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章 起風前的準備
四合院:我在院裏煽風點火那些年 作者:筆下皆眾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很快,劉海忠幾個徒弟鬧內訌並且在他出麵調解的時候被懟得啞口無言的事情很快就傳進了李大東的耳中。
“哎喲喂,蓋了帽了我的老卑鄙,地道,忒地道了”。
溜出軋鋼廠的李大東騎著自行車左竄右竄的溜達到了佟秀秀的胡同內,大口大口吃著一碗打鹵麵,一隻手拿著一顆剝好的蒜,吃得那叫一個香。
“這是奶奶跟以前一家王府裏的包衣奴換來的物件,我按你的吩咐找了之前有眼力的人看過了”。
“他說東西不算多好,這三個是明代的,另外幾個是清代的”。佟秀秀打開一個布包裹將裏麵逐一拿出來擺放在飯桌上。
兩個扳指,兩個玉佩以及一個鼻煙壺以及兩個小花瓶。
李大東放下筷子伸手拿起一個花瓶敷衍的瞥了一眼上麵的紋路雕刻,語氣平淡的說道:“包好,等會我帶走”。
隨著糧產恢複如初,在愛國肉熱潮出現之後那些遺老遺少就沒有再像之前那般拿著金銀玉器或是古董字畫出來換錢換糧度日了。
通過佟秀秀祖孫兩人背地裏淘換的古董質量也是越來越普通,玉佩的雕工以及保存的完整性也是參差不齊。
讓他對這些東西越來越不感興趣,並不打算將其留在手裏藏進空間裏作為收藏,而是拿迴去交給李為民跟李懷德當做是報答對方的提攜。
吃完打鹵麵,李大東拿起一旁的手帕抹了抹嘴,將沾到嘴角的鹵醬擦幹淨之後隨手將手帕扔到桌上,又從兜裏掏出一百塊錢作為這段日子的夥食費,拿上包裹就徑直的離開了這座院子。
包養了對方將近四年時間,在這四年裏該玩的花樣以及新鮮感早就消耗殆盡了,要不是佟秀秀祖孫倆人懂事,借助自身遺老遺少的身份幫他弄來了不少古董字畫以及幾張調養身體的藥方,李大東早就拍拍屁股走人了。
騎著自行車頂著炎炎夏日的熱風,一路騎行到了與李為民幾人相聚的大本營,進去之後將院門從裏麵拴住,跑進了左側一間屋子內。
將壓在地窖出口的一個空蕩蕩的水缸移開,再將石板挪開之後順著幾節竹梯爬了下去,在漆黑的地窖裏輕車熟路的走到牆壁旁邊,劃拉了一根火柴將煤油燈點燃。
“該說不說,連老李跟小李這些人都把東西藏在外邊四合院的地窖裏”。
“以前那些王公貴族跟現在的遺老遺少十有八九也是這麽藏東西的,明年可得重點檢查地窖,要第一個下去趁著後麵的人視線不清晰的時候用最快的速度把東西往空間裏收”。
“頭兩年是重中之重”。李大東將東西放好之後爬出地窖,將水缸搬迴去還原了位置,低聲嘀咕道。
還有半年時間就到了發財的時候,他也早就開始將次品古董準備好了,一些老舊且沒有價值的壇壇罐罐以及一堆民國時期的仿畫也提前存在空間裏,就是準備到時候用來調包珍品。
為此,他甚至還從家裏積蓄裏拿出了一部分,花了不少錢用來采購這些贗品跟仿製品。
...........
