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水路交鋒,險象環生
阮氏兄弟將發現隱秘水路的消息帶迴梁山,眾人皆是一喜。但聽聞高俅派了精銳水軍在附近巡邏,氣氛又變得凝重起來。
晁蓋看著眾人,說道:“這條水路對我們至關重要,無論如何都要想辦法突破敵軍的封鎖。”
林衝站出來,說道:“晁天王,我願帶領梁山水軍,與高俅的水軍在水路一決高下。隻要我們出其不意,或許能成功突圍。”
吳用思索片刻,說道:“林教頭,此計可行,但需周密安排。高俅的水軍既然在此巡邏,必定有所防備。我們可以先派一小隊人馬佯裝從其他方向突圍,吸引敵軍的注意力,然後你帶領主力從隱秘水路出擊。”
林衝點頭稱是,隨後便開始挑選精銳水軍,準備作戰。阮氏兄弟更是摩拳擦掌,他們對這片水域了如指掌,決心要給高俅的水軍一個狠狠的教訓。
一切準備就緒,佯攻小隊率先出發。他們駕駛著戰船,故意在水泊的另一處製造出巨大的動靜,擂鼓呐喊,做出一副要強行突圍的架勢。
高俅的水軍將領聽到消息後,果然中計,立刻率領大部分戰船朝著佯攻方向駛去。林衝見時機已到,一聲令下:“出發!”他帶領著梁山的主力水軍,悄無聲息地駛向隱秘水路。
然而,高俅的水軍並非完全沒有防備。在隱秘水路的出口處,還留下了一小隊戰船巡邏。當林衝等人的戰船剛一露頭,敵軍便發現了他們,頓時戰鼓敲響,雙方進入戰鬥狀態。
林衝看著眼前的敵軍,大聲喊道:“兄弟們,不要畏懼,衝過去就是勝利!”說罷,他一馬當先,站在船頭,手持長槍,與敵軍展開激戰。
阮氏兄弟也不甘示弱,他們各自施展本領。阮小二揮舞著大刀,砍向靠近的敵船;阮小五則用鉤鐮槍,將敵軍的戰船勾住,防止其逃脫;阮小七更是站在高處,用弓箭射擊敵軍的將領。
一時間,水麵上喊殺聲四起,戰船相互碰撞,箭如雨下。高俅留下的這隊水軍雖人數不多,但都是精銳,他們拚死抵抗,試圖攔住林衝等人的去路。
梁山的戰船在敵軍的攻擊下,也有不少受到損傷。一些士兵不幸中箭落水,但梁山眾人毫不退縮,他們懷著堅定的信念,向著敵軍發起一輪又一輪的衝鋒。
這場水路交鋒異常激烈,林衝等人能否突破眼前這隊敵軍的阻攔,成功打通與外界聯係的通道?而在佯攻方向,當高俅的水軍發現中計後,必定會迅速趕迴,梁山的佯攻小隊又能否抵擋住敵軍的怒火,為林衝等人爭取足夠的時間?
第三十七章:突破封鎖,風雲突變
林衝見正麵突破受阻,敵方戰船防守嚴密,弓弩手不斷朝著梁山戰船射擊。他靈機一動,對身旁的士兵喊道:“快去準備火油,我們用火攻!”
