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顧然的描述,教室內外不管什麽專業的同學,此時都感覺很有道理。


    原本那一雙雙純潔無瑕的大眼睛,現在明顯睿智了幾分。


    就連直播間裏的不少線上觀眾,也從完全不懂的懵逼中跟上了節奏,


    也是開始學起了可控核聚變。


    答辯教授們麵麵相覷,然後私下裏討論了起來。


    首先,


    用馬場舉例,這完全是顧然自個隨口說的。


    這種講課方式,初中最常見,到高中就已經很少了,


    至於在清北大學核物理的課堂裏,


    那就已經相當嚴肅了,


    沒有那個老師會這麽生動有趣的給一群高智商孩子舉這麽可愛的例子。


    但不得不說,


    當顧然舉出了這個例子之後,確實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一些非理工專業的旁聽者,都很快能夠清晰的聚焦到論文的問題所在。


    而對於他們這些在核工程裏摸爬滾打的人來說,


    這個例子,更像是把一個抽象的研究具象化,從而把問題進行了放大。


    比如說,


    在之前看論文的時候,他們更加注重於問題的思考,推算的過程。


    當開頭和過程都沒錯,那結果出現偏差,那也就情有可原了。


    但此時,腦海中想著養馬場的例子,


    他們很快就能提出很多誤差猜想。


    “也就是說,在之前的時候我們把那些偶爾出現異常運動狀態的野馬,當作了誤差。”


    “但實際上,他們的運動異常,並不能就這麽抹除,對吧?”


    一位教授問道。


    而作為論文的作者,賈明磊也激動的說道:“是的,其實在寫入邏輯的時候,我也意識到了在哪裏存在一些問題,就是在某個階段的推導中,我自己就感覺到了有點不夠全麵。”


    賈明磊說的這種“感覺”,其實算是長時間聚焦一種工作的時候,產生的一種數學直覺。


    這在很多學生身上都出現過或曾經出現過。


    從某種意義而言,這算是人類的一種未被承認的超能力。


    表現出來就是在沒有任何緣由的情況下,在計算過程中,盡管每一步的推導都是正確的,但你仍能感覺到,它一定錯了。


    而最後的結果,也確實印證了你的感覺是對的。


    當然,這個問題對於現在而言是有點跑題了。


    不過等到懷亞特他們開展意識研究之後,顧然還是一定會要求他們能順帶著研究一下。


    因為他一直認為,數學是有靈魂的。


    意識和物理學之間如果說存在著唯一聯係,那一定是數學。


    因為在顧然的認知中,


    如果說物理學帶給他的共振是隨著認知的提升而逐漸出現的,


    那數學就是與生俱來。


    更不用說單位波理論假如成立,那人類無非就是富集著大量波函數的一簇單位波的端點。


    就像是一個充滿無數基礎邏輯代碼的電腦,


    你當然可以讓他計算各種複雜函數,


    但也不能忘了,他自身就是函數。


    賈明磊想了很久,還是搖了搖頭:“但是我記不清楚具體是在哪裏開始發現的問題了。”


    賈明磊的導師皺著眉頭,對自己這傻徒弟的迴答很不滿意。


    但顧然倒不以為意,


    這太正常了。


    簡而言之就是一步一步推理的時候,沒有任何一步出現錯誤,


    但自己的意識卻和整體邏輯出現了排斥。


    顧然道:“簡單來說,現代等離子體湍流研究的一個重要問題就在於我們隻能解析波長大於離子迴旋半徑的宏觀湍流,對於更加微觀尺度的湍流束手無策,而這也是試驗中能量損失誤差的主要原因。”


    顧然的話一語點醒夢中人。


    當然,這夢中人倒不是賈明磊。


    而是那些參加答辯的教授們,


    因為在他們年輕的時候,這個問題就已經存在。


    “這個問題,似乎是因為受製於計算機算力的約束。”


    一位教授說道:“即便是到了現在,算力依舊不足以完成納米級的微觀湍流計算。”


    “你的說法也沒錯,”顧然道:“就像是傳統的馴馬術,隻能觀察和訓練馬群的走向,對於每匹馬的健康情況、肌肉顫動、眼神交流根本沒有能力進行規訓。”


    “而那一兩匹馬之所以進行了非常規運動,恰恰可能是因為他們某個部位疼痛、或者是過於疲憊,再或者是情緒不好不合群導致的。”


    賈明磊微微皺眉:“那也就是說,實際上,造成湍流的粒子,並非完全偶然的隨機誤差,而是有跡可循的?”


    顧然點點頭:“就像是軍訓跑操時站在操場外麵的幾個典型,或許他們的身體並沒有什麽問題,但能躲避軍訓,他們總是能拿出來原因的。”


    “現在這個等離子體湍流計算大模型,惟一的問題就是忽略了那些異常粒子帶來的變量,”賈明磊心中難免激動了起來:“也就是說,如果打上了這個補丁,那麽這個大模型很有可能就……”


    不敢想,作為一個學生,他現在不敢太異想天開。


    但哪怕他不說,這些答辯教授和導師們,也都知道意味著什麽。


    如果這個計算大模型真的完善了,就意味著國家在核聚變項目上,有了一個近乎“0”投入的數字模擬實驗室。


    任何可控核聚變相關的想法,都可以在這個大模型中試跑,然後精準的測算出能量損失率。


    而正因為是0成本,所以每個高校和研究所都可以部署,任何大膽的想法都可以進行測試。


    而且數字模擬不需要搭建實驗室和實驗環境,速度要比真正去做實驗迅速的多,


    往常可能需要三年建設周期的項目,現在隻需要幾秒鍾的時間,就能在大模型裏做上億次試驗。


    極大的提高華夏核聚變研究的發展進程。


    或許除了核工程專業之外,其他很多人不知道這意味著什麽。


    如果用經濟學角度來講的話,


    這個大模型如果構建完善,將會為華夏節約數萬億經費,節省數十年科研探索時間。


    如果要問這個項目能拿什麽獎的話,


    就靠著這一個大模型,把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從今年一下拿到五十年後也毫不過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中科院來娛樂圈撈人!黑粉全蒙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老雪糕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老雪糕並收藏中科院來娛樂圈撈人!黑粉全蒙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