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
重生1987:能苟才能浪 作者:高鳥二月恨長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穆洋雖然跟著大家上了頂樓,但是一直沒有說話,隻是站在趙海生身邊,靜靜看著他講話。大家在樓頂閑聊,看了一會風景,一直到太陽快要下山,才一起下樓來。
穆洋和趙海生走在最後,看著別人都下了樓。穆洋情不自禁撲在趙海生背上。
“你馬上就要做到了!”穆洋激動地說。
“做到什麽?”趙海生有點莫名其妙。
“跟我你還裝?一個月做出一張專輯啊!這還不夠厲害?”穆洋輕輕用拳頭敲打著趙海生。
“這個啊,這個真沒什麽。你覺得厲害,那隻是被原來的速度隱瞞了。要感謝就感謝這個時代吧。我們現在正處在一個飛速變幻的時代,所以很多事情都會加速發展,個人也許也很努力,但更多的是幸運。沒有我也會有其他人做這些事。”
趙海生感慨地說。其中一半原因自然是他有係統,能天啟歌曲;另外他也越來越覺得很多事情其實都是時代需要,個人的作用首先就是要適逢其會。好比足球比賽,優秀的前鋒首先要能在正確的時間跑到正確的位置,其次才看個人技術。
自己有係統,保證了個人技術;有天啟,保證自己總能趕在時代的潮頭上。既然遇到了這種偉大的時代,自然就不能錯過。
“你原來吹牛,大家都覺得你在吹牛。現在不吹了,咱們我覺得你更牛了?”穆洋問道。
“可能因為我說的就是實話吧,記住,在所有的話語中,真實的話是最有力量的。”說完這句話,趙海生就拉著穆洋下了樓。
下樓後,張大剛去送何雨生。趙海生和眾人一起迴到靜心齋,問起了今天汪風錄電視節目的事。
“節目錄得棒極了,我錄節目的時候,對誰都沒客氣,該批評的批了,該罵的罵了,尤其是那些使壞的,我基本上都提名道姓罵了個痛快。”汪風眉飛色舞地說。倒是鍾珊珊沒有多大反應。
“那就這樣吧,我和珊珊姐說點私事,大家有事就做自己的去吧?”趙海生看問不出什麽,想起還有事情要和鍾珊珊商量。
穆洋倒是很乖,主動帶頭離開了。趙海生趁機把劉萍的事情說了一遍。
“這個劉萍是石校長的什麽關係戶啊?還是她家裏很有背景?”趙海生最後沒忍住還是問了。
“以我的了解劉萍確實沒有什麽背景,你不知道吧,她得過兩次奧數金牌呢,家裏還真就是普通工人,不過她和普通學生不一樣,她獎學金多,留校後工資也不低,比其他學生估計就是錢稍微多點,另外就是很聰明了。但是有多聰明,我可就不知道了。”
鍾珊珊把自己了解到的情況說了一下。劉萍剛到東大唱片公司來兼職,鍾珊珊就去調查她的事情了。
“這麽說來她還真是個人才,隻給我當助理太浪費了。對了,老石建議讓她當顧問呢,你覺得呢?”趙海生問道。
“那當然聽老石的啊!你怎麽這麽糊塗,你以為老石最大能力是什麽?他以前是數學家,現在其實主要就是管理者,他的眼光應該是最老辣的。”鍾珊珊說道。
趙海生以前還真沒有以這種視角來看石校長。以前的自己是一個普通學生,看待校長,第一反應是,這是學校的大領導。倒是鍾珊珊在學校一直從事行政管理工作,她對校長的管理能力是深有體會。
“那就馬上讓劉萍當顧問吧,待遇你看著辦吧。”趙海生說道。
“待遇當然不能太低了,至少要比王朗高。”中山市你說道。
“行,你說了算。”
晚上劉萍從圖書館迴來,就知道自己‘升官’了。
“你要找的資料剛好都找好了。你讓我當顧問,主要職責是什麽啊?”和鍾珊珊交談了之後,劉萍直接問趙海生。
“鍾珊珊沒告訴你?”
“她讓我問你。”
“顧問嘛,很多顧問其實是顧而不問,但你不一樣,你得把公司一些事情捋一遍。這樣吧,你的工作就是公司製定大的政策的時候,你列席,你把公司這些事情的可行性以及利弊幫著分析一下就行。我估計你也沒經驗,有什麽不懂的你就問,然後總結一下你的建議吧。”
想了一下,既然劉萍最大的特點是腦子夠聰明,也許有管理天賦,那不如讓她幹幹參謀的事情。
晚上開會,劉萍自然就坐上高管的位置了。不過她還真是隻聽不多嘴,隻有不懂的時候才問幾句。
“所以咱們為什麽要上電視節目呢?”