士兵們迅速行動,將準備好的火油搬上船頭。林衝看準時機,下令將火油點燃,拋向敵船。熊熊燃燒的火油濺落在敵船上,瞬間燃起大火。敵軍頓時大亂,不少士兵忙著救火,陣腳出現鬆動。
林衝趁機大喝:“兄弟們,衝啊!”梁山戰船如離弦之箭,向著敵陣衝去。阮氏兄弟身先士卒,帶領著水性好的士兵,跳入水中,潛遊到敵船下方,用利刃鑿穿船底。一時間,敵船紛紛漏水下沉,敵軍慘叫連連。
在梁山眾人的奮力攻擊下,高俅留下的這隊巡邏水軍終於抵擋不住,紛紛潰敗。林衝等人成功突破了水路封鎖,朝著隱秘水路連通的城鎮駛去。
然而,在佯攻方向,高俅的水軍發現中計後,氣得暴跳如雷,立刻調轉船頭,氣勢洶洶地朝著梁山佯攻小隊殺迴。佯攻小隊的將領看著如潮水般湧來的敵軍,深知敵眾我寡,形勢危急。但他們毫無懼色,迅速組織防禦,準備拚死一戰。
敵軍的戰船如黑雲般壓來,箭矢如雨點般射向佯攻小隊的戰船。佯攻小隊的士兵們用盾牌抵擋,同時奮力反擊。但敵軍攻勢太猛,不少戰船被擊中,燃起大火。
就在佯攻小隊快要支撐不住時,吳用在梁山主寨察覺到了危險。他立刻又派出一隊生力軍,從側翼殺出,支援佯攻小隊。這隊生力軍如猛虎下山,突然出現在敵軍側翼,敵軍頓時陣腳大亂。
佯攻小隊見援軍到來,士氣大振,與援軍裏應外合,對敵軍展開反擊。高俅的水軍沒想到會遭遇兩麵夾擊,一時間陷入混亂。
此時,林衝已經帶領船隊成功抵達了連通的城鎮。他們與當地的勢力取得聯係,說明了梁山的情況,並得到了一些糧草和物資的支援。正當林衝準備帶領船隊返迴梁山時,卻收到了一個驚人的消息:朝廷內部發生了權力爭鬥,高俅的勢力受到了一定的打壓,部分原本支持高俅圍剿梁山的官員,開始動搖立場。
這個消息對於梁山來說,究竟是福是禍?梁山又該如何利用這風雲突變的局勢,進一步發展壯大,應對接下來可能出現的各種情況?
第三十八章:局勢變幻,抉擇當前
林衝得知朝廷內部權力爭鬥的消息後,深知此事對梁山影響重大,不敢耽擱,立刻率領船隊趕迴梁山。
迴到梁山,林衝將消息告知晁蓋、吳用等人。眾人圍坐於忠義堂,神色各異,陷入沉思。吳用率先打破沉默,緩緩說道:“朝廷內部生變,高俅勢力受挫,這對我們而言,既是機遇,亦是挑戰。”
晁蓋眉頭緊皺,問道:“軍師何出此言?”
吳用輕撫胡須,分析道:“高俅失勢,短期內或許無力再對我們發動大規模圍剿,我們可借此機會休養生息,擴充實力。然而,朝廷權力格局變動,各方勢力必然重新洗牌,我們不知新的掌權者對梁山持何態度,稍有不慎,便可能陷入更危險的境地。”
林衝點頭表示認同,說道:“軍師所言極是。我們需謹慎行事,一方麵加強自身防禦,以防不測;另一方麵,也應派人打探朝廷各方勢力的動向,了解他們對梁山的看法,為梁山的未來尋找出路。”
眾人商議後,決定派戴宗帶領一批精明的探子,潛入京城,密切關注朝廷權力爭鬥的後續發展以及各方勢力的態度。同時,林衝、魯智深等頭領繼續加強對梁山士兵的訓練,提升梁山的防禦能力。吳用則著手製定一些應對不同情況的策略,以備不時之需。
戴宗領命後,即刻出發。他憑借著神行之術,日夜兼程,很快便抵達京城。在京城中,戴宗與各路探子會合,通過各種渠道收集情報。
數日後,戴宗傳迴消息:朝廷中以蔡京為首的一派,在權力爭鬥中逐漸占據上風。蔡京此人老謀深算,表麵上對梁山招安之事態度曖昧,暗中卻在觀察梁山的一舉一動,似乎在謀劃著什麽。
此外,還有一些地方官員,見高俅失勢,便想趁機在梁山一事上撈取政治資本,有的主張招安梁山,以彰顯自己的政績;有的則認為梁山乃朝廷心腹大患,應趁其羽翼未豐,盡快剿滅。
梁山眾人得知這些消息後,再次陷入兩難的抉擇。若接受招安,不知蔡京等人是否真心,會不會又是一場陰謀;若拒絕招安,繼續與朝廷對抗,一旦朝廷各方達成共識,再次聯手圍剿,梁山恐難以抵擋。
在這複雜多變的局勢下,梁山究竟該何去何從?他們能否做出正確的抉擇,帶領梁山走向光明的未來?
