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張士貴反歸中原,仁貴受錦囊攻白玉關
大唐:我,火頭軍薛仁貴,無敵 作者:金戈怒馬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張士貴父子走後,軍師徐茂公迴過頭來對薛仁貴說:
“薛仁貴小將軍,這兩座山,惟有白玉關好破,可以馬到成功,手到擒來。這摩天嶺好不厲害,縱有神仙手段,也有些難破,諒張士貴不知何年何月得破此關。剛才這兩個鬮子都是摩天嶺,所以叫你遲取,不必拆開看了。”
薛仁貴聽言,大喜道:
“蒙大人照拂,薛禮無恩可報,求元帥發兵,帶小將前去破白玉關。”
尉遲恭說道:“等本帥點十萬兵與你帶去。”
徐茂公說道:
“元帥不必發這許多人馬,隻消一千兵馬足矣夠,就他單人獨騎也去破得此關了。”
尉遲恭說:“既然如此,待本帥點雄兵一千給你。”
薛仁貴說:“多謝元帥爺。”
連忙整備結束,辭了天子,正欲轉身,徐茂公說道:“你且住,我還有話對你講。”
薛仁貴說:“不知大人有什麽吩咐?”
徐茂公道:
“小將軍,我有護身龍披一角,你帶在身邊。這有錦囊一個,你到了白玉關,然後再打開來細看,照上行事,不得有違。”
薛仁貴將錦囊、龍披藏好,應聲:“得令!”
出了銀鑾殿,跨上雕鞍,手提方天畫戟,帶領一千精銳人馬離開了三江越虎城,徑往東行來取白玉關。
張士貴父子則一路望西而行,走了四十裏,來到摩天嶺,一看那山,險些不被嚇死!
隻見茫茫雲霧遮山腰,山頂山尖接九霄;一堆不見青天日,虎豹猿猴滿處嚎;兩旁樹木高影影,踏級層層入雲霄。
仰望霧雲烏且暗,哪見旗幡上空飄?隻說天山高萬丈,怎抵摩天半截腰。
張士貴說:
“我的兒,你看這座山頭如此模樣,也不知有多高,上麵雲霧漫漫,也看不清此條山路,又有壁棧在此,怎麽破法?”
長子張誌龍說:
“爹爹,我們且攻他一陣,呐喊叫罵,待他有將下來,好與番將鬥戰。”
張士貴道:“我兒說得有理。”
連忙傳令人馬,呐喊連天,炮響不絕,鼓嘯如雷,番奴番狗罵得沸反盈天,可上麵一點動靜都沒有。
又是一陣喊罵,上麵仍不見動靜。
連攻十餘陣,天色漸暗,也聽不到上麵有任何反應。
張士貴說:
“我兒,此山高得很,我們在此叫破喉嚨,上邊也不曉得。今日天色已晚,且到了明日我們再走上去看,如何?”
張誌龍說道:“爹爹好主意。”
次日清晨,張士貴四子一婿坐馬端兵出了營盤。
張士貴說:
“我兒,待為父先上去探聽消息,然後你們上來。”
張誌龍說道:“是!爹爹須要小心。”
張士貴道:“不妨。”
帶馬往山路一步步走了上來,直到了半山腰中,望上看去,見影影旗幡搖動,就聽得上麵有人喝叫:
“南蠻子上來了,打滾木下去。”
一眾番兵應道:“曉得!”
張士貴聽見,嚇得魂不附體,帶轉絲繩,三縱兩縱跑下山腳,數根滾木也跟著打到山腳下了,說:
“阿唷!我的兒,這個摩天嶺看來難破的,我們在山下叫罵,他們不來理你,若然上去,就要打滾木下來,這等厲害,分明軍師哄我們來送性命!”
張誌龍說:
“爹爹,我們不破摩天嶺,少不得也要死,如何是好?”
張士貴眉頭一皺,計上心來,說:
“我兒,今番摩天嶺看來難破,破不成了。不如帶領人馬徑往黑風關,下落戰船過海到中原,隻說萬歲班師,哄住大國長安,把殿下除了,諒無能將在朝抵敵,你們保為父身登九五,不怕天下地方官不肯降順。那時差勇將守住潼關,不容皇上進中原。這樣,一則保住了性命,二來一統江山,豈不兩全其美?反叛大唐,不費吹灰之力,孩兒們自當保父南麵稱尊。”
眾子道:“孩兒們定當跟隨爹爹。”
張士貴傳令兵馬拔寨起程,離開了摩天嶺,往黑風關而來,下落戰船,吩咐發炮三聲,假傳聖旨,把一千伍百多號戰船都開走了,一隻也不留下,解開篾纜,任由大風打掉了。
先鋒之令,誰敢不遵?
