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思鄉嶺兄弟歸唐
大唐:我,火頭軍薛仁貴,無敵 作者:金戈怒馬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大唐軍馬晝夜兼程,行至思鄉嶺關外,正是傍晚時分,鳴炮安紮營盤。
鎮守思鄉嶺是四位將軍,分別是李慶先、薛先圖、王心鶴、王心溪,四人是結義兄弟,武藝高強。
在總府衙堂內,四位將軍正坐著議事,這時一名小廝來報:
“各位將軍,關外有大隊大唐人馬抵達,並已在關外安營紮寨。”
四位將軍道:“他人馬既然來到了,就要格外小心,若有討戰,速速進來稟報。”
“是!”小廝退出堂外。
次日天亮,火頭軍薛仁貴身披戰甲,騎上戰馬,帶領周青、李慶紅、薑興霸、薑興本四人,直奔思鄉嶺關前。
城頭上的士兵見到後,喊道:
“大家看,那穿白袍的就是火頭軍,非常厲害,快放箭!”
士兵們紛紛向下射箭。
薛仁貴見狀,勒住白龍駒,高聲喊道:
“停止放箭!速去通報你們的主將,就說大唐火頭軍在此討戰,快快開關投降,否則休怪本將攻城。”
消息很快傳到關內:“啟稟四位將軍,火頭軍已在關外討戰。”
四位將軍聽聞火頭軍之名,不禁大驚,說道:
“久聞火頭軍中白袍小將軍武藝非凡,我們四人且出關一探,看看他究竟如何高強驍勇,真長個三頭六臂不成?”
四人披掛整齊,騎馬離開總衙府,帶領一眾士兵,來到關前。
一聲號炮響起,關門大開,吊橋放下,四人騎馬衝出,身後緊跟著一大隊士兵。
四人一看,果真見到一員將,麵如滿月,劍眉星目,身穿白袍,騎著白龍駒,手持方天畫戟,戟尖錚亮光芒閃閃,這那像是火頭軍,儼然天將下凡一般,威風凜凜。
四人心中,一陣打鼓。
王心鶴說道:“哥哥們,讓我前去會一會他。”
薛賢徒提醒道:“賢弟,務必小心。”
王心鶴應聲:“明白。”
於是催馬上前,說:
“休得在此耀武揚威,我來會你一會。”
薛仁貴一瞥,便見一名手持白纓槍的戰將騎馬衝來,大喝道:
“大膽番將,速速報上名來。”
王心鶴迴應道:
“你要問我的名字嗎?我乃紅袍大力子大元帥麾下,總兵大將軍王心鶴是也,你可知道本將軍的厲害?看槍!”
話音剛落,他揮動手中槍,直刺薛仁貴。
薛仁貴把方天畫戟一架那槍,緊接著一戟,直往番將前麵挑去。
王心鶴叫聲:“哎呀,不好!”
把槍一抬,他卻感到手中槍如千斤重壓,險些從馬上跌落,大喊:
“哎喲,名不虛傳,果然厲害!兄弟們,快上,一起擒拿這薛蠻子!”
關前的薛先圖、王心溪對李慶先說:
“李大哥,你在這裏掠陣,我們去幫王大哥殺了這火頭軍薛蠻子。”
李慶先提醒道:“兄弟們,小心!”
二人應答:“無妨!”