第三十九章:招安之議,明暗交鋒
忠義堂內氣氛凝重,眾人圍繞著朝廷局勢和梁山的出路爭論不休。
主張招安的頭領認為,如今朝廷權力變動,正是梁山洗白的好機會。若能搭上蔡京等人的線,成功招安,兄弟們不僅能擺脫草寇之名,還能為朝廷效力,謀個好前程。
而反對招安的則言辭激烈,他們指出高俅之前的所作所為,擔心蔡京亦是一丘之貉,招安不過是另一個陷阱,梁山兄弟恐怕會遭受滅頂之災。
晁蓋看著爭論的眾人,心中猶豫不決。他望向吳用,說道:“軍師,你足智多謀,此事你怎麽看?”
吳用沉思良久,緩緩說道:“如今朝廷局勢不明,蔡京態度曖昧,招安一事確實充滿風險。但我們若拒絕,朝廷一旦緩過神來,聯合各方圍剿,梁山處境堪憂。依我之見,我們可先與朝廷接觸,探探他們的底,同時繼續加強自身實力,做好兩手準備。”
林衝點頭讚同:“軍師所言有理。我們可派幾位能言善辯的兄弟,以試探招安誠意之名,前往京城與蔡京等人周旋。若他們真心招安,我們再做打算;若有絲毫惡意,我們也好提前防範。”
眾人商議後,決定派柴進、燕青二人前往京城。柴進乃後周世宗柴榮嫡派子孫,家大業大,精通禮儀,又善於交際;燕青則聰明伶俐,機巧過人,擅長應對各種場麵。
柴進和燕青領命後,收拾行裝,喬裝成富商,帶著厚禮,前往京城。
抵達京城後,二人通過各種關係,終於見到了蔡京。蔡京坐在太師椅上,眯著眼睛,打量著眼前的二人,心中暗自盤算。
柴進恭敬地行禮,說道:“久聞蔡太師威名,我等此次前來,是為梁山之事。如今梁山眾人皆有歸順朝廷之意,不知太師對此有何看法?”
蔡京微微一笑,說道:“梁山好漢威名遠揚,若能為朝廷效力,自然是好事。隻是這招安之事,非同小可,還需從長計議。”
燕青在一旁察言觀色,見蔡京言辭含糊,便接口道:“太師,我梁山兄弟皆是真心誠意,隻盼能有個光明的前程。不知太師所說的從長計議,具體是指?”
蔡京心中一動,他本想借此機會,試探梁山的虛實,同時看看能否從梁山撈到些好處。於是,他說道:“既然你們有誠意,那便先拿出些誠意來。梁山占據水泊多年,想必積累了不少財富,若能捐獻一部分,朝廷上下也能看到你們的決心。”
柴進和燕青心中明白,蔡京這是在索要賄賂。柴進不動聲色地說道:“太師所言極是,隻是梁山財富大多用於兄弟們的生計和防禦,若要拿出大量錢財,恐怕會引起兄弟們的不滿。還望太師能體諒我等難處。”
蔡京臉色微微一變,心中有些不悅。他冷哼一聲,說道:“如此說來,你們的誠意似乎不足啊。”
雙方陷入僵持,柴進和燕青深知此次京城之行困難重重,他們能否識破蔡京的陰謀,為梁山爭取到有利的條件?而在梁山,眾人焦急等待著二人的消息,又會做出怎樣的應對?
