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臨近時縣委組織部的一紙調令把黨政辦主任馬小倩從林山鄉調到了縣政府辦。


    由於縣長柳如絲到東川工作後,一直沒有稱心如意的秘書,自從上次來到了林山鄉調研以後柳如絲發現了黨政辦主任馬小倩比較適合給自己當秘書。


    組織部部長夏廣和得知縣長柳如絲有意想讓馬小倩來當自己的秘書。


    夏廣和不敢怠慢將馬小倩叫到了組織部進行談話征求意見,原本柳如絲的本意也是先征求一下馬小倩的本人的意見。


    馬小倩並沒有第一時間答應而是說考慮兩天給答複。


    迴到鄉裏的馬小倩第一時間就將柳如絲想讓自己擔任秘書和與夏廣和談話的情況告訴了路遠,也是想聽聽路遠的意見。


    路遠一聽這是好事,打心裏為馬小倩高興。


    從心裏完全支持馬小倩去縣裏,畢竟這是很多人求之不得的好事,馬小倩的心態卻是異常的看淡。


    最終路遠還是說服了馬小倩,因為路遠清楚柳如絲是位好領導,值得去跟隨服務。


    這天夏廣和再次來到柳如絲的辦公室匯報馬小倩的事情時,聽完了馬小倩的情況,


    柳如絲忽然轉換話題的說道:夏部長路遠這個同誌你了解多少,上次我與路遠簡單的溝通過,路遠這個年輕人還是有很多想法的,其實我也一直有一個想法,東川的發展是不是考慮從人的問題上下點功夫,使幹部年輕化,把那些想幹事能幹事的幹部用起來。


    聽到柳如絲的這個想法,夏廣和心中一喜自己的想法與柳如絲不謀而合。


    縣長就是縣長,一語道破的看出了東川發展麵臨的問題。


    這才想到今天柳如絲為什麽和自己談話的用意,在用人的問題上夏廣與柳如絲是統一的觀點的。


    但清楚自己這個組織部部長雖然是管著全縣的幹部,其實在很大範圍上都是宋大明說了算,自己這個組織部部長也是絞盡腦汁的去圓很多事情。


    當然宋大明也很清楚夏廣和的這些圓滑之處,適當的時候也會讓夏廣和用一下自己的人,事做滿了,不一定是好事,這也就是宋大明的高明之處。


    今天既然柳如絲說出了自己在用人上的意見和建議就意味著兩人在這個問題上達成了共識,


    下一步該怎麽去默契的配合才是重點,更不能讓宋大明心生疑慮,


    宋大明這人疑心本就很重,兩人在談話的過程中縣長柳如絲與組織部部長夏廣和的關係無形之中也拉近了很多。


    林山鄉政府上下的人得知馬小倩要去做縣長秘書,有人高興有人憂,畢竟這是打著燈籠都難找的好事。


    楊不起得知這一消息後也是很吃驚,自己竟然在不知道的情況的情況下,自己的黨政辦秘書就調到了縣裏擔任縣長的秘書,


    帶著疑惑撥通了東川縣一哥宋大明的電話,聽到宋大明威嚴的聲音傳來楊不起一臉討好的說道:書記您好!


    宋大明也習慣了楊不起的這番態度,緩和的問道:怎麽了老楊?