二人隨即催馬上前,與薛仁貴展開廝殺,一時,四人戰做一團。
薛先圖使一杆紫金槍,直照咽喉刺,王心溪使的一柄大砍刀,專砍天靈蓋,王心鶴使的白纓槍,專刺前胸。
薛仁貴全然不懼,方天畫戟輪轉自如,左右抬拔斜刺、直刺之槍纓,架開前後翻飛刀,一條戟敵住三人。
三人與薛仁貴激戰五十多迴合,未能占得上風,心中暗道:“這火頭軍確實厲害。”
周青、李慶紅見三人圍攻薛仁貴一人,便說:
“他們三人戰我薛大哥一人,我們去幫忙。”
於是周青衝上前,雙鐧截住王心溪的大刀,戰做一處。
李慶紅也衝上前,大砍刀抵住薛賢徒的紫金槍,打在一邊。
關前的李慶先見中原又來了兩將,起初一驚,仔細一看,發現其中一將手持大砍刀,麵熟得很,心中暗想:
“此人似乎是我同胞哥哥,我們曾一同練習蔡陽刀法,都用大砍刀,哥哥在烽火山落草為盜,我們四人不得誌,出走東遼,恰逢東遼擴充招兵,被錄用為將,待我上前一問便知。”
於是他騎馬上前,大聲問道:
“使大刀的中原蠻子,可是烽火山為盜的李慶紅麽?”
李慶紅正在激戰,聽到有人唿喚,抬頭一看,似乎認得,像是自家兄弟,連忙騎馬過來,說:
“你可是我兄弟,慶先麽?”
李慶先迴答:
“正是,你弟在此。”
二人翻身下馬,兄弟相認。
李慶先高聲叫道:
“王兄弟,休要動手,這是我哥哥。”
李慶紅也喊道:
“薛大哥,不要戰了,這是我弟的結義兄弟,大家下馬見禮。”
四人聽聞,立刻停下了手中的兵器,下馬前來相見。
雙方兵將都不再交戰,眾人都被這突如其來的兄弟相認一幕驚呆了。
李慶先向大家介紹自己在思鄉嶺結拜的兄弟,李慶紅也介紹自己的中原兄弟,眾兄弟大喜。
王心鶴說:“既然如此,大家都是兄弟了,薛大哥,先前小弟不知情,多有得罪。”
薛仁貴說:“哪裏的話,是我莽撞,得罪了大家,不要見怪。”
周青說:“眾兄弟,既然我們同為手足,自當同心協力,為我邦效力。”
王心鶴說:“這自然,我們同為手足,定當同心協力征剿番王。”
李慶紅道:“既然如此,我們一同衝關奪了思鄉嶺,報上四位兄弟的功勞。”
眾兄弟齊聲說:“好!”
李慶紅提刀率騎,引領在前,一起衝上吊橋,眾小番們連忙下跪,說:
“將軍既然歸順大唐,我們願一同歸服。”
薛仁貴道:“願降者,無傷性命。”
眾兄弟率大唐人馬進了思鄉嶺,於是四兄弟便將思鄉嶺獻給了唐軍,歸順大唐。
先鋒張士貴率大隊人馬進了思鄉嶺,安營紮寨,來到總府衙門,升坐大堂。
眾兄弟九人上前跪拜,李慶紅道:
“啟稟大老爺,李慶先是小人的同胞兄弟,望大老爺收留。”
那哥們四人同時道:
“我們王心鶴、王心溪、薛先圖、李慶先等四人叩見大老爺,今獻上糧草馬匹財物,願在大老爺帳下共剿東遼,為大唐效力。”
張士貴大喜,道:
“四位英雄歸順大唐,立下功勞,待本總記上,賜你們旗牌官,輔助左右。”
四人道:“我等聞薛大哥是火頭軍,慶紅兄是何官職?”
李慶紅道:“我們五人都是火頭軍。”
四人道:“既然如此,我等四人亦同為火頭軍。”
張士貴道:“好,你們就同往前營為火頭軍。”
眾兄弟於是同往前營相聚,相談甚歡,九人又正式結拜為異姓兄弟。
李世民得知前鋒攻破了思鄉嶺,元帥尉遲恭便令大軍離開金沙灘,來到思鄉嶺。
先鋒張士貴出關迎接禦駕,接進總府衙堂,文武百官分賓主坐定,張士貴上前奏道:
“啟稟我主萬歲,是小婿何宗憲攻取了思鄉嶺,前來報功。”
李世民說:
“愛卿功勞不小,待凱旋班師,論功行賞。”
張士貴道:“謝主萬歲,萬萬歲!”