第四十章:巧言周旋,危機暗藏
柴進見蔡京臉色不悅,心中暗忖,深知此刻不能示弱,也不能把關係鬧僵。他賠著笑,恭敬地說道:“蔡太師,梁山兄弟對朝廷的忠心日月可鑒。隻是如今梁山百廢待興,防禦、民生皆需用度。但為表誠意,我們願將部分繳獲的糧草與兵器,獻給朝廷,以助朝廷穩固邊防。”
蔡京聽聞,眼中閃過一絲算計。他本想狠狠敲梁山一筆,如今柴進這般迴應,雖未達他的預期,但也聊勝於無。再者,他也想通過此舉,看看梁山到底有多少家底,以及他們對招安的決心。
“哼,糧草與兵器,倒也實用。隻是,你們梁山眾人皆是草莽出身,習性粗野,日後若歸朝廷,如何能守規矩、聽調遣?”蔡京話鋒一轉,開始刁難。
燕青機靈,立刻上前說道:“太師有所不知,我梁山兄弟雖身處草莽,卻一直以忠義為本,替天行道。平日裏,兄弟們刻苦操練,紀律嚴明。若得朝廷招安,必當嚴守軍紀,聽從朝廷調遣,為朝廷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蔡京微微點頭,心中對燕青的應對暗暗稱奇。但他仍不想輕易放過試探梁山的機會,又說道:“話雖如此,可口說無憑。聽聞你們梁山人才濟濟,不乏武藝高強之人,我倒想見識見識。”
柴進和燕青對視一眼,心中明白,這是蔡京在考驗梁山的實力。柴進說道:“太師若有此意,待我等迴梁山,挑選幾位武藝精湛的兄弟,來京中為太師展示。”
蔡京卻擺手道:“不必如此麻煩。聽聞你柴進也是武藝不凡,又有燕青在旁,你們二人不妨就在此處,略展身手,讓老夫開開眼。”
這顯然是蔡京故意刁難,在這京城太師府中,若柴進和燕青不展示武藝,便是不給蔡京麵子,招安之事恐怕就此夭折;若展示武藝,萬一不小心傷了人,或者表現不佳,同樣會影響招安進程,還可能給自己招來禍端。
柴進心中一沉,思索片刻後,說道:“太師厚愛,我等自當從命。隻是這府中地方有限,刀劍無眼,恐傷了太師府的人。不如我與燕青兄弟演練一番拳腳功夫,讓太師指點一二。”
蔡京點頭同意。柴進和燕青無奈,隻得在庭院中拉開架勢,施展拳腳。二人武藝高強,配合默契,一套拳法打得虎虎生風,卻又巧妙地控製著分寸,既展現了實力,又沒有絲毫逾矩之處。
蔡京看著二人的表演,心中暗自點頭。表演結束後,他笑著說道:“不錯不錯,果然有些本事。隻是這招安之事,我一人也難以決斷,還需與朝中其他大臣商議。你們且先迴去,靜候消息。”
柴進和燕青知道,這是蔡京的托詞,但也隻能告辭離開。他們深知,此次京城之行,雖暫時應付過去,但危機依舊暗藏。迴到梁山後,他們將如何向眾人交代?而蔡京又會在背後與其他大臣商議出怎樣的陰謀?梁山的招安之路,依舊充滿了變數。
阮氏兄弟將發現隱秘水路的消息帶迴梁山,眾人皆是一喜。但聽聞高俅派了精銳水軍在附近巡邏,氣氛又變得凝重起來。
晁蓋看著眾人,說道:“這條水路對我們至關重要,無論如何都要想辦法突破敵軍的封鎖。”
林衝站出來,說道:“晁天王,我願帶領梁山水軍,與高俅的水軍在水路一決高下。隻要我們出其不意,或許能成功突圍。”
吳用思索片刻,說道:“林教頭,此計可行,但需周密安排。高俅的水軍既然在此巡邏,必定有所防備。我們可以先派一小隊人馬佯裝從其他方向突圍,吸引敵軍的注意力,然後你帶領主力從隱秘水路出擊。”
林衝點頭稱是,隨後便開始挑選精銳水軍,準備作戰。阮氏兄弟更是摩拳擦掌,他們對這片水域了如指掌,決心要給高俅的水軍一個狠狠的教訓。
一切準備就緒,佯攻小隊率先出發。他們駕駛著戰船,故意在水泊的另一處製造出巨大的動靜,擂鼓呐喊,做出一副要強行突圍的架勢。
高俅的水軍將領聽到消息後,果然中計,立刻率領大部分戰船朝著佯攻方向駛去。林衝見時機已到,一聲令下:“出發!”他帶領著梁山的主力水軍,悄無聲息地駛向隱秘水路。
然而,高俅的水軍並非完全沒有防備。在隱秘水路的出口處,還留下了一小隊戰船巡邏。當林衝等人的戰船剛一露頭,敵軍便發現了他們,頓時戰鼓敲響,雙方進入戰鬥狀態。
林衝看著眼前的敵軍,大聲喊道:“兄弟們,不要畏懼,衝過去就是勝利!”說罷,他一馬當先,站在船頭,手持長槍,與敵軍展開激戰。
阮氏兄弟也不甘示弱,他們各自施展本領。阮小二揮舞著大刀,砍向靠近的敵船;阮小五則用鉤鐮槍,將敵軍的戰船勾住,防止其逃脫;阮小七更是站在高處,用弓箭射擊敵軍的將領。
一時間,水麵上喊殺聲四起,戰船相互碰撞,箭如雨下。高俅留下的這隊水軍雖人數不多,但都是精銳,他們拚死抵抗,試圖攔住林衝等人的去路。
梁山的戰船在敵軍的攻擊下,也有不少受到損傷。一些士兵不幸中箭落水,但梁山眾人毫不退縮,他們懷著堅定的信念,向著敵軍發起一輪又一輪的衝鋒。
這場水路交鋒異常激烈,林衝等人能否突破眼前這隊敵軍的阻攔,成功打通與外界聯係的通道?而在佯攻方向,當高俅的水軍發現中計後,必定會迅速趕迴,梁山的佯攻小隊又能否抵擋住敵軍的怒火,為林衝等人爭取足夠的時間?
