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靖微微點頭,隨著周青快步來到後堂,走近床前,輕輕揭開帳子。


    他定睛一看,見薛仁貴額上傷痕,便知是朱皮山那妖道在作怪。


    他不慌不忙,迅速從葫蘆中取出仙水,小心翼翼地搽在藥傷處;又取出一粒丸藥,用溫水化開,緩緩將湯灌於薛仁貴口中。那藥湯剛一落腹,便聽得肚中響了三聲,仿若春雷乍動。


    片刻之後,薛仁貴悠悠醒轉,隻覺腦袋昏昏沉沉,悶得難受,不禁開口說道:


    “嗄唷,好昏悶人也。”


    說著,兩眼緩緩睜開,頓感身上清爽了許多,忽然坐起床上,眼中滿是疑惑與驚喜。


    周青、薛先圖在一旁見狀,歡喜得不得了,齊聲叫道:


    “元帥,李恩師在此救你。”


    薛仁貴扭頭一看,見師傅李靖正坐在旁首,心中感動不已,當即下床,整頓衣冠,恭恭敬敬地拜伏在地,說道:


    “蒙恩師大人屢救薛禮性命,大恩大德,無以為報。”


    言罷,又連忙吩咐擺素齋款待恩師。


    李靖微微擺手,說道:


    “不必設齋,貧道早已不食煙火。今有朱皮山妖道在此橫行,逆天而行,阻逆天心,故此下山收服妖畜,除其大患,也好讓你順利剿平東遼,奏凱班師。”


    薛仁貴一聽,頓時大喜過望,連忙傳令,擺隊出城,要與這妖道再次開兵,一決雌雄。


    各營總兵聞令,迅速全身披掛,打扮齊整。


    薛元帥也披掛完備,威風凜凜,隨後跟著李靖來到東城。


    隨著一聲炮響,城門緩緩開啟,吊橋徐徐墜下,一彪人馬如猛虎出籠,唿嘯而出,攢箭手們迅速張弓搭箭,射住陣腳,薛先圖奮力搴旗,周青在旁掠陣,戰鼓如雷,嘯動四方。


    薛仁貴穩坐戰馬,手端畫戟,在吊橋邊凝神觀望。


    隻見李靖手中不端寸鐵,唯有拂塵一個,在風中飄飄然,宛如仙人下凡。


    他步履輕盈,步行至番營,高聲喝道:


    “營下的,快報與朱皮山潑道得知,叫他早早出營會我。”


    營前小番見狀,嚇得一哆嗦,連忙報進營來道:


    “啟元帥,唐邦也有一個道人,在外麵請大仙答話。”


    蓋蘇文聽聞報信,心中一驚,暗自思忖:他們不知從哪處也請了道人來,想必法術高強,所以才敢如此擅敢前來討戰。


    這般想著,他便向師傅木角大仙問道:


    “師傅,他們不知往哪處也請了道人來,諒必法術高強,所以擅敢前來討戰。”


    師傅木角大仙卻一臉不屑,微微撇嘴說道:


    “不妨,諒這班蠢俗莽夫,怎到得名山聖界訪請高人。不過是從荒山廟宇,請些邪法妖道,前來送死,自投羅網罷了。快擺隊伍出營,取他性命。”


    蓋蘇文聞言,當即傳令,擺一支人馬,隨著旗門大開,大仙翻身上馬,手提寶劍,營前搖旗擂鼓,氣勢洶洶地衝將上來。


    李靖見狀,高聲喝住道:


    “來者朱皮山龜靈洞道友,少催坐騎,可認得貧道麽?”


    那木角大仙一聽 “龜靈洞” 三字,頓時驚得渾身冷汗直冒,心中暗忖:“龜靈” 二字,原是我的暗名。憑他相交道友,疼愛徒弟,從不知我這龜靈暗號,哪曉得這個道人竟猜破我名,想必他定是道術精高,不可小覷。


    遂強裝鎮定,問道:


    “道友何處名山,哪方洞府,今到紅塵,亂入陣中,有何高見,敢來會我貧道?”


