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後那八字沒一撇的嬪位像一劑極烈的猛藥攪得如懿心中白天黑夜都不寧靜。
她朝思暮想的嬪位現在距離僅一步之遙,如果能再有一個皇子,那她就能進位為妃,如果她的孩子再拔尖一些,整個天下都將是她囊中之物,到時候還有誰敢給她臉色輕視了她去?
長久以來的壓抑催生出了讓人瘋狂的野心和欲望,她就像架在炭火上的水壺裏的水,馬上就要沸騰開來。
事不宜遲,如懿馬上修書一封約福伽會麵商議大計。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考慮到這事的重要性,如懿借故身邊伺候的人不得力又仗著福伽想盡快為太後解圍推進計劃的心情帶她去內務府花了一上午的時間挑了個看起來十分機靈、她又很滿意的貼身宮女。
剛入宮還不到一個月的花栩就被她打發了去院裏幹活,從此以後沒她的話不許到裏邊去。
她額娘聽說後想罵她蠢但奈何是自己親生的實在下不了口,隻能在家中生悶氣。花栩這樣嘴巴緊不多事沒二心就隻知道把主子吩咐執行到底的奴才非常難得,奈何如懿她終究是沒福分擁有。
瞧了瞧外頭,時間不早也不晚,於是如懿帶著早就備好的東西去了養心殿見弘曆。
她今日一改往日裝束,不僅換上了一副點翠的頭飾,還換上了一身顏色較為鮮亮、料子輕盈飄逸的衣裙,弘曆本來就為了政事頭疼,看她這樣倒是眼前一亮。
不等弘曆開口,如懿就滿臉笑意、殷勤上前請安道:“皇上,臣妾今日是來賀喜的。”
弘曆好奇:“哦?你倒說說看,朕何喜之有啊?”
如懿:“臣妾前幾日偶遇了太後身邊的福伽姑姑,聽姑姑說太後現在在圓明園一切都好,不僅身體舒服了心中還喜悅,皇上以孝治天下,若朝臣百姓再得知皇上如此費心周全的照料太後,那天下將更顯皇上的賢德。”
弘曆抬頭,臉色鐵青,周身的暴怒已經快不可遏製的噴發,殿內的太監宮女巴不得有個地縫可以鑽進去避避風頭。
弘曆:“你再諷刺朕,是真的活得不耐煩了嗎?”
看弘曆快要暴怒的樣子,如懿依然是那副和她極不協調的懵懂無知真誠的樣子應對。
如懿:“皇上這話從何說起,臣妾愚鈍。臣妾隻知道天下臣民折服於皇上威德並說了出來而已。”
弘曆:“哼!你現在難道不是和宮外那些無知蠢鈍的書生一樣在誹謗鄙視朕嗎?”
如懿:“皇上,臣妾敬您愛您之心天地可鑒,若是您不信,就讓人把臣妾的心取出來一看便知。”
兩個不正常的人在一起,一個疑神疑鬼之時還不忘享受追捧,一個昧著良心見鬼說著鬼話。二人荒唐的對話中間,氣氛倒是逐漸正常了起來。
弘曆傲嬌的冷哼:“朕還沒閑到要去驗證你的真心。”
如懿上前一步,討好著他:“那些書生目光短淺,看不懂皇上治國之計也不見怪,更別說要他們理解皇上的雄韜偉略了,他們的諫言不過是沽名釣譽的拙劣表演,皇上殺了他們是教化天下的英明之舉,在臣妾看來,皇上您的處置對他們來說就是皇恩浩蕩!”