迴到軋鋼廠,先是跑去了後勤樓向李為民匯報了這次的收獲,並且直言不諱的抱怨道:“大哥,那些東西堆得到處都是,我下去的時候差點都被扳倒了”。
弄得趙正陽,周正,徐英三人頓時噗呲一聲笑了出來。
“東子啊,你小子還嫌東西多啊?那是家底,將來咱們哥幾個吃香喝辣的家底,懂嗎?”。趙正陽沒好氣的上前摟住李大東的肩膀批評道:“趁著還有人願意拿出來換錢,咱就可勁的收”。
“就是,沒看哥幾個也一個勁的往外弄東西藏在那啊?”。周正輕聲解釋道:“錢放著也是放著,一塊錢還是一塊錢,可那些東西今天可能是十塊錢,明年可能就是二十,五十,甚至一百塊錢了”。
“你就別抱怨了,多攢點東西,將來等世道變了,東西能拿出來換錢的時候你小子那點錢得翻好幾十翻呢”。徐英一邊嗑著瓜子一邊耐心解釋道:“聽姐的,千萬別心疼錢,能換多少換多少,錢不夠了姐給你拿”。
“哎喲喂,姐姐,我可不是抱怨,我隻是覺得錢夠花了就行了嘛,那麽多錢,咱們也不敢花啊”。李大東裝出一副知足常樂的小農意識,坐在椅子上悶悶的抽著煙。
“你小子真沒出息,為民,你來說說吧,我們是拿他沒辦法了”。三人齊聲罵道。
“嗬嗬,東子,東西是錢,也是交朋友最好的禮物”。李為民耐心的解釋著其中的利弊道:“就像是咱們後勤處發福利,也是這個道理,將來你當科長的時候難道兩手空空或者拿著幾條煙幾瓶酒就去走動關係嗎?”。
“還是要拿著一個裝有千八百塊錢錢的信封到處給人塞啊?”。
“你小子是挺機靈的,知道人情世故不是靠嘴說說而已,可是越往上走,就越不能隻靠那點煙酒跟談什麽錢,都得用物件討領導開心”。
經過幾年的相處,李大東一直秉承著一副對錢財跟古董字畫並不是很感興趣的樣子,每次將東西放迴地窖或是交給李為民的時候都會時不時的抱怨幾句。
在四人的心裏建立了一個胸無大誌隻想吃好喝好,對錢財也沒有過大欲望的刻板印象。
眼瞅著戲演得差不多了,在演下去可能會過猶不及,李大東陪著笑臉撓著頭諂笑道:“嘿嘿,大哥,我這個人您又不是不知道,我這輩子跟著您混就挺知足的了,在往上爬的事情我可沒想過”。
“嗬嗬,你小子還年輕,過些年興許你就不這麽想了”。周正仰頭噴出一口煙霧輕笑出聲。
“東子這樣也挺好的,知足常樂嘛,總比那些好高騖遠的人要強得多”。徐英幫腔道。
“哈哈,也是,咱東子這樣確實也讓咱們省心嘛”。李為民眉頭舒展開來露出一抹欣慰的笑容。
“哎喲喂,蓋了帽了我的老卑鄙,地道,忒地道了”。
溜出軋鋼廠的李大東騎著自行車左竄右竄的溜達到了佟秀秀的胡同內,大口大口吃著一碗打鹵麵,一隻手拿著一顆剝好的蒜,吃得那叫一個香。
“這是奶奶跟以前一家王府裏的包衣奴換來的物件,我按你的吩咐找了之前有眼力的人看過了”。
“他說東西不算多好,這三個是明代的,另外幾個是清代的”。佟秀秀打開一個布包裹將裏麵逐一拿出來擺放在飯桌上。
兩個扳指,兩個玉佩以及一個鼻煙壺以及兩個小花瓶。
李大東放下筷子伸手拿起一個花瓶敷衍的瞥了一眼上麵的紋路雕刻,語氣平淡的說道:“包好,等會我帶走”。
隨著糧產恢複如初,在愛國肉熱潮出現之後那些遺老遺少就沒有再像之前那般拿著金銀玉器或是古董字畫出來換錢換糧度日了。
通過佟秀秀祖孫兩人背地裏淘換的古董質量也是越來越普通,玉佩的雕工以及保存的完整性也是參差不齊。
讓他對這些東西越來越不感興趣,並不打算將其留在手裏藏進空間裏作為收藏,而是拿迴去交給李為民跟李懷德當做是報答對方的提攜。
吃完打鹵麵,李大東拿起一旁的手帕抹了抹嘴,將沾到嘴角的鹵醬擦幹淨之後隨手將手帕扔到桌上,又從兜裏掏出一百塊錢作為這段日子的夥食費,拿上包裹就徑直的離開了這座院子。
包養了對方將近四年時間,在這四年裏該玩的花樣以及新鮮感早就消耗殆盡了,要不是佟秀秀祖孫倆人懂事,借助自身遺老遺少的身份幫他弄來了不少古董字畫以及幾張調養身體的藥方,李大東早就拍拍屁股走人了。
騎著自行車頂著炎炎夏日的熱風,一路騎行到了與李為民幾人相聚的大本營,進去之後將院門從裏麵拴住,跑進了左側一間屋子內。
將壓在地窖出口的一個空蕩蕩的水缸移開,再將石板挪開之後順著幾節竹梯爬了下去,在漆黑的地窖裏輕車熟路的走到牆壁旁邊,劃拉了一根火柴將煤油燈點燃。
“該說不說,連老李跟小李這些人都把東西藏在外邊四合院的地窖裏”。
“以前那些王公貴族跟現在的遺老遺少十有八九也是這麽藏東西的,明年可得重點檢查地窖,要第一個下去趁著後麵的人視線不清晰的時候用最快的速度把東西往空間裏收”。
“頭兩年是重中之重”。李大東將東西放好之後爬出地窖,將水缸搬迴去還原了位置,低聲嘀咕道。
還有半年時間就到了發財的時候,他也早就開始將次品古董準備好了,一些老舊且沒有價值的壇壇罐罐以及一堆民國時期的仿畫也提前存在空間裏,就是準備到時候用來調包珍品。
為此,他甚至還從家裏積蓄裏拿出了一部分,花了不少錢用來采購這些贗品跟仿製品。
...........
