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六章:朝堂爭辯,生死攸關
李綱匆匆趕迴京城,即刻進宮麵聖。皇帝高坐龍椅之上,麵色陰沉。見李綱進來,劈頭便問:“李卿,朕聽聞你在梁山竟要答應他們保留編製的無理要求,可有此事?”
李綱心中一凜,趕忙跪地奏道:“陛下息怒。梁山眾人雖為草寇,但多年來在梁山替天行道,頗得民心,且他們此次招安之意誠懇。保留部分編製,一則可安撫梁山眾兄弟之心,讓他們安心為朝廷效力;二則,若處置不當,恐再生戰事,徒增傷亡,耗費錢糧。”
高俅在一旁冷哼一聲,出列奏道:“陛下,李綱所言差矣。梁山賊寇反複無常,今日招安,明日便可能反水。保留編製,無疑是養虎為患,將來必成大患!”
其他幾位支持高俅的大臣也紛紛附和:“陛下,萬萬不可答應梁山賊寇的要求,應以武力剿滅,以正朝廷威嚴!”
李綱心中焦急,據理力爭:“陛下,梁山勢力已成,若貿然圍剿,勝負難料。且如今邊疆戰事吃緊,若能招安梁山,讓他們奔赴邊疆,抵禦外敵,豈不是一舉兩得?”
皇帝聽著兩派激烈的爭辯,心中猶豫不決。他深知李綱所言有理,招安梁山確實能為朝廷增添一股力量;但高俅等人的擔憂也並非全無道理,梁山眾人畢竟出身草莽,難以完全信任。
就在皇帝舉棋不定之時,一位老臣站了出來,此人是朝中元老,威望極高。他緩緩說道:“陛下,老臣以為,可先答應梁山的部分要求,招安之後,再慢慢削弱他們的勢力。如此,既能避免戰事,又能將梁山納入朝廷掌控之中。”
皇帝聽了,若有所思。最終,他決定讓李綱再次前往梁山,與宋江等人商議,在答應梁山保留部分編製的同時,必須增加一些限製條件,確保梁山眾人招安後不會對朝廷構成威脅。
李綱領命而出,準備再次前往梁山。然而,高俅等人並不甘心失敗,他們暗中策劃,打算在李綱再次前往梁山的途中,製造更大的麻煩,徹底破壞招安之事。
李綱此次前往梁山能否順利與宋江等人達成協議?高俅等人又會在途中設下怎樣的陷阱?梁山眾人麵對朝廷提出的新條件,又會作何反應?這場充滿波折的招安之路,究竟能否迎來最終的結局?
第二百三十七章:再赴梁山,危機四伏
李綱領命,不敢耽擱,迅速準備再次前往梁山。高俅得知消息後,與親信密謀一番,決定在李綱必經的一處山穀設下埋伏。他們收買了一群亡命之徒,準備等李綱進入山穀後,將其劫殺,然後嫁禍給梁山。
李綱帶著一隊侍衛,踏上了前往梁山的路途。一路上,他心中憂慮,深知此次談判至關重要,容不得半點差錯。當隊伍行至那處山穀時,四周寂靜無聲,卻隱隱透著一股詭異的氣息。
李綱心中警覺,對侍衛們說道:“大家小心,此處恐有埋伏。”然而,他話音剛落,隻聽一聲唿哨,山穀兩側湧出大批手持利刃的黑衣人。為首的黑衣人一聲令下:“殺,一個不留!”黑衣人如潮水般向李綱等人撲來。
李綱的侍衛們迅速圍成一圈,將李綱護在中間。他們奮力抵抗,與黑衣人展開殊死搏鬥。但黑衣人人數眾多,且個個兇悍無比,侍衛們漸漸有些力不從心。
就在這危急時刻,山穀外突然傳來一陣馬蹄聲。原來是燕青、戴宗等人得知李綱再次前來,擔心他途中遭遇不測,便一路暗中護送。燕青看到山穀內的情形,立刻張弓搭箭,射中了為首黑衣人的後背。那黑衣人慘叫一聲,倒在地上。
戴宗則施展神行之術,衝入敵陣,手中樸刀連砍數人。緊接著,燕青率領梁山好漢們也如猛虎下山般衝入山穀。黑衣人沒想到半路殺出援兵,頓時陣腳大亂。
在梁山好漢和李綱侍衛的內外夾擊下,黑衣人漸漸抵擋不住,開始四散逃竄。李綱看著前來救援的梁山好漢,心中既感激又感慨。他深知,若沒有梁山眾人,自己今日恐怕性命不保。
燕青來到李綱麵前,說道:“李大人,您沒事吧?我們擔心您途中有危險,便跟了過來,果然發現這群賊人意圖不軌。”李綱感激地說道:“多謝諸位英雄,若不是你們及時趕到,我李某今日就葬身於此了。”
然而,經過此次襲擊,李綱深知招安之路困難重重,高俅等人必定不會輕易放棄破壞。他與梁山眾人能否順利抵達梁山,完成此次至關重要的談判?高俅等人在得知此次伏擊失敗後,又會想出什麽更陰險的手段來阻止招安?這場波折不斷的招安之旅,究竟會走向何方?
