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接著,兵部尚書站出來附和:“陛下,吏部尚書所言極是。”


    “韓國公輔佐陛下多年,其能力與忠心有目共睹。”


    “由他出任丞相,定能將朝堂事務打理得井井有條,助力我大明繁榮昌盛。”


    緊接著,太常寺卿也站出來拱手說道:“臣附議。”


    “當下正是我朝發展的關鍵時期,需要一位經驗豐富、威望頗高之人統領中書省,韓國公無疑是最佳人選。”


    李善長表麵上神色如常,內心卻波瀾起伏,微微抬頭,目光緊緊盯著朱元璋,試圖從皇帝的表情中捕捉到一絲情緒變化。


    朱元璋臉上並無明顯喜怒,微微靠向椅背,手指輕輕敲擊著扶手,不緊不慢地思索著。


    就在這時,劉伯溫穩步走出,先是向朱元璋行了一禮,而後緩緩說道:“陛下,韓國公的確能力出眾,經驗豐富。”


    “但如今朝堂正值改革關鍵時期,諸多新政亟待推行,丞相之位,不僅要統籌全局,更要與改革思路高度契合。”


    “此事幹係重大,還需從長計議,切不可倉促決定。”


    “依臣之見,不如再過些時日,待局勢更加明朗,各方意見充分權衡之後,再深入商討此事,或許更為妥當。”


    李善長心中暗自惱怒,可又不敢表露分毫,隻能強壓著情緒,靜靜地站在原地。


    還沒等李善長有所反應,宋濂也站了出來,恭敬地說道:“陛下,既然此事在朝堂上爭議頗多,一時難以定論,臣鬥膽有一建議。”


    “不如由太子殿下暫領中書省事務。”


    “太子殿下仁厚聰慧,且一直跟隨陛下學習治國理政之道。”


    “若能暫領中書省,既能鍛煉太子殿下,也能確保中書省事務有序推進,待局勢明朗,再議丞相人選,也為時不晚。”


    李奧關掉手機,推了推身旁正專注敲擊筆記本的楚蘭心,小聲嘟囔道“李善長這家夥,怎麽還敢盯著丞相位子啊。”


    楚蘭心目不轉睛地盯著屏幕,小聲解釋“李善長又不知陛下有廢除丞相製度的心思,這次改革這麽多事宜,他肯定想在丞相的位子上給淮西集團爭取更多的權利與利益。”


    李奧滿臉無奈地搖了搖頭,“這家夥真是權迷心竅,也不看看現在是什麽形勢。”


    朱元璋靜靜地聽著,目光在眾人臉上一一掃過,大殿內再次陷入一片寂靜,“宋學士所言,倒也有幾分道理。”


    “太子暫領中書省,一來可曆練他,二來也能穩住朝堂局勢,保障改革事宜的有序進行。”


    “至於丞相之位,就先擱置,待日後再議。”


    李善長聽到這話,身子猛地一僵,臉上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失落。


    他緊咬下唇,雙手不自覺地攥成拳頭,指關節都因用力而泛白。


    他心裏清楚,這一擱置,自己離丞相之位怕是又遠了一步。


    可就在李善長滿心沮喪之時,朱元璋卻突然將目光投向他,“善長,你飽讀詩書,熟悉儒家經典,咱還有個重要事情,思來想去,唯有你能擔此重任。”


    李善長一怔,微微抬頭,臉上擠出一抹笑容,略帶欣喜地問道:“陛下如此信任臣,不知是何等要事?臣定當竭盡全力。”


    朱元璋神色莊重,目光望向遠方,緩緩說道:“咱打算將天下的所有書籍整合到一起,編撰一部集古今學識之大成的《洪武大典》。”


    “這大典,要涵蓋經史子集、天文地理、農桑醫術等諸多方麵,將我大明乃至古往今來的學識精華都匯聚其中,傳於後世。”


    “善長,你在文壇威望頗高,人脈廣泛,此事非你莫屬。”


    李奧在一旁聽了,差點沒憋住笑出聲來,心裏暗自思忖,老朱這一招可真是厲害,這不就是另一個版本的《永樂大典》嘛。


    李善長這要是接下這個活兒,接下來幾年都得被困在書堆裏,在朝堂上肯定是折騰不出什麽大風浪了。


    李善長卻心中五味雜陳。


    一方麵,能主持如此浩大的文化工程,無疑是一種榮耀,這表明陛下對他的學識和能力依舊認可。


    可另一方麵,這也意味著他將被暫時調離朝堂權力核心,專注於這耗時耗力的編撰工作,丞相之位的爭奪在這段時間裏恐怕會徹底塵埃落定,再無他插手的餘地。


    不過,李善長畢竟老謀深算,很快調整好情緒,跪地謝恩道:“陛下聖明,此乃千秋偉業。”


    “臣承蒙陛下厚愛,定當不負所托,召集天下飽學之士,精心編撰,力求將《洪武大典》打造成一部傳世經典。”


    朱元璋滿意地點點頭,“好,此事就全權交給你了。”