第三十七章:突破封鎖,風雲突變
林衝見正麵突破受阻,敵方戰船防守嚴密,弓弩手不斷朝著梁山戰船射擊。他靈機一動,對身旁的士兵喊道:“快去準備火油,我們用火攻!”
士兵們迅速行動,將準備好的火油搬上船頭。林衝看準時機,下令將火油點燃,拋向敵船。熊熊燃燒的火油濺落在敵船上,瞬間燃起大火。敵軍頓時大亂,不少士兵忙著救火,陣腳出現鬆動。
林衝趁機大喝:“兄弟們,衝啊!”梁山戰船如離弦之箭,向著敵陣衝去。阮氏兄弟身先士卒,帶領著水性好的士兵,跳入水中,潛遊到敵船下方,用利刃鑿穿船底。一時間,敵船紛紛漏水下沉,敵軍慘叫連連。
在梁山眾人的奮力攻擊下,高俅留下的這隊巡邏水軍終於抵擋不住,紛紛潰敗。林衝等人成功突破了水路封鎖,朝著隱秘水路連通的城鎮駛去。
然而,在佯攻方向,高俅的水軍發現中計後,氣得暴跳如雷,立刻調轉船頭,氣勢洶洶地朝著梁山佯攻小隊殺迴。佯攻小隊的將領看著如潮水般湧來的敵軍,深知敵眾我寡,形勢危急。但他們毫無懼色,迅速組織防禦,準備拚死一戰。
敵軍的戰船如黑雲般壓來,箭矢如雨點般射向佯攻小隊的戰船。佯攻小隊的士兵們用盾牌抵擋,同時奮力反擊。但敵軍攻勢太猛,不少戰船被擊中,燃起大火。
就在佯攻小隊快要支撐不住時,吳用在梁山主寨察覺到了危險。他立刻又派出一隊生力軍,從側翼殺出,支援佯攻小隊。這隊生力軍如猛虎下山,突然出現在敵軍側翼,敵軍頓時陣腳大亂。
佯攻小隊見援軍到來,士氣大振,與援軍裏應外合,對敵軍展開反擊。高俅的水軍沒想到會遭遇兩麵夾擊,一時間陷入混亂。
此時,林衝已經帶領船隊成功抵達了連通的城鎮。他們與當地的勢力取得聯係,說明了梁山的情況,並得到了一些糧草和物資的支援。正當林衝準備帶領船隊返迴梁山時,卻收到了一個驚人的消息:朝廷內部發生了權力爭鬥,高俅的勢力受到了一定的打壓,部分原本支持高俅圍剿梁山的官員,開始動搖立場。
這個消息對於梁山來說,究竟是福是禍?梁山又該如何利用這風雲突變的局勢,進一步發展壯大,應對接下來可能出現的各種情況?
第三十八章:局勢變幻,抉擇當前
林衝得知朝廷內部權力爭鬥的消息後,深知此事對梁山影響重大,不敢耽擱,立刻率領船隊趕迴梁山。
迴到梁山,林衝將消息告知晁蓋、吳用等人。眾人圍坐於忠義堂,神色各異,陷入沉思。吳用率先打破沉默,緩緩說道:“朝廷內部生變,高俅勢力受挫,這對我們而言,既是機遇,亦是挑戰。”
晁蓋眉頭緊皺,問道:“軍師何出此言?”
