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戰後籌謀,危機暗伏


    梁山取得了這場大戰的勝利,眾人迴到山寨,忠義堂內一片歡騰。但晁蓋、林衝、吳用等一眾頭領並未被勝利衝昏頭腦,他們深知,朝廷的報複隻會更加猛烈。


    在慶功宴上,晁蓋起身,端起酒杯,說道:“此次能大破王文德,全賴各位兄弟齊心協力,英勇奮戰。但朝廷必定不會善罷甘休,我們需盡快商議出長久之計。”


    吳用放下酒杯,神色凝重地說道:“晁天王所言極是。如今梁山雖然連番取勝,但樹大招風,朝廷定會調集更多兵力,甚至會聯合各方勢力來對付我們。我們一方麵要繼續加強防禦,完善山寨的工事,另一方麵,要擴充實力,不僅是兵力,還有糧草、物資等方麵。”


    林衝點頭讚同,說道:“軍師說得對。此外,我們還需加強與周邊山頭的聯係,鞏固聯盟。若能聯合更多力量,共同對抗朝廷,勝算便會更大。”


    眾人紛紛議論,各抒己見。最後決定,由林衝帶領部分兄弟,再次前往周邊山頭,鞏固與各寨主的聯盟關係,並尋求更多的支援;吳用則負責統籌梁山內部事務,組織士兵訓練,加強防禦工事的建設,同時安排探子密切關注朝廷動向;晁蓋坐鎮梁山,協調各方事務。


    林衝領命後,即刻帶著花榮、戴宗等人出發。他們先後拜訪了桃花山、二龍山、白虎山等多個山頭,與各寨主坦誠相談。各寨主對梁山的英勇事跡早有耳聞,對林衝等人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林衝向他們詳細說明了梁山目前的形勢以及聯合抗敵的重要性,各寨主紛紛表示願意與梁山緊密合作,共同對抗朝廷。


    在林衝等人外出期間,吳用在梁山積極籌備。他組織士兵日夜操練,改進戰術,同時在山寨周圍設置了更多的陷阱、暗哨,還命人打造了一批威力更大的攻城器械,以備不時之需。


    然而,此時的朝廷內,宋徽宗聽聞王文德戰敗,怒不可遏。高俅、蔡京等奸臣趁機在一旁煽風點火,稱梁山賊寇已成朝廷心腹大患,若不盡快剿滅,必將後患無窮。宋徽宗沉思片刻後,決定下旨招安梁山好漢。他認為,若能將這些勇猛的草寇收歸朝廷,不僅能消除隱患,還能為朝廷所用,擴充軍事力量。


    高俅得知宋徽宗的想法後,心中暗自擔憂。他深知梁山好漢大多對他恨之入骨,若招安成功,自己恐怕會遭到報複。於是,他與蔡京密謀,決定在招安過程中暗中作梗,破壞招安計劃,讓梁山與朝廷的矛盾進一步激化,從而借朝廷之手徹底消滅梁山。


    高俅和蔡京究竟會使出怎樣的陰謀詭計?林衝等人能否及時趕迴梁山,識破他們的陰謀?梁山的招安之路又將麵臨哪些意想不到的波折?


    第二十二章:招安暗波,危機四伏


    高俅和蔡京經過一番密謀,決定先從朝廷派去招安的使者入手。他們挑選了兩個與自己關係密切且擅長阿諛奉承、心懷叵測的官員——張幹和李卓,暗中囑咐他們在招安過程中故意刁難梁山眾人,激怒他們,使招安無法順利進行。


    張幹和李卓領命後,帶著招安詔書,大搖大擺地朝著梁山進發。此時,林衝等人尚未歸來,梁山眾人得知朝廷派使者前來招安,雖心中對朝廷多有不滿,但為了梁山兄弟的未來,還是決定慎重對待。