    李靖微微一笑,說道:


    “我乃香山老祖門人李靖便是。那高建莊王不過是外邦小國之主,蓋蘇文雖有本事,也隻好鎮壓番國海島之君,扶興社稷,該依理順行,年年進貢中國,歲歲朝拜君王,保護邊關才是。如今他橫行無忌,倚仗道友九口飛刀,傷害上邦名將,眼底無人,藐視中國,以逆天理,反打戰書,將聖天子十分羞辱。故大唐起雄兵來征剿,理上應該。蓋蘇文屢傷大唐開國國老,及將官數十多員,得罪天子。在鳳凰山上,上蒼已判定,不久死於薛仁貴之手,順了天心。今朝仁貴又被道友華珠打傷,幸虧貧道早知,救了他性命。不然一旦歸陰,誰除蘇文之大患?此罪歸於道友,隻怕難上仙山,修其正果了。為此特請你出來,有言相告。你雖是朱皮山學修截教,也有數千年功德,不入紅塵,可成正果。然而,上天爻象昭然,冥冥之中自有定數,你身為修行之人,又怎會不知?彼時究竟是何緣由,致使你一時迷了心智,昏亂道心,忘卻修行根本,反倒助紂為虐,肆意違逆天道?這般行徑,已然犯下大錯,罪孽深重,必是難逃天譴。故我貧道勸你好好離卻紅塵,迴歸仙山,可免災殃。若有半聲不肯,現你原形,悔之晚矣。”


    木角大仙聽李靖一番言語,口雖不信,心中卻是甚慌。


    但被他如此羞辱,又不好意思示弱,便大喝:


    “李靖,你仗香山老祖之勢,欺負貧道無能。我是截教,法力不弱於你,今既落紅塵,開了殺戒,諒也不妨。但你既是正教,怎的也入紅塵,管國家閑事?貧道今已下山,不擒唐皇,誓不歸山。”


    那木角大仙自逞其能,不聽李靖勸告,仗劍縱馬上前,望李靖一劍揮來。


    李靖身形一閃,輕鬆閃過這一劍,隨後把手中拂塵望劍上一拂,大仙隻覺手上傳來一陣劇痛,拿捏不住,寶劍 “當啷” 一聲落於地下,李靖趁勢大步上前。


    木角仙見狀,心中大驚,把口一張,即吐出紅珠一顆,精華射目,望李靖麵門打來。


    李靖全無懼色,把手中拂塵輕輕一拂,這顆紅珠便如落葉般拂落於地,他彎腰拾起,往懷內藏過。


    木角大仙見紅珠被收,心中一驚,料想自己難以複迴朱皮山去,嚇得麵如土色,慌忙下馬拜伏於地,高聲叫道:


    “大仙,可憐念我弟子千年修煉苦功,得受此珠。今一旦被大仙收去,難成正果。望大仙還珠複口,感戴甚深,恩重如山。從今迴山去,再不敢胡為了。”


    李靖微微一笑,說道:


    “我方才勸言在前,你偏偏不肯聽我。今哀求貧道,事已遲了。若要還珠,快快現出原形。”


    木角仙聽言,心下十分懊悔。


    為要此紅珠,無奈何隻得現了原形,乃是一隻簸籮大的烏龜,受日月精華,采天地之氣,修成這顆紅珠,才煉人形,哪曉得李靖猜破,要他獻形,把符咒畫在龜背,要複人像,且待五千年之後。


    便說:


    “孽畜,貧道助你風雲一陣,你去罷。若執迷不悟,要還此珠,便賞你一刀。”


    那龜精料哀求無益,便借風雲而去,影跡無蹤。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我,火頭軍薛仁貴,無敵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金戈怒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金戈怒馬並收藏大唐:我,火頭軍薛仁貴,無敵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