大約十日前,隴西的幾個書生再遊曆全國各地,采集了足夠多的民風,翻閱了不少曆朝曆代治理的典籍後聯名上呈了一封關於如何改善當下民生的折子。
他們本以為當今天子看到這封對朝廷充滿期待、對百姓充滿慈悲,飽含了他們無數心血和才華的折子時會如曆代賢君拍案叫好並采納其中一二建議時就被以極快的速度判了誅九族之罪。
當他們見家人一副被折磨的人不人、鬼不鬼的樣子和自己一同被押跪在刑場,萬念俱灰的等待砍刀落下時才明白,當今的天子賢君,不過是一個膽小無知害怕百姓明理強大並喜歡愚弄自己和天下的小人。
這樣的人如果放在民間,頂多是一個虛偽失敗惹人嫌的無賴,可他偏偏是掌握他人生死的君王,他狂妄無知,枉讀了聖賢書,老天真是瞎了眼才選了個這麽不入流的玩意兒。
這些人被殺的消息很快傳遍全國,不少心懷天下想有一番作為的人隻能三緘其口,將自己的暢想封在了八股之中。還有一些人則是帶上典籍拿起武器上了山上,和朝廷嘴裏十惡不赦的流寇混在了一起。
朝臣們想對此三緘其口,但是宮外流言蜚語總有些不聽話的溜進了弘曆的耳中,為了保命,他們中絕大部分人都抽了脊梁對他高唿萬歲。
事情平息後,弘曆自覺自己體會到了秦皇漢武治理天下的心情,他自憐自己高處不勝寒的絕世孤寂,又感歎自己生於皇家,肩負江山社稷的偉大使命。
好的壞的,卑賤的高貴的,因為至高無上的權力而被他調和了。
可是心虛就是心虛,自卑就是自卑,這些人性的弱點不會因為你處於高位就自然消失。所以當如懿說到這些時,大清的九五至尊就要差點忍不住了。
如懿完全沒良心的馬屁正合他胃口,他迴味著如懿的話,覺得自己可真是太完美無瑕了。
所有的錯,都是那群刁民的錯!!!!!
“沒想到你身在後宮居然看得如此通透,這倒是讓朕驚喜。”本是表揚如懿的話,聽著怎麽像給他自己臉上貼金,再看他麵上得意的表情,真是夠了。
人哄開心了,下麵的事兒就好辦多了。
如懿:“皇上,您和太後如此母子情深,恰逢宮中連添兩位皇子這樣的大喜事,宮宴該比從前更為熱鬧盛大才勉強能向世人彰顯兩分您們彼此間的情誼。不過太後曆來不在乎這些外在的形勢,隻要皇上心裏有太後,太後就滿意。”
弘曆:“你這話說的也對,朕與太後就是母子情深。世人人人都知道的。”
如懿:”“皇上有了自己的孩子,太後比任何人都高興,雖遠在圓明園,不過也連著幾天遣了身邊人帶了許多東西,其中幾件小衣臣妾覺得極好,料子又軟又滑,上麵繡的花樣還很別致。問了福伽姑姑才知道,這些都是太後命人仿著原來您幼時的衣服製成的。”
弘曆:“朕記得,原先朕還是皇子時皇額娘就親手為朕做過衣服,以為都沒了,沒想到皇額娘還留著呢。”
如懿:“皇上的東西太後自然寶貝無比,不然哪來這些新製的小衣,隻可惜不能親自前來看看小阿哥穿上的模樣了。”
話說到這份上,弘曆十分明了她的意思,鋪墊那麽多,就是想讓他點頭答應接皇額娘迴宮。
他猶豫要不要接如懿的話。
執政多年,他越來越厭煩他皇額娘不經意間對他的“勸解”、“關心”。前朝後宮她都不應該有過多的存在感,她最好安安分分的待在自己宮裏念經養老,必要時出現在朝臣們麵前說說吉祥話就好。
將她送去圓明園也不僅僅隻是為了永璉的事兒,琅華和她感情太好太融洽,難免聽了什麽對自己不利,借機發揮敲打一下也是想讓她不要操不該操的心。
此時將她接迴來,自己心裏那口氣還沒順下去,膈應。
不接迴來,前朝後宮乃至百姓間都會有非議。
皇權與親情,該如何平衡?弘曆又陷入了對自己的憐憫心疼之中。
弘曆沉思不開口,如懿有些等不及了,念及今日前來的目的和激動人心的獎勵,她決定再加一把火讓弘曆點頭。
