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曉優雅地坐在柔軟的沙發上,目光溫柔地望向李世民,輕聲說道:“皇上,您征戰沙場多年,曆經風霜,實乃我輩楷模。”李世民聞言,微微一笑,眼中閃過一抹懷念之色,他緩緩說道:“是呀,朕自幼習武,金戈鐵馬,馳騁疆場,雖苦亦甘。但朕心中最不願的,便是你有半分危險。”言罷,他的目光溫柔地落在曉曉身上,滿是疼惜。
曉曉聞言,心中湧起一股暖流,她輕聲說道:“皇上,您十七歲便上戰場,那時的您,定是英勇無畏。”李世民聞言,陷入了深深的迴憶之中,他輕輕點頭,說道:“是啊,那時朕年少輕狂,卻也深知保家衛國之責重於泰山。每當夜深人靜之時,朕都會想起那段烽火連天的歲月。”
曉曉繼續說道:“十九歲那年,您又救出了被敵軍圍困的父親,那份勇氣與智慧,真是讓人欽佩。”李世民看向遠方,眼中閃過一抹堅毅之色,他說道:“不錯,時逢隋末亂世,朕又救父親於危難之中,此後便踏上了這條漫長的征戰之路。每一步都充滿了艱辛與挑戰,但朕從未後悔過。”
曉曉聞言,更加敬佩地看著李世民,她說道:“皇上,您還曾在十八歲那年救出了被困的隋煬帝,這份功績更是讓人讚歎不已。”李世民微微一笑,說道:“確有此事,當時煬帝被困,朕率部將前去營救,雖曆經艱險,但終得成功。這也讓朕在軍中聲名大噪,更堅定了朕保家衛國的決心。”
曉曉又問道:“皇上,您是哪裏人呢?”李世民聞言,自豪地說道:“朕乃隴西成紀人也,那是一片古老而神秘的土地,孕育了無數英勇的兒女。”曉曉聞言,微微一笑,說道:“我是江南水鄉的女子,來自吳越國,西施的故鄉。那裏風景如畫,人傑地靈。”
李世民聞言,更加好奇地看著曉曉,說道:“原來曉曉乃西施故鄉之人,那可是人傑地靈之地啊,難怪你如此聰慧伶俐。”曉曉聞言,臉上泛起了一抹紅暈,她繼續說道:“我的家鄉還有一項獨特的風俗,那就是十裏紅妝。”
李世民聞言,麵露驚歎之色,他頗有興致地問道:“十裏紅妝?此為何意?想必是你們吳越之地的獨特風俗吧,曉曉可否與朕詳述?”曉曉聞言,輕輕點頭,說道:“在古代我們那裏,大戶人家的女孩出嫁時,嫁妝極為豐厚,甚至需要半副鸞轎才能裝得下。這就是十裏紅妝的由來。”
李世民聞言,眼中滿是讚賞之色,他微笑著點頭說道:“果然是大戶人家,嫁妝竟如此豐厚。半副鸞轎……這簡直就是人間罕見的盛景啊。曉曉,你來自這樣一個美麗而富饒的地方,真是讓人羨慕不已。”
李世民與曉曉漫步至十裏紅妝博物館,步入這古色古香的殿堂,李世民不禁仰頭而望,心中讚歎不已。這博物館的宏偉氣勢,仿佛將世間所有的喜慶與繁華都凝聚於此,而那琳琅滿目的十裏紅妝之物,更是被精心陳列,每一件都散發著濃鬱的曆史韻味與文化氣息。他轉頭對曉曉說道:“曉曉,你此番安排,真是費盡心思。這博物館的布置,的確令人歎為觀止。”
曉曉聞言,臉上綻放出溫柔的笑容,她指著不遠處的一件物品說道:“皇上請看,這便是吳越之地特有的子孫桶。它製作精巧,寓意深遠,象征著新人婚後能夠早生貴子,家族繁榮昌盛。”李世民聞言,眼中閃過一絲好奇,他仔細端詳著這子孫桶,仿佛能從那精細的雕刻中感受到濃濃的祝福與期盼。
隨後,李世民的目光又被一件精美的箱子所吸引,他指著那箱子問道:“曉曉,這又是何物?想必也是嫁妝中的珍品吧?”曉曉笑著解釋道:“這是新娘藏被子的箱子,被子在吳越之地,是父母對女兒一輩子最真摯的祝福。它不僅僅是一件生活用品,更是承載著父母對女兒未來生活的美好祝願。”
李世民聽罷,心中感慨萬千。他望著那箱子,仿佛能透過它看到父母對女兒無盡的關愛與嗬護。他感慨道:“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這被子裏蘊含的,當真是父母對女兒無盡的祝福與期盼啊。”
接著,曉曉又帶著李世民來到了一頂華麗的轎子前。她介紹道:“這是娘舅的橋子,在吳越之地,新娘出嫁時,娘舅是必須陪同的。這不僅僅是一種習俗,更是一種親情的體現。娘舅在吳越之地的地位頗高,若他不高興,甚至有權將新娘子帶迴娘家。”李世民聞言,不禁微笑點頭,他覺得這規矩既有趣又充滿人情味。
正當他們沉浸在這濃厚的文化氛圍中時,李世民的目光突然被一件看似不太合時宜的物品所吸引——一口棺材。他微微一怔,隨即問道:“曉曉,這棺材為何也出現在嫁妝之中?莫非是寓意新人白頭偕老、福壽康寧?”曉曉搖了搖頭,解釋道:“並非如此。在吳越之地,新娘的嫁妝豐厚,生用娘家,死用娘家。這棺材的存在,是為了提醒丈夫尊重妻子的財產與尊嚴。若他隨意動用妻子的嫁妝,便會被視為不尊重妻子的表現,從而受到社會的鄙視。”
李世民聽罷,恍然大悟。他微笑著對曉曉說道:“原來如此,這規矩倒是頗有人情味。它既能保障女子婚後的生活無憂,又彰顯了娘家對女兒的深切疼愛。在這十裏紅妝之中,每一件物品都蘊含著豐富的文化意義與深刻的情感寄托啊。”
曉曉小心翼翼地將那張精美的賀卡遞到李世民麵前,卡片上印著淡雅的花朵和細膩的紋路,仿佛訴說著無盡的柔情蜜意。她心跳如鼓,手心裏微微出汗,緊張地看著李世民接過那張賀卡。
李世民輕輕地翻開賀卡,手指摩挲著精致的紙張,仿佛要將這份心意融入心底。他的目光緩緩地掃過上麵的文字,每一個字都如同跳躍的音符,奏響了一曲動人的旋律。隨著閱讀的深入,他的眼神漸漸地變得柔和起來,那原本銳利如鷹隼般的目光,此刻卻充滿了溫暖和柔情。
當他讀到那句\"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時,他的嘴角不自覺地上揚,一抹淡淡的笑容在臉上綻放開來。他的眼中閃爍著驚喜的光芒,心中湧起一股難以言喻的感動。這句詩宛如一把鑰匙,打開了他內心深處最柔軟的角落,讓他感受到了一種前所未有的甜蜜與溫馨。
\"好詩!好詩!\"李世民喃喃自語道,聲音中透露出深深的讚賞。他的目光再次落在曉曉身上,眼中滿是驚喜之情,仿佛看到了一顆璀璨的明珠。他不禁感歎道:\"曉曉,沒想到你竟然有如此文采,真令朕感到欣慰。\"他的話語中飽含著對曉曉的喜愛和認可,同時也流露出對她才華的驚歎。
然而,正當李世民沉浸在喜悅之中時,他的眼神忽然間閃過一絲疑惑。他輕聲問道:\"隻是......曉曉,這首詩可是專為朕而作?\"他的語氣中帶著幾分試探,似乎想要從曉曉的眼神中尋找出答案。他的心中既期待又擔憂,期待著曉曉的迴答能給他帶來更多的驚喜,又擔憂這隻是一場美麗的誤會。
曉曉心頭一緊,臉上泛起一抹紅暈,她低下頭,輕輕地咬了咬嘴唇,然後抬起頭來,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說道:“是的,陛下。這首詩正是我專門為您而寫。”
李世民聽後,臉上露出滿意的笑容。他伸手撫摸著曉曉的頭發,溫柔地說:“曉曉,朕明白你的心意。不過,朕希望你能將這份才華運用到更廣闊的領域,為大唐的繁榮做出貢獻。”
曉曉點了點頭,眼中閃耀著興奮的光芒。她知道,這是李世民給予她的機會,也是對她的信任和期望。從此以後,她決心要用自己的智慧和才華為大唐的繁榮添磚加瓦。
