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為何……要怕死
中科院來娛樂圈撈人!黑粉全蒙了 作者:老雪糕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首先,幾個小時之內,因為地球上沒有人類的幹涉,導致發電站很快停止了工作,儲存的電量在輸送完成最後一波之後,人造電力開始逐漸在地球上消失,就像人類從來沒有發明過電。”
“一周之後,這個世界因為徹底失去電力而陸續進入黑暗,城市的各個係統開始崩潰,一場大雨過後,地下設施因為雨水的浸泡,逐漸開始損壞。”
“幾個月過去了,因為沒有人類維護,火電站和核電站因為冷凝係統的癱瘓,開始發生頻繁的泄露,甚至爆炸。”
“一年之後,無人打理的城市,開始被植物占領,貓、狗、鼠、兔,開始成為城市的主人。”
“又過了十多年,道路和建築開始發生破損,無數植物在鋼筋水泥森林中生根發芽,然後在道路、建築物的縫隙之中肆意生長。”
“眨眼一百年過去,人類所建造的一切奇跡,開始逐漸消退,大壩、橋梁發生坍塌,高聳入雲的大廈搖搖欲墜。”
“這些岌岌可危的建築,讓你提心吊膽,但終於,在一千年之後,他們徹底消失在了茂密的叢林之中,這時候你已經分不清城市和森林的邊界。”
“一萬年之後,人類從工業革命以來所創造出的所有痕跡,被磨除殆盡,隻有一些如金字塔、長城這樣的石頭製成的建築還依稀留存。”
“十萬年之後,地表上已經徹底不存在人類存在過的痕跡,隻有一些油井和礦洞之中,稍許的留存著人類存在過的痕跡。”
“但一千萬年之後,這最後一丁點痕跡也徹底消失不見。”
“自此,地球徹底煥然一新,沒有任何東西可以證明人類曾經存在過。”
顧然說完,
直播間的無數觀眾,仍沉浸在這個思維實驗之中,久久不能自拔。
而身旁的周怡然,此時也緩緩睜開了眼睛,神色中有幾分驚恐。
“一千萬年,就能抹除人類所有的文明痕跡嗎?”
顧然沉默了片刻,還是不幸的點點頭。
盡管此時人類文明無比璀璨,科技發展如日中天。
但在宇宙和時間麵前,依舊不如螻蟻。
如果從智人算起,也不過是距今七萬年。
而如果從工業革命算起,距今不過二百六十多年。
而地球誕生距今約……四十八億年。
這是什麽概念?
如果把四十八億年壓縮成一天二十四小時的話,
智人是在最後一秒中出現的,
而人類最引以為傲的文明和科技,則集中出現在23點59分59秒的最後0.1秒中。
在這一天的最後0.1秒,紅山文化和良渚文化出現。
最後0.003秒,人類才剛剛進入工業革命。
所以,這也就延伸出來了一個學宇宙學的一個好處,
那就是人類啥也不是。
什麽煩惱,什麽牛馬,什麽委屈,什麽壓抑,在宇宙的宏大敘事之下,都不值一提。
或許是顧然的思維旅行太過沉浸,以至於彈幕久久沒有從這人類文明抹滅的旅程中走出來。
顧然接著提醒道:“這麽看來,大家似乎發現,人類所發明的一切,都難以阻擋時光洪流。”
“那是不是想要留存住數十億年信息,就徹底不可能了?”
顧然搖搖頭:“其實不然,水和dna就是答案。”
即便沒有顧然的提醒,不少觀眾已經開始把思路,向水和dna上麵思考了。
當舉例出來的所有物質被否定之後,
他們就換了個思路,
不去想有什麽東西能儲存幾十億年的信息,
而去想在地球誕生以來,有什麽東西存在了幾十億年,
這麽一來思路便豁然開朗。
氫氣、氧氣、二氧化碳等大氣層的各種組成部分,
水、泥土、礦物、各種元素等。
以及生命。
而如果從這些存在了幾十億年的東西中,尋找有可能儲存信息的物質。
所有人幾乎毫不猶豫的從中選擇了水和生命。
並在潛意識裏將它們與礦物、元素、各種氣體進行了分離。
“水好像的確不像人們想的那麽簡單。”
“之前聽說過有人做實驗,如果在水旁邊放不同的音樂,水的晶體會發生改變。”
“主播前麵講過水了,感興趣的可以看一下迴放切片,前兩天上了熱搜的。”
“水我理解了,可是生命?”
