彈。
李小川又喊了他一遍,尋思著趁這會兒功夫把白書平寫的企劃案看一看。
雖然他也沒抱太大希望,但白書平費勁巴力寫的,總要看一看的。新腦子好使,說不定就會有好創意。
還有就是,他打算把白書平培養成未來藤穀縣區域總負責人。
這年頭,國家都缺人才,何況是民營企業。需要啥人才隻能靠自己在民間發掘培養。白書平又是王金虎留下的骨幹之一,他本身也有這方麵才幹,為人也義氣。李小川非常樂意提拔這樣的人。
可是,那企劃案寫在一個小學生作業本上,本來就皺巴,被李小川在兜裏揣了一天,更皺巴了。
於是他打算找個什麽東西壓一壓。
北方傳統四合院中堂的擺設。進門迎麵是一幅畫。一般是鬆鶴延年,喜鵲登枝之類的,寓意吉祥的話。
中堂畫下頭是條案,因為大部分都會裝飾祥雲紋構件,又稱卷雲幾或者祥雲幾。
條案上頭會擺裝飾品,有的家庭也會把財神之類的神龕供在上頭。
宋家老兩口顯然是無神論者,所以他們家的條幾上沒有神龕。
中間擺著個看屏,看屏兩邊各一個獅子滾繡球的雙耳梅瓶。其中一個梅瓶的口還缺了一塊,看那傷時候不少了。
這一對梅瓶也還罷了,一看就是民國時期民窯的東西,值倆錢,但也沒多少。
主要是那看屏。
先前因為它灰撲撲的,李小川也就沒注意過。
他買這房是為了投資,對其他都不太在意是其中一個原因,還有個原因就是,他不覺得宋家老兩口會把貴重物品留下不帶走。所以,他根本就沒往古董上想。
此時他定睛一看,我滴個乖乖。這不就是上輩子某鑒寶欄目中引起嘉賓和鑒寶師大亂鬥的《七賢圖》嗎?
李小川還是從圈內聽到風聲後才去看的重播。當時,拿著這副看屏上節目的是個滿臉苦相的老漢。
其他細節李小川都忘了,就記著台上那些人看老漢老實巴交的,串通壓價,一件瑰寶最後拍賣行竟然隻給幾千的價格。
其中一位鑒寶師看不過眼,不顧節目規則,當場喊價二十萬。
其他人一看,頓時紛紛出言指責。因為是直播,所以這段被展現在了人前。
李小川這人比較重情義,知道這事後派人找過那老漢,資助過他。雖然他倆從始至終沒有見過麵,但李小川對這個鎏金鑲玉的小葉紫檀雕刻的看屏記憶很深。
當時在電腦上看的那個看屏就是灰撲撲的,和現在這個樣子沒什麽太大的出入。但凡李小川早一點時間多看它一眼,早就認出來了。
李小川伸手想把那看屏抱起,仔細看看,結果那看屏非常沉重。
李小川覺得奇怪,就算小葉紫檀很重,也不可能重到他抱不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