元帥尉遲恭在功勞簿上又記上一筆。
李世民大喜,降旨宰殺豬羊犒賞三軍。
這張士貴真是貪功至極,無恥至極,又把功勞假冒了。
鎮守思鄉嶺是四位將軍,分別是李慶先、薛先圖、王心鶴、王心溪,四人是結義兄弟,武藝高強。
在總府衙堂內,四位將軍正坐著議事,這時一名小廝來報:
“各位將軍,關外有大隊大唐人馬抵達,並已在關外安營紮寨。”
四位將軍道:“他人馬既然來到了,就要格外小心,若有討戰,速速進來稟報。”
“是!”小廝退出堂外。
次日天亮,火頭軍薛仁貴身披戰甲,騎上戰馬,帶領周青、李慶紅、薑興霸、薑興本四人,直奔思鄉嶺關前。
城頭上的士兵見到後,喊道:
“大家看,那穿白袍的就是火頭軍,非常厲害,快放箭!”
士兵們紛紛向下射箭。
薛仁貴見狀,勒住白龍駒,高聲喊道:
“停止放箭!速去通報你們的主將,就說大唐火頭軍在此討戰,快快開關投降,否則休怪本將攻城。”
消息很快傳到關內:“啟稟四位將軍,火頭軍已在關外討戰。”
四位將軍聽聞火頭軍之名,不禁大驚,說道:
“久聞火頭軍中白袍小將軍武藝非凡,我們四人且出關一探,看看他究竟如何高強驍勇,真長個三頭六臂不成?”
四人披掛整齊,騎馬離開總衙府,帶領一眾士兵,來到關前。
一聲號炮響起,關門大開,吊橋放下,四人騎馬衝出,身後緊跟著一大隊士兵。
四人一看,果真見到一員將,麵如滿月,劍眉星目,身穿白袍,騎著白龍駒,手持方天畫戟,戟尖錚亮光芒閃閃,這那像是火頭軍,儼然天將下凡一般,威風凜凜。
四人心中,一陣打鼓。
王心鶴說道:“哥哥們,讓我前去會一會他。”
薛賢徒提醒道:“賢弟,務必小心。”
王心鶴應聲:“明白。”
於是催馬上前,說:
“休得在此耀武揚威,我來會你一會。”
薛仁貴一瞥,便見一名手持白纓槍的戰將騎馬衝來,大喝道:
“大膽番將,速速報上名來。”
王心鶴迴應道:
“你要問我的名字嗎?我乃紅袍大力子大元帥麾下,總兵大將軍王心鶴是也,你可知道本將軍的厲害?看槍!”
話音剛落,他揮動手中槍,直刺薛仁貴。
薛仁貴把方天畫戟一架那槍,緊接著一戟,直往番將前麵挑去。
王心鶴叫聲:“哎呀,不好!”
把槍一抬,他卻感到手中槍如千斤重壓,險些從馬上跌落,大喊:
“哎喲,名不虛傳,果然厲害!兄弟們,快上,一起擒拿這薛蠻子!”
關前的薛先圖、王心溪對李慶先說:
“李大哥,你在這裏掠陣,我們去幫王大哥殺了這火頭軍薛蠻子。”
李慶先提醒道:“兄弟們,小心!”
二人應答:“無妨!”
二人隨即催馬上前,與薛仁貴展開廝殺,一時,四人戰做一團。
薛先圖使一杆紫金槍,直照咽喉刺,王心溪使的一柄大砍刀,專砍天靈蓋,王心鶴使的白纓槍,專刺前胸。
薛仁貴全然不懼,方天畫戟輪轉自如,左右抬拔斜刺、直刺之槍纓,架開前後翻飛刀,一條戟敵住三人。
三人與薛仁貴激戰五十多迴合,未能占得上風,心中暗道:“這火頭軍確實厲害。”
周青、李慶紅見三人圍攻薛仁貴一人,便說:
“他們三人戰我薛大哥一人,我們去幫忙。”
於是周青衝上前,雙鐧截住王心溪的大刀,戰做一處。
李慶紅也衝上前,大砍刀抵住薛賢徒的紫金槍,打在一邊。
關前的李慶先見中原又來了兩將,起初一驚,仔細一看,發現其中一將手持大砍刀,麵熟得很,心中暗想:
“此人似乎是我同胞哥哥,我們曾一同練習蔡陽刀法,都用大砍刀,哥哥在烽火山落草為盜,我們四人不得誌,出走東遼,恰逢東遼擴充招兵,被錄用為將,待我上前一問便知。”
於是他騎馬上前,大聲問道:
“使大刀的中原蠻子,可是烽火山為盜的李慶紅麽?”