吳用輕撫胡須,分析道:“高俅失勢,短期內或許無力再對我們發動大規模圍剿,我們可借此機會休養生息,擴充實力。然而,朝廷權力格局變動,各方勢力必然重新洗牌,我們不知新的掌權者對梁山持何態度,稍有不慎,便可能陷入更危險的境地。”
林衝點頭表示認同,說道:“軍師所言極是。我們需謹慎行事,一方麵加強自身防禦,以防不測;另一方麵,也應派人打探朝廷各方勢力的動向,了解他們對梁山的看法,為梁山的未來尋找出路。”
眾人商議後,決定派戴宗帶領一批精明的探子,潛入京城,密切關注朝廷權力爭鬥的後續發展以及各方勢力的態度。同時,林衝、魯智深等頭領繼續加強對梁山士兵的訓練,提升梁山的防禦能力。吳用則著手製定一些應對不同情況的策略,以備不時之需。
戴宗領命後,即刻出發。他憑借著神行之術,日夜兼程,很快便抵達京城。在京城中,戴宗與各路探子會合,通過各種渠道收集情報。
數日後,戴宗傳迴消息:朝廷中以蔡京為首的一派,在權力爭鬥中逐漸占據上風。蔡京此人老謀深算,表麵上對梁山招安之事態度曖昧,暗中卻在觀察梁山的一舉一動,似乎在謀劃著什麽。
此外,還有一些地方官員,見高俅失勢,便想趁機在梁山一事上撈取政治資本,有的主張招安梁山,以彰顯自己的政績;有的則認為梁山乃朝廷心腹大患,應趁其羽翼未豐,盡快剿滅。
梁山眾人得知這些消息後,再次陷入兩難的抉擇。若接受招安,不知蔡京等人是否真心,會不會又是一場陰謀;若拒絕招安,繼續與朝廷對抗,一旦朝廷各方達成共識,再次聯手圍剿,梁山恐難以抵擋。
在這複雜多變的局勢下,梁山究竟該何去何從?他們能否做出正確的抉擇,帶領梁山走向光明的未來?
第三十九章:招安之議,明暗交鋒
忠義堂內氣氛凝重,眾人圍繞著朝廷局勢和梁山的出路爭論不休。
主張招安的頭領認為,如今朝廷權力變動,正是梁山洗白的好機會。若能搭上蔡京等人的線,成功招安,兄弟們不僅能擺脫草寇之名,還能為朝廷效力,謀個好前程。
而反對招安的則言辭激烈,他們指出高俅之前的所作所為,擔心蔡京亦是一丘之貉,招安不過是另一個陷阱,梁山兄弟恐怕會遭受滅頂之災。
晁蓋看著爭論的眾人,心中猶豫不決。他望向吳用,說道:“軍師,你足智多謀,此事你怎麽看?”
吳用沉思良久,緩緩說道:“如今朝廷局勢不明,蔡京態度曖昧,招安一事確實充滿風險。但我們若拒絕,朝廷一旦緩過神來,聯合各方圍剿,梁山處境堪憂。依我之見,我們可先與朝廷接觸,探探他們的底,同時繼續加強自身實力,做好兩手準備。”
林衝點頭讚同:“軍師所言有理。我們可派幾位能言善辯的兄弟,以試探招安誠意之名,前往京城與蔡京等人周旋。若他們真心招安,我們再做打算;若有絲毫惡意,我們也好提前防範。”
眾人商議後,決定派柴進、燕青二人前往京城。柴進乃後周世宗柴榮嫡派子孫,家大業大,精通禮儀,又善於交際;燕青則聰明伶俐,機巧過人,擅長應對各種場麵。
柴進和燕青領命後,收拾行裝,喬裝成富商,帶著厚禮,前往京城。
抵達京城後,二人通過各種關係,終於見到了蔡京。蔡京坐在太師椅上,眯著眼睛,打量著眼前的二人,心中暗自盤算。
柴進恭敬地行禮,說道:“久聞蔡太師威名,我等此次前來,是為梁山之事。如今梁山眾人皆有歸順朝廷之意,不知太師對此有何看法?”
蔡京微微一笑,說道:“梁山好漢威名遠揚,若能為朝廷效力,自然是好事。隻是這招安之事,非同小可,還需從長計議。”
燕青在一旁察言觀色,見蔡京言辭含糊,便接口道:“太師,我梁山兄弟皆是真心誠意,隻盼能有個光明的前程。不知太師所說的從長計議,具體是指?”