說到宣傳的時候,劉萍這麽問。
“不該上電視節目嗎?”大家都問。
“我也不知道,隻是我覺得咱們這裏缺一個懂各種媒體的人,吳欣欣了解報紙,此外的其他媒體都不太了解。我是對事不對人,我的意思是既然都不了解,為什麽不請一個或者幾個了解的人來問問呢?”
“問什麽?”
“當然是問現在哪種媒體宣傳效果好,現在咱們有的幾種媒體,無非是報紙雜誌、廣播電台以及電視台,甚至還有電影。其他公司的歌曲用什麽宣傳的,咱們應該用什麽宣傳,這個不應該調查一下嗎?”劉萍問道。
聽完她的話大家都有點慚愧,尤其是鍾珊珊,心裏覺得這個思路也太簡單了,自己怎麽一直在報紙電視上打轉,找人問一下又不費事。
趙海生暗自感到高興,有這麽一個人敲打一下鍾珊珊也好啊。自己不管具體的事,所以也沒有任何責任。完美!
“還有趙總監,為什麽要把專輯時間定得這麽趕呢?會不會影響專輯質量?一般而言,時間越緊湊,質量都越差啊?不是嗎?”劉萍又問。
趙海生沒想到,這麽快劉萍的火就燒到自己身上了。不過他又用原來的原因抵擋。
“當然是因為想快速提高穆洋、汪風他們的地位啊,不出個人專輯不行。”
“你能保證這麽快專輯質量沒問題?你為什麽這麽有把握啊?”劉萍又問。
“這個問題,我確實有把握。這麽說吧,咱們現在的時代,不是在發展,而是在追趕,咱們等於是用幾年追趕別人幾十年的發展,所以不用那麽按部就班,真的可以跑著趕。比如很多歌曲,你看咱們的編曲方式,其實就是學歐美的嘛。而且這個學習的方式會很快,所以我才要求速度要快,因為現在大家的審美變化也很快。”
“這樣說大家也不要氣餒啊,這個雖然是現實,但是藝術這種東西,在模仿的時候,也是會有創新的。”
說完這個有點難堪的追趕問題,怕大家氣餒,趙海生不得不安撫一下。
“照這麽說,國外唱片公司怎麽發展的,咱們也可以借鑒了?”劉萍又想到了另一個問題。
就這麽一句話,趙海生覺得劉萍的顧問費沒有白花。看來腦子夠靈活確實適合當管理啊!
穆洋和趙海生走在最後,看著別人都下了樓。穆洋情不自禁撲在趙海生背上。
“你馬上就要做到了!”穆洋激動地說。
“做到什麽?”趙海生有點莫名其妙。
“跟我你還裝?一個月做出一張專輯啊!這還不夠厲害?”穆洋輕輕用拳頭敲打著趙海生。
“這個啊,這個真沒什麽。你覺得厲害,那隻是被原來的速度隱瞞了。要感謝就感謝這個時代吧。我們現在正處在一個飛速變幻的時代,所以很多事情都會加速發展,個人也許也很努力,但更多的是幸運。沒有我也會有其他人做這些事。”
趙海生感慨地說。其中一半原因自然是他有係統,能天啟歌曲;另外他也越來越覺得很多事情其實都是時代需要,個人的作用首先就是要適逢其會。好比足球比賽,優秀的前鋒首先要能在正確的時間跑到正確的位置,其次才看個人技術。
自己有係統,保證了個人技術;有天啟,保證自己總能趕在時代的潮頭上。既然遇到了這種偉大的時代,自然就不能錯過。
“你原來吹牛,大家都覺得你在吹牛。現在不吹了,咱們我覺得你更牛了?”穆洋問道。
“可能因為我說的就是實話吧,記住,在所有的話語中,真實的話是最有力量的。”說完這句話,趙海生就拉著穆洋下了樓。
下樓後,張大剛去送何雨生。趙海生和眾人一起迴到靜心齋,問起了今天汪風錄電視節目的事。
“節目錄得棒極了,我錄節目的時候,對誰都沒客氣,該批評的批了,該罵的罵了,尤其是那些使壞的,我基本上都提名道姓罵了個痛快。”汪風眉飛色舞地說。倒是鍾珊珊沒有多大反應。
“那就這樣吧,我和珊珊姐說點私事,大家有事就做自己的去吧?”趙海生看問不出什麽,想起還有事情要和鍾珊珊商量。
穆洋倒是很乖,主動帶頭離開了。趙海生趁機把劉萍的事情說了一遍。
“這個劉萍是石校長的什麽關係戶啊?還是她家裏很有背景?”趙海生最後沒忍住還是問了。