“生命也太脆弱了。”
“光是生物大滅絕都發生了好多次了。”
“把信息放在生命身上,那不是和買彩票一樣?”
“確實……聽主播講的……隻要一千萬年地球就足夠把人類的一切全部擦除。”
“連人類都不行,那其他生物就更不用說了。”
……
彈幕上,無數新老觀眾的熱烈討論,基本上已經接受了水作為信息載體的可靠性。
為什麽選擇水,原因很簡單,
儲存信息嘛,穩定最重要,
而一個具有流動性,而且結構規律,甚至自成循環的水係統,無疑是最好的儲存設備。
不過現在所有人對於生命這個信息載體,明顯更加好奇了。
正如顧然所說的,生命在宇宙的尺度上,太過渺小。
遠遠不像水那樣的非生命體穩定可靠。
顧然笑道:“兄弟們似乎對生命的信心不夠充足啊,”
“那我如果說出生物的第三個邏輯,大家該如何應對呢?”
彈幕上紛紛詢問了起來。
“我湊,還有第三個邏輯?”
“是什麽?”
“期待了。”
顧然也不賣關子,慢悠悠的說道:“第三個邏輯,就是求生。”
“生命自從誕生開始,就帶著大量的無用dna在瘋狂繁衍,並盡可能的讓自己活下來。”
“或許兄弟們會覺得很奇怪,求生不是本能麽?怎麽變成了邏輯了?活著就是正確的事情,難道會有生物求死嗎?”
顧然自問自答道:“可誰規定的,活著是好事,死亡是壞事?”
“大家有沒有思考過,這個觀念是如何產生的?”
“為什麽每一個生物,都在畏懼死亡?”
“如果繁衍是最初由祂們設計的初始邏輯,能夠進化出成千上萬個物種是競爭邏輯和水中信息的功勞,”
“那我們現在所發現的第三個邏輯——‘求生’,又是從何而來?”
“一周之後,這個世界因為徹底失去電力而陸續進入黑暗,城市的各個係統開始崩潰,一場大雨過後,地下設施因為雨水的浸泡,逐漸開始損壞。”
“幾個月過去了,因為沒有人類維護,火電站和核電站因為冷凝係統的癱瘓,開始發生頻繁的泄露,甚至爆炸。”
“一年之後,無人打理的城市,開始被植物占領,貓、狗、鼠、兔,開始成為城市的主人。”
“又過了十多年,道路和建築開始發生破損,無數植物在鋼筋水泥森林中生根發芽,然後在道路、建築物的縫隙之中肆意生長。”
“眨眼一百年過去,人類所建造的一切奇跡,開始逐漸消退,大壩、橋梁發生坍塌,高聳入雲的大廈搖搖欲墜。”
“這些岌岌可危的建築,讓你提心吊膽,但終於,在一千年之後,他們徹底消失在了茂密的叢林之中,這時候你已經分不清城市和森林的邊界。”
“一萬年之後,人類從工業革命以來所創造出的所有痕跡,被磨除殆盡,隻有一些如金字塔、長城這樣的石頭製成的建築還依稀留存。”
“十萬年之後,地表上已經徹底不存在人類存在過的痕跡,隻有一些油井和礦洞之中,稍許的留存著人類存在過的痕跡。”
“但一千萬年之後,這最後一丁點痕跡也徹底消失不見。”
“自此,地球徹底煥然一新,沒有任何東西可以證明人類曾經存在過。”
顧然說完,
直播間的無數觀眾,仍沉浸在這個思維實驗之中,久久不能自拔。
而身旁的周怡然,此時也緩緩睜開了眼睛,神色中有幾分驚恐。
“一千萬年,就能抹除人類所有的文明痕跡嗎?”