她深唿吸了一下給自己打了打氣跪在地上繼續對他“循循善誘”:“太後和太妃們伺候先皇照顧皇子十分辛苦,臣妾看在眼裏想為她們做些什麽但力量薄弱,所以今日也鬥膽想借皇上之力聊表心意,請皇上在宮宴加封太後和天妃們,也當是喜上加喜了。”
她低著頭心急如焚的等著弘曆的迴複,貴人還是嬪位,全憑他現在的一句話。
“你今日說的確實有幾分道理,朕就依你所言,明日一早先將太後接迴宮中吧~,先賀新生之喜,再敬撫育之恩,這確實是件好事,對得起你的賀喜。”
弘曆在心裏權衡完確認此事對自己有百利而無一害後才鬆口,況且又是別人遞來的台階,他又沒什麽損失,完事後功勞全是他的,何樂不為。
接到宮中傳來的消息,福珈激動之餘趕緊命人收拾打點準備迴宮。太後則一改之前的怒氣和頹喪,和福伽細數著皇帝從小到大是如何懂事孝順的,好像她來這真是自己願意的。
迴到宮中,如懿便登門想要拜見,凳子還沒坐熱的太後聽到通報卻不想見如懿。
她都能說服皇帝,可見皇帝心裏是極為敬重自己的,送她去圓明園隻是一時糊塗而已,說不定早就想好了要這麽做,恰好被她撞上了而已。
福珈現在也一掃當日著急相求的模樣,她覺得妃嬪為太後效力是天經地義、十分榮幸的事,如懿應該感恩於她們給她機會效勞,而不是惦記著好處。
主仆倆還在想怎麽打發如懿時,通報的小太監就遞了話進來:“嫻貴人說太後剛迴來要多家休息,她就不進來打擾了,皇上已經準備宮宴上加封太後和太妃們,不過想到皇上曾念及生母,嫻貴人還要忙著去和皇上進言單獨加封的事兒。”
“哐啷”一聲,太後的茶杯已經從她僵住的手裏掉落,她時千想萬想,怎麽也想不到如懿居然會找出弘曆生母一事來將她一軍。
“太後。。。。。”福珈憂心忡忡的為她整理著身上的衣裙。
太後吃驚的抓住福伽的手,情緒激動:“福珈,你聽到沒,她說要皇帝加封那個女人,是哀家從小把皇帝養大,他這麽做不是在天下人麵前打哀家的臉嗎?”
福珈:“皇上這麽做,的確有些不妥,可是咱們也阻止不了啊!”
太後:“烏拉那拉氏是在威脅哀家!不行,絕對不能讓皇帝再單獨加封李氏,否則朝臣後宮都會認為是哀家不盡心才讓皇帝時時想起生母。”
就像一條道走到黑已經無路可走的人,她已經顧不上細細考慮要怎樣調遣人手、合理推進她的原始計劃。她現在完全是用情緒做決定,而不是理智。
福珈:“那看來太後隻能兌現當日的諾言,封嫻貴人為嬪了。”
太後:“你親自出去和她說,宮宴結束,哀家就給她想要的,讓她不用再去皇帝跟前辛苦了。”
福伽說完太後的打算,如懿才將保持了許久微笑的臉頰放鬆下來。其實這也不該怪她咄咄逼人。實在是太後對她的厭惡、嫌棄、霸道太過刻骨銘心。
在這個有著高不可攀的地位的君母麵前,如懿覺得自己就像一隻微不足道的小螞蟻一樣,她想罰就罰,想罵就罵,想扔出宮就扔出宮,自己的反抗不會起絲毫作用。
如果不留點底牌在手,以她對如懿的憎惡程度,她翻臉不認人再把自己扔進湖裏然後廣而告之是自己想不開都是有可能的。
既然她現在要忌憚與弘曆之間那不純粹的母子之情,那就利用弘曆來逼她守約咯。
得到了想要的答複,如懿誌得意滿,她像個打了勝仗的驕傲士兵指示起福伽帶話:“請太後好好休息,臣妾看天色還在,準備再去替皇上看看舒貴人,好久沒見著她,也不知道她過得好不好。”
短短不到半炷香的時間裏,她們就被如懿赤裸裸的威脅了兩次。
囂張!!!
狂妄!!!
不孝!!!
汙泥!!!
烏拉那拉氏的侄女就是討厭至極!!!
早知道當時就讓人把她按死在冷宮裏不得出還省事些,現下可好了,真是放虎歸山苦了自己。
先被養子拿捏,現在又被如懿拿捏,太後她心裏忍不住的覺得自己是個十分窩囊的人,恥辱感一層一層湧了上來。
“來日方長,哀家就不信鬥不過她,走著瞧!”