“以我的了解劉萍確實沒有什麽背景,你不知道吧,她得過兩次奧數金牌呢,家裏還真就是普通工人,不過她和普通學生不一樣,她獎學金多,留校後工資也不低,比其他學生估計就是錢稍微多點,另外就是很聰明了。但是有多聰明,我可就不知道了。”
鍾珊珊把自己了解到的情況說了一下。劉萍剛到東大唱片公司來兼職,鍾珊珊就去調查她的事情了。
“這麽說來她還真是個人才,隻給我當助理太浪費了。對了,老石建議讓她當顧問呢,你覺得呢?”趙海生問道。
“那當然聽老石的啊!你怎麽這麽糊塗,你以為老石最大能力是什麽?他以前是數學家,現在其實主要就是管理者,他的眼光應該是最老辣的。”鍾珊珊說道。
趙海生以前還真沒有以這種視角來看石校長。以前的自己是一個普通學生,看待校長,第一反應是,這是學校的大領導。倒是鍾珊珊在學校一直從事行政管理工作,她對校長的管理能力是深有體會。
“那就馬上讓劉萍當顧問吧,待遇你看著辦吧。”趙海生說道。
“待遇當然不能太低了,至少要比王朗高。”中山市你說道。
“行,你說了算。”
晚上劉萍從圖書館迴來,就知道自己‘升官’了。
“你要找的資料剛好都找好了。你讓我當顧問,主要職責是什麽啊?”和鍾珊珊交談了之後,劉萍直接問趙海生。
“鍾珊珊沒告訴你?”
“她讓我問你。”
“顧問嘛,很多顧問其實是顧而不問,但你不一樣,你得把公司一些事情捋一遍。這樣吧,你的工作就是公司製定大的政策的時候,你列席,你把公司這些事情的可行性以及利弊幫著分析一下就行。我估計你也沒經驗,有什麽不懂的你就問,然後總結一下你的建議吧。”
想了一下,既然劉萍最大的特點是腦子夠聰明,也許有管理天賦,那不如讓她幹幹參謀的事情。
晚上開會,劉萍自然就坐上高管的位置了。不過她還真是隻聽不多嘴,隻有不懂的時候才問幾句。
“所以咱們為什麽要上電視節目呢?”
說到宣傳的時候,劉萍這麽問。
“不該上電視節目嗎?”大家都問。
“我也不知道,隻是我覺得咱們這裏缺一個懂各種媒體的人,吳欣欣了解報紙,此外的其他媒體都不太了解。我是對事不對人,我的意思是既然都不了解,為什麽不請一個或者幾個了解的人來問問呢?”
“問什麽?”
“當然是問現在哪種媒體宣傳效果好,現在咱們有的幾種媒體,無非是報紙雜誌、廣播電台以及電視台,甚至還有電影。其他公司的歌曲用什麽宣傳的,咱們應該用什麽宣傳,這個不應該調查一下嗎?”劉萍問道。
聽完她的話大家都有點慚愧,尤其是鍾珊珊,心裏覺得這個思路也太簡單了,自己怎麽一直在報紙電視上打轉,找人問一下又不費事。
趙海生暗自感到高興,有這麽一個人敲打一下鍾珊珊也好啊。自己不管具體的事,所以也沒有任何責任。完美!
“還有趙總監,為什麽要把專輯時間定得這麽趕呢?會不會影響專輯質量?一般而言,時間越緊湊,質量都越差啊?不是嗎?”劉萍又問。
趙海生沒想到,這麽快劉萍的火就燒到自己身上了。不過他又用原來的原因抵擋。
“當然是因為想快速提高穆洋、汪風他們的地位啊,不出個人專輯不行。”
“你能保證這麽快專輯質量沒問題?你為什麽這麽有把握啊?”劉萍又問。
“這個問題,我確實有把握。這麽說吧,咱們現在的時代,不是在發展,而是在追趕,咱們等於是用幾年追趕別人幾十年的發展,所以不用那麽按部就班,真的可以跑著趕。比如很多歌曲,你看咱們的編曲方式,其實就是學歐美的嘛。而且這個學習的方式會很快,所以我才要求速度要快,因為現在大家的審美變化也很快。”
“這樣說大家也不要氣餒啊,這個雖然是現實,但是藝術這種東西,在模仿的時候,也是會有創新的。”
說完這個有點難堪的追趕問題,怕大家氣餒,趙海生不得不安撫一下。
“照這麽說,國外唱片公司怎麽發展的,咱們也可以借鑒了?”劉萍又想到了另一個問題。
就這麽一句話,趙海生覺得劉萍的顧問費沒有白花。看來腦子夠靈活確實適合當管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