就是皇上差將追趕,沒有戰船,也是沒有任何辦法追趕。
此是斷後之計,張士貴一行折返迴中原而來。
————
薛仁貴帶領了一千人馬來到白玉關前,一聲炮響,吩咐安下營寨。
天色已暗,當夜在燈下取出軍師所贈的錦囊,拆開細看,隻見上麵寫著:
“白玉關守將,名叫完賢朱追都羅彌,有一騎寶馬,名喚寨風駒,日行萬裏,夜走五千,可以在海浪中水麵上奔走,不濕人衣。你快取番將性命,奪此寶馬。今張士貴難破摩天嶺,已經帶兵往黑風關齊開走戰船,反到中原去了。大國長安有千歲在那裏,惟恐延捱有傷殿下性命,所以贈你錦囊及護身龍披一角,你快上賽風駒,下東海往中原救殿下性命,把張家父子拿下來繳旨。”
薛仁貴看後,暗暗驚歎軍師料事如神,心下思忖道:
“諒軍師之言決然精準,救兵如救火,倘若不破白玉關,沒有賽風駒,又怎能趕赴中原救殿下千歲?也罷,不如前往白玉關前討戰叫陣。”
薛仁貴主意已定,把馬催到關前,大喝:
“呔!關上番兒快報,今有大唐朝護駕小將軍薛仁貴在此討戰,聞得你們守將非常厲害,有本事叫他早早出關受死!”
軍士飛報總府來說:
“報將軍,關外有大唐人馬紮安營盤,有一將名喚薛仁貴,在那裏唿名討戰!”
都羅彌大怒說:
“既然有唐將在外討戰,與魔家帶馬過來!”
旁有一將應聲道:“不必哥哥親自出馬,待兄弟前去取勝便了。”
這是白玉關副將雷青。
都羅彌說:
“既然如此,兄弟須要小心,待為兄到關上與你掠陣。”
二人全身披掛,帶馬過來,跨上雕鞍,離了總爺衙門,來到關前,發炮一聲,關門大開,吊橋墜下,豁啦啦衝出關來。
“薛仁貴小將軍,這兩座山,惟有白玉關好破,可以馬到成功,手到擒來。這摩天嶺好不厲害,縱有神仙手段,也有些難破,諒張士貴不知何年何月得破此關。剛才這兩個鬮子都是摩天嶺,所以叫你遲取,不必拆開看了。”
薛仁貴聽言,大喜道:
“蒙大人照拂,薛禮無恩可報,求元帥發兵,帶小將前去破白玉關。”
尉遲恭說道:“等本帥點十萬兵與你帶去。”
徐茂公說道:
“元帥不必發這許多人馬,隻消一千兵馬足矣夠,就他單人獨騎也去破得此關了。”
尉遲恭說:“既然如此,待本帥點雄兵一千給你。”
薛仁貴說:“多謝元帥爺。”
連忙整備結束,辭了天子,正欲轉身,徐茂公說道:“你且住,我還有話對你講。”
薛仁貴說:“不知大人有什麽吩咐?”
徐茂公道:
“小將軍,我有護身龍披一角,你帶在身邊。這有錦囊一個,你到了白玉關,然後再打開來細看,照上行事,不得有違。”
薛仁貴將錦囊、龍披藏好,應聲:“得令!”
出了銀鑾殿,跨上雕鞍,手提方天畫戟,帶領一千精銳人馬離開了三江越虎城,徑往東行來取白玉關。
張士貴父子則一路望西而行,走了四十裏,來到摩天嶺,一看那山,險些不被嚇死!
隻見茫茫雲霧遮山腰,山頂山尖接九霄;一堆不見青天日,虎豹猿猴滿處嚎;兩旁樹木高影影,踏級層層入雲霄。
仰望霧雲烏且暗,哪見旗幡上空飄?隻說天山高萬丈,怎抵摩天半截腰。
張士貴說:
“我的兒,你看這座山頭如此模樣,也不知有多高,上麵雲霧漫漫,也看不清此條山路,又有壁棧在此,怎麽破法?”