曉曉被李世民的問話弄得有些手足無措,她緊張得雙手緊緊握在一起,一雙美麗的大眼睛不知所措地看著李世民,長長的睫毛微微顫抖著,然後輕輕地眨了眨眼,好像一隻受驚的小鹿一樣。隨後她像是想起什麽似的,輕輕地點了點頭,又迅速低下頭去,臉頰上泛起了兩朵紅雲,仿佛熟透的蘋果一般,讓人忍不住想要咬一口。
李世民見到曉曉如此害羞可愛的模樣,嘴角勾起一抹微笑,那笑容猶如春日裏的暖陽般溫暖,讓人感到十分舒服。他溫柔地看向曉曉,眼神中充滿了寵溺和愛意,仿佛想要透過曉曉的眼睛看到她內心深處的秘密。
“曉曉,你可知這詩句中的情意深重?朕……朕隻是想確認一下。”他的聲音低沉而富有磁性,帶著一種獨特的韻味,讓人不禁沉醉其中。
曉曉深吸一口氣,鼓起勇氣抬頭看向李世民,她的目光清澈而堅定,宛如夜空中最亮的星星。她用力地眨了眨眼,試圖掩蓋住自己的羞澀,然而臉頰上的紅暈還是暴露了她此刻的心情。
“我……”她剛吐出一個字,喉嚨便像是被什麽東西堵住一般,無法繼續說下去。她的目光閃爍不定,似乎在尋找合適的措辭來表達內心深處的情感。李世民注意到她的異樣,嘴角微微上揚,輕聲笑了起來。他緩緩伸出右手,輕輕地放在曉曉的頭上,溫柔地撫摸著她柔順的發絲,安慰道:“曉曉,莫要害怕,有何想法盡可與朕講,朕在此傾聽著呢。”他的聲音輕柔而溫暖,仿佛一陣和煦的春風拂過臉龐,給人以無盡的慰藉。
曉曉深深吸了口氣,努力讓自己平靜下來。她緊緊咬著嘴唇,再次鼓起勇氣,終於輕聲開口說道:“我心悅你。”她的聲音細若蚊蠅,幾乎難以聽清,但李世民卻聽得真真切切。他微微一怔,臉上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笑容。
“曉曉,你的心意朕已然知曉。”他的聲音變得格外柔和,眼眸中流露出一種無法言喻的溫柔與感激之情。他靜靜地凝視著曉曉,似乎想要透過她的眼睛看到她內心最真實的想法。
然而,曉曉似乎並未滿足於僅僅表達自己的愛意,她又一次取出一張紙箋遞向李世民。李世民接過來展開一看,上麵赫然寫著:“相思一夜梅花發,忽到窗前疑是君。”他輕聲念出這首詩,臉上浮現出讚賞之意。
“好一句‘忽到窗前疑是君’,曉曉啊曉曉,你這小小的腦袋裏究竟藏著多少詩意呢?”他的語氣中夾雜著些許調侃和寵溺,目光溫柔地落在曉曉身上。
曉曉聽到這話後,嬌羞地低下了頭,臉色泛紅,宛如熟透的蘋果一般可愛。她小心翼翼地再次拿起紙筆,輕輕寫下一行字:“落花有意流水無情,流水無意戀落花。”寫完後,她悄悄地把紙條遞給了李世民,仿佛那是她內心深處最珍貴的秘密。
李世民接過紙條,輕輕地展開,仔細閱讀著上麵的文字。當他讀到那句“流水無意戀落花”時,他微微皺起了眉頭,眼神中透露出一絲沉思和感慨。然而,很快他便釋然地笑了起來,仿佛明白了什麽。“好一句‘流水無意戀落花’,隻是這世間之情又豈是三言兩語能道盡的?”他的聲音低沉而富有磁性,充滿了對世事滄桑的感慨和無奈。
接著,李世民繼續翻閱曉曉偷偷寫下的詩句。每讀一句,他的神情就變得愈發凝重,仿佛那些詩句觸動了他內心深處最柔軟的地方。“我將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此情可待成追憶,隻是當時已惘然。”他一字一句地念出這些詩句,聲音中帶著一絲淡淡的憂傷。
最後,李世民放下手中的紙,深深地看著曉曉。他的目光中既有理解,也有心疼。“曉曉啊曉曉,你這些詩句都充滿了深情與哀愁,朕知道你的心意了。”他輕聲說道,語氣中帶著幾分憐惜與疼惜。
曉曉低頭不語,她知道自己已經無法再隱藏自己的情感了。她默默地發呆著,心中充滿了對未來的迷茫與不安。李世民見狀,輕輕走到她身邊,抬起她的頭讓她與自己對視。“曉曉啊曉曉,朕知你心中定有一番思量。但你要記住朕是大唐之君兒女情長之事還需慎重啊。”他的話語中帶著幾分嚴肅與認真讓曉曉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與責任。
曉曉抬頭看向李世民她的眼中閃爍著堅定與決絕。“皇上您可有喜歡的人嗎?”她突然問到這個問題似乎有些突兀但卻讓李世民陷入了沉思之中。他沉默了一會兒然後緩緩說道:“朕之摯愛乃我大唐江山與萬千黎民百姓!”他的話語中充滿了對國家的熱愛與對百姓的關懷讓曉曉感到了一絲失落與無奈。
“哦……”曉曉輕輕應了一聲然後低下了頭去不再言語。她知道自己與李世民之間有著一道無法逾越的鴻溝那就是他身為大唐之君的責任與使命。她無法要求他放棄一切與自己相守隻能默默地祝福他希望他能夠永遠守護好這片土地和這片土地上的人民。
李世民看著曉曉失落的模樣心中也不由得湧起一股複雜的情感。他放下手中的詩句似笑非笑地看向曉曉:“曉曉啊曉曉你心思玲瓏朕都看在眼裏。隻是這兒女情長之事還需慎重考慮啊。”他的話語中帶著幾分無奈與感慨讓曉曉感受到了他內心的掙紮與矛盾。
曉曉的聲音輕柔得如同春日微風,她低語道:“皇上,既然您都已穿越至此,何不也體驗一下現代的溫馨,擁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家,有老婆孩子相伴左右?”李世民聽後,爽朗的笑聲在空氣中迴蕩,他打趣道:“曉丫頭,你的想法倒是別致。然而,朕的使命是治理大唐,讓百姓安居樂業,而非在此地尋找個人的歸宿。”
曉曉的聲音更加輕柔,仿佛怕驚擾了這份寧靜:“那,如果皇上不打算迴去呢?”李世民聞言,眼神中閃過一絲深思,仿佛穿越了時空的界限,迴到了那個他熟悉又熱愛的朝代。良久,他緩緩開口:“朕雖被此世的繁華所吸引,但大唐的百姓、江山社稷,皆離不開朕的守護。朕的心,始終牽掛著那片土地,終有一日,朕會踏上歸途。”
曉曉的聲音裏帶著一絲堅定:“那我陪你一起。”李世民聞言,目光柔和地看向曉曉,眼中滿是欣慰與感激:“曉曉,你的心意朕已明了,這份情誼朕倍感珍惜。但迴歸之路漫長且未知,兇險萬分,朕怎能讓你身陷險境?”
曉曉的聲音雖小,卻充滿了決心:“我不怕,隻要能與你同行,無論前路如何,我都願意一試。”李世民輕輕搖頭,讚許道:“曉曉,你的勇氣令人欽佩。但此事非同小可,關乎兩國命運,朕需從長計議,不可輕率行事。”
李世民突然抬眼,深邃的目光仿佛能洞察人心,他微微一笑,並未多言,隻是繼續低頭沉浸在詩句的世界中,眉宇間卻流露出幾分不易察覺的悵然。曉曉坐在沙發上,眼神中滿是失落,仿佛失去了所有的光芒。
李世民見狀,放下手中的詩句,緩緩踱步至曉曉身前,語氣中充滿了關懷:“曉曉,莫要太過失落。朕雖非無情之人,但肩上的責任重大,不得不如此。朕明白你的心意,隻是……”
曉曉的聲音中帶著一絲哽咽:“真的沒有辦法了嗎?你能否長住我家,與我一同度過這段時光?”李世民沉吟片刻,神色凝重:“朕亦不知未來如何。若真無法迴歸大唐,朕自會護你周全,隻是此事還需細細思量。”
曉曉的聲音更加低沉:“我的心意,都寫在那首詩裏了。”李世民接過曉曉遞來的詩稿,細細品讀,眼中閃過一絲動容。他輕聲說道:“朕已明了曉曉之情,隻是朕身為大唐皇帝,肩上責任重大,不能輕易許諾。”
曉曉的眼中閃過一絲堅決:“那我跟你迴去,無論大唐還是現代,我都願意陪你一起麵對。”李世民聞言,眉頭微皺,凝視著曉曉,心中五味雜陳。他緩緩搖頭:“曉曉,此事關係重大,朕需權衡利弊,豈能草率決定?”
