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茂公啟奏道:


    “陛下,臣夜觀星象,掐算陰陽,陛下洪福齊天,料想程王兄乃是一員福將。蘇寶同雖有飛刀絕技,但有福之人自當逢兇化吉,所以程王兄此番出城,必定萬無一失。尉遲小將軍武藝雖高,卻難以抵擋番將飛刀的威脅,況且他兄長已然受傷,若他前去,不但無法退兵,還可能再折損一員大將。程王兄當年掃北之時,也曾保陛下出去搬救兵,平安歸來,立下功勞;之前在三江越虎城,同樣護陛下前往摩天嶺搬救,一路順遂。如今卻怎可推三阻四呢?”


    程咬金一聽,趕忙說道:


    “你這牛鼻子道人,前年掃北,那左車輪用兵不夠精熟,營帳紮得鬆散,所以我去得。從前征東,蓋蘇文曾說‘我決不放刀’,我還能敵得過,因此也能去。可如今我已年邁,這蘇寶同更是厲害,營盤堅固不說,還會施展邪術傷人。我若前去,雖說盡臣子本分,可要是誤了國事,那便是我的罪過了。”


    天子李世民聽後,點頭道:


    “程王兄所言有理,他若出城,被蘇寶同瞧見,定會恥笑我城中沒有能征善戰的大將,竟派一個老將廢物出城,那可真是貽笑大方了。”


    程咬金一聽這話,心中不悅,大聲說道:


    “陛下怎能如此輕視臣下?當年黃忠老將,年已七十五歲,還能每餐食鬥米,力退曹兵百萬。何況臣還未滿八旬,自覺尚有廉頗之勇,怎可說我無能?也罷,待臣出城便是。”


    天子見程咬金應允,便說道:


    “既然王兄肯去,朕另有一道密旨,你帶往長安宣讀,討得救兵歸來,擊退番兵,皆是王兄的大功。”


    程咬金領了旨,就在殿上穿戴盔甲,緊束腰帶,手持大斧,辭別天子。


    他轉身對徐茂公說道:


    “你們到城上去看我施展武藝,殺入番營。若見營中大亂,便是我殺出番營了;若營中不亂,那我恐怕就死在營中了,你們再另點別將去討救兵吧。”


    徐茂公說:“我知道你是福將,自有神靈庇佑。”


    程咬金又對諸位將軍道:


    “諸位將軍,今日一別,恐怕再難相見了。”


    眾公爺紛紛說道:


    “老千歲切莫說這不吉利的話,托陛下洪福,神明定會保佑老千歲,此去必定平安無事。”


    程鐵牛上前,含淚說道:


    “爹爹,您已是風中之燭,不該領了這聖旨去長安啊。”


    程咬金說道:


    “吾兒,自古道:食君之祿,擔君之憂。國家有難,為父情願舍身報國。生死有命,即便死了也不算短命,況且為父深受朝廷大恩,豈有不去之理?”


    程鐵牛淚流滿麵,又道:


    “孩兒願保著父親殺出番營,一同迴長安。”


    程咬金拒絕道:


    “這可使不得。你伴駕要緊,若我們一同出去,倘若有個三長兩短,那可就糟了。”


    父子二人抱頭痛哭,君臣見此情景,也都黯然神傷。


    程咬金辭別天子,跨上鐵腳龍駒,不帶一兵一卒,一人一騎出了城門。


    徐茂公隨即來到東城,天子與眾公卿也都上馬,登上城頭觀望。


    程咬金高聲叫道:


    “徐二哥,你念及當初結拜之情,可要照管好我兒啊!”


    徐茂公應道:


    “這個自然,但願賢弟馬到成功,早日迴到長安,討得救兵歸來,愚兄定當為你設宴犒勞,千萬千萬!”


    程咬金又說:


    “徐二哥,我出城衝殺,若遼營不亂,你們就把城門緊閉,將吊橋高高扯起;若營中大亂,你們切不可閉城,也別扯起吊橋,說不定我還能逃進城來。”


    徐茂公說:


    “這些不用你吩咐,你隻管放膽前去,我再為你擂三通鼓助威。”


    程鐵牛心中不忍,可君命難違,隻能與徐茂公一同在城邊觀望。


    城門口放炮開城,吊橋放落,程咬金一馬衝出城去。


    等他過了吊橋,徐茂公立刻吩咐緊閉城門,扯起吊橋。


    程咬金迴頭一看,見城門已閉,吊橋已扯,心中慌張,叫道:


    “徐二哥,你怎麽說話不算數?”


    徐茂公高聲喊道:


    “程王兄放膽前去,這城門我是不會再開了,你休想迴來,速速前往長安,我這就下城去了。”


    程咬金大怒,罵道:


    “罷了!你這牛鼻子道人,我與你前世無冤,今世無仇,何苦要害我?”