第二百三十八章:艱難談判,曙光初現
在燕青等人的護送下,李綱終於有驚無險地抵達梁山。宋江率領眾兄弟再次在聚義廳迎接,雙方入座後,氣氛略顯凝重。
李綱深知時間緊迫,也不兜圈子,開門見山地說:“宋頭領,此次陛下恩準,可答應梁山保留部分編製,但為防後患,也有諸多限製。其一,梁山軍隊雖可保留部分原有編製,但需定期接受朝廷檢閱,聽從朝廷軍事調遣,不得有誤;其二,招安之後,梁山眾人需入京述職,以表忠心。”
宋江聽完,眉頭緊鎖,與吳用等兄弟交換了一下眼神。保留編製雖遂了梁山眾人的心願,但入京述職風險極大,高俅等人必定會在京城設下重重陷阱。
吳用起身,恭敬地對李綱說:“李大人,入京述職一事,我等兄弟多有顧慮。高俅等人對我梁山心懷敵意,入京恐遭不測。”
李綱長歎一聲,說道:“吳軍師所言極是,我亦知高俅等人不會善罷甘休。但這是陛下旨意,若不答應,招安恐難成。我願向諸位保證,在京期間,我會全力周旋,確保各位安全。”
廳內眾人陷入沉思,李逵忍不住又要發作,被宋江用眼神製止。宋江起身,對李綱說道:“李大人,我等相信您的為人和能力。隻是此事關乎眾多兄弟性命,容我等商議片刻。”
李綱點頭同意。宋江帶著眾兄弟進入後堂,大家你一言我一語,爭論不休。有人覺得入京太過危險,不如放棄招安;但也有人認為這是難得的機會,錯過恐再無出路。
最終,宋江沉思良久後說:“我等兄弟本就渴望為朝廷效力,如今有此機會,不應輕易放棄。李大人德高望重,既然他願意擔保,我們便信他一次。但同時,我們也要做好萬全準備,以防不測。”
眾人聽了,雖仍有擔憂,但也覺得宋江所言有理,便紛紛點頭。迴到聚義廳,宋江對李綱說:“李大人,我等願意答應朝廷條件,但還望大人能在皇上麵前多多美言,讓我等能順利招安,為朝廷盡忠。”
李綱麵露欣慰之色,說道:“宋頭領放心,我定會竭盡全力。”
然而,高俅等人得知李綱與梁山達成初步協議後,必定不會善罷甘休。他們會在京城布下怎樣的天羅地網?梁山眾人入京後,又將遭遇哪些意想不到的危機?這場艱難的招安之路,是否真的能迎來圓滿結局?
