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帝都朝堂內
寒門入仕,朝登天子堂暮做逍遙官 作者:百越春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雲羅縣遙遠之外,帝都——天京!
金碧輝煌的金鑾大殿內!
一名四十來歲的中年男子,身穿五爪金龍袍,端坐在上方龍椅上。
此刻的他,雙眼微微眯起,麵帶威嚴掃視著下方眾多臣子。
他正是東大王朝,當朝皇帝——姬正淳!
“眾位卿家,今日可有事要上奏?”
姬正淳那修長的手指,輕輕敲打在龍椅那扶手之上。
他倒想看看今日,這幫文官大臣嘴裏,又能吐出什麽樣的東西來。
“皇上!微臣有事要奏!”
下方群臣中走出一人,朝姬正淳躬了躬身子。
此人年齡,五十有餘六十不足,身上散發著濃鬱的文人氣息。
他正是當朝太子太傅楊閣老——楊高敏!
“哦?楊愛卿你且說說何事吧!”
姬正淳眉毛一挑。
他不禁伸出右手,揉了揉自己那飽滿太陽穴。
“現在邊境時常不平穩,微臣建議應該布施更多仁政,以此來感化那些不安分勢力!”
話音落下,楊高敏微微抬頭查看了一眼,姬正淳的臉色。
他乃是保守派,從來不主張朝廷對外用兵。
“嗯!可還有誰有不同意見的?”
姬正淳臉上看不出喜怒,緩緩站起身來。
他將雙手背在身後,在金鑾大殿上方來慢慢來迴踱步。
“微臣讚同楊大人的意見!”
“臣等......和楊大人意見乃是相同,懇請陛下勿要發動戰爭,那樣隻會使得百姓勞財傷命!”
“臣等附議......”
站在楊高敏身後一行大臣,紛紛出列表示支持。
他們這一批人,最是看不起那些武將。
他們認為那些武將,對於治國之道完全不會,隻會舞刀弄棒,身上隻有那莽夫之勇!
認為這東大王朝江山,若是交到那些武夫手中,遲早得四分五裂。
這幫文人大臣,滿腦子裏都是以和為貴,要對番邦鄰國推行仁慈之心,以求天下太平。
“哼!你們這幫文臣,天天推行以和為貴,現在別人都快要入侵我們地領土,侵害我們的子民,你們便會如此巧言輕語!”
左邊一行武將為首之人跨步走出,朝著對麵文臣反駁起來。
隻見他身穿一襲鎧甲,麵容蒼老,兩鬢斑白,目光銳利。
渾身上下散發著,戰爭歲月留下的氣息。
他正是當朝定國公——唐安國!
“就是!你們這幫文臣懂什麽!”
“沒上過戰場,天天在這指手畫腳!”
“你們這是站著講話不腰疼,天天滿嘴仁義道德,也不見邊境能平靜下來。”
站在唐安國身後一行武將,同樣不甘示弱對著對麵文臣開始反駁起來。
要不是這幫文臣在阻撓,他們怎會年年在帝都皇城裏躺著。
再不上戰場,他們這些身子骨都快拿不動兵器了。
“你們可知道,戰爭打響後,那些銀子從哪來?”
“難道不打仗,就能換來和平?”
“難道發動戰爭就能勝利?如若不能勝利,那得多少黎民百姓背井離鄉!”
“你們想什麽呢?這戰爭都還沒打,就想著輸了!”
“那你們就能確保能打贏了?”
“哼!”麵對雙方爭吵,姬正淳重重哼了一聲,隨後用力甩了一下袖子:“你們都給我安靜下來!”
他那雙威嚴雙目,一一在下方眾人身上掃過。
整個金鑾殿上,瞬間變得鴉雀無聲起來。
“這是越州一處偏遠縣城帶迴來的消息,你們也都看看吧!”姬正淳吩咐道。
站在他邊上那位公公,拿著一份折子朝著下方眾多臣子走去。“各位大人請看!”
片刻後。
姬正淳緩緩坐迴龍椅上,目光審視著下方眾人:“各位卿家,對於折子上麵所提之事,有什麽樣的看法?”
“陛下!平南王屬地在南方,何不讓他協助調查一下?”
下一刻,一位年齡約莫四十來歲的官員主動站出來。
“閔卿家!你是說的可是我那六弟麽?”
“正是!”
“哦?看來你平時應該和平南王有來往啊!要不怎會想起他了?”
姬正淳微微一笑。
隻是那一副笑容之下,隱藏著絲絲冷厲之色。
“你們其他人呢?可還有什麽樣不同意見麽?”姬正淳將目光看向楊高敏。
“陛下,這阮南國隻不過小打小鬧,我們隻需加強運河巡防,嚴查來往船隻,他們便沒可乘之機了!”
“這樣能行麽?不從我們那些官員找問題,你這辦法,恐怕解決不了根本問題!”