曉曉突然跪在李世民麵前,淚水在眼眶中打轉:“你答應我吧!我願意與你共赴任何艱難險阻。”李世民連忙扶起曉曉,聲音沉穩而充滿溫情:“曉曉,快起來,莫要行此大禮。朕知你心意深重,但此事關乎兩國命運與萬千百姓的福祉,朕必須慎重考慮。”他的眼神中既有感動也有無奈,仿佛在這一刻,他不再是那個高高在上的皇帝,而是一個同樣有著情感糾葛的普通人。
李世民悠然地躺在沙發上小憩,陽光透過窗簾的縫隙,灑在他那沉穩的麵容上,為他平添了幾分柔和。曉曉,這個總是充滿活力的小女孩,此刻正趴在李世民的身旁,手裏拿著畫筆,在他的臉頰上勾勒出一個滑稽的烏龜圖案。李世民雖然並未真正沉睡,但他選擇以一種寬容和寵溺的態度,默許了曉曉的頑皮行為,嘴角掛著一抹淡淡的微笑,仿佛在享受這份難得的寧靜與溫馨。
“曉曉這丫頭,倒真是調皮得緊啊。”李世民輕聲嘟囔著,聲音裏滿是寵溺與無奈,卻並未真的動怒。他閉上眼睛,繼續閉目養神,任由曉曉在他的臉上自由發揮。
曉曉見李世民非但沒有生氣,反而還如此縱容自己,心中既得意又竊喜,但同時又夾雜著一絲不易察覺的失落。“叫你不懂我!”她嘟起小嘴,故作生氣地說道,手中的畫筆卻依舊沒有停下。
李世民忽然睜開了眼睛,眼神中閃爍著笑意。他迅速而輕柔地抓住了曉曉亂動的手,將她拉近自己,溫柔地說:“朕豈會不知曉你的心意,隻是有些事,朕需權衡利弊,不能單憑一時衝動。曉曉,你且耐心些,莫要再淘氣了。”
曉曉聽到李世民的話,眼神中閃過一絲失落和傷心。她緊緊抱住李世民,仿佛想從他那裏尋找一絲安慰和依靠。李世民也感受到了曉曉的情緒變化,他輕輕拍著曉曉的後背,用低沉而溫和的聲音安慰道:“曉曉,莫要傷心。朕既已承諾護你周全,便絕不會食言。隻是此事關乎重大,朕需從長計議,希望你能理解。”
在李世民的安撫下,曉曉的情緒逐漸平複下來。她抬頭看著李世民那雙深邃的眼眸,心中湧動著複雜的情感。她悄悄地問李世民:“如果真的迴不去我們的世界了,你會要我嗎?”這個問題裏充滿了曉曉的期待和不安。
李世民聞言,輕輕撫摸著曉曉的秀發,眼中閃過一絲溫柔與堅定。他說:“曉曉,朕之摯愛,唯大唐江山與黎民百姓。但朕也深知你對朕的情意。個人情愛之事,朕自會權衡輕重,慎重考慮。你且放心,無論結果如何,朕都會給你一個滿意的答複。”
這段對話在兩人之間悄然進行,仿佛整個世界都為之靜止。李世民與曉曉之間的情感糾葛、權衡與承諾,在這一刻都顯得那麽真實而深刻。
曉曉失落地依偎在李世民的懷抱中,仿佛整個世界都失去了色彩,她的模樣像極了那些為情所困的少女,眼中閃爍著未落的淚珠,嘴角掛著一絲苦澀的微笑。李世民望著她,心中五味雜陳,輕輕歎了口氣,雙手溫柔地環住她的肩膀,那雙手中既有對曉曉的疼惜,也有無法言說的無奈與愧疚。
“曉曉,你知朕心非鐵石,豈能對你無情?隻是這世事紛繁,許多事情並非你我所能左右。”李世民的話語中帶著一絲苦澀,他試圖用言語安撫曉曉,但似乎效果並不明顯。曉曉依然緊咬著嘴唇,目光空洞地望向前方,仿佛整個世界都與她無關。
李世民見狀,心中更加焦急。他輕輕地搖了搖曉曉的肩膀,試圖引起她的注意:“曉曉,你如此這般,朕心中亦是難安。你知朕對你的心意,又何必如此折磨自己呢?”然而,曉曉依然不為所動,她緊閉的雙眼和緊鎖的眉頭仿佛在訴說著她內心的痛苦和掙紮。
李世民見狀,故意板起了臉,但他的聲音卻依然溫和如初。他輕輕地搖了搖頭,嘴角勾起一抹苦笑:“你這丫頭,倔強得讓人心疼。也罷,若真要朕給你賠個不是,朕便賠了又如何?”然而,曉曉依然沒有反應,她仿佛置身於一個隻有自己的世界,外界的一切都無法觸動她的心靈。
曉曉一個人躲在房間裏,淚水如斷了線的珠子般滑落。她緊緊抱住自己,試圖用這種方式來尋求一絲安慰。李世民站在房門外,聽著房間內傳來的隱隱哭聲,他的心仿佛被針紮一般疼痛。他輕輕叩響房門,語氣中滿是溫柔與關切:“曉曉,莫要將自己關在房內。出來與朕說說話吧,可好?”然而,房間內卻是一片寂靜,沒有絲毫迴應。
李世民無奈地歎了口氣,他背手而立,目光深邃地望著遠方。片刻之後,他緩緩開口:“朕便在此處陪著你吧。直到你願意開門見朕為止。”他的話語中帶著一絲堅定與執著,仿佛無論發生什麽事情都無法動搖他的決心。
曉曉在房間內偷偷地哭泣著,她的淚水浸濕了衣襟。她心中充滿了委屈與不解:為什麽他不能明白自己的心意?為什麽他總是要顧及那麽多?難道自己的感受就真的那麽微不足道嗎?
李世民聽到房間內傳來的哭聲心中一緊他連忙上前幾步想要推開門卻又怕驚擾到曉曉。他隻能站在門口用更加溫柔和愧疚的語氣說道:“曉曉莫要哭壞了身子都是朕不好惹你傷心了……”他的話語中帶著深深的自責與懊悔仿佛在這一刻他願意為曉曉承擔所有的痛苦與悲傷。
終於曉曉在淚水與絕望中打開了房門。她站在門口抽泣著看著李世民那雙充滿關切與愧疚的眼睛。她哽咽著說道:“人家都寫的那麽清楚了你還不懂人家心意嗎?”她的聲音中帶著一絲無助與絕望仿佛在這一刻她已經失去了所有的希望與勇氣。
李世民連忙上前幾步將曉曉緊緊抱在懷中。他愧疚地說道:“朕自是明白的隻是此事關乎重大朕需權衡利弊方能給你一個滿意的答複。你莫要再哭了朕會心疼的。”他的聲音中帶著深深的歉意與疼愛仿佛在這一刻他已經將曉曉視為了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人。
李世民看著曉曉那雙哭腫的眼睛心中更加懊悔不已。他連忙站起身語氣中滿是關切地說道:“曉曉你的眼睛……可是哭腫了?都怪朕沒有照顧好你讓你受委屈了。”他的話語中帶著深深的自責與懊悔仿佛在這一刻他已經願意為曉曉付出一切來彌補自己的過錯。
李世民沉默片刻後緩緩開口。他的語氣中帶著對大唐的責任與對曉曉的感情的糾結:“朕身負大唐萬千子民實難輕易決斷……但朕對你亦非無情。朕還需權衡利弊且給朕些時日待朕想出萬全之策再給你答複。”他的話語中帶著深深的無奈與掙紮仿佛在這一刻他已經陷入了兩難的境地。
曉曉傷心地問道:“多久?”她的聲音中帶著一絲急切與期待仿佛在這一刻她已經迫不及待地想要知道答案了。李世民麵露難色地說道:“朕……最多不過數日朕定會給你一個交代你且安心等待便是。”他的話語中帶著一絲堅定與承諾仿佛在這一刻他已經下定了決心要為曉曉解決所有的問題。
數日之後李世民再次來到了曉曉的房門前。他輕輕地敲了敲門門內傳來了一聲微弱的迴應。他推開門看到曉曉正坐在床上目光空洞地望著前方。他緩緩走到床邊輕輕地握住曉曉的手溫柔地說道:“曉曉朕已想好。無論如何朕都不會棄你不顧。”
李世民輕輕地歎了口氣,他的言辭中充滿了深深的感慨與懇切:“唉!朕此番穿越而來,得見你這般多的新奇事物,心中震撼不已。更重要的是,你的真情讓朕深受感動,朕又如何能舍得離開你呢……”他的目光溫柔地落在曉曉的臉上,似乎在尋找著什麽答案。
曉曉的聲音低沉而柔和,她輕輕地問道:“那麽,我在你心中,究竟是什麽樣的存在呢?”這個問題,似乎承載了她所有的期待與不安。李世民聞言,心中不由得一喜,他知道,曉曉的態度已經有所緩和,這是一個極好的開始。
他連忙迴答道:“你於朕而言,自然是極為重要之人。你的存在,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照亮了朕的心房。朕……朕亦心悅你已久。”他的語氣中充滿了堅定與真誠,讓曉曉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溫暖與安心。
曉曉的眼中閃過一絲疑惑與期待,她再次問道:“是……真的嗎?”她的聲音微微顫抖,似乎害怕這隻是自己的一場幻夢。
李世民重重地點了點頭,他的眼神中充滿了不容置疑的堅定:“千真萬確!朕雖心係大唐的江山社稷,但同樣也難以割舍與你的這份情意。你可明白朕的心意?”