    楊不起不敢耽擱賣關子直接道明打電話的來意:對於馬小倩做柳如絲的秘書這個事情,組織部部長夏廣和也向宋大明匯報過過,


    作為縣長想選自己的秘書這個事情還是縣長說了算,


    畢竟是縣政府的事情,即使宋大明在東川縣再狂妄自大,也不能連縣長選秘書的事情也幹涉,


    所以宋大明自然是沒有意見,畢竟縣長選個秘書影響不了自己什麽。


    從縣委書記宋大明的電話中沒有打聽到自己想要的答案,也覺得自己的這個電話有些唐突,又聯想到上次柳如絲來到林山鄉的調研,可能有很大的關係。


    對於馬小倩調任縣府辦擔任縣長的秘書最高興的自然是路遠、石愛軍、孫文濤等人,


    這些人平日裏與馬小倩的關係較好,還有平日裏與馬小倩關係較好的一些同事。


    馬小倩在林山鄉本就是黨政辦主任實職副科,馬小倩的調令也是實職副科縣府辦副主任兼任秘書科科長,在一定程度上算是縣政府的領導。


    對於一輩子在鄉政府工作的人來講算是進城工作了,要比窩在窮鄉僻壤的林山鄉更有前途。


    在楊不起的授意下,林山鄉為馬小倩組織進行了送行送別宴,這也是必要的禮節。


    今天的飯局主要圍繞給馬小倩送行,黨政班子及副科級以上幹部到齊,馬小倩坐在了楊不起的右邊左邊是鄉長範長明,路遠坐在了最下手。


    因為路遠是最年輕的副科級幹部也是非黨委委員,馬小倩看著這些朝夕相處這麽久的林山鄉的幹部,


    雖然很多幹部自己並不喜歡,但畢竟在林山鄉待久了,馬上要離開這個工作生活已久的地方,


    心裏的酸楚上湧言語之間有了些許的哽咽,眼角也滲出了些許的淚水,


    酒桌的氛圍也多了幾分的感傷,雖然馬小倩的不勝酒力,但對於大家的祝福和送行酒也沒有拒絕。


    路遠看馬小倩的酒量肯定是不能繼續再喝了。


    就舉起酒杯大聲的說道:今天我們是給馬主任送行,大家把把馬主任灌醉了今晚的主題就跑題了。


    楊不起總算說了句人話:馬主任一個女同誌,大家心意表達到位就行了。


    宣傳委員馮巧梅看到書記這麽說就把話接了過來假裝吃醋的說道:哎喲大家快看咱們書記多會憐香惜玉,大家要多向書記敬兩杯。


    楊不起用自己色眯眯的小眼睛看著眼前這個風韻猶存的馮巧梅便來了精神,


    楊不起早就對馮巧梅有了想法,但礙於馮巧梅的老公是農業局副局長也不敢胡來,平日裏也就在酒桌上打打擦邊球來點葷段子,尋找點樂趣,酒過三旬菜過五味便是葷段子的時候。


    楊不起便目光落在了副書記潘不尚臉上,老潘,大家都說你是故事大王,都這個時候了你也不來一段。


    大家聽到書記這麽稱唿潘不尚為故事大王,大家都笑了起來,馮巧梅更是起勁說道:哎喲潘書記以後要叫您潘故事了。


    潘不尚老臉一紅的說道,書記您真會抬舉我,要說會講故事肯定是我們的葛委員,不僅故事內容豐富,更是精彩的有聲有色。


    葛佑全聽到潘不尚這麽說自己,自然是不甘落後,潘書記要論到故事我是在您麵前是小巫見大巫,恁的故事不僅好聽而且據說都是引用的現實版故事。


    聽到葛佑全這麽說大家又是一陣的哄笑,楊不起清了清嗓子說道:你們倆別爭了,一會比一比,畢竟群眾的眼光是雪亮的。


    大家又是一陣大笑,路遠看在眼裏,想到這些都是混跡官場的老油子幹事創業不行,嘴上功夫是一套接一套。


    雖然後麵沒有再敬馬小倩的酒,但馬小倩還是喝多了,畢竟是一個女同誌,馬小倩又不經常喝酒。


    最後還是在馮巧梅和和路遠兩人的攙扶下把馬小倩攙扶迴到了宿舍。