長子張誌龍說:
“爹爹,我們且攻他一陣,呐喊叫罵,待他有將下來,好與番將鬥戰。”
張士貴道:“我兒說得有理。”
連忙傳令人馬,呐喊連天,炮響不絕,鼓嘯如雷,番奴番狗罵得沸反盈天,可上麵一點動靜都沒有。
又是一陣喊罵,上麵仍不見動靜。
連攻十餘陣,天色漸暗,也聽不到上麵有任何反應。
張士貴說:
“我兒,此山高得很,我們在此叫破喉嚨,上邊也不曉得。今日天色已晚,且到了明日我們再走上去看,如何?”
張誌龍說道:“爹爹好主意。”
次日清晨,張士貴四子一婿坐馬端兵出了營盤。
張士貴說:
“我兒,待為父先上去探聽消息,然後你們上來。”
張誌龍說道:“是!爹爹須要小心。”
張士貴道:“不妨。”
帶馬往山路一步步走了上來,直到了半山腰中,望上看去,見影影旗幡搖動,就聽得上麵有人喝叫:
“南蠻子上來了,打滾木下去。”
一眾番兵應道:“曉得!”
張士貴聽見,嚇得魂不附體,帶轉絲繩,三縱兩縱跑下山腳,數根滾木也跟著打到山腳下了,說:
“阿唷!我的兒,這個摩天嶺看來難破的,我們在山下叫罵,他們不來理你,若然上去,就要打滾木下來,這等厲害,分明軍師哄我們來送性命!”
張誌龍說:
“爹爹,我們不破摩天嶺,少不得也要死,如何是好?”
張士貴眉頭一皺,計上心來,說:
“我兒,今番摩天嶺看來難破,破不成了。不如帶領人馬徑往黑風關,下落戰船過海到中原,隻說萬歲班師,哄住大國長安,把殿下除了,諒無能將在朝抵敵,你們保為父身登九五,不怕天下地方官不肯降順。那時差勇將守住潼關,不容皇上進中原。這樣,一則保住了性命,二來一統江山,豈不兩全其美?反叛大唐,不費吹灰之力,孩兒們自當保父南麵稱尊。”
眾子道:“孩兒們定當跟隨爹爹。”
張士貴傳令兵馬拔寨起程,離開了摩天嶺,往黑風關而來,下落戰船,吩咐發炮三聲,假傳聖旨,把一千伍百多號戰船都開走了,一隻也不留下,解開篾纜,任由大風打掉了。
先鋒之令,誰敢不遵?
就是皇上差將追趕,沒有戰船,也是沒有任何辦法追趕。
此是斷後之計,張士貴一行折返迴中原而來。
————
薛仁貴帶領了一千人馬來到白玉關前,一聲炮響,吩咐安下營寨。
天色已暗,當夜在燈下取出軍師所贈的錦囊,拆開細看,隻見上麵寫著:
“白玉關守將,名叫完賢朱追都羅彌,有一騎寶馬,名喚寨風駒,日行萬裏,夜走五千,可以在海浪中水麵上奔走,不濕人衣。你快取番將性命,奪此寶馬。今張士貴難破摩天嶺,已經帶兵往黑風關齊開走戰船,反到中原去了。大國長安有千歲在那裏,惟恐延捱有傷殿下性命,所以贈你錦囊及護身龍披一角,你快上賽風駒,下東海往中原救殿下性命,把張家父子拿下來繳旨。”
薛仁貴看後,暗暗驚歎軍師料事如神,心下思忖道:
“諒軍師之言決然精準,救兵如救火,倘若不破白玉關,沒有賽風駒,又怎能趕赴中原救殿下千歲?也罷,不如前往白玉關前討戰叫陣。”
薛仁貴主意已定,把馬催到關前,大喝:
“呔!關上番兒快報,今有大唐朝護駕小將軍薛仁貴在此討戰,聞得你們守將非常厲害,有本事叫他早早出關受死!”
軍士飛報總府來說:
“報將軍,關外有大唐人馬紮安營盤,有一將名喚薛仁貴,在那裏唿名討戰!”
都羅彌大怒說:
“既然有唐將在外討戰,與魔家帶馬過來!”
旁有一將應聲道:“不必哥哥親自出馬,待兄弟前去取勝便了。”
這是白玉關副將雷青。
都羅彌說:
“既然如此,兄弟須要小心,待為兄到關上與你掠陣。”
二人全身披掛,帶馬過來,跨上雕鞍,離了總爺衙門,來到關前,發炮一聲,關門大開,吊橋墜下,豁啦啦衝出關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