曉曉的眼眶微微泛紅,她輕聲說道:“那麽……我是你的妻子嗎?”這個問題,她問得小心翼翼,生怕觸碰到李世民心中的某根敏感神經。
李世民聞言,略微沉吟了一下。他滿眼深情地看著曉曉,仿佛要將她的模樣永遠鐫刻在心底:“若朕能順利迴到大唐,朕定當許你一生榮寵,讓你成為朕最寵愛的女人。但此事還需從長計議,你可願意隨朕一同迴去?”他的語氣中充滿了期待與懇求。
曉曉的眼中閃過一絲堅定與決然,她點了點頭:“嗯!我願意隨你一同迴去。”她的聲音雖然不大,但卻充滿了無比的決心與勇氣。
李世民聞言麵露喜色,他激動地握住曉曉的手,仿佛要將自己的喜悅與激動全部傳遞給她:“朕定當想辦法帶你一同迴到大唐去!讓你與朕共享那盛世繁華!”他的眼神中充滿了期待與憧憬。
曉曉的眼中閃過一絲淚光但她卻努力不讓它落下:“我隻求你真心待我。”她的聲音雖輕卻充滿了力量與堅定。
李世民聞言連忙雙手握住曉曉的手目光灼灼神色鄭重地說道:“朕乃天子一言九鼎!朕對你自是真心實意此生絕不負你!”他的語氣中充滿了堅定與承諾讓曉曉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安心與幸福。
曉曉的眼眶再次泛紅但她卻努力不讓淚水落下:“我真的不在乎你的權利地位我隻希望我們能真心相愛相守一生。”她的聲音雖輕卻充滿了真摯與深情。
李世民聞言將曉曉緊緊擁入懷中下巴抵在她的頭頂聲音溫和而充滿柔情:“朕知曉你的心意朕亦不在乎你是否富貴隻願與你相守共度此生這便是朕心之所向。”他的聲音中充滿了柔情與堅定讓曉曉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溫暖與幸福。
曉曉的眼中再次閃過一絲淚光但她卻微笑著說道:“哪怕你不是皇帝我也願意跟你相伴一生。”她的聲音雖輕卻充滿了堅定與決心讓李世民感受到了她對自己深深的愛意與承諾。
李世民的心中感動不已他雙臂收緊將曉曉抱得更緊仿佛要將她融入自己的骨血之中:“得你此言朕心甚慰!朕定不會負你此生有你足矣!”他的聲音中充滿了感激與幸福仿佛整個世界都因此而變得美好起來。
李世民輕柔地撫摸著曉曉的發絲,如同在嗬護一朵珍貴的花朵,他的嘴角掛著一抹滿足的微笑,那笑容裏充滿了對曉曉的深深愛意與寵溺。他溫柔地說道:“曉曉,朕會盡快安排好一切,帶你迴到那繁華而神秘的大唐,與你攜手共度餘生,直到白發蒼蒼,共赴那白頭之約。”
曉曉聞言,眼中閃過一絲猶豫,她輕聲說道:“皇上,我其實隻想住在一個最清淨的地方,遠離塵世的喧囂與紛擾。”李世民聞言,寵溺地看著曉曉,他的笑容更加溫柔了:“曉曉,這有何難?朕的皇宮雖大,卻也有許多幽靜清雅之地,朕定能為你尋得一處讓你心滿意足的居所,讓你在那裏安享寧靜與自在。”
曉曉聽完李世民的話後,內心不禁泛起絲絲漣漪,猶如一池春水被春風吹拂般蕩漾開來,她微微低下頭,露出一絲嬌羞的神色,輕聲說道:“皇上,您待我真好……可是臣妾還是擔心自己迴宮之後會不適應那裏的規矩和禮節呢!”
李世民微微一笑,他伸出手輕輕地撫摸著曉曉的頭發,語氣柔和而堅定地迴答道:“曉曉啊,不必太過憂慮這些瑣事。朕喜愛的是真實的你,而非那些繁瑣的禮節和規矩。朕會保護好你,讓你在宮中能夠自由自在地生活。”
說著,李世民情不自禁地在曉曉的額頭留下一個輕柔的吻,他的目光中充滿了深情和決心,繼續說道:“曉曉,朕要讓天下人皆知,你是朕心頭摯愛之人,如同朕生命中的瑰寶一般。無論是誰,都不能對你妄加評議,更不能對你說三道四。”
聽到這番動人的話語,曉曉的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她微微頷首,眼中閃爍著感動的淚花。她感受到了李世民對她深深的愛意,這份愛如同溫暖的陽光照耀在她的心房,給予她無盡的力量和勇氣。
然而,就在這時,曉曉的腦海中突然閃過一道靈光,她抬起頭,看著李世民,猶豫了一下,然後開口問道:“皇上,如果我真的迴宮了,那以後我們該如何相處呢?畢竟臣妾現在還隻是一個小小的宮女,地位卑微……”
李世民聽後,哈哈大笑起來,他一把將曉曉攬入懷中,寵溺地說道:“曉曉,朕既然已經決定帶你迴宮,自然不會再讓你受半點委屈。從今天起,你便是朕的貴妃,地位尊崇無比。以後,你就安心陪伴在朕的身邊吧。”
曉曉聞言,心中頓時湧起一股暖流,她緊緊依偎在李世民的懷中,感受著他堅實的胸膛帶來的安全感。這一刻,她覺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女人。
李世民輕輕拍打著曉曉的肩膀,安慰道:“好了,不要再胡思亂想了。有朕在,你無需擔憂任何事情。隻要你開開心心地陪在朕的身邊,就是朕最大的心願。”
曉曉乖巧地點點頭,眼中閃爍著幸福的光芒。她暗自下定決心,一定要好好陪伴在李世民的身旁,用自己的溫柔和體貼來迴報他的深情厚愛。從此刻開始,她將成為李世民生命中最重要的女人,共同度過每一個美好的時光。
曉曉被李世民的話深深打動,她抬起頭,眼中閃爍著期待的光芒:“皇上,那我以什麽身份迴去呢?”李世民一手攬著曉曉的肩膀,一手輕撫著下巴,似乎在認真思考這個問題。片刻之後,他微微一笑,說道:“曉曉,朕封你為貴妃如何?這樣,你便能名正言順地留在朕的身邊了。當然,如果你不喜歡這個身份,朕也可以為你另想他法。”
曉曉聞言,輕輕搖了搖頭,她認真地看著李世民說道:“皇上,我隻求你的真心。隻要你是真心待我,我便心滿意足了。”李世民聞言,雙手捧起曉曉的臉頰,與她對視著。他的眼神真摯而熱烈,仿佛要將曉曉深深地烙印在心中:“曉曉,朕自然是真心待你的。朕對你的心意,天地可鑒,此生不渝。無論未來如何變遷,朕都會一如既往地珍惜你、愛護你。”
曉曉被李世民的真情所打動,她眼中閃爍著淚光。她輕輕地說道:“皇上,長孫皇後賢良淑德,是後宮的楷模。我自知無法與她相提並論。”李世民聞言,點了點頭表示讚同。他的眼中流露出懷念之色:“曉曉,你說得沒錯。長孫皇後確實是賢良淑德之人,但你也不要妄自菲薄。你活潑開朗、純真善良,正是朕所喜愛的獨特之處。”
說到這裏,李世民忍不住笑了起來:“曉曉啊曉曉,你就是朕的開心果。每當朕看到你笑的時候,所有的煩惱都煙消雲散了。”曉曉也被李世民的話逗笑了,她說道:“皇上,若是在你的後宮中生活,我恐怕會天天躲在自己的宮裏,遠離那些爭寵的鬥爭。”
李世民聞言,將曉曉緊緊摟在懷中。他的語氣堅定而溫柔:“曉曉莫怕。朕說過會護你周全就絕不會食言。在朕的後宮中沒有人可以傷害你一分一毫。朕會為你營造一個安全、寧靜的環境讓你安心生活。”他頓了頓又繼續說道:“而且曉曉你知道嗎?你不僅僅是朕的貴妃更是朕心靈的寄托和依靠。”
正當兩人沉浸在溫馨的氛圍中時李世民忽然想到了什麽。他鬆開曉曉從袖中拿出一個精致的小物件——一枚晶瑩剔透的玉佩。他拿起玉佩在曉曉眼前晃了晃然後拉起曉曉的手將玉佩放在了她手心:“曉曉這是朕隨身攜帶的玉佩見它如見朕你可要好好收著。”