    迴到自己屋裏躺在床上路遠想到馬小倩馬上就要離開林山鄉,心裏莫名其妙的產生了一種失落的寂寞,躺在床上久久不能睡去,


    之前馬小倩在的時候還有人能陪著自己說說心裏話,現在馬小倩走了,忽然路遠覺得好孤獨。


    第二天一早樓下的一團人圍在了馬小倩周圍紛紛向馬小倩道別,


    馬小倩環視一圈沒有看到路遠的身影,馬小倩知道路遠肯定在辦公室的窗戶那裏看著自己。


    上車之前衝著路遠辦公室的方向位置揮了揮手。


    正愣神的功夫,門外忽然響起了敲門聲,路遠趕緊收迴思緒說了句:請進、


    路遠沒想到的是敲門進來的竟然是宣傳委員馮巧梅。


    路遠連忙說道:馮委員什麽風把您吹來了?


    馮巧梅說道:路鄉長,怎麽看您臉色不是很好,是不是馬主任走了自己不舍得啊,路遠不想在這個話題上多說。


    岔開話題的說道:馮委員今天有什麽指示?


    目光在馮巧梅身上掃來掃去,馮巧梅今天的打扮更是端莊大氣,更不失這個年紀該有的韻味,渾身散發著成熟的女人味,就連定力很好的路遠也不敢多看兩眼。


    看到路遠的目光,馮巧梅對自己的姿色也是有幾分的自信,在林山鄉也是很多人都想著自己的好事。


    雖然看馮巧梅花枝招展故弄騷姿,其實在馮巧梅的眼裏,林山鄉的這些老油條都不會入了她的眼裏,


    但是對於路遠馮巧梅還是有幾分的好感的,路遠不僅長得帥氣又年輕陽光,之前工作中打過幾次交道覺得路遠這人不錯。


    聊了半天馮巧梅並沒有說出來意,心想這個馮巧梅指定是來找自己閑聊的。


    終於等到馮巧梅離開,路遠這才靜下心想點事情,與其待在辦公室浪費時間,不如去下麵村子轉轉,


    就這樣從黨政辦要了輛摩托車想到上次受災最嚴重的辛寨村,就奔著辛寨村的方向騎去,也想著去看看受災後重建的情況,


    來到村頭便看很多人都在收拾著自己的屋子,由於上次的泥石流很大,很多村民家的房屋基本上都衝垮了,辛寨村的支部書記辛大年見路遠來了連忙走上前與搭話。


    連忙把把剛卷好的一支旱煙給了路遠一支,


    路遠連忙搖手說道:辛支書恁這個我實在是抽不慣,來抽我的把,說著路遠便把自己的煙遞給辛支書一支,辛大年自然是很高興的接了過去。


    隨即辛大年要為路遠點煙,路遠給拒絕了,辛大年畢竟是個長輩。


    路遠隨即問道:辛支書這次受災鄉裏給你們村裏的救災款到位了嗎?


    聽到路遠這麽問辛支書說道:上次我去鄉裏諮詢過一次,給我的答複說是縣裏的救災款還沒下來,聽到辛大年迴答路遠很是疑問,不是救災款早就打到鄉裏的財政了嗎?


    當然路遠不會把這個事情告訴辛大年,帶著這些疑問路遠又問道:辛支書咱們村子修改房屋還是用山上的石頭嗎,經過這次泥石流我看石頭修建房屋還是不能解決問題,以後在遇到打的洪水一樣把房屋衝垮,


    辛支書一臉苦瓜的說道:村子裏幾代人都是這樣,因為我們這裏的山多沒辦法,再說了我們這裏也沒有磚窯,買不到磚瓦。


    心想在自己的老家早就用磚瓦蓋房子了,而且老家還有磚窯廠,路遠心裏瞬間忽然萌生了一個想法,鄉裏可以出資建一座磚窯廠,既能讓老百姓用磚也能讓鄉裏財政營收,


    心裏的思緒立馬活躍起來,心裏也是一直想著鄉裏經濟發展的路子。


    路遠又連忙問:辛支書咱們村子的土地都是石頭山嗎,辛支書說有些山是石頭山有些山是黃土山,還有一些摻雜著石頭和黃土的山,聽到辛支書的話後,路遠就告別了辛大年自己騎車迴到了鄉裏自己的辦公室。