第二百三十九章:入京前夕,暗流湧動
梁山與李綱達成初步協議後,開始緊鑼密鼓地籌備入京事宜。宋江深知此行兇險,一邊安排林衝、武鬆等武藝高強的兄弟負責眾人沿途及在京期間的安保,一邊讓吳用謀劃應對各種可能出現的危機。
高俅得知梁山答應入京述職的消息後,與親信在太尉府中密謀。高俅滿臉陰狠地說:“梁山這群賊寇竟敢答應入京,看來是自尋死路。你們立刻在京城安排人手,務必在他們入京途中和到達京城後,製造事端,讓他們有來無迴,徹底破壞招安之事。”
親信們紛紛領命,其中一人獻計道:“太尉,我們可聯絡京城周邊的綠林勢力,讓他們在梁山眾人入京途中設伏,打他們個措手不及。同時,在京城內,我們可以安排人手混入客棧、酒館等場所,一旦找到機會,就給梁山賊寇安上莫須有的罪名,借朝廷之手將他們鏟除。”
高俅聽後,滿意地點點頭:“此計甚妙。另外,你們再去散播謠言,說梁山賊寇入京意圖不軌,煽動京城百姓對梁山的敵意。”
與此同時,梁山這邊也察覺到了潛在的危機。戴宗憑借他的人脈,打聽到高俅等人在京城周邊活動頻繁,似乎在拉攏各方勢力。宋江召集眾兄弟商議對策,吳用分析道:“高俅必定會在沿途和京城設下重重陷阱,我們不能掉以輕心。入京途中,我們要加強戒備,多派探子。到了京城,盡量減少外出,避免與不明身份之人發生衝突。”
穆羽也說道:“宋哥哥,我可帶領一部分騎兵,在暗中跟隨,以防萬一。若有敵人襲擊,我們可前後夾擊,讓他們有來無迴。”
宋江點頭讚許:“如此甚好。此次入京,關乎我梁山兄弟的生死存亡,大家務必小心謹慎。”
一切準備就緒,梁山眾人即將踏上入京之路。他們能否順利衝破高俅等人在沿途設下的重重阻礙?到了京城,又該如何應對高俅精心策劃的陰謀和京城百姓的誤解?這場充滿危機的入京之旅,究竟會發生哪些驚心動魄的故事?
第二百四十章:入京險途,危機四伏
梁山眾人在宋江的帶領下,終於踏上了入京之路。隊伍整齊有序,然而每個人心中都緊繃著一根弦,深知高俅等人不會輕易放過他們。
行至一處山林時,前方探子來報,稱發現有不明身份的人在附近出沒,形跡可疑。宋江立刻下令,讓林衝、武鬆等人加強戒備,全體進入戰鬥狀態。
就在此時,隻聽一陣喊殺聲響起,從山林兩側湧出大批手持兵器的綠林匪徒。他們正是高俅聯絡的勢力,企圖在此伏擊梁山眾人。
林衝手持長槍,大喝一聲:“賊寇休得猖狂!” 率先衝入敵陣。他的長槍如龍蛇般舞動,所到之處,匪徒紛紛倒下。武鬆揮舞雙刀,緊隨其後,刀光閃爍,血花飛濺。
梁山眾人訓練有素,麵對匪徒的突襲,並未慌亂。他們迅速組成陣型,與匪徒展開激烈拚殺。然而,匪徒人數眾多,且占據地形優勢,一時間,雙方陷入僵持。
正在戰鬥膠著之時,穆羽率領的騎兵如疾風般從後方殺來。騎兵們馬蹄聲如雷,長槍橫掃,瞬間將匪徒的陣型衝得七零八落。前後夾擊之下,匪徒們漸漸抵擋不住,開始四散逃竄。
宋江看著遠去的匪徒,心中明白,這隻是高俅的第一波攻擊,後麵的危險還在等著他們。經過短暫整頓,隊伍繼續前行。
當他們來到一座城鎮時,卻發現氣氛異常。街上的百姓對他們指指點點,眼神中充滿了敵意。原來,高俅派人散播的謠言已經在城鎮中傳開,百姓們誤以為梁山眾人是來京城作亂的賊寇。
宋江深知這樣的局麵若不盡快化解,對他們入京極為不利。他決定派燕青、戴宗等人去與百姓溝通,解釋梁山招安的誠意。燕青憑借著他的俊朗外表和出色口才,耐心地向百姓們講述梁山的故事,以及此次招安為國家效力的決心。
然而,就在燕青等人努力安撫百姓時,突然有幾個地痞流氓跳出來,指責梁山眾人是騙子,還煽動百姓圍攻他們。場麵頓時陷入混亂。
燕青等人能否在混亂中穩住局麵,化解百姓的誤解?高俅等人又會在接下來的入京途中,設下怎樣更加陰險的陷阱?梁山眾人能否順利抵達京城,完成招安的關鍵一步?這場危機四伏的入京之旅,究竟會如何發展?