麵對楊高敏的建議,姬正淳不禁擺了擺手。
隨後他將目光再一次掃視到眾人身上,卻未再次聽到任何建議。
“徐愛卿可在?”
“迴陛下!徐大學士前段時間迴家養病了!”
“誒!你看我這記性,都把這事了,給忘了!”
麵對身邊公公的提醒,姬正淳無奈發出一道歎息。
不知道是不是,因滿朝文臣給不出一個滿意意見,而發出的感歎。
還是他真的為了,這位徐大人不在朝堂內,而感到無奈。
“退朝吧!這事改天再議!”
姬正淳朝著下方眾多臣子擺了擺手。
......
禦書房內!
“明公公!你去傳蔡公明來禦書房一趟!”
“奴才馬上去宣他過來!”
麵對姬正淳的吩咐,明公公很快便退出了禦書房。
“微臣叩見陛下!”
半晌後,蔡公明跟隨在明公公身後,踏入了禦書房內。
他昨晚才趕迴帝都,連夜將雲羅縣發生一事,寫在折子上,上奏了皇帝。
“起來吧!這般急將你叫來,都沒讓你好好歇歇,朕是不是不會體恤自己臣子啊?”
姬正淳臉上帶著一絲歉意,看著這次南下的監察使。
蔡公明官職並不是很高,才正五品官員,隸屬督察院禦史管理。
此次能夠任命他為監察使,還是那徐大學士沒離開之前,便在皇帝身邊推薦過的。
“這是微臣應該做的!陛下無需自責!”
蔡公明連忙彎腰躬身。
“坐下來說,你將此次南下之事,給朕細細說上一遍吧!”姬正淳招了招手,明公公很快便為蔡公明搬來了一張椅子。
“諾!微臣謝過陛下!”
蔡公明再次躬身行了一禮。
他將自己半邊屁股,輕輕貼在那張椅子邊上,隨後緩緩將雲羅縣發生之事說了出來。
......
“不過你提到的那少年,朕還是有著印象,他便是當初那個,給賑災流民出謀劃策的少年吧!”
“正是!”
“此次他又立了功,可是這種功勞賞賜,可是燙手得很呢!這讓他很容易被那勢力給盯上。”
“陛下聖明!”
“這樣吧!若是他將來科舉入仕,朕便將這獎賞補給他,若是不能,那便作罷了!畢竟賞賜和性命兩者之間,我想他會明白朕的心意!”
“陛下體恤之心,乃是他福氣!”
夜幕落下,燈火珊闌的帝都處處繁華,隻有禦書房兩道人影還在交談著什麽。
......
金碧輝煌的金鑾大殿內!
一名四十來歲的中年男子,身穿五爪金龍袍,端坐在上方龍椅上。
此刻的他,雙眼微微眯起,麵帶威嚴掃視著下方眾多臣子。
他正是東大王朝,當朝皇帝——姬正淳!
“眾位卿家,今日可有事要上奏?”
姬正淳那修長的手指,輕輕敲打在龍椅那扶手之上。
他倒想看看今日,這幫文官大臣嘴裏,又能吐出什麽樣的東西來。
“皇上!微臣有事要奏!”
下方群臣中走出一人,朝姬正淳躬了躬身子。
此人年齡,五十有餘六十不足,身上散發著濃鬱的文人氣息。
他正是當朝太子太傅楊閣老——楊高敏!
“哦?楊愛卿你且說說何事吧!”
姬正淳眉毛一挑。
他不禁伸出右手,揉了揉自己那飽滿太陽穴。
“現在邊境時常不平穩,微臣建議應該布施更多仁政,以此來感化那些不安分勢力!”
話音落下,楊高敏微微抬頭查看了一眼,姬正淳的臉色。
他乃是保守派,從來不主張朝廷對外用兵。
“嗯!可還有誰有不同意見的?”
姬正淳臉上看不出喜怒,緩緩站起身來。
他將雙手背在身後,在金鑾大殿上方來慢慢來迴踱步。
“微臣讚同楊大人的意見!”
“臣等......和楊大人意見乃是相同,懇請陛下勿要發動戰爭,那樣隻會使得百姓勞財傷命!”
“臣等附議......”
站在楊高敏身後一行大臣,紛紛出列表示支持。
他們這一批人,最是看不起那些武將。
他們認為那些武將,對於治國之道完全不會,隻會舞刀弄棒,身上隻有那莽夫之勇!
認為這東大王朝江山,若是交到那些武夫手中,遲早得四分五裂。
這幫文人大臣,滿腦子裏都是以和為貴,要對番邦鄰國推行仁慈之心,以求天下太平。
“哼!你們這幫文臣,天天推行以和為貴,現在別人都快要入侵我們地領土,侵害我們的子民,你們便會如此巧言輕語!”
左邊一行武將為首之人跨步走出,朝著對麵文臣反駁起來。
隻見他身穿一襲鎧甲,麵容蒼老,兩鬢斑白,目光銳利。
渾身上下散發著,戰爭歲月留下的氣息。
他正是當朝定國公——唐安國!