曉曉看著手中的玉佩心中湧起一股暖流。她抬頭看著李世民說道:“皇上這太貴重了!我受不起!”李世民卻將曉曉的手合攏將玉佩包在她手中語氣中帶著不容拒絕的霸道:“曉曉朕送出去的東西豈有收迴之理?你就安心收下吧。這是朕對你的一片心意也是朕對你承諾的象征。”
曉曉聞言,心中湧起一股暖流,她輕聲說道:“皇上,您十七歲便上戰場,那時的您,定是英勇無畏。”李世民聞言,陷入了深深的迴憶之中,他輕輕點頭,說道:“是啊,那時朕年少輕狂,卻也深知保家衛國之責重於泰山。每當夜深人靜之時,朕都會想起那段烽火連天的歲月。”
曉曉繼續說道:“十九歲那年,您又救出了被敵軍圍困的父親,那份勇氣與智慧,真是讓人欽佩。”李世民看向遠方,眼中閃過一抹堅毅之色,他說道:“不錯,時逢隋末亂世,朕又救父親於危難之中,此後便踏上了這條漫長的征戰之路。每一步都充滿了艱辛與挑戰,但朕從未後悔過。”
曉曉聞言,更加敬佩地看著李世民,她說道:“皇上,您還曾在十八歲那年救出了被困的隋煬帝,這份功績更是讓人讚歎不已。”李世民微微一笑,說道:“確有此事,當時煬帝被困,朕率部將前去營救,雖曆經艱險,但終得成功。這也讓朕在軍中聲名大噪,更堅定了朕保家衛國的決心。”
曉曉又問道:“皇上,您是哪裏人呢?”李世民聞言,自豪地說道:“朕乃隴西成紀人也,那是一片古老而神秘的土地,孕育了無數英勇的兒女。”曉曉聞言,微微一笑,說道:“我是江南水鄉的女子,來自吳越國,西施的故鄉。那裏風景如畫,人傑地靈。”
李世民聞言,更加好奇地看著曉曉,說道:“原來曉曉乃西施故鄉之人,那可是人傑地靈之地啊,難怪你如此聰慧伶俐。”曉曉聞言,臉上泛起了一抹紅暈,她繼續說道:“我的家鄉還有一項獨特的風俗,那就是十裏紅妝。”
李世民聞言,麵露驚歎之色,他頗有興致地問道:“十裏紅妝?此為何意?想必是你們吳越之地的獨特風俗吧,曉曉可否與朕詳述?”曉曉聞言,輕輕點頭,說道:“在古代我們那裏,大戶人家的女孩出嫁時,嫁妝極為豐厚,甚至需要半副鸞轎才能裝得下。這就是十裏紅妝的由來。”
李世民聞言,眼中滿是讚賞之色,他微笑著點頭說道:“果然是大戶人家,嫁妝竟如此豐厚。半副鸞轎……這簡直就是人間罕見的盛景啊。曉曉,你來自這樣一個美麗而富饒的地方,真是讓人羨慕不已。”
李世民與曉曉漫步至十裏紅妝博物館,步入這古色古香的殿堂,李世民不禁仰頭而望,心中讚歎不已。這博物館的宏偉氣勢,仿佛將世間所有的喜慶與繁華都凝聚於此,而那琳琅滿目的十裏紅妝之物,更是被精心陳列,每一件都散發著濃鬱的曆史韻味與文化氣息。他轉頭對曉曉說道:“曉曉,你此番安排,真是費盡心思。這博物館的布置,的確令人歎為觀止。”
曉曉聞言,臉上綻放出溫柔的笑容,她指著不遠處的一件物品說道:“皇上請看,這便是吳越之地特有的子孫桶。它製作精巧,寓意深遠,象征著新人婚後能夠早生貴子,家族繁榮昌盛。”李世民聞言,眼中閃過一絲好奇,他仔細端詳著這子孫桶,仿佛能從那精細的雕刻中感受到濃濃的祝福與期盼。
隨後,李世民的目光又被一件精美的箱子所吸引,他指著那箱子問道:“曉曉,這又是何物?想必也是嫁妝中的珍品吧?”曉曉笑著解釋道:“這是新娘藏被子的箱子,被子在吳越之地,是父母對女兒一輩子最真摯的祝福。它不僅僅是一件生活用品,更是承載著父母對女兒未來生活的美好祝願。”
李世民聽罷,心中感慨萬千。他望著那箱子,仿佛能透過它看到父母對女兒無盡的關愛與嗬護。他感慨道:“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這被子裏蘊含的,當真是父母對女兒無盡的祝福與期盼啊。”
接著,曉曉又帶著李世民來到了一頂華麗的轎子前。她介紹道:“這是娘舅的橋子,在吳越之地,新娘出嫁時,娘舅是必須陪同的。這不僅僅是一種習俗,更是一種親情的體現。娘舅在吳越之地的地位頗高,若他不高興,甚至有權將新娘子帶迴娘家。”李世民聞言,不禁微笑點頭,他覺得這規矩既有趣又充滿人情味。
正當他們沉浸在這濃厚的文化氛圍中時,李世民的目光突然被一件看似不太合時宜的物品所吸引——一口棺材。他微微一怔,隨即問道:“曉曉,這棺材為何也出現在嫁妝之中?莫非是寓意新人白頭偕老、福壽康寧?”曉曉搖了搖頭,解釋道:“並非如此。在吳越之地,新娘的嫁妝豐厚,生用娘家,死用娘家。這棺材的存在,是為了提醒丈夫尊重妻子的財產與尊嚴。若他隨意動用妻子的嫁妝,便會被視為不尊重妻子的表現,從而受到社會的鄙視。”
李世民聽罷,恍然大悟。他微笑著對曉曉說道:“原來如此,這規矩倒是頗有人情味。它既能保障女子婚後的生活無憂,又彰顯了娘家對女兒的深切疼愛。在這十裏紅妝之中,每一件物品都蘊含著豐富的文化意義與深刻的情感寄托啊。”
曉曉小心翼翼地將那張精美的賀卡遞到李世民麵前,卡片上印著淡雅的花朵和細膩的紋路,仿佛訴說著無盡的柔情蜜意。她心跳如鼓,手心裏微微出汗,緊張地看著李世民接過那張賀卡。
李世民輕輕地翻開賀卡,手指摩挲著精致的紙張,仿佛要將這份心意融入心底。他的目光緩緩地掃過上麵的文字,每一個字都如同跳躍的音符,奏響了一曲動人的旋律。隨著閱讀的深入,他的眼神漸漸地變得柔和起來,那原本銳利如鷹隼般的目光,此刻卻充滿了溫暖和柔情。
當他讀到那句\"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時,他的嘴角不自覺地上揚,一抹淡淡的笑容在臉上綻放開來。他的眼中閃爍著驚喜的光芒,心中湧起一股難以言喻的感動。這句詩宛如一把鑰匙,打開了他內心深處最柔軟的角落,讓他感受到了一種前所未有的甜蜜與溫馨。
\"好詩!好詩!\"李世民喃喃自語道,聲音中透露出深深的讚賞。他的目光再次落在曉曉身上,眼中滿是驚喜之情,仿佛看到了一顆璀璨的明珠。他不禁感歎道:\"曉曉,沒想到你竟然有如此文采,真令朕感到欣慰。\"他的話語中飽含著對曉曉的喜愛和認可,同時也流露出對她才華的驚歎。
然而,正當李世民沉浸在喜悅之中時,他的眼神忽然間閃過一絲疑惑。他輕聲問道:\"隻是......曉曉,這首詩可是專為朕而作?\"他的語氣中帶著幾分試探,似乎想要從曉曉的眼神中尋找出答案。他的心中既期待又擔憂,期待著曉曉的迴答能給他帶來更多的驚喜,又擔憂這隻是一場美麗的誤會。
曉曉心頭一緊,臉上泛起一抹紅暈,她低下頭,輕輕地咬了咬嘴唇,然後抬起頭來,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說道:“是的,陛下。這首詩正是我專門為您而寫。”
李世民聽後,臉上露出滿意的笑容。他伸手撫摸著曉曉的頭發,溫柔地說:“曉曉,朕明白你的心意。不過,朕希望你能將這份才華運用到更廣闊的領域,為大唐的繁榮做出貢獻。”
曉曉點了點頭,眼中閃耀著興奮的光芒。她知道,這是李世民給予她的機會,也是對她的信任和期望。從此以後,她決心要用自己的智慧和才華為大唐的繁榮添磚加瓦。
曉曉被李世民的問話弄得有些手足無措,她緊張得雙手緊緊握在一起,一雙美麗的大眼睛不知所措地看著李世民,長長的睫毛微微顫抖著,然後輕輕地眨了眨眼,好像一隻受驚的小鹿一樣。隨後她像是想起什麽似的,輕輕地點了點頭,又迅速低下頭去,臉頰上泛起了兩朵紅雲,仿佛熟透的蘋果一般,讓人忍不住想要咬一口。