    “所需人力、物力、財力,你盡管提,朝堂定會全力支持。”


    “咱希望這部大典能早日問世,讓天下人都能領略我大明的文化底蘊。”


    李善長領命退下,迴到府邸後,他獨自坐在書房,陷入了沉思。


    幕僚們得知此事後,紛紛前來進言。


    一位年輕幕僚急切地說:“大人,這編撰大典雖榮耀,可也意味著咱們在朝堂上的布局要擱置了。丞相之位……”


    李善長擺了擺手,打斷他的話:“我又何嚐不知。”


    “但陛下之意已決,此時若推辭,隻會讓陛下更加不滿。”


    “這編撰大典,說不定也是陛下對我的一次考驗,若能圓滿完成,或許還有轉機。”


    一位年長的幕僚捋了捋胡須,緩緩說道:“大人所言極是。”


    “咱們不妨先全力投入此事,在編撰過程中,結交各方文人雅士,擴充人脈。”


    “這些文人日後在文壇乃至朝堂,說不定都能成為咱們的助力。”


    “同時,密切關注朝堂動向,等待時機。”


    李善長微微點頭,眼中露出一絲讚賞之色,“就按你們說的辦。”


    “這《洪武大典》,我不僅要編好,還要借此為自己和淮西集團謀得更多的機會。”


    半個月轉瞬即逝,時光匆匆流轉。


    “大叔,你到底讓老牛買了多少的廠子啊。”


    “小型煤電發電廠的一個,車床加工的車間兩個,三個大型養殖廠,能不能讓我好好放鬆玩幾天啊!!”


    李奧大口撥拉著油潑麵往嘴裏送,含糊不清地抱怨著。


    朱元璋坐在一旁,手上的認真地給李奧剝著蒜,聽到這話,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神秘的笑容。


    “頂多再送兩天的糧食物資,咱讓你看到個不一樣的大明。”


    十天後,在攬月坊的大廳裏,氣氛熱烈而又緊張。


    李奧和牛曉乾並排站在台下,目不轉睛地看著台上攬月坊女團的最後一次彩排。


    台上,姑娘們身著華麗的服飾,隨著節奏明快的音樂,輕盈地舞動著身姿,歌聲婉轉悠揚,清脆悅耳。


    李奧和牛曉乾不時點頭,臉上露出滿意的神情。


    “這效果比我想象中還要好,香兒真是功不可沒。”李奧鼓著掌說道。


    牛曉乾附和道:“是啊,從店鋪選址、裝修,到這些姑娘的培訓,香兒都操了不少心。”


    李奧拉著林婉香的小手,“香兒,開店和培訓這些人,可真是麻煩你了,這段時間辛苦你啦。”


    林婉香小臉瞬間羞得通紅,剛要開口說話。


    “叮叮…叮叮…”手機裏扣扣的語音提示音突兀地傳了過來。


    李奧掏出手機一看是朱元璋,就眉頭一皺,接聽後“大叔,不是說現在暫時沒有需要往大明送的物資了麽?”


    “咋還騷擾我休息的時間?”


    手機那頭傳來一陣爽朗的笑聲:“哈哈,小李,咱可不是讓你送物資了,而是想讓你和小牛一起去參觀一些東西,咱向你倆保證,絕對會讓你們大吃一驚!”


    不多時,李奧開著皮卡,載著牛曉乾和蔣瓛,一路風馳電掣地來到了宮門口。


    隻見朱元璋那輛路虎,已然被改得麵目全非,車身兩側貼滿了張牙舞爪的龍形貼紙,車頭上還頂著個碩大的金色龍雕,在陽光下熠熠生輝,那浮誇程度,讓人看了直咋舌。


    車旁還停著四輛皮卡,每輛皮卡上都筆挺地站著四個錦衣衛。


    隻不過,他們不再身著飛魚服,而是裹著一身利落的現代軍裝,手中緊緊握著ak47,那黑洞洞的槍口散發著冷冽的氣息。


    而朱元璋則正站在一旁,對著車上的反光鏡,美滋滋地看著自己的帥臉,還不時滿意地點點頭。


    李奧和牛曉乾剛一下車,就忍不住朝朱元璋吐槽起來。


    “臥槽,大叔你這審美……”


    “簡直絕了,不知道的還以為是哪個暴發戶的車呢。”牛曉乾笑道。


    朱元璋聽到李奧和牛曉乾的吐槽,轉過身來,理直氣說道:“你倆懂什麽,這如今可是咱的禦駕,就得有禦駕該有的派頭!”


    “咱這麽一改造,威風凜凜,不管走到哪兒,老遠的人都知道咱來了。”


    說著,還拍了拍車身,一臉的自豪。


    李奧無奈地翻了個白眼,“大叔,你這身份還用靠車來彰顯?”


    “就是就是,”牛曉乾也在一旁憋著笑幫腔,“你的威嚴那是與生俱來的,沒必要整這些花裏胡哨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朱元璋到現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米飯不頂飽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米飯不頂飽並收藏朱元璋到現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