李綱匆匆趕迴京城,即刻進宮麵聖。皇帝高坐龍椅之上,麵色陰沉。見李綱進來,劈頭便問:“李卿,朕聽聞你在梁山竟要答應他們保留編製的無理要求,可有此事?”
李綱心中一凜,趕忙跪地奏道:“陛下息怒。梁山眾人雖為草寇,但多年來在梁山替天行道,頗得民心,且他們此次招安之意誠懇。保留部分編製,一則可安撫梁山眾兄弟之心,讓他們安心為朝廷效力;二則,若處置不當,恐再生戰事,徒增傷亡,耗費錢糧。”
高俅在一旁冷哼一聲,出列奏道:“陛下,李綱所言差矣。梁山賊寇反複無常,今日招安,明日便可能反水。保留編製,無疑是養虎為患,將來必成大患!”
其他幾位支持高俅的大臣也紛紛附和:“陛下,萬萬不可答應梁山賊寇的要求,應以武力剿滅,以正朝廷威嚴!”
李綱心中焦急,據理力爭:“陛下,梁山勢力已成,若貿然圍剿,勝負難料。且如今邊疆戰事吃緊,若能招安梁山,讓他們奔赴邊疆,抵禦外敵,豈不是一舉兩得?”
皇帝聽著兩派激烈的爭辯,心中猶豫不決。他深知李綱所言有理,招安梁山確實能為朝廷增添一股力量;但高俅等人的擔憂也並非全無道理,梁山眾人畢竟出身草莽,難以完全信任。
就在皇帝舉棋不定之時,一位老臣站了出來,此人是朝中元老,威望極高。他緩緩說道:“陛下,老臣以為,可先答應梁山的部分要求,招安之後,再慢慢削弱他們的勢力。如此,既能避免戰事,又能將梁山納入朝廷掌控之中。”
皇帝聽了,若有所思。最終,他決定讓李綱再次前往梁山,與宋江等人商議,在答應梁山保留部分編製的同時,必須增加一些限製條件,確保梁山眾人招安後不會對朝廷構成威脅。
李綱領命而出,準備再次前往梁山。然而,高俅等人並不甘心失敗,他們暗中策劃,打算在李綱再次前往梁山的途中,製造更大的麻煩,徹底破壞招安之事。
李綱此次前往梁山能否順利與宋江等人達成協議?高俅等人又會在途中設下怎樣的陷阱?梁山眾人麵對朝廷提出的新條件,又會作何反應?這場充滿波折的招安之路,究竟能否迎來最終的結局?
第二百三十七章:再赴梁山,危機四伏
李綱領命,不敢耽擱,迅速準備再次前往梁山。高俅得知消息後,與親信密謀一番,決定在李綱必經的一處山穀設下埋伏。他們收買了一群亡命之徒,準備等李綱進入山穀後,將其劫殺,然後嫁禍給梁山。
李綱帶著一隊侍衛,踏上了前往梁山的路途。一路上,他心中憂慮,深知此次談判至關重要,容不得半點差錯。當隊伍行至那處山穀時,四周寂靜無聲,卻隱隱透著一股詭異的氣息。
李綱心中警覺,對侍衛們說道:“大家小心,此處恐有埋伏。”然而,他話音剛落,隻聽一聲唿哨,山穀兩側湧出大批手持利刃的黑衣人。為首的黑衣人一聲令下:“殺,一個不留!”黑衣人如潮水般向李綱等人撲來。
李綱的侍衛們迅速圍成一圈,將李綱護在中間。他們奮力抵抗,與黑衣人展開殊死搏鬥。但黑衣人人數眾多,且個個兇悍無比,侍衛們漸漸有些力不從心。
就在這危急時刻,山穀外突然傳來一陣馬蹄聲。原來是燕青、戴宗等人得知李綱再次前來,擔心他途中遭遇不測,便一路暗中護送。燕青看到山穀內的情形,立刻張弓搭箭,射中了為首黑衣人的後背。那黑衣人慘叫一聲,倒在地上。
戴宗則施展神行之術,衝入敵陣,手中樸刀連砍數人。緊接著,燕青率領梁山好漢們也如猛虎下山般衝入山穀。黑衣人沒想到半路殺出援兵,頓時陣腳大亂。
在梁山好漢和李綱侍衛的內外夾擊下,黑衣人漸漸抵擋不住,開始四散逃竄。李綱看著前來救援的梁山好漢,心中既感激又感慨。他深知,若沒有梁山眾人,自己今日恐怕性命不保。
燕青來到李綱麵前,說道:“李大人,您沒事吧?我們擔心您途中有危險,便跟了過來,果然發現這群賊人意圖不軌。”李綱感激地說道:“多謝諸位英雄,若不是你們及時趕到,我李某今日就葬身於此了。”
然而,經過此次襲擊,李綱深知招安之路困難重重,高俅等人必定不會輕易放棄破壞。他與梁山眾人能否順利抵達梁山,完成此次至關重要的談判?高俅等人在得知此次伏擊失敗後,又會想出什麽更陰險的手段來阻止招安?這場波折不斷的招安之旅,究竟會走向何方?