李世民見到曉曉如此害羞可愛的模樣,嘴角勾起一抹微笑,那笑容猶如春日裏的暖陽般溫暖,讓人感到十分舒服。他溫柔地看向曉曉,眼神中充滿了寵溺和愛意,仿佛想要透過曉曉的眼睛看到她內心深處的秘密。
“曉曉,你可知這詩句中的情意深重?朕……朕隻是想確認一下。”他的聲音低沉而富有磁性,帶著一種獨特的韻味,讓人不禁沉醉其中。
曉曉深吸一口氣,鼓起勇氣抬頭看向李世民,她的目光清澈而堅定,宛如夜空中最亮的星星。她用力地眨了眨眼,試圖掩蓋住自己的羞澀,然而臉頰上的紅暈還是暴露了她此刻的心情。
“我……”她剛吐出一個字,喉嚨便像是被什麽東西堵住一般,無法繼續說下去。她的目光閃爍不定,似乎在尋找合適的措辭來表達內心深處的情感。李世民注意到她的異樣,嘴角微微上揚,輕聲笑了起來。他緩緩伸出右手,輕輕地放在曉曉的頭上,溫柔地撫摸著她柔順的發絲,安慰道:“曉曉,莫要害怕,有何想法盡可與朕講,朕在此傾聽著呢。”他的聲音輕柔而溫暖,仿佛一陣和煦的春風拂過臉龐,給人以無盡的慰藉。
曉曉深深吸了口氣,努力讓自己平靜下來。她緊緊咬著嘴唇,再次鼓起勇氣,終於輕聲開口說道:“我心悅你。”她的聲音細若蚊蠅,幾乎難以聽清,但李世民卻聽得真真切切。他微微一怔,臉上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笑容。
“曉曉,你的心意朕已然知曉。”他的聲音變得格外柔和,眼眸中流露出一種無法言喻的溫柔與感激之情。他靜靜地凝視著曉曉,似乎想要透過她的眼睛看到她內心最真實的想法。
然而,曉曉似乎並未滿足於僅僅表達自己的愛意,她又一次取出一張紙箋遞向李世民。李世民接過來展開一看,上麵赫然寫著:“相思一夜梅花發,忽到窗前疑是君。”他輕聲念出這首詩,臉上浮現出讚賞之意。
“好一句‘忽到窗前疑是君’,曉曉啊曉曉,你這小小的腦袋裏究竟藏著多少詩意呢?”他的語氣中夾雜著些許調侃和寵溺,目光溫柔地落在曉曉身上。
曉曉聽到這話後,嬌羞地低下了頭,臉色泛紅,宛如熟透的蘋果一般可愛。她小心翼翼地再次拿起紙筆,輕輕寫下一行字:“落花有意流水無情,流水無意戀落花。”寫完後,她悄悄地把紙條遞給了李世民,仿佛那是她內心深處最珍貴的秘密。
李世民接過紙條,輕輕地展開,仔細閱讀著上麵的文字。當他讀到那句“流水無意戀落花”時,他微微皺起了眉頭,眼神中透露出一絲沉思和感慨。然而,很快他便釋然地笑了起來,仿佛明白了什麽。“好一句‘流水無意戀落花’,隻是這世間之情又豈是三言兩語能道盡的?”他的聲音低沉而富有磁性,充滿了對世事滄桑的感慨和無奈。
接著,李世民繼續翻閱曉曉偷偷寫下的詩句。每讀一句,他的神情就變得愈發凝重,仿佛那些詩句觸動了他內心深處最柔軟的地方。“我將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此情可待成追憶,隻是當時已惘然。”他一字一句地念出這些詩句,聲音中帶著一絲淡淡的憂傷。
最後,李世民放下手中的紙,深深地看著曉曉。他的目光中既有理解,也有心疼。“曉曉啊曉曉,你這些詩句都充滿了深情與哀愁,朕知道你的心意了。”他輕聲說道,語氣中帶著幾分憐惜與疼惜。
曉曉低頭不語,她知道自己已經無法再隱藏自己的情感了。她默默地發呆著,心中充滿了對未來的迷茫與不安。李世民見狀,輕輕走到她身邊,抬起她的頭讓她與自己對視。“曉曉啊曉曉,朕知你心中定有一番思量。但你要記住朕是大唐之君兒女情長之事還需慎重啊。”他的話語中帶著幾分嚴肅與認真讓曉曉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與責任。
曉曉抬頭看向李世民她的眼中閃爍著堅定與決絕。“皇上您可有喜歡的人嗎?”她突然問到這個問題似乎有些突兀但卻讓李世民陷入了沉思之中。他沉默了一會兒然後緩緩說道:“朕之摯愛乃我大唐江山與萬千黎民百姓!”他的話語中充滿了對國家的熱愛與對百姓的關懷讓曉曉感到了一絲失落與無奈。
“哦……”曉曉輕輕應了一聲然後低下了頭去不再言語。她知道自己與李世民之間有著一道無法逾越的鴻溝那就是他身為大唐之君的責任與使命。她無法要求他放棄一切與自己相守隻能默默地祝福他希望他能夠永遠守護好這片土地和這片土地上的人民。
李世民看著曉曉失落的模樣心中也不由得湧起一股複雜的情感。他放下手中的詩句似笑非笑地看向曉曉:“曉曉啊曉曉你心思玲瓏朕都看在眼裏。隻是這兒女情長之事還需慎重考慮啊。”他的話語中帶著幾分無奈與感慨讓曉曉感受到了他內心的掙紮與矛盾。
曉曉的聲音輕柔得如同春日微風,她低語道:“皇上,既然您都已穿越至此,何不也體驗一下現代的溫馨,擁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家,有老婆孩子相伴左右?”李世民聽後,爽朗的笑聲在空氣中迴蕩,他打趣道:“曉丫頭,你的想法倒是別致。然而,朕的使命是治理大唐,讓百姓安居樂業,而非在此地尋找個人的歸宿。”
曉曉的聲音更加輕柔,仿佛怕驚擾了這份寧靜:“那,如果皇上不打算迴去呢?”李世民聞言,眼神中閃過一絲深思,仿佛穿越了時空的界限,迴到了那個他熟悉又熱愛的朝代。良久,他緩緩開口:“朕雖被此世的繁華所吸引,但大唐的百姓、江山社稷,皆離不開朕的守護。朕的心,始終牽掛著那片土地,終有一日,朕會踏上歸途。”
曉曉的聲音裏帶著一絲堅定:“那我陪你一起。”李世民聞言,目光柔和地看向曉曉,眼中滿是欣慰與感激:“曉曉,你的心意朕已明了,這份情誼朕倍感珍惜。但迴歸之路漫長且未知,兇險萬分,朕怎能讓你身陷險境?”
曉曉的聲音雖小,卻充滿了決心:“我不怕,隻要能與你同行,無論前路如何,我都願意一試。”李世民輕輕搖頭,讚許道:“曉曉,你的勇氣令人欽佩。但此事非同小可,關乎兩國命運,朕需從長計議,不可輕率行事。”
李世民突然抬眼,深邃的目光仿佛能洞察人心,他微微一笑,並未多言,隻是繼續低頭沉浸在詩句的世界中,眉宇間卻流露出幾分不易察覺的悵然。曉曉坐在沙發上,眼神中滿是失落,仿佛失去了所有的光芒。
李世民見狀,放下手中的詩句,緩緩踱步至曉曉身前,語氣中充滿了關懷:“曉曉,莫要太過失落。朕雖非無情之人,但肩上的責任重大,不得不如此。朕明白你的心意,隻是……”
曉曉的聲音中帶著一絲哽咽:“真的沒有辦法了嗎?你能否長住我家,與我一同度過這段時光?”李世民沉吟片刻,神色凝重:“朕亦不知未來如何。若真無法迴歸大唐,朕自會護你周全,隻是此事還需細細思量。”
曉曉的聲音更加低沉:“我的心意,都寫在那首詩裏了。”李世民接過曉曉遞來的詩稿,細細品讀,眼中閃過一絲動容。他輕聲說道:“朕已明了曉曉之情,隻是朕身為大唐皇帝,肩上責任重大,不能輕易許諾。”
曉曉的眼中閃過一絲堅決:“那我跟你迴去,無論大唐還是現代,我都願意陪你一起麵對。”李世民聞言,眉頭微皺,凝視著曉曉,心中五味雜陳。他緩緩搖頭:“曉曉,此事關係重大,朕需權衡利弊,豈能草率決定?”