顧然沉默了片刻,還是不幸的點點頭。
盡管此時人類文明無比璀璨,科技發展如日中天。
但在宇宙和時間麵前,依舊不如螻蟻。
如果從智人算起,也不過是距今七萬年。
而如果從工業革命算起,距今不過二百六十多年。
而地球誕生距今約……四十八億年。
這是什麽概念?
如果把四十八億年壓縮成一天二十四小時的話,
智人是在最後一秒中出現的,
而人類最引以為傲的文明和科技,則集中出現在23點59分59秒的最後0.1秒中。
在這一天的最後0.1秒,紅山文化和良渚文化出現。
最後0.003秒,人類才剛剛進入工業革命。
所以,這也就延伸出來了一個學宇宙學的一個好處,
那就是人類啥也不是。
什麽煩惱,什麽牛馬,什麽委屈,什麽壓抑,在宇宙的宏大敘事之下,都不值一提。
或許是顧然的思維旅行太過沉浸,以至於彈幕久久沒有從這人類文明抹滅的旅程中走出來。
顧然接著提醒道:“這麽看來,大家似乎發現,人類所發明的一切,都難以阻擋時光洪流。”
“那是不是想要留存住數十億年信息,就徹底不可能了?”
顧然搖搖頭:“其實不然,水和dna就是答案。”
即便沒有顧然的提醒,不少觀眾已經開始把思路,向水和dna上麵思考了。
當舉例出來的所有物質被否定之後,
他們就換了個思路,
不去想有什麽東西能儲存幾十億年的信息,
而去想在地球誕生以來,有什麽東西存在了幾十億年,
這麽一來思路便豁然開朗。
氫氣、氧氣、二氧化碳等大氣層的各種組成部分,
水、泥土、礦物、各種元素等。
以及生命。
而如果從這些存在了幾十億年的東西中,尋找有可能儲存信息的物質。
所有人幾乎毫不猶豫的從中選擇了水和生命。
並在潛意識裏將它們與礦物、元素、各種氣體進行了分離。
“水好像的確不像人們想的那麽簡單。”
“之前聽說過有人做實驗,如果在水旁邊放不同的音樂,水的晶體會發生改變。”
“主播前麵講過水了,感興趣的可以看一下迴放切片,前兩天上了熱搜的。”
“水我理解了,可是生命?”
“生命也太脆弱了。”
“光是生物大滅絕都發生了好多次了。”
“把信息放在生命身上,那不是和買彩票一樣?”
“確實……聽主播講的……隻要一千萬年地球就足夠把人類的一切全部擦除。”
“連人類都不行,那其他生物就更不用說了。”
……
彈幕上,無數新老觀眾的熱烈討論,基本上已經接受了水作為信息載體的可靠性。
為什麽選擇水,原因很簡單,
儲存信息嘛,穩定最重要,
而一個具有流動性,而且結構規律,甚至自成循環的水係統,無疑是最好的儲存設備。
不過現在所有人對於生命這個信息載體,明顯更加好奇了。
正如顧然所說的,生命在宇宙的尺度上,太過渺小。
遠遠不像水那樣的非生命體穩定可靠。
顧然笑道:“兄弟們似乎對生命的信心不夠充足啊,”
“那我如果說出生物的第三個邏輯,大家該如何應對呢?”
彈幕上紛紛詢問了起來。
“我湊,還有第三個邏輯?”
“是什麽?”
“期待了。”
顧然也不賣關子,慢悠悠的說道:“第三個邏輯,就是求生。”
“生命自從誕生開始,就帶著大量的無用dna在瘋狂繁衍,並盡可能的讓自己活下來。”
“或許兄弟們會覺得很奇怪,求生不是本能麽?怎麽變成了邏輯了?活著就是正確的事情,難道會有生物求死嗎?”
顧然自問自答道:“可誰規定的,活著是好事,死亡是壞事?”
“大家有沒有思考過,這個觀念是如何產生的?”
“為什麽每一個生物,都在畏懼死亡?”
“如果繁衍是最初由祂們設計的初始邏輯,能夠進化出成千上萬個物種是競爭邏輯和水中信息的功勞,”
“那我們現在所發現的第三個邏輯——‘求生’,又是從何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