她朝思暮想的嬪位現在距離僅一步之遙,如果能再有一個皇子,那她就能進位為妃,如果她的孩子再拔尖一些,整個天下都將是她囊中之物,到時候還有誰敢給她臉色輕視了她去?
長久以來的壓抑催生出了讓人瘋狂的野心和欲望,她就像架在炭火上的水壺裏的水,馬上就要沸騰開來。
事不宜遲,如懿馬上修書一封約福伽會麵商議大計。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考慮到這事的重要性,如懿借故身邊伺候的人不得力又仗著福伽想盡快為太後解圍推進計劃的心情帶她去內務府花了一上午的時間挑了個看起來十分機靈、她又很滿意的貼身宮女。
剛入宮還不到一個月的花栩就被她打發了去院裏幹活,從此以後沒她的話不許到裏邊去。
她額娘聽說後想罵她蠢但奈何是自己親生的實在下不了口,隻能在家中生悶氣。花栩這樣嘴巴緊不多事沒二心就隻知道把主子吩咐執行到底的奴才非常難得,奈何如懿她終究是沒福分擁有。
瞧了瞧外頭,時間不早也不晚,於是如懿帶著早就備好的東西去了養心殿見弘曆。
她今日一改往日裝束,不僅換上了一副點翠的頭飾,還換上了一身顏色較為鮮亮、料子輕盈飄逸的衣裙,弘曆本來就為了政事頭疼,看她這樣倒是眼前一亮。
不等弘曆開口,如懿就滿臉笑意、殷勤上前請安道:“皇上,臣妾今日是來賀喜的。”
弘曆好奇:“哦?你倒說說看,朕何喜之有啊?”
如懿:“臣妾前幾日偶遇了太後身邊的福伽姑姑,聽姑姑說太後現在在圓明園一切都好,不僅身體舒服了心中還喜悅,皇上以孝治天下,若朝臣百姓再得知皇上如此費心周全的照料太後,那天下將更顯皇上的賢德。”
弘曆抬頭,臉色鐵青,周身的暴怒已經快不可遏製的噴發,殿內的太監宮女巴不得有個地縫可以鑽進去避避風頭。
弘曆:“你再諷刺朕,是真的活得不耐煩了嗎?”
看弘曆快要暴怒的樣子,如懿依然是那副和她極不協調的懵懂無知真誠的樣子應對。
如懿:“皇上這話從何說起,臣妾愚鈍。臣妾隻知道天下臣民折服於皇上威德並說了出來而已。”
弘曆:“哼!你現在難道不是和宮外那些無知蠢鈍的書生一樣在誹謗鄙視朕嗎?”
如懿:“皇上,臣妾敬您愛您之心天地可鑒,若是您不信,就讓人把臣妾的心取出來一看便知。”
兩個不正常的人在一起,一個疑神疑鬼之時還不忘享受追捧,一個昧著良心見鬼說著鬼話。二人荒唐的對話中間,氣氛倒是逐漸正常了起來。
弘曆傲嬌的冷哼:“朕還沒閑到要去驗證你的真心。”
如懿上前一步,討好著他:“那些書生目光短淺,看不懂皇上治國之計也不見怪,更別說要他們理解皇上的雄韜偉略了,他們的諫言不過是沽名釣譽的拙劣表演,皇上殺了他們是教化天下的英明之舉,在臣妾看來,皇上您的處置對他們來說就是皇恩浩蕩!”