    他在吊橋邊探頭探腦,被營前的小番兵瞧見,一時間,弓箭如雨點般射來,炮聲連連。


    程咬金驚慌失措,向前怕被射殺,退後又無門,隻得大聲叫道:


    “狗蠻子,且慢動手!你去通報你家胡囚韃靼,就說我興唐魯國公程咬金,有話要當麵和他說。”


    小番兵趕忙跑去稟報營主:


    “啟稟帥爺,今日城中出來一個奸細,自稱是魯國公程咬金,要與元帥答話。”


    蘇寶同問道:


    “此人帶了多少兵馬,用什麽兵器?”


    小番兵迴道:


    “啟稟元帥,那人沒帶一兵一卒,單人匹馬,手提一柄大斧,再無其他。”


    蘇寶同吩咐軍士牽馬,他跨上龍駒,來到營前,大喝一聲:


    “老蠻子,你姓甚名誰,有何話說?”


    程咬金開口道:


    “狗韃靼,你聽好了!隻因你飛刀厲害,我軍主帥命我程千歲前往長安催取糧草,再來收拾你們。”


    蘇寶同說:


    “原來是程老蠻子,本帥也知道你,我今日不殺你,你迴去吧!”


    程咬金大叫道:


    “胡囚!我中原還有上天入地的英雄好漢,我家孫子名叫程千忠,他用的板斧需十六個大漢才能扛抬。等他一到西涼,你們這群犬羊之輩,都別想活命!蘇寶同,你若怕死,就快把你程老爺爺殺了;你若自認是英雄好漢,不怕死,就放我過去討救兵,搬運糧草。”


    蘇寶同聽了,心中暗想:哪有什麽上天入地的英雄好漢?哪有十六個軍人扛抬的斧子?這分明是一派胡言。不過他說城中無糧草,要去運糧草,恐怕倒是真的。我看這老頭兒,殺了他也沒什麽好處,不如放他去。倘若他真把糧草運來,我正好一網打盡,趁機攻破城池,殺盡仇人,捉住羅通,搜出禦印,殺入長安,那功勞可就大了,豈不妙哉?


    主意已定,蘇寶同便說:“老蠻子,本帥放你過去。”


    程咬金卻道:


    “胡囚,你好奸詐!你此番假意放我過去,前麵的關口想必都被你移了,你肯定會派兵到關上,吩咐他們拿我,將我一刀兩段,我豈不是中了你的奸計?要殺便在這裏殺。”


    蘇寶同連忙解釋:


    “程爺這是哪裏話!本帥乃堂堂正正的好漢,怎會花言巧語。我若不讓你過去,一刀就能取你性命,不費吹灰之力,又何必放你走呢?你不必多疑,盡管放心前去。”


    程咬金又道:


    “胡囚,你爺爺我此去,搬來救兵,定要殺了你這韃靼。但你得請我吃一頓,我好迴去吩咐孫子程千忠把斧子磨快些,到時候把你們這班胡囚狗韃靼一刀一個,殺得痛快些,也讓你們少受些痛苦。”


    蘇寶同聽不懂程咬金在說什麽,便問軍士:


    “這老蠻子嘰嘰喳喳,說些什麽?”


    小番兵迴道:


    “啟稟帥爺,這蠻子要酒飯吃。”


    蘇寶同說:


    “這個老匹夫,也不知餓了多少天了,本帥今日就做件好事。”


    他吩咐小番兵,賞給程咬金酒飯。


    軍士連忙端來魚肉好酒,程咬金大喜,吃喝得有了幾分酒意,又說:


    “狗韃靼,快把令箭批文給我,到了關前也好有個憑證。”


    蘇寶同吩咐小番兵,把批文令箭交給程咬金。


    程咬金接過令箭批文,出了營門,高聲道:“多謝款待!”


    說罷,打馬加鞭,如流星般向前奔去。


    再說大唐君臣正在城頭觀望,不一會兒,隻見遠處有流星放出。


    天子大喜,說道:“徐先生,看營後流星放出,程王兄想必安然無恙了。”


    徐茂公說:“臣早已算定,必定無妨。”


    程鐵牛在一旁聽了,欣喜不已,隨後眾人傳旨迴宮。


    程咬金到了各個關隘渡口,憑借那批文令箭作為憑證,都順利通過。


    不多日,便到了玉門關,這裏已是中原地界,聽聞欽差到來,眾人紛紛前來迎接。程咬金不敢耽擱,日夜兼程,一路上風餐露宿,過了陝西,很快就來到了長安。他進了城,來到午門,此時皇帝已經退朝迴宮。


    黃門官抬頭一看,說道:


    “恭喜老千歲,隨侍天子禦駕親征西遼,可是得勝班師迴朝了?”


    程咬金說:


    “並非如此,快為我請陛下臨殿,如今有聖上的緊急旨意到了。”


    黃門官聽說天子急旨,欽差到來,急忙傳與值殿官。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我,火頭軍薛仁貴,無敵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金戈怒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金戈怒馬並收藏大唐:我,火頭軍薛仁貴,無敵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