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馬城。


    張士貴同四子一婿正在營中飲酒作樂,忽然有傳訊官報進營道:


    “報大老爺,快快準備迎接元帥,元帥今日奉旨下來犒賞三軍,馬上就要到汗馬城了。”


    張士貴聽見,說:


    “孩兒,趕快披掛。”


    張士貴同四子一婿連忙披掛,出了汗馬城,就看見元帥尉遲恭帶領人馬下來了。


    張士貴同四子一婿遠遠跪下,叫道 :


    “元帥,小將們不知元帥到來,有失遠迎,望帥爺恕罪。”


    尉遲恭道:


    “不必遠迎,快快把十萬兵丁花名冊拿給本帥。”


    張士貴說:


    “元帥,請先到城中,犒賞三軍,自會有花名冊,為何現在就要?”


    尉遲恭喝道:


    “呔!你敢違令,拿下開刀。”


    士貴嚇得魂不附體,連忙說道:


    “元帥不必動怒,這就取花名冊來。”


    長子張誌龍迴身到汗馬城中,取出花名冊來交與元帥尉遲恭。


    尉遲恭滿心歡悅,接過來交與大兒子寶林藏好,說:


    “此是重要之物,若不先取來,恐怕他把薛仁貴名字抹去了。”


    張士貴滿心狐疑,把元帥尉遲恭接到汗馬城中,專門安下帥營一座。


    尉遲恭進到裏麵,張士貴連忙吩咐備宴,給元帥接風。


    尉遲恭說:


    “先打住,你看看我頸中掛的什麽牌?”


    張士貴說:“哦,原來元帥在奉旨戒酒,就擺接風飯來。”


    尉遲恭說:


    “張士貴,且慢,本帥有話對你講。”


    張士貴應道:“是。”


    尉遲恭說:


    “因朝廷困鳳凰山,幸得你率兵將救駕迴城,其功勞不小,故今天聖上禦賜恩宴,派本帥到汗馬城犒賞十萬兵丁,一個個都要親自犒賞,皇上擔心本帥飲酒糊塗,埋沒一兵一卒,故我奉旨戒酒,你休要用酒肉迷惑我,若有一句不依,看刀伺候。”


    張士貴應道:“是。”


    尉遲恭吩咐道:


    “教場中須高搭將台,東邊要紮十萬兵馬的營盤,好讓兵丁住在營中聽點,西邊也要紮十萬人馬的營盤,不許一卒在內,依本帥之言,前去準備,前來繳令。”


    “是。”


    張士貴一聲應過,同四子一婿退出帥營,說:


    “我的兒,如今為父的性命難保了。”


    四子道:“爹爹,為什麽?”


    張士貴說道:


    “我兒,你看元帥動作,豈是前來犒賞三軍的?這分明是來查點應夢賢臣薛仁貴。”


    長子張誌龍說道:


    “爹爹,不妨事,隻要將薛仁貴藏過,他就查不出了。”


    張士貴說道:


    “這個斷斷使不得,九個火頭軍姓名,都花名冊上,難道隻寫其名,沒有其人?”


    長子張誌龍說:


    “爹爹,有了,不如將九人藏在離城三裏外的山神廟內,若元帥查點九人名姓,隨便讓眾人們混過去,或者找人冒名頂替了火頭軍,也行的。”


    張士貴說道:


    “我兒言之有理。”


    於是傳令到教場,安紮營盤。


    次日張士貴親往前營火頭軍中來。


    薛仁貴忙接待道:


    “不知大老爺到此有何吩咐?”