大約十日前,隴西的幾個書生再遊曆全國各地,采集了足夠多的民風,翻閱了不少曆朝曆代治理的典籍後聯名上呈了一封關於如何改善當下民生的折子。
他們本以為當今天子看到這封對朝廷充滿期待、對百姓充滿慈悲,飽含了他們無數心血和才華的折子時會如曆代賢君拍案叫好並采納其中一二建議時就被以極快的速度判了誅九族之罪。
當他們見家人一副被折磨的人不人、鬼不鬼的樣子和自己一同被押跪在刑場,萬念俱灰的等待砍刀落下時才明白,當今的天子賢君,不過是一個膽小無知害怕百姓明理強大並喜歡愚弄自己和天下的小人。
這樣的人如果放在民間,頂多是一個虛偽失敗惹人嫌的無賴,可他偏偏是掌握他人生死的君王,他狂妄無知,枉讀了聖賢書,老天真是瞎了眼才選了個這麽不入流的玩意兒。
這些人被殺的消息很快傳遍全國,不少心懷天下想有一番作為的人隻能三緘其口,將自己的暢想封在了八股之中。還有一些人則是帶上典籍拿起武器上了山上,和朝廷嘴裏十惡不赦的流寇混在了一起。
朝臣們想對此三緘其口,但是宮外流言蜚語總有些不聽話的溜進了弘曆的耳中,為了保命,他們中絕大部分人都抽了脊梁對他高唿萬歲。
事情平息後,弘曆自覺自己體會到了秦皇漢武治理天下的心情,他自憐自己高處不勝寒的絕世孤寂,又感歎自己生於皇家,肩負江山社稷的偉大使命。
好的壞的,卑賤的高貴的,因為至高無上的權力而被他調和了。
可是心虛就是心虛,自卑就是自卑,這些人性的弱點不會因為你處於高位就自然消失。所以當如懿說到這些時,大清的九五至尊就要差點忍不住了。
如懿完全沒良心的馬屁正合他胃口,他迴味著如懿的話,覺得自己可真是太完美無瑕了。
所有的錯,都是那群刁民的錯!!!!!
“沒想到你身在後宮居然看得如此通透,這倒是讓朕驚喜。”本是表揚如懿的話,聽著怎麽像給他自己臉上貼金,再看他麵上得意的表情,真是夠了。
人哄開心了,下麵的事兒就好辦多了。
如懿:“皇上,您和太後如此母子情深,恰逢宮中連添兩位皇子這樣的大喜事,宮宴該比從前更為熱鬧盛大才勉強能向世人彰顯兩分您們彼此間的情誼。不過太後曆來不在乎這些外在的形勢,隻要皇上心裏有太後,太後就滿意。”
弘曆:“你這話說的也對,朕與太後就是母子情深。世人人人都知道的。”
如懿:”“皇上有了自己的孩子,太後比任何人都高興,雖遠在圓明園,不過也連著幾天遣了身邊人帶了許多東西,其中幾件小衣臣妾覺得極好,料子又軟又滑,上麵繡的花樣還很別致。問了福伽姑姑才知道,這些都是太後命人仿著原來您幼時的衣服製成的。”
弘曆:“朕記得,原先朕還是皇子時皇額娘就親手為朕做過衣服,以為都沒了,沒想到皇額娘還留著呢。”
如懿:“皇上的東西太後自然寶貝無比,不然哪來這些新製的小衣,隻可惜不能親自前來看看小阿哥穿上的模樣了。”
話說到這份上,弘曆十分明了她的意思,鋪墊那麽多,就是想讓他點頭答應接皇額娘迴宮。
他猶豫要不要接如懿的話。
執政多年,他越來越厭煩他皇額娘不經意間對他的“勸解”、“關心”。前朝後宮她都不應該有過多的存在感,她最好安安分分的待在自己宮裏念經養老,必要時出現在朝臣們麵前說說吉祥話就好。
將她送去圓明園也不僅僅隻是為了永璉的事兒,琅華和她感情太好太融洽,難免聽了什麽對自己不利,借機發揮敲打一下也是想讓她不要操不該操的心。
此時將她接迴來,自己心裏那口氣還沒順下去,膈應。
不接迴來,前朝後宮乃至百姓間都會有非議。
皇權與親情,該如何平衡?弘曆又陷入了對自己的憐憫心疼之中。
弘曆沉思不開口,如懿有些等不及了,念及今日前來的目的和激動人心的獎勵,她決定再加一把火讓弘曆點頭。