曉曉突然跪在李世民麵前,淚水在眼眶中打轉:“你答應我吧!我願意與你共赴任何艱難險阻。”李世民連忙扶起曉曉,聲音沉穩而充滿溫情:“曉曉,快起來,莫要行此大禮。朕知你心意深重,但此事關乎兩國命運與萬千百姓的福祉,朕必須慎重考慮。”他的眼神中既有感動也有無奈,仿佛在這一刻,他不再是那個高高在上的皇帝,而是一個同樣有著情感糾葛的普通人。
李世民悠然地躺在沙發上小憩,陽光透過窗簾的縫隙,灑在他那沉穩的麵容上,為他平添了幾分柔和。曉曉,這個總是充滿活力的小女孩,此刻正趴在李世民的身旁,手裏拿著畫筆,在他的臉頰上勾勒出一個滑稽的烏龜圖案。李世民雖然並未真正沉睡,但他選擇以一種寬容和寵溺的態度,默許了曉曉的頑皮行為,嘴角掛著一抹淡淡的微笑,仿佛在享受這份難得的寧靜與溫馨。
“曉曉這丫頭,倒真是調皮得緊啊。”李世民輕聲嘟囔著,聲音裏滿是寵溺與無奈,卻並未真的動怒。他閉上眼睛,繼續閉目養神,任由曉曉在他的臉上自由發揮。
曉曉見李世民非但沒有生氣,反而還如此縱容自己,心中既得意又竊喜,但同時又夾雜著一絲不易察覺的失落。“叫你不懂我!”她嘟起小嘴,故作生氣地說道,手中的畫筆卻依舊沒有停下。
李世民忽然睜開了眼睛,眼神中閃爍著笑意。他迅速而輕柔地抓住了曉曉亂動的手,將她拉近自己,溫柔地說:“朕豈會不知曉你的心意,隻是有些事,朕需權衡利弊,不能單憑一時衝動。曉曉,你且耐心些,莫要再淘氣了。”
曉曉聽到李世民的話,眼神中閃過一絲失落和傷心。她緊緊抱住李世民,仿佛想從他那裏尋找一絲安慰和依靠。李世民也感受到了曉曉的情緒變化,他輕輕拍著曉曉的後背,用低沉而溫和的聲音安慰道:“曉曉,莫要傷心。朕既已承諾護你周全,便絕不會食言。隻是此事關乎重大,朕需從長計議,希望你能理解。”
在李世民的安撫下,曉曉的情緒逐漸平複下來。她抬頭看著李世民那雙深邃的眼眸,心中湧動著複雜的情感。她悄悄地問李世民:“如果真的迴不去我們的世界了,你會要我嗎?”這個問題裏充滿了曉曉的期待和不安。
李世民聞言,輕輕撫摸著曉曉的秀發,眼中閃過一絲溫柔與堅定。他說:“曉曉,朕之摯愛,唯大唐江山與黎民百姓。但朕也深知你對朕的情意。個人情愛之事,朕自會權衡輕重,慎重考慮。你且放心,無論結果如何,朕都會給你一個滿意的答複。”
這段對話在兩人之間悄然進行,仿佛整個世界都為之靜止。李世民與曉曉之間的情感糾葛、權衡與承諾,在這一刻都顯得那麽真實而深刻。
曉曉失落地依偎在李世民的懷抱中,仿佛整個世界都失去了色彩,她的模樣像極了那些為情所困的少女,眼中閃爍著未落的淚珠,嘴角掛著一絲苦澀的微笑。李世民望著她,心中五味雜陳,輕輕歎了口氣,雙手溫柔地環住她的肩膀,那雙手中既有對曉曉的疼惜,也有無法言說的無奈與愧疚。
“曉曉,你知朕心非鐵石,豈能對你無情?隻是這世事紛繁,許多事情並非你我所能左右。”李世民的話語中帶著一絲苦澀,他試圖用言語安撫曉曉,但似乎效果並不明顯。曉曉依然緊咬著嘴唇,目光空洞地望向前方,仿佛整個世界都與她無關。
李世民見狀,心中更加焦急。他輕輕地搖了搖曉曉的肩膀,試圖引起她的注意:“曉曉,你如此這般,朕心中亦是難安。你知朕對你的心意,又何必如此折磨自己呢?”然而,曉曉依然不為所動,她緊閉的雙眼和緊鎖的眉頭仿佛在訴說著她內心的痛苦和掙紮。
李世民見狀,故意板起了臉,但他的聲音卻依然溫和如初。他輕輕地搖了搖頭,嘴角勾起一抹苦笑:“你這丫頭,倔強得讓人心疼。也罷,若真要朕給你賠個不是,朕便賠了又如何?”然而,曉曉依然沒有反應,她仿佛置身於一個隻有自己的世界,外界的一切都無法觸動她的心靈。
曉曉一個人躲在房間裏,淚水如斷了線的珠子般滑落。她緊緊抱住自己,試圖用這種方式來尋求一絲安慰。李世民站在房門外,聽著房間內傳來的隱隱哭聲,他的心仿佛被針紮一般疼痛。他輕輕叩響房門,語氣中滿是溫柔與關切:“曉曉,莫要將自己關在房內。出來與朕說說話吧,可好?”然而,房間內卻是一片寂靜,沒有絲毫迴應。
李世民無奈地歎了口氣,他背手而立,目光深邃地望著遠方。片刻之後,他緩緩開口:“朕便在此處陪著你吧。直到你願意開門見朕為止。”他的話語中帶著一絲堅定與執著,仿佛無論發生什麽事情都無法動搖他的決心。
曉曉在房間內偷偷地哭泣著,她的淚水浸濕了衣襟。她心中充滿了委屈與不解:為什麽他不能明白自己的心意?為什麽他總是要顧及那麽多?難道自己的感受就真的那麽微不足道嗎?
李世民聽到房間內傳來的哭聲心中一緊他連忙上前幾步想要推開門卻又怕驚擾到曉曉。他隻能站在門口用更加溫柔和愧疚的語氣說道:“曉曉莫要哭壞了身子都是朕不好惹你傷心了……”他的話語中帶著深深的自責與懊悔仿佛在這一刻他願意為曉曉承擔所有的痛苦與悲傷。
終於曉曉在淚水與絕望中打開了房門。她站在門口抽泣著看著李世民那雙充滿關切與愧疚的眼睛。她哽咽著說道:“人家都寫的那麽清楚了你還不懂人家心意嗎?”她的聲音中帶著一絲無助與絕望仿佛在這一刻她已經失去了所有的希望與勇氣。
李世民連忙上前幾步將曉曉緊緊抱在懷中。他愧疚地說道:“朕自是明白的隻是此事關乎重大朕需權衡利弊方能給你一個滿意的答複。你莫要再哭了朕會心疼的。”他的聲音中帶著深深的歉意與疼愛仿佛在這一刻他已經將曉曉視為了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人。
李世民看著曉曉那雙哭腫的眼睛心中更加懊悔不已。他連忙站起身語氣中滿是關切地說道:“曉曉你的眼睛……可是哭腫了?都怪朕沒有照顧好你讓你受委屈了。”他的話語中帶著深深的自責與懊悔仿佛在這一刻他已經願意為曉曉付出一切來彌補自己的過錯。
李世民沉默片刻後緩緩開口。他的語氣中帶著對大唐的責任與對曉曉的感情的糾結:“朕身負大唐萬千子民實難輕易決斷……但朕對你亦非無情。朕還需權衡利弊且給朕些時日待朕想出萬全之策再給你答複。”他的話語中帶著深深的無奈與掙紮仿佛在這一刻他已經陷入了兩難的境地。
曉曉傷心地問道:“多久?”她的聲音中帶著一絲急切與期待仿佛在這一刻她已經迫不及待地想要知道答案了。李世民麵露難色地說道:“朕……最多不過數日朕定會給你一個交代你且安心等待便是。”他的話語中帶著一絲堅定與承諾仿佛在這一刻他已經下定了決心要為曉曉解決所有的問題。
數日之後李世民再次來到了曉曉的房門前。他輕輕地敲了敲門門內傳來了一聲微弱的迴應。他推開門看到曉曉正坐在床上目光空洞地望著前方。他緩緩走到床邊輕輕地握住曉曉的手溫柔地說道:“曉曉朕已想好。無論如何朕都不會棄你不顧。”
李世民輕輕地歎了口氣,他的言辭中充滿了深深的感慨與懇切:“唉!朕此番穿越而來,得見你這般多的新奇事物,心中震撼不已。更重要的是,你的真情讓朕深受感動,朕又如何能舍得離開你呢……”他的目光溫柔地落在曉曉的臉上,似乎在尋找著什麽答案。
曉曉的聲音低沉而柔和,她輕輕地問道:“那麽,我在你心中,究竟是什麽樣的存在呢?”這個問題,似乎承載了她所有的期待與不安。李世民聞言,心中不由得一喜,他知道,曉曉的態度已經有所緩和,這是一個極好的開始。
他連忙迴答道:“你於朕而言,自然是極為重要之人。你的存在,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照亮了朕的心房。朕……朕亦心悅你已久。”他的語氣中充滿了堅定與真誠,讓曉曉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溫暖與安心。
曉曉的眼中閃過一絲疑惑與期待,她再次問道:“是……真的嗎?”她的聲音微微顫抖,似乎害怕這隻是自己的一場幻夢。
李世民重重地點了點頭,他的眼神中充滿了不容置疑的堅定:“千真萬確!朕雖心係大唐的江山社稷,但同樣也難以割舍與你的這份情意。你可明白朕的心意?”
