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說,”


    “待會兒我會不會吃宵夜。”


    “一個半小時後我會不會下播”


    “下播之後會不會準時睡覺。”


    “答案可能是‘會’,也可能是‘不會’,也可能是‘大概率會’,或者是‘基本不會’。”


    “‘會’和‘不會’,這看起來毫無疑問是肯定的答案。”


    顧然頓了頓,又平靜的問道:“那‘大概率會’和‘基本不會’,是確定還是不確定?”


    問題拋出之後,


    直播間裏肉眼可見的安靜了很多。


    所有人聽著顧然的問題,都有一種莫名其妙的詭異。


    可能會,可能不會……


    大概率會,基本不會……


    這不就是用來表示不確定的詞語麽?


    如果“會”和“不會”是表示確定的話,


    那這些本來就帶有概率性詞語前綴的表述,當然算是不確定。


    在觀眾們陸續反饋自己的想法的同時,


    中科院不少院士們看著手機,也開始思索起了顧然的問題,


    雖然丁一在群裏提議的是:


    【睡前可以把顧然的這個直播掛著,


    權當個催眠節目,放在枕邊聽著睡覺,】


    但顧然這個延伸思考很顯然引起了不少院士的好奇心。


    雖然這個問題看起來非常白癡,像是一個低級的語文閱讀理解題目,


    甚至剛剛學會說話的人類幼崽似乎也能完成迴答。


    可就是這種極致的低級,


    讓他們越發感覺到了這個問題的古怪。


    隻不過中科院沒有組織集體觀看,


    所以已經各迴各家的院士們,也沒有了一起探討的條件,


    而腦海中一閃而過的想法,一閃之後也就平靜的過去了,


    未能變成一個充分辯證之後的猜想。


    而科工部則不同,


    此時的會議室中,無數科工部成員正三三兩兩的展開激烈的交流。


    意識、或者說是經驗讓他們在剛開始聽到顧然的問題時,立馬就感覺到了詭異之處。


    從語言學的角度而言,


    “可能會”、“大概率會”這的詞匯毫無疑問是表示隨機。


    但問題是,語言是意識的延伸。


    “我知道了。”


    一名傑青突然開口:“‘可能會’、‘大概率會’,其實也是肯定!”


    有人趕忙問道:“為什麽這麽說?”


    “因為語言上的隨機,其實是意識上的肯定。”


    “就比如說你問我今年能不能評上院士,我說誰知道呢?”


    “當我說出來說出來‘誰知道’之前,大腦就已經將這個信息進行了處理,然後將‘我能不能評上院士’這個問題相關的所有條件進行了分析和匯總,最後輸出了一個結果,”


    那位傑青認真道:“而當這個結果出現在語言上的時候,即便它是隨機,也是肯定的隨機。”


    聽完這位傑青的闡述,


    眾人似乎有一些理解,但又似懂非懂,


    於是立馬展開了討論,


    第一時間對這些內容進行拆解和分析。


    但無論怎麽解析,似乎總是不得要義,


    甚至就連那位傑青本人,也很難將自己的靈光一閃進行完整且詳細的拆解,


    一種明明就要脫口而出,但張了張嘴始終說不出來半句話的難受,讓她萬分煎熬:“我大概知道怎麽迴事,但還要想想具體該怎麽表述出來,有點複雜的。”


    丁一看著眾人那迫切的求知態度,擺擺手:“等等看顧然怎麽解釋吧。”


    於是,眾人又迫切的看向了直播。


    ……


    顧然給了觀眾們足夠的思考時間,


    當彈幕最終還是被不解和好奇充斥,


    所有人都思考無果之後,


    他才接著說道:


    “其實,‘可能會’和‘大概率會’其實也是肯定。”


    “大家可能會很好奇,這明明就是對隨機的描述詞,為什麽會是肯定?”


    “在解釋之前,我要先和大家說一個概念以及一個關於意識的基本屬性,”


    “概念就是假隨機,也是確定。”


    “而意識,隻能輸出確定和假隨機。”


    看著彈幕上越發迷茫,顧然又道:


    “當一個問題拋給你,從接收問題到處理問題再到輸出問題的流程是什麽?”


    “我將其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是無意識參與的大腦處理階段,第二部分是意識參與的量化輸出階段,”


    “首先,第一階段,”


    “當問題拋到你麵前,你的大腦第一時間就會對問題進行處理,”


    “然後大腦開始竭盡所能的調動關於這個問題的所有影響因素。”


    “然後所有因素開始共同參與這個問題的判斷,”


    “接著,這個問題就像是一場賭博,而這些因素就像是籌碼,”


    “隨著所有因素的累加,雙方的籌碼平衡不斷被打破,天平開始傾斜,”


    “最終,針對這個問題,腦海中產生出一個最初始的答案,我暫且稱之為元結果。”


    “而元結果具有絕對不確定性。”


    “原因很簡單,在無意識參與的大腦處理階段,所有的思考過程,是化學信號和電信號之間的交互傳遞,”


    “這是一個非常典型的物理變化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不同的因素、記憶的深淺、影響的嚴重程度所造成的化學信號和電信號強度各不相同,”


    “而因此得出的結果就像是各不相同一份一份能量在疊加,最終必然是絕對隨機。”


    說完,直播間的彈幕仿佛凝滯了很長時間。


    過了許久,才陸陸續續有人開始發言。


    “我……好像悟了。”


    “也就是說第一階段的思考,是生物本能。”


    “按照顧神說的,如果拋開肉體拉看,這個結果其實就是一份一份能量的疊加。”


    “元結果……好神奇啊。”


    “那第二階段呢?”


    顧然頓了頓,然後淺嚐了一口刷牙水,緩解了一下口幹舌燥後,接著說道:


    “第二階段,意識參與的量化輸出階段,”


    “當元結果生成之後,意識開始介入,它就像是一個經驗豐富的前端設計,將一堆複雜的邏輯和函數,變得具象且美觀,”


    “如同定義好壞、美醜、善惡一樣,意識非常擅長量化。”


    “於是那原本具有絕對不確定性的元結果,在經過意識的加工之後,很快就變成了量化的假隨機。”


    “而語言,是意識的延伸。。”


    “語言隻負責輸出意識處理後的結果,所以語言上的確定或者不確定,其實都是意識上的確定。”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中科院來娛樂圈撈人!黑粉全蒙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老雪糕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老雪糕並收藏中科院來娛樂圈撈人!黑粉全蒙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