    到了辦公室,路遠連忙拿出稿子就開始寫起自己的規劃想要以鄉裏的名義建造一座磚窯廠。


    路遠就大膽積極的將自己的想法寫成了一個可行性報告,主要是圍繞參加全縣的經濟的會議精神為指導,


    加上之前村子受災後重建的情況,優點是村子的勞動力富足,下步考察村子土質適用於磚窯,和下一步的銷售和計劃,都寫了進去,路遠最後又反反複複的修改了幾遍稿子,最後滿意的點了點頭。


    萬事開頭難,這件事情必須有鄉裏的主要領導牽頭才可以去做的成,思索再三覺得還是先與鄉長範長溝通一下。


    第二天一早上班,路遠就來到了鄉長範長明的辦公室,見到來人是路遠範長明很是客氣,


    路遠並沒有過多的客套,就把自己的來意告訴了範長明,聽到路遠的想法和計劃,範長明就拿起路遠要在林山鄉開磚窯廠的計劃書認真看了起來。


    雖然範長明在鄉裏說話並沒有多大的分量,但也是正兒八經的大學生科班出身,學過政治經濟學,在發展經濟上還是有一點的見解。


    看到路遠寫的計劃書,心裏不由得有點吃驚,心想路遠一個軍轉的幹部竟然把這個計劃寫的條理清晰,也把這個計劃書的可操作性也一一列舉了出來,


    看著範長明沒有說話一直認真仔細的看著計劃書,路遠便問了一句:鄉長您有什麽寶貴意見您提一下,迴頭我去修改一下。


    範長明這才從計劃書的思緒迴過神說道:計劃書我看了沒有什麽意見,隻是..隻是,連續說了兩個隻是路遠心裏不禁有些納悶,楊書記知道這個事嗎,我還沒有向書記匯報,先向您請示一下,範長明心裏舒服不少。


    因為在鄉裏範長明這個鄉長基本上是一個擺設,鄉裏的大事小事基本上都是書記楊不起把持著,


    路遠能把他當作鄉長來匯報這個事情,心裏自然多少有點感動,畢竟路遠從某種意義上算是第一個主動向自己匯報工作的。


    螳螂路遠的迴報範長明沉吟一會說道:路鄉長這個事情既然你有了想法和主意,我想既然要辦就把他辦成,但是你也知道現在你和楊書記的關係,我擔心到時候這個事情好事辦壞事,


    反而會起到相反的作用,範長明說得都是實話,路遠心想清楚的跟明鏡似得,這也是路遠首先來找鄉長範長明的原因之一,也在盤算著怎麽樣能讓楊不起支持這個事情,


    隻有有得到了書記楊不起的支持,磚窯廠的事情才能順利的辦下去,不然這個計劃就會胎死腹中,何談把磚窯廠建起來。


    路遠看著範長明不說話,路遠知道範長明也是在想辦法,想讓書記的支持不是不可以,不過可能這件事情要委屈你,這個磚窯廠計劃就不能提及到你任何的名字,


    這對你來說確實很不公平,路遠不是沒想過要犧牲自己,但話從範長明的嘴裏說出來,路遠的心裏也是有些苦笑,


    範長明並沒有把話說完,示意範長明繼續往下說,雖然沒有你的提名但是我會想辦法讓楊書記同意讓你來參與這個磚窯廠的建設。


    路遠心想隻要磚窯廠能建起來委屈一下自己又何妨,


    路遠心中還是說服了自己選擇了妥協,點了點頭,我可以答應但是你剛才說的得保證讓我來參負責這個磚窯廠的建設,路鄉長我盡力想辦法讓你來參與磚窯廠的建設。


    家人們、戰友們請留下您的寶貴意見,我會繼續努力!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官途路遠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森林之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森林之光並收藏官途路遠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