曉曉的眼眶微微泛紅,她輕聲說道:“那麽……我是你的妻子嗎?”這個問題,她問得小心翼翼,生怕觸碰到李世民心中的某根敏感神經。
李世民聞言,略微沉吟了一下。他滿眼深情地看著曉曉,仿佛要將她的模樣永遠鐫刻在心底:“若朕能順利迴到大唐,朕定當許你一生榮寵,讓你成為朕最寵愛的女人。但此事還需從長計議,你可願意隨朕一同迴去?”他的語氣中充滿了期待與懇求。
曉曉的眼中閃過一絲堅定與決然,她點了點頭:“嗯!我願意隨你一同迴去。”她的聲音雖然不大,但卻充滿了無比的決心與勇氣。
李世民聞言麵露喜色,他激動地握住曉曉的手,仿佛要將自己的喜悅與激動全部傳遞給她:“朕定當想辦法帶你一同迴到大唐去!讓你與朕共享那盛世繁華!”他的眼神中充滿了期待與憧憬。
曉曉的眼中閃過一絲淚光但她卻努力不讓它落下:“我隻求你真心待我。”她的聲音雖輕卻充滿了力量與堅定。
李世民聞言連忙雙手握住曉曉的手目光灼灼神色鄭重地說道:“朕乃天子一言九鼎!朕對你自是真心實意此生絕不負你!”他的語氣中充滿了堅定與承諾讓曉曉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安心與幸福。
曉曉的眼眶再次泛紅但她卻努力不讓淚水落下:“我真的不在乎你的權利地位我隻希望我們能真心相愛相守一生。”她的聲音雖輕卻充滿了真摯與深情。
李世民聞言將曉曉緊緊擁入懷中下巴抵在她的頭頂聲音溫和而充滿柔情:“朕知曉你的心意朕亦不在乎你是否富貴隻願與你相守共度此生這便是朕心之所向。”他的聲音中充滿了柔情與堅定讓曉曉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溫暖與幸福。
曉曉的眼中再次閃過一絲淚光但她卻微笑著說道:“哪怕你不是皇帝我也願意跟你相伴一生。”她的聲音雖輕卻充滿了堅定與決心讓李世民感受到了她對自己深深的愛意與承諾。
李世民的心中感動不已他雙臂收緊將曉曉抱得更緊仿佛要將她融入自己的骨血之中:“得你此言朕心甚慰!朕定不會負你此生有你足矣!”他的聲音中充滿了感激與幸福仿佛整個世界都因此而變得美好起來。
李世民輕柔地撫摸著曉曉的發絲,如同在嗬護一朵珍貴的花朵,他的嘴角掛著一抹滿足的微笑,那笑容裏充滿了對曉曉的深深愛意與寵溺。他溫柔地說道:“曉曉,朕會盡快安排好一切,帶你迴到那繁華而神秘的大唐,與你攜手共度餘生,直到白發蒼蒼,共赴那白頭之約。”
曉曉聞言,眼中閃過一絲猶豫,她輕聲說道:“皇上,我其實隻想住在一個最清淨的地方,遠離塵世的喧囂與紛擾。”李世民聞言,寵溺地看著曉曉,他的笑容更加溫柔了:“曉曉,這有何難?朕的皇宮雖大,卻也有許多幽靜清雅之地,朕定能為你尋得一處讓你心滿意足的居所,讓你在那裏安享寧靜與自在。”
曉曉聽完李世民的話後,內心不禁泛起絲絲漣漪,猶如一池春水被春風吹拂般蕩漾開來,她微微低下頭,露出一絲嬌羞的神色,輕聲說道:“皇上,您待我真好……可是臣妾還是擔心自己迴宮之後會不適應那裏的規矩和禮節呢!”
李世民微微一笑,他伸出手輕輕地撫摸著曉曉的頭發,語氣柔和而堅定地迴答道:“曉曉啊,不必太過憂慮這些瑣事。朕喜愛的是真實的你,而非那些繁瑣的禮節和規矩。朕會保護好你,讓你在宮中能夠自由自在地生活。”
說著,李世民情不自禁地在曉曉的額頭留下一個輕柔的吻,他的目光中充滿了深情和決心,繼續說道:“曉曉,朕要讓天下人皆知,你是朕心頭摯愛之人,如同朕生命中的瑰寶一般。無論是誰,都不能對你妄加評議,更不能對你說三道四。”
聽到這番動人的話語,曉曉的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她微微頷首,眼中閃爍著感動的淚花。她感受到了李世民對她深深的愛意,這份愛如同溫暖的陽光照耀在她的心房,給予她無盡的力量和勇氣。
然而,就在這時,曉曉的腦海中突然閃過一道靈光,她抬起頭,看著李世民,猶豫了一下,然後開口問道:“皇上,如果我真的迴宮了,那以後我們該如何相處呢?畢竟臣妾現在還隻是一個小小的宮女,地位卑微……”
李世民聽後,哈哈大笑起來,他一把將曉曉攬入懷中,寵溺地說道:“曉曉,朕既然已經決定帶你迴宮,自然不會再讓你受半點委屈。從今天起,你便是朕的貴妃,地位尊崇無比。以後,你就安心陪伴在朕的身邊吧。”
曉曉聞言,心中頓時湧起一股暖流,她緊緊依偎在李世民的懷中,感受著他堅實的胸膛帶來的安全感。這一刻,她覺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女人。
李世民輕輕拍打著曉曉的肩膀,安慰道:“好了,不要再胡思亂想了。有朕在,你無需擔憂任何事情。隻要你開開心心地陪在朕的身邊,就是朕最大的心願。”
曉曉乖巧地點點頭,眼中閃爍著幸福的光芒。她暗自下定決心,一定要好好陪伴在李世民的身旁,用自己的溫柔和體貼來迴報他的深情厚愛。從此刻開始,她將成為李世民生命中最重要的女人,共同度過每一個美好的時光。
曉曉被李世民的話深深打動,她抬起頭,眼中閃爍著期待的光芒:“皇上,那我以什麽身份迴去呢?”李世民一手攬著曉曉的肩膀,一手輕撫著下巴,似乎在認真思考這個問題。片刻之後,他微微一笑,說道:“曉曉,朕封你為貴妃如何?這樣,你便能名正言順地留在朕的身邊了。當然,如果你不喜歡這個身份,朕也可以為你另想他法。”
曉曉聞言,輕輕搖了搖頭,她認真地看著李世民說道:“皇上,我隻求你的真心。隻要你是真心待我,我便心滿意足了。”李世民聞言,雙手捧起曉曉的臉頰,與她對視著。他的眼神真摯而熱烈,仿佛要將曉曉深深地烙印在心中:“曉曉,朕自然是真心待你的。朕對你的心意,天地可鑒,此生不渝。無論未來如何變遷,朕都會一如既往地珍惜你、愛護你。”
曉曉被李世民的真情所打動,她眼中閃爍著淚光。她輕輕地說道:“皇上,長孫皇後賢良淑德,是後宮的楷模。我自知無法與她相提並論。”李世民聞言,點了點頭表示讚同。他的眼中流露出懷念之色:“曉曉,你說得沒錯。長孫皇後確實是賢良淑德之人,但你也不要妄自菲薄。你活潑開朗、純真善良,正是朕所喜愛的獨特之處。”
說到這裏,李世民忍不住笑了起來:“曉曉啊曉曉,你就是朕的開心果。每當朕看到你笑的時候,所有的煩惱都煙消雲散了。”曉曉也被李世民的話逗笑了,她說道:“皇上,若是在你的後宮中生活,我恐怕會天天躲在自己的宮裏,遠離那些爭寵的鬥爭。”
李世民聞言,將曉曉緊緊摟在懷中。他的語氣堅定而溫柔:“曉曉莫怕。朕說過會護你周全就絕不會食言。在朕的後宮中沒有人可以傷害你一分一毫。朕會為你營造一個安全、寧靜的環境讓你安心生活。”他頓了頓又繼續說道:“而且曉曉你知道嗎?你不僅僅是朕的貴妃更是朕心靈的寄托和依靠。”
正當兩人沉浸在溫馨的氛圍中時李世民忽然想到了什麽。他鬆開曉曉從袖中拿出一個精致的小物件——一枚晶瑩剔透的玉佩。他拿起玉佩在曉曉眼前晃了晃然後拉起曉曉的手將玉佩放在了她手心:“曉曉這是朕隨身攜帶的玉佩見它如見朕你可要好好收著。”
曉曉看著手中的玉佩心中湧起一股暖流。她抬頭看著李世民說道:“皇上這太貴重了!我受不起!”李世民卻將曉曉的手合攏將玉佩包在她手中語氣中帶著不容拒絕的霸道:“曉曉朕送出去的東西豈有收迴之理?你就安心收下吧。這是朕對你的一片心意也是朕對你承諾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