    張幹和李卓來到梁山腳下,被梁山嘍囉帶上山。他們踏入忠義堂,看到梁山眾好漢一個個氣勢不凡,心中不禁有些畏懼,但想到高俅的交代,便強裝鎮定。


    張幹站出來,清了清嗓子,展開詔書,卻故意用一種傲慢的語氣宣讀起來。詔書中雖表麵上表示招安梁山好漢,給予官職,但言語間卻充滿了對梁山眾人的輕視,將他們視為窮途末路、不得不降的草寇。


    梁山眾好漢聽著這宣讀,心中的怒火漸漸燃起。魯智深性子最為火爆,忍不住罵道:“直娘賊!這算什麽招安詔書,分明是對俺們的羞辱!”武鬆也冷笑道:“這般招安,莫不是朝廷又在耍什麽把戲。”


    晁蓋強忍著怒火,對張幹和李卓說道:“兩位大人,這詔書中言語多有不妥,我等梁山兄弟替天行道,並非走投無路才接受招安。”


    李卓卻冷哼一聲,道:“你們不過是一群草寇,能得朝廷招安,那是你們幾世修來的福氣,還敢挑三揀四?”


    此言一出,忠義堂內頓時炸開了鍋,眾好漢紛紛拔劍怒視張幹和李卓。就在氣氛緊張到極點時,吳用趕忙站出來打圓場,說道:“各位兄弟稍安勿躁,兩位大人,招安一事關係重大,還望能以誠意相待,大家好好商議。”


    張幹和李卓卻以為梁山眾人好欺負,越發囂張起來。張幹說道:“商議什麽?要麽乖乖接受招安,要麽等著朝廷大軍再來,將你們剿滅殆盡!”


    此時,在外麵執行任務的林衝等人,從探子口中得知朝廷使者上山招安,且言語傲慢,心中暗叫不好,急忙快馬加鞭趕迴梁山。


    而在梁山忠義堂內,麵對張幹和李卓的囂張跋扈,梁山眾好漢的忍耐已經到了極限。一場衝突似乎一觸即發,若林衝等人不能及時趕迴,梁山與朝廷的關係必將徹底破裂,高俅和蔡京的陰謀也將得逞。在這千鈞一發之際,林衝等人能否及時出現,化解這場危機?梁山的招安之路又將何去何從?


    第二十三章:林衝力挽,招安轉機


    就在忠義堂內氣氛劍拔弩張,梁山好漢們即將對張幹和李卓動手之時,隻聽堂外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林衝如疾風般衝進忠義堂,身後緊跟著花榮、戴宗等人。


    林衝一眼便看出局勢危急,他大喝一聲:“兄弟們住手!”這一聲猶如洪鍾,在忠義堂內迴蕩,眾人的動作頓時一滯。


    林衝上前一步,目光如電般掃過張幹和李卓,兩人被這目光注視,心中竟不由自主地升起一絲懼意。林衝抱拳對晁蓋說道:“晁天王,招安一事關乎梁山兄弟的前程,不可因一時意氣而壞了大事。”


    晁蓋微微點頭,說道:“林教頭,你來的正是時候,這兩人言語傲慢,對我梁山兄弟多有羞辱,實在叫人難以忍受。”


    林衝轉過身,看向張幹和李卓,神色嚴肅地說道:“兩位大人,我梁山兄弟替天行道,從未有過反叛朝廷之心,此次朝廷招安,本是好事,可二位如此態度,又怎能讓我梁山兄弟信服?”


    張幹和李卓被林衝說得麵紅耳赤,但仍嘴硬道:“你們不過是草寇,還想與朝廷講條件不成?”


    花榮在一旁忍不住了,上前一步,冷笑道:“我等草寇?我花榮百步穿楊之術,不知比朝廷中多少所謂的將領強上百倍。若不是為了天下百姓,誰稀罕你們這招安?”


