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陰荏苒。


    大唐長安城中。


    護國公秦叔寶病重,臨終這日,傳各府小爵主到病床前。


    一個個教訓說:


    “我當初幼年間,視死如歸,在槍刀內度日,不惜辛苦,才做到一家公位,如今你們正當青年少壯,當建功立業,不可偷懶安享在家,我死之後,須領兵前去保駕立功。”


    又說:


    “我兒過來,為父一片忠心報國,就是尉遲恭叔父領兵保駕,聞報一路平安,為父不能托膽放心,思量病好還要去保駕。如今看來,病勢沉重,是不能去了,為父倘有三長兩短,功名事大,祭葬事小,或三朝五日將來殯殮了,也不必守孝。單人獨騎前往東遼,戴孝立功,為國盡忠,方為孝子,為父死在九泉,自當保佑你立功揚名後世,孩兒盡孝,天下人知,若忘了我今日臨終之言,就是逆子了。”


    秦懷玉含淚跪領教訓。


    又叫羅通過來說:


    “侄兒,你雖在木羊城,皇上也是一時之氣將你削職,你母親乃女流之輩,不知大節,萬分不快。但是有兩句詩說得好:人爵不如天爵貴,功名怎比孝名高。原是勸勉人子事親之意,你不要拿來認了真,到底為人功名為大,況且你少年本事高強,伯父未死之言,前去立功,皇上決不來見責的。”


    羅通含淚答應。


    這一日,對各府子侄一個個都是這樣吩咐,公子們不敢逆命。


    叔寶歸天,喪葬已畢,眾爵主不忘遺命,奏聞千歲殿下,起兵十萬,羅通為二路元帥統兵,還有一班段家兄弟、騰氏弟昆、程鐵牛、尉遲號懷。


    秦懷玉受父訓,戴孝立功,做為前部先鋒。


    他頭戴三梁冠,身穿麻布衣,草索拴腰,腳踏蒲鞋,手執哭喪棒,隨身帶領三千人馬,逢山開路,遇水架橋,過海登岸,星弛趕赴三江越虎城。


    剛剛好是徐茂公所算定的二十天,救兵已到三江越虎城。


    一到三江越虎城,秦懷玉遠遠望去,隻見營盤密密不計其數,都是番兵蜈蚣旗招展,圍住四城,並不見本國人馬旌旗,心中吃了一驚。


    打發探子上前打聽天子安紮何方,去不多時,探子前來迴報說:


    “駙馬爺,不好了,隻見四營盡是番兵圍繞城池,並不見我邦一個兵卒,一定萬歲人馬被困在城。”


    秦懷玉說:


    “既如此,安營紮寨,待元帥大兵一到,然後開兵。”


    放炮一聲,安下營寨。


    次日羅通大兵已到,秦懷玉上前接住說:“兄弟,就在此處安營罷!”


    羅通說:“且到城邊朝見父皇,然後安營。”


    秦懷玉說道:


    “你看城外營盤,盡是番邦人馬,我們的兵將一個也不見,聖上定然困在城中。幸喜我們興兵來得湊巧,等候兄弟到來商議救駕。”


    羅通說道:“哥哥說得有理。”


    便傳軍令,大小三軍安下營寨,一聲炮響,十萬大兵齊齊紮下營盤。


    眾爵主聚集帥營,議論破番之策。


    羅通說:


    “秦哥,番兵圍困城池,必然有幾百萬,所以城中老伯父不能殺出,須要裏應外合才能救得。”


    秦懷玉說道:


    “這也不難,當年掃北,兄弟獨馬單槍前去報號,今日理應愚兄踹進番營先去報知,就可裏應外合了。”


    羅通道:“若說報號,原是小弟去,何勞哥哥出馬。”


    秦懷玉說道:


    “兄弟,你這句講差了。當日破虜平北,原是奉旨挑選元帥救駕,故此兄弟去報號,今日出兵不是奉旨,為兄不過受父親臨終之言,叫我戴孝立功,不惜身軀,所以願為先鋒,以搶頭功,不忘我父遺訓。一路上太太平平並無立功,今日理當是我單槍獨馬前去報號,算愚兄全了忠孝之心。”


    羅通說道:


    “這也說得是,讓哥哥前去報號,事不宜遲,速速前去,須要小心。”


    秦懷玉說道:“曉得。”


    秦懷玉戴孝在身,又不頂盔,又不穿甲,坐下唿雷豹,手執提爐槍,擺一擺,大吼一聲,便衝上前去。


    番營內把都兒抬頭看見,叫聲:


    “不好了!大唐朝救兵到了,有個中原蠻子來踹營了。”


    旁邊一個說:


    “兄弟,他不是踹營的,他單人獨騎而來,是到城報號的。哥們,我們發亂箭射他便了。”


    秦懷玉大喝道:


    “不要放箭!天邦有公爺救兵到了,你等作速棄圍退去,還可保全性命,若然執意不從,盡要死在我爵主槍刀之下,斷不容情的!快快讓我一條進城之路,通個信息。”


    眾番兵哪裏肯聽。


    秦懷玉大怒說:


    “你們這班該死的,不肯讓路,我爵主爺要動怒了!”


    大唿一聲,豁啦啦望著亂箭中冒了過來。


    衝進番營,手起槍落,識時務者散往四城,不識時務者槍挑而亡,殺了一條血路進了第一座營盤,拚著性命殺進第二座營頭。


    這時,番兵見勢不妙,其麾下偏正牙將花智、魯達、胡臘,紛紛各執兵器。


    花智手提一字镋,魯達端穩兩刃刀,胡臘擎著四楞鐧,另有士卒高舉開山斧,抱緊大銀錘,一股腦地攔於秦懷玉的馬頭之前。


    花智率先發難,手中一字镋裹挾勁風,直朝秦懷玉頭部裹纏而去;


    魯達的兩刃刀緊隨其後,勢大力沉地朝著頂梁心狠狠劈下;


    胡臘則舞動四楞鐧,嚴密護住周身,同時伺機招架;


    那持開山斧的士卒,斧麵一橫,當麵猛地相迎;


    使大銀錘的更是掄圓了臂膀,大銀錘帶著千鈞之力,直朝秦懷玉前心狠狠蓋下。


    一時間,陣上塵土飛揚,好一場驚心動魄的廝殺。


    秦懷玉全然不懼,神色冷峻,手中緊緊握住提爐槍,身姿矯健如遊龍。


    隻見他槍尖一抖,前遮後擋,左鉤右挑,動作一氣嗬成,密不透風,番將們的攻勢紛紛落空,反倒折損了多員將官。


    秦懷玉趁勢猛夾馬腹,那戰馬長嘶一聲,風馳電掣般直衝入四五座敵營之中,一時間,周圍敵兵蜂擁而至,愈發顯得密密麻麻。


    但見四下裏刀光劍影閃爍,槍尖寒光耀目,前路被重重封鎖,竟似無一處可進。


    然而,秦懷玉身為少年英雄,此刻既已開了殺戒,哪管什麽艱難險阻。


    他雙眸之中寒光一閃,手中提爐槍如有神助,所遇之敵,觸之即亡,槍尖過處,營帳層層被挑開,恰似蛟龍破浪。


    他一路勢如破竹,接連踹破十座營帳,直至那護城河畔,方停下腳步,迴首望去,身後已是一片哀鳴。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我,火頭軍薛仁貴,無敵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金戈怒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金戈怒馬並收藏大唐:我,火頭軍薛仁貴,無敵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