李慶紅正在激戰,聽到有人唿喚,抬頭一看,似乎認得,像是自家兄弟,連忙騎馬過來,說:
“你可是我兄弟,慶先麽?”
李慶先迴答:
“正是,你弟在此。”
二人翻身下馬,兄弟相認。
李慶先高聲叫道:
“王兄弟,休要動手,這是我哥哥。”
李慶紅也喊道:
“薛大哥,不要戰了,這是我弟的結義兄弟,大家下馬見禮。”
四人聽聞,立刻停下了手中的兵器,下馬前來相見。
雙方兵將都不再交戰,眾人都被這突如其來的兄弟相認一幕驚呆了。
李慶先向大家介紹自己在思鄉嶺結拜的兄弟,李慶紅也介紹自己的中原兄弟,眾兄弟大喜。
王心鶴說:“既然如此,大家都是兄弟了,薛大哥,先前小弟不知情,多有得罪。”
薛仁貴說:“哪裏的話,是我莽撞,得罪了大家,不要見怪。”
周青說:“眾兄弟,既然我們同為手足,自當同心協力,為我邦效力。”
王心鶴說:“這自然,我們同為手足,定當同心協力征剿番王。”
李慶紅道:“既然如此,我們一同衝關奪了思鄉嶺,報上四位兄弟的功勞。”
眾兄弟齊聲說:“好!”
李慶紅提刀率騎,引領在前,一起衝上吊橋,眾小番們連忙下跪,說:
“將軍既然歸順大唐,我們願一同歸服。”
薛仁貴道:“願降者,無傷性命。”
眾兄弟率大唐人馬進了思鄉嶺,於是四兄弟便將思鄉嶺獻給了唐軍,歸順大唐。
先鋒張士貴率大隊人馬進了思鄉嶺,安營紮寨,來到總府衙門,升坐大堂。
眾兄弟九人上前跪拜,李慶紅道:
“啟稟大老爺,李慶先是小人的同胞兄弟,望大老爺收留。”
那哥們四人同時道:
“我們王心鶴、王心溪、薛先圖、李慶先等四人叩見大老爺,今獻上糧草馬匹財物,願在大老爺帳下共剿東遼,為大唐效力。”
張士貴大喜,道:
“四位英雄歸順大唐,立下功勞,待本總記上,賜你們旗牌官,輔助左右。”
四人道:“我等聞薛大哥是火頭軍,慶紅兄是何官職?”
李慶紅道:“我們五人都是火頭軍。”
四人道:“既然如此,我等四人亦同為火頭軍。”
張士貴道:“好,你們就同往前營為火頭軍。”
眾兄弟於是同往前營相聚,相談甚歡,九人又正式結拜為異姓兄弟。
李世民得知前鋒攻破了思鄉嶺,元帥尉遲恭便令大軍離開金沙灘,來到思鄉嶺。
先鋒張士貴出關迎接禦駕,接進總府衙堂,文武百官分賓主坐定,張士貴上前奏道:
“啟稟我主萬歲,是小婿何宗憲攻取了思鄉嶺,前來報功。”
李世民說:
“愛卿功勞不小,待凱旋班師,論功行賞。”
張士貴道:“謝主萬歲,萬萬歲!”
元帥尉遲恭在功勞簿上又記上一筆。
李世民大喜,降旨宰殺豬羊犒賞三軍。
這張士貴真是貪功至極,無恥至極,又把功勞假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