    戴宗也接口道:“兩位大人,莫要把事情做絕了。我梁山兄弟的本事,朝廷想必也清楚,若真逼得大家無路可走,後果恐怕不堪設想。”


    林衝見兩人仍不知悔改,便放緩語氣,說道:“二位大人,我等並無他意,隻是希望朝廷能以禮相待,給我梁山兄弟一個公正的待遇。招安之後,我等必為朝廷效力,保家衛國。”


    張幹和李卓聽林衝這麽一說,心中也開始權衡利弊。他們深知,若真把梁山眾人逼急了,這招安的任務怕是完不成,迴去也無法向高俅交代。


    思索片刻後,張幹說道:“既然如此,那你們便寫一份降書,詳細說明願意接受招安的誠意,我們也好迴稟朝廷。”


    吳用心中暗喜,知道這是個轉機,忙說道:“這有何難,我這就去準備。”


    林衝又對張幹和李卓說道:“二位大人,一路辛苦,還請先去休息,待降書寫好,必定第一時間呈給二位過目。”


    張幹和李卓點了點頭,被嘍囉帶下去休息。


    待兩人離開後,晁蓋對林衝說道:“林教頭,多虧你及時迴來,不然今日這局麵,怕是難以收拾。”


    林衝說道:“晁天王,招安之事雖有諸多波折,但為了兄弟們的未來,我們還是要謹慎行事。隻是這其中,恐怕還有不少隱情,需得小心提防。”


    吳用也說道:“林教頭所言極是,高俅等人定不會輕易讓招安成功,我們要早做打算。”


    眾人商議一番後,決定一邊準備降書,一邊繼續加強梁山的防禦,以防朝廷有變。而張幹和李卓在梁山休息期間,又會生出什麽事端?高俅在得知梁山的態度後,又會有怎樣新的陰謀?梁山的招安之路依舊充滿了變數。


    第二十四章:奸計頻出,招安受阻


    張幹和李卓在梁山住下後,表麵上等待著梁山的降書,暗地裏卻在琢磨著如何繼續破壞招安。兩人湊在一起商議,李卓小聲道:“這林衝一迴來,局麵就有些不好控製了,咱們得想個新法子,讓招安徹底黃了。”


    張幹沉思片刻,眼中閃過一絲陰毒,說道:“有了!咱們趁夜偷偷在梁山各處張貼告示,就說梁山接受招安是假,實則想騙朝廷信任,然後裏應外合顛覆朝廷。這樣一來,梁山兄弟之間必定人心惶惶,朝廷也會對他們起疑,招安自然就成不了。”


    李卓一拍大腿,笑道:“妙啊!就這麽辦。今晚咱們就動手。”


    當夜,兩人偷偷溜出住處,在梁山的各個要道、營房附近張貼告示。他們自以為神不知鬼不覺,卻沒想到被梁山的暗哨發現。暗哨悄悄跟在他們身後,看清兩人的舉動後,迅速跑去報告給吳用。


    吳用得知消息後,立刻召集林衝等人商議。林衝怒道:“這兩個狗賊,果然不安好心。我們現在就把他們抓起來,問個清楚。”


    吳用擺了擺手,說道:“先別急,抓了他們,反而顯得我們心虛。我們將計就計,把這些告示收集起來,等他們迴朝廷複命時,連同降書一起交給他們,讓朝廷看看高俅等人的險惡用心。”


    眾人紛紛點頭稱是。於是,梁山的兄弟們悄悄將所有告示揭下,妥善保存。


    與此同時,高俅在朝廷中也沒閑著。他擔心張幹和李卓辦事不力,又派了自己的心腹,混入梁山附近的百姓之中,四處散播謠言,說梁山根本不想招安,隻是在拖延時間,準備再次攻打朝廷。這些謠言很快傳到了京城,一些不明真相的大臣紛紛在宋徽宗麵前進言,對梁山的招安誠意表示懷疑。


    宋徽宗聽後,心中也開始動搖,便召高俅進宮詢問。高俅假裝義憤填膺地說道:“陛下,梁山賊寇向來狡詐,他們所謂的招安恐怕隻是緩兵之計。依老臣之見,不如先派大軍壓境,逼他們投降,否則後患無窮。”


    宋徽宗猶豫不決,說道:“可是若貿然出兵,又恐激起民憤,且梁山眾人確實有些本事,若能招安為朝廷所用,也是好事。”


    高俅心中暗恨,但仍賠笑道:“陛下仁慈,隻是這梁山賊寇狼子野心,不可不防啊。”


    就在朝廷內部對招安之事爭論不休時,張幹和李卓帶著梁山的降書迴到京城。他們本以為自己的奸計得逞,正準備向高俅邀功,卻沒想到等待他們的,是吳用精心準備的“禮物”——那些告示。


    當高俅看到這些告示時,臉色瞬間變得極為難看。他深知,若此事被宋徽宗知曉,自己的陰謀必將敗露。高俅會如何應對?梁山的招安之路又將迎來怎樣的波折?