第二百三十八章:艱難談判,曙光初現
在燕青等人的護送下,李綱終於有驚無險地抵達梁山。宋江率領眾兄弟再次在聚義廳迎接,雙方入座後,氣氛略顯凝重。
李綱深知時間緊迫,也不兜圈子,開門見山地說:“宋頭領,此次陛下恩準,可答應梁山保留部分編製,但為防後患,也有諸多限製。其一,梁山軍隊雖可保留部分原有編製,但需定期接受朝廷檢閱,聽從朝廷軍事調遣,不得有誤;其二,招安之後,梁山眾人需入京述職,以表忠心。”
宋江聽完,眉頭緊鎖,與吳用等兄弟交換了一下眼神。保留編製雖遂了梁山眾人的心願,但入京述職風險極大,高俅等人必定會在京城設下重重陷阱。
吳用起身,恭敬地對李綱說:“李大人,入京述職一事,我等兄弟多有顧慮。高俅等人對我梁山心懷敵意,入京恐遭不測。”
李綱長歎一聲,說道:“吳軍師所言極是,我亦知高俅等人不會善罷甘休。但這是陛下旨意,若不答應,招安恐難成。我願向諸位保證,在京期間,我會全力周旋,確保各位安全。”
廳內眾人陷入沉思,李逵忍不住又要發作,被宋江用眼神製止。宋江起身,對李綱說道:“李大人,我等相信您的為人和能力。隻是此事關乎眾多兄弟性命,容我等商議片刻。”
李綱點頭同意。宋江帶著眾兄弟進入後堂,大家你一言我一語,爭論不休。有人覺得入京太過危險,不如放棄招安;但也有人認為這是難得的機會,錯過恐再無出路。
最終,宋江沉思良久後說:“我等兄弟本就渴望為朝廷效力,如今有此機會,不應輕易放棄。李大人德高望重,既然他願意擔保,我們便信他一次。但同時,我們也要做好萬全準備,以防不測。”
眾人聽了,雖仍有擔憂,但也覺得宋江所言有理,便紛紛點頭。迴到聚義廳,宋江對李綱說:“李大人,我等願意答應朝廷條件,但還望大人能在皇上麵前多多美言,讓我等能順利招安,為朝廷盡忠。”
李綱麵露欣慰之色,說道:“宋頭領放心,我定會竭盡全力。”
然而,高俅等人得知李綱與梁山達成初步協議後,必定不會善罷甘休。他們會在京城布下怎樣的天羅地網?梁山眾人入京後,又將遭遇哪些意想不到的危機?這場艱難的招安之路,是否真的能迎來圓滿結局?