她深唿吸了一下給自己打了打氣跪在地上繼續對他“循循善誘”:“太後和太妃們伺候先皇照顧皇子十分辛苦,臣妾看在眼裏想為她們做些什麽但力量薄弱,所以今日也鬥膽想借皇上之力聊表心意,請皇上在宮宴加封太後和天妃們,也當是喜上加喜了。”
她低著頭心急如焚的等著弘曆的迴複,貴人還是嬪位,全憑他現在的一句話。
“你今日說的確實有幾分道理,朕就依你所言,明日一早先將太後接迴宮中吧~,先賀新生之喜,再敬撫育之恩,這確實是件好事,對得起你的賀喜。”
弘曆在心裏權衡完確認此事對自己有百利而無一害後才鬆口,況且又是別人遞來的台階,他又沒什麽損失,完事後功勞全是他的,何樂不為。
接到宮中傳來的消息,福珈激動之餘趕緊命人收拾打點準備迴宮。太後則一改之前的怒氣和頹喪,和福伽細數著皇帝從小到大是如何懂事孝順的,好像她來這真是自己願意的。
迴到宮中,如懿便登門想要拜見,凳子還沒坐熱的太後聽到通報卻不想見如懿。
她都能說服皇帝,可見皇帝心裏是極為敬重自己的,送她去圓明園隻是一時糊塗而已,說不定早就想好了要這麽做,恰好被她撞上了而已。
福珈現在也一掃當日著急相求的模樣,她覺得妃嬪為太後效力是天經地義、十分榮幸的事,如懿應該感恩於她們給她機會效勞,而不是惦記著好處。
主仆倆還在想怎麽打發如懿時,通報的小太監就遞了話進來:“嫻貴人說太後剛迴來要多家休息,她就不進來打擾了,皇上已經準備宮宴上加封太後和太妃們,不過想到皇上曾念及生母,嫻貴人還要忙著去和皇上進言單獨加封的事兒。”
“哐啷”一聲,太後的茶杯已經從她僵住的手裏掉落,她時千想萬想,怎麽也想不到如懿居然會找出弘曆生母一事來將她一軍。
“太後。。。。。”福珈憂心忡忡的為她整理著身上的衣裙。
太後吃驚的抓住福伽的手,情緒激動:“福珈,你聽到沒,她說要皇帝加封那個女人,是哀家從小把皇帝養大,他這麽做不是在天下人麵前打哀家的臉嗎?”
福珈:“皇上這麽做,的確有些不妥,可是咱們也阻止不了啊!”
太後:“烏拉那拉氏是在威脅哀家!不行,絕對不能讓皇帝再單獨加封李氏,否則朝臣後宮都會認為是哀家不盡心才讓皇帝時時想起生母。”
就像一條道走到黑已經無路可走的人,她已經顧不上細細考慮要怎樣調遣人手、合理推進她的原始計劃。她現在完全是用情緒做決定,而不是理智。
福珈:“那看來太後隻能兌現當日的諾言,封嫻貴人為嬪了。”
太後:“你親自出去和她說,宮宴結束,哀家就給她想要的,讓她不用再去皇帝跟前辛苦了。”
福伽說完太後的打算,如懿才將保持了許久微笑的臉頰放鬆下來。其實這也不該怪她咄咄逼人。實在是太後對她的厭惡、嫌棄、霸道太過刻骨銘心。
在這個有著高不可攀的地位的君母麵前,如懿覺得自己就像一隻微不足道的小螞蟻一樣,她想罰就罰,想罵就罵,想扔出宮就扔出宮,自己的反抗不會起絲毫作用。
如果不留點底牌在手,以她對如懿的憎惡程度,她翻臉不認人再把自己扔進湖裏然後廣而告之是自己想不開都是有可能的。
既然她現在要忌憚與弘曆之間那不純粹的母子之情,那就利用弘曆來逼她守約咯。
得到了想要的答複,如懿誌得意滿,她像個打了勝仗的驕傲士兵指示起福伽帶話:“請太後好好休息,臣妾看天色還在,準備再去替皇上看看舒貴人,好久沒見著她,也不知道她過得好不好。”
短短不到半炷香的時間裏,她們就被如懿赤裸裸的威脅了兩次。
囂張!!!
狂妄!!!
不孝!!!
汙泥!!!
烏拉那拉氏的侄女就是討厭至極!!!
早知道當時就讓人把她按死在冷宮裏不得出還省事些,現下可好了,真是放虎歸山苦了自己。
先被養子拿捏,現在又被如懿拿捏,太後她心裏忍不住的覺得自己是個十分窩囊的人,恥辱感一層一層湧了上來。
“來日方長,哀家就不信鬥不過她,走著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