蔡京心中一動,他本想借此機會,試探梁山的虛實,同時看看能否從梁山撈到些好處。於是,他說道:“既然你們有誠意,那便先拿出些誠意來。梁山占據水泊多年,想必積累了不少財富,若能捐獻一部分,朝廷上下也能看到你們的決心。”
柴進和燕青心中明白,蔡京這是在索要賄賂。柴進不動聲色地說道:“太師所言極是,隻是梁山財富大多用於兄弟們的生計和防禦,若要拿出大量錢財,恐怕會引起兄弟們的不滿。還望太師能體諒我等難處。”
蔡京臉色微微一變,心中有些不悅。他冷哼一聲,說道:“如此說來,你們的誠意似乎不足啊。”
雙方陷入僵持,柴進和燕青深知此次京城之行困難重重,他們能否識破蔡京的陰謀,為梁山爭取到有利的條件?而在梁山,眾人焦急等待著二人的消息,又會做出怎樣的應對?
第四十章:巧言周旋,危機暗藏
柴進見蔡京臉色不悅,心中暗忖,深知此刻不能示弱,也不能把關係鬧僵。他賠著笑,恭敬地說道:“蔡太師,梁山兄弟對朝廷的忠心日月可鑒。隻是如今梁山百廢待興,防禦、民生皆需用度。但為表誠意,我們願將部分繳獲的糧草與兵器,獻給朝廷,以助朝廷穩固邊防。”
蔡京聽聞,眼中閃過一絲算計。他本想狠狠敲梁山一筆,如今柴進這般迴應,雖未達他的預期,但也聊勝於無。再者,他也想通過此舉,看看梁山到底有多少家底,以及他們對招安的決心。
“哼,糧草與兵器,倒也實用。隻是,你們梁山眾人皆是草莽出身,習性粗野,日後若歸朝廷,如何能守規矩、聽調遣?”蔡京話鋒一轉,開始刁難。
燕青機靈,立刻上前說道:“太師有所不知,我梁山兄弟雖身處草莽,卻一直以忠義為本,替天行道。平日裏,兄弟們刻苦操練,紀律嚴明。若得朝廷招安,必當嚴守軍紀,聽從朝廷調遣,為朝廷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蔡京微微點頭,心中對燕青的應對暗暗稱奇。但他仍不想輕易放過試探梁山的機會,又說道:“話雖如此,可口說無憑。聽聞你們梁山人才濟濟,不乏武藝高強之人,我倒想見識見識。”
柴進和燕青對視一眼,心中明白,這是蔡京在考驗梁山的實力。柴進說道:“太師若有此意,待我等迴梁山,挑選幾位武藝精湛的兄弟,來京中為太師展示。”
蔡京卻擺手道:“不必如此麻煩。聽聞你柴進也是武藝不凡,又有燕青在旁,你們二人不妨就在此處,略展身手,讓老夫開開眼。”
這顯然是蔡京故意刁難,在這京城太師府中,若柴進和燕青不展示武藝,便是不給蔡京麵子,招安之事恐怕就此夭折;若展示武藝,萬一不小心傷了人,或者表現不佳,同樣會影響招安進程,還可能給自己招來禍端。
柴進心中一沉,思索片刻後,說道:“太師厚愛,我等自當從命。隻是這府中地方有限,刀劍無眼,恐傷了太師府的人。不如我與燕青兄弟演練一番拳腳功夫,讓太師指點一二。”
蔡京點頭同意。柴進和燕青無奈,隻得在庭院中拉開架勢,施展拳腳。二人武藝高強,配合默契,一套拳法打得虎虎生風,卻又巧妙地控製著分寸,既展現了實力,又沒有絲毫逾矩之處。
蔡京看著二人的表演,心中暗自點頭。表演結束後,他笑著說道:“不錯不錯,果然有些本事。隻是這招安之事,我一人也難以決斷,還需與朝中其他大臣商議。你們且先迴去,靜候消息。”
柴進和燕青知道,這是蔡京的托詞,但也隻能告辭離開。他們深知,此次京城之行,雖暫時應付過去,但危機依舊暗藏。迴到梁山後,他們將如何向眾人交代?而蔡京又會在背後與其他大臣商議出怎樣的陰謀?梁山的招安之路,依舊充滿了變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