    第二十五章:高俅弄權,真相隱沒


    高俅看著那些告示,心中猶如驚濤駭浪翻湧。他深知此事一旦泄露,自己在皇上麵前將難以自圓其說。略一思索,他惡狠狠地瞪著張幹和李卓,低聲喝道:“你們兩個蠢貨,辦事如此不力,差點壞了大事!”


    張幹和李卓嚇得渾身發抖,撲通一聲跪下,哀求道:“高太尉,我們也是一心為您辦事,隻是沒想到被梁山賊寇識破了計謀。”


    高俅冷哼一聲,說道:“現在說這些有何用?若讓皇上知道此事,我們都得吃不了兜著走。”他來迴踱步,思索著應對之策,突然眼睛一亮,對兩人說道:“你們即刻將這些告示銷毀,就當此事從未發生過。至於梁山的降書,呈給皇上時,隻說他們態度傲慢,降書言辭不敬,毫無招安誠意。”


    張幹和李卓連忙點頭,依照高俅的吩咐,將告示燒毀得一幹二淨。隨後,他們帶著梁山的降書去麵見宋徽宗。


    宋徽宗坐在龍椅上,看著張幹和李卓呈上的降書,眉頭漸漸皺起。張幹在一旁添油加醋地說道:“陛下,您瞧瞧這降書,梁山賊寇言語間毫無對朝廷的敬畏,哪有半點真心招安的意思,分明是在故意挑釁。”


    李卓也附和道:“是啊,陛下。此次招安,臣等親眼所見,他們態度囂張,根本不把朝廷放在眼裏。”


    宋徽宗臉色陰沉,將降書狠狠扔在地上,怒道:“這群草寇,竟敢如此放肆!朕好心招安,他們卻這般不識好歹。”


    高俅見狀,立刻出列,躬身道:“陛下息怒。梁山賊寇狼子野心,早有反叛朝廷之意,招安之事萬萬不可行。依老臣之見,應即刻調集大軍,踏平梁山,以正國法。”


    宋徽宗沉思片刻,心中的怒火漸漸占了上風,說道:“好!就依愛卿所言。高俅,朕命你為帥,再次征討梁山,務必將這群賊寇一網打盡。”


    高俅心中暗喜,連忙領命:“臣遵旨!陛下放心,臣定不辱使命。”


    這邊,高俅領命籌備征討事宜,而梁山眾人還在等待著招安的消息。林衝、吳用等人覺得事有蹊蹺,按常理來說,朝廷收到降書後,即便有疑慮,也該派人前來進一步商討,可如今卻毫無音訊。


    吳用憂心忡忡地對林衝說道:“林教頭,此事恐怕有變。高俅等人必定在其中做了手腳,朝廷怕是不會輕易招安我們了。”


    林衝神色凝重,點頭道:“軍師所言極是。看來高俅一心想要置我們於死地,我們不能坐以待斃,得趕緊加強防備,應對朝廷隨時可能發起的進攻。”


    於是,梁山再次進入緊張的備戰狀態。士兵們日夜操練,加固防禦工事,儲備糧草兵器。但梁山眾人心中都明白,麵對朝廷的大軍,這一戰必將無比艱難。高俅此次征討,必定會有更周密的計劃,梁山好漢們又該如何在這重重困境中,尋得一線生機?他們能否揭開高俅的陰謀,讓朝廷看到梁山的招安誠意?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水滸豹子頭林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老三寫天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老三寫天下並收藏重生水滸豹子頭林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