    張士貴說道:


    “薛禮,我為你們九人,心掛兩頭,日夜操心,想不到元帥奉旨親自下來犒賞三軍,倘若你們九人被查出來,到時九條性命恐怕就難保了,所以大老爺我前來救你們,此處離城三裏外,有座山神廟,那裏無人行走,你們九人速速今夜就去躲在廟中,酒飯我暗中派人送去,待犒賞結束,再派人叫喚你們。”


    薛仁貴應道:“多謝大老爺。”


    說罷,連忙同了自己的八名火頭軍兄弟,靜悄悄出了前營,前往山神廟中躲避。


    尉遲恭吩咐二子,明日早早前去教場。


    二子答應:“是。”


    次日,張士貴父子全身披掛,先在教場中準備好酒肉。


    不一會,元帥父子來到教場,上了將台,排開公案,傳令十萬人馬,前去安住在東邊營中。


    又吩咐尉遲寶林道:


    “你把兵器握在手,站在西邊營盤,為父點過來,你放他進營,若有兵卒進了營,又複迴出來,即用槍挑死。”


    寶林應道:“是。”


    然後就站在西營。


    尉遲恭叫聲:


    “先鋒張士貴,你在東營須要小心,本帥點一人,走一人,點一雙,走出一雙,若糊塗混雜,不遵本帥之令,點一人走一雙,點二人走一個,拿你問罪。”


    張士貴一聲:“得令。”


    知道元帥令嚴,張士貴心中急得心驚膽戰,低聲道:


    “我兒,為今之計怎辦?為父隻以為他不會嚴令執行,能隨便蒙混關,用人頂替九個火頭軍,現如今他這樣發令嚴明,誰來充當火頭軍為好?”


    元帥尉遲恭先把中營花名冊展開,叫次子寶慶看清楚,開始一一叫點人馬。


    點到名字的,走出東營,要到將台前來領賞。


    元帥尉遲恭從上身認到下身,看了一遍,才叫張士貴賞酒肉,進西營去。


    尉遲寶慶點到薛元,有人應道:“有。”


    那薛元便走到台前,元帥尉遲恭聽到姓薛,就格外仔細觀看,見他身穿皂黑戰襖,不像是應夢賢臣,賞了酒肉,讓進西營去了。


    通常犒賞十萬人馬,不消用一日,快得很的,但如今要細心查點應夢賢臣薛仁貴,一個個慢慢犒賞,很是費時費力。


    有尉遲寶林持槍在西營看守,這裏自然不用尉遲恭操心。


    其眼光隻緊緊盯著兩旁,恐兵卒混雜,隻點了不到二百名,天色就昏暗了。


    尉遲恭父子用過夜膳,同張士貴父子共安下營寨,派家將四麵看守,不許東西兵卒來往。


    一到次日清晨,元帥尉遲恭升坐將台,又派尉遲寶林到西營,盤點昨日幾名,而今日仍舊是幾名,人數一名不差。


    然後再開始點兵卒,一個個點。


    過了幾天,就要點到火頭軍月字號營第八棚來了。


    張士貴在下麵嚇得麵如土色,身冒冷汗,說道:


    “我兒,如今就要點到火頭軍了,怎麽辦,為父命危旦夕,你們可有什麽計策?”


    長子張誌龍道:


    “爹爹,聽說元帥喜歡喝酒,如今奉旨在此,勉強戒酒,但現在過了好幾天,他哪裏耐受得住?今日又是個南風天,我們將上好酒放在缸中,故意倒來倒去,台上自然聞到酒香,看看元帥怎樣反應,然後再見機行事。”


    張士貴說道:“好呀,這個使得。”


    就吩咐家將,將缸中犒賞的酒,倒來倒去,故意盡整些大動作出來。


    這,不是故意引誘人飲酒麽?


    尉遲恭坐在將台上,這時正是南風天,迎麵吹來大南風,這個美酒香氣陣陣襲來,酒香誘人,引得尉遲恭喉中酥癢,眼珠不看點將了,隻看著那酒倒來倒去,心不在焉,心都醉了。


    尉遲恭心中暗暗想道:


    “喲,若沒有皇上的戒酒牌掛在頸上,就叫張士貴獻些酒上來,飲他幾杯又何妨?”


    這老黑,已經把奉旨戒酒令忘到爪哇國裏去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我,火頭軍薛仁貴,無敵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金戈怒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金戈怒馬並收藏大唐:我,火頭軍薛仁貴,無敵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