“就是!你們這幫文臣懂什麽!”
“沒上過戰場,天天在這指手畫腳!”
“你們這是站著講話不腰疼,天天滿嘴仁義道德,也不見邊境能平靜下來。”
站在唐安國身後一行武將,同樣不甘示弱對著對麵文臣開始反駁起來。
要不是這幫文臣在阻撓,他們怎會年年在帝都皇城裏躺著。
再不上戰場,他們這些身子骨都快拿不動兵器了。
“你們可知道,戰爭打響後,那些銀子從哪來?”
“難道不打仗,就能換來和平?”
“難道發動戰爭就能勝利?如若不能勝利,那得多少黎民百姓背井離鄉!”
“你們想什麽呢?這戰爭都還沒打,就想著輸了!”
“那你們就能確保能打贏了?”
“哼!”麵對雙方爭吵,姬正淳重重哼了一聲,隨後用力甩了一下袖子:“你們都給我安靜下來!”
他那雙威嚴雙目,一一在下方眾人身上掃過。
整個金鑾殿上,瞬間變得鴉雀無聲起來。
“這是越州一處偏遠縣城帶迴來的消息,你們也都看看吧!”姬正淳吩咐道。
站在他邊上那位公公,拿著一份折子朝著下方眾多臣子走去。“各位大人請看!”
片刻後。
姬正淳緩緩坐迴龍椅上,目光審視著下方眾人:“各位卿家,對於折子上麵所提之事,有什麽樣的看法?”
“陛下!平南王屬地在南方,何不讓他協助調查一下?”
下一刻,一位年齡約莫四十來歲的官員主動站出來。
“閔卿家!你是說的可是我那六弟麽?”
“正是!”
“哦?看來你平時應該和平南王有來往啊!要不怎會想起他了?”
姬正淳微微一笑。
隻是那一副笑容之下,隱藏著絲絲冷厲之色。
“你們其他人呢?可還有什麽樣不同意見麽?”姬正淳將目光看向楊高敏。
“陛下,這阮南國隻不過小打小鬧,我們隻需加強運河巡防,嚴查來往船隻,他們便沒可乘之機了!”
“這樣能行麽?不從我們那些官員找問題,你這辦法,恐怕解決不了根本問題!”
麵對楊高敏的建議,姬正淳不禁擺了擺手。
隨後他將目光再一次掃視到眾人身上,卻未再次聽到任何建議。
“徐愛卿可在?”
“迴陛下!徐大學士前段時間迴家養病了!”
“誒!你看我這記性,都把這事了,給忘了!”
麵對身邊公公的提醒,姬正淳無奈發出一道歎息。
不知道是不是,因滿朝文臣給不出一個滿意意見,而發出的感歎。
還是他真的為了,這位徐大人不在朝堂內,而感到無奈。
“退朝吧!這事改天再議!”
姬正淳朝著下方眾多臣子擺了擺手。
......
禦書房內!
“明公公!你去傳蔡公明來禦書房一趟!”
“奴才馬上去宣他過來!”
麵對姬正淳的吩咐,明公公很快便退出了禦書房。
“微臣叩見陛下!”
半晌後,蔡公明跟隨在明公公身後,踏入了禦書房內。
他昨晚才趕迴帝都,連夜將雲羅縣發生一事,寫在折子上,上奏了皇帝。
“起來吧!這般急將你叫來,都沒讓你好好歇歇,朕是不是不會體恤自己臣子啊?”
姬正淳臉上帶著一絲歉意,看著這次南下的監察使。
蔡公明官職並不是很高,才正五品官員,隸屬督察院禦史管理。
此次能夠任命他為監察使,還是那徐大學士沒離開之前,便在皇帝身邊推薦過的。
“這是微臣應該做的!陛下無需自責!”
蔡公明連忙彎腰躬身。
“坐下來說,你將此次南下之事,給朕細細說上一遍吧!”姬正淳招了招手,明公公很快便為蔡公明搬來了一張椅子。
“諾!微臣謝過陛下!”
蔡公明再次躬身行了一禮。
他將自己半邊屁股,輕輕貼在那張椅子邊上,隨後緩緩將雲羅縣發生之事說了出來。
......
“不過你提到的那少年,朕還是有著印象,他便是當初那個,給賑災流民出謀劃策的少年吧!”
“正是!”
“此次他又立了功,可是這種功勞賞賜,可是燙手得很呢!這讓他很容易被那勢力給盯上。”
“陛下聖明!”
“這樣吧!若是他將來科舉入仕,朕便將這獎賞補給他,若是不能,那便作罷了!畢竟賞賜和性命兩者之間,我想他會明白朕的心意!”
“陛下體恤之心,乃是他福氣!”
夜幕落下,燈火珊闌的帝都處處繁華,隻有禦書房兩道人影還在交談著什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