迴到軋鋼廠,先是跑去了後勤樓向李為民匯報了這次的收獲,並且直言不諱的抱怨道:“大哥,那些東西堆得到處都是,我下去的時候差點都被扳倒了”。
弄得趙正陽,周正,徐英三人頓時噗呲一聲笑了出來。
“東子啊,你小子還嫌東西多啊?那是家底,將來咱們哥幾個吃香喝辣的家底,懂嗎?”。趙正陽沒好氣的上前摟住李大東的肩膀批評道:“趁著還有人願意拿出來換錢,咱就可勁的收”。
“就是,沒看哥幾個也一個勁的往外弄東西藏在那啊?”。周正輕聲解釋道:“錢放著也是放著,一塊錢還是一塊錢,可那些東西今天可能是十塊錢,明年可能就是二十,五十,甚至一百塊錢了”。
“你就別抱怨了,多攢點東西,將來等世道變了,東西能拿出來換錢的時候你小子那點錢得翻好幾十翻呢”。徐英一邊嗑著瓜子一邊耐心解釋道:“聽姐的,千萬別心疼錢,能換多少換多少,錢不夠了姐給你拿”。
“哎喲喂,姐姐,我可不是抱怨,我隻是覺得錢夠花了就行了嘛,那麽多錢,咱們也不敢花啊”。李大東裝出一副知足常樂的小農意識,坐在椅子上悶悶的抽著煙。
“你小子真沒出息,為民,你來說說吧,我們是拿他沒辦法了”。三人齊聲罵道。
“嗬嗬,東子,東西是錢,也是交朋友最好的禮物”。李為民耐心的解釋著其中的利弊道:“就像是咱們後勤處發福利,也是這個道理,將來你當科長的時候難道兩手空空或者拿著幾條煙幾瓶酒就去走動關係嗎?”。
“還是要拿著一個裝有千八百塊錢錢的信封到處給人塞啊?”。
“你小子是挺機靈的,知道人情世故不是靠嘴說說而已,可是越往上走,就越不能隻靠那點煙酒跟談什麽錢,都得用物件討領導開心”。
經過幾年的相處,李大東一直秉承著一副對錢財跟古董字畫並不是很感興趣的樣子,每次將東西放迴地窖或是交給李為民的時候都會時不時的抱怨幾句。
在四人的心裏建立了一個胸無大誌隻想吃好喝好,對錢財也沒有過大欲望的刻板印象。
眼瞅著戲演得差不多了,在演下去可能會過猶不及,李大東陪著笑臉撓著頭諂笑道:“嘿嘿,大哥,我這個人您又不是不知道,我這輩子跟著您混就挺知足的了,在往上爬的事情我可沒想過”。
“嗬嗬,你小子還年輕,過些年興許你就不這麽想了”。周正仰頭噴出一口煙霧輕笑出聲。
“東子這樣也挺好的,知足常樂嘛,總比那些好高騖遠的人要強得多”。徐英幫腔道。
“哈哈,也是,咱東子這樣確實也讓咱們省心嘛”。李為民眉頭舒展開來露出一抹欣慰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