第二百三十九章:入京前夕,暗流湧動
梁山與李綱達成初步協議後,開始緊鑼密鼓地籌備入京事宜。宋江深知此行兇險,一邊安排林衝、武鬆等武藝高強的兄弟負責眾人沿途及在京期間的安保,一邊讓吳用謀劃應對各種可能出現的危機。
高俅得知梁山答應入京述職的消息後,與親信在太尉府中密謀。高俅滿臉陰狠地說:“梁山這群賊寇竟敢答應入京,看來是自尋死路。你們立刻在京城安排人手,務必在他們入京途中和到達京城後,製造事端,讓他們有來無迴,徹底破壞招安之事。”
親信們紛紛領命,其中一人獻計道:“太尉,我們可聯絡京城周邊的綠林勢力,讓他們在梁山眾人入京途中設伏,打他們個措手不及。同時,在京城內,我們可以安排人手混入客棧、酒館等場所,一旦找到機會,就給梁山賊寇安上莫須有的罪名,借朝廷之手將他們鏟除。”
高俅聽後,滿意地點點頭:“此計甚妙。另外,你們再去散播謠言,說梁山賊寇入京意圖不軌,煽動京城百姓對梁山的敵意。”
與此同時,梁山這邊也察覺到了潛在的危機。戴宗憑借他的人脈,打聽到高俅等人在京城周邊活動頻繁,似乎在拉攏各方勢力。宋江召集眾兄弟商議對策,吳用分析道:“高俅必定會在沿途和京城設下重重陷阱,我們不能掉以輕心。入京途中,我們要加強戒備,多派探子。到了京城,盡量減少外出,避免與不明身份之人發生衝突。”
穆羽也說道:“宋哥哥,我可帶領一部分騎兵,在暗中跟隨,以防萬一。若有敵人襲擊,我們可前後夾擊,讓他們有來無迴。”
宋江點頭讚許:“如此甚好。此次入京,關乎我梁山兄弟的生死存亡,大家務必小心謹慎。”
一切準備就緒,梁山眾人即將踏上入京之路。他們能否順利衝破高俅等人在沿途設下的重重阻礙?到了京城,又該如何應對高俅精心策劃的陰謀和京城百姓的誤解?這場充滿危機的入京之旅,究竟會發生哪些驚心動魄的故事?
第二百四十章:入京險途,危機四伏
梁山眾人在宋江的帶領下,終於踏上了入京之路。隊伍整齊有序,然而每個人心中都緊繃著一根弦,深知高俅等人不會輕易放過他們。
行至一處山林時,前方探子來報,稱發現有不明身份的人在附近出沒,形跡可疑。宋江立刻下令,讓林衝、武鬆等人加強戒備,全體進入戰鬥狀態。
就在此時,隻聽一陣喊殺聲響起,從山林兩側湧出大批手持兵器的綠林匪徒。他們正是高俅聯絡的勢力,企圖在此伏擊梁山眾人。
林衝手持長槍,大喝一聲:“賊寇休得猖狂!” 率先衝入敵陣。他的長槍如龍蛇般舞動,所到之處,匪徒紛紛倒下。武鬆揮舞雙刀,緊隨其後,刀光閃爍,血花飛濺。
梁山眾人訓練有素,麵對匪徒的突襲,並未慌亂。他們迅速組成陣型,與匪徒展開激烈拚殺。然而,匪徒人數眾多,且占據地形優勢,一時間,雙方陷入僵持。
正在戰鬥膠著之時,穆羽率領的騎兵如疾風般從後方殺來。騎兵們馬蹄聲如雷,長槍橫掃,瞬間將匪徒的陣型衝得七零八落。前後夾擊之下,匪徒們漸漸抵擋不住,開始四散逃竄。
宋江看著遠去的匪徒,心中明白,這隻是高俅的第一波攻擊,後麵的危險還在等著他們。經過短暫整頓,隊伍繼續前行。
當他們來到一座城鎮時,卻發現氣氛異常。街上的百姓對他們指指點點,眼神中充滿了敵意。原來,高俅派人散播的謠言已經在城鎮中傳開,百姓們誤以為梁山眾人是來京城作亂的賊寇。
宋江深知這樣的局麵若不盡快化解,對他們入京極為不利。他決定派燕青、戴宗等人去與百姓溝通,解釋梁山招安的誠意。燕青憑借著他的俊朗外表和出色口才,耐心地向百姓們講述梁山的故事,以及此次招安為國家效力的決心。
然而,就在燕青等人努力安撫百姓時,突然有幾個地痞流氓跳出來,指責梁山眾人是騙子,還煽動百姓圍攻他們。場麵頓時陷入混亂。
燕青等人能否在混亂中穩住局麵,化解百姓的誤解?高俅等人又會在接下來的入京途中,設下怎樣更加陰險的陷阱?梁山眾人能否順利抵達京城,完成招安的關鍵一步?這場危機四伏的入京之旅,究竟會如何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