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五年之期
嫡女重生,被親手養大的綠茶世子纏上了! 作者:火語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師衡夫妻已經占了侯府一半財產,再過繼一個繼子到侯府,你不如直接讓他們將這兩個孩子攆出來,自己掌控侯府吧!”
辛夫人實在是聽不下去了,這長輩不像長輩,師家難道沒有人了嗎?
讓這樣一個老匹夫主持這麽重要的一件事!
“夫人此言差矣,我也是為了師家整個家族好啊。”
師天佑看樣子已經在心中做了決定,沒有任何人能左右其想法。
“師硯寧就算是沒入宗祠也是侯府正經血脈,舍近求遠過繼繼子,不如讓硯寧直接繼承,不也是正常的嗎?”
師鳶的態度已經沒有剛才那般強硬,就連聲音也帶著明顯的哽咽聲。
雖說師衡和林景月沒有直接住進侯府,可若是讓他們兩個的兒子成為侯府的繼子,那麽以這兩人的性格還是會借口看兒子來侯府常住。
到時候就算她和師硯寧還是侯府的主子,也終究逃不過被人左右,寄人籬下的命運。
“硯寧流落在外多年,應該是沒有條件去學那些治國安邦之道與君子六藝的。而我家忱兒,自幼便熟讀四書五經,對君子六藝也早有涉獵。讓他成為侯府繼子,也不算辱沒了侯府的門楣。”
林景月說著,而他護在懷裏的師忱早已嚇得麵色鐵青。
師鳶看著師忱畏畏縮縮的模樣,深深舒了一口氣。
就這樣唯唯諾諾的樣子,也配做侯府的繼子。怕是以後出去與人吵兩句嘴都要尿褲。
師鳶不討厭師忱,但他父母的這種做法,讓師鳶對他反胃到了極點。
“可是令郎看起來是有什麽隱疾啊?這祠堂裏站了這許久,一直麵色鐵青。”
久不說話的師硯寧也開口諷刺了一句。
那他與這樣的人相比,簡直就是對他的一種侮辱。
林景月下意識看向師忱,手放在他肩膀上,才發現他不隻麵色鐵青,還被嚇得雙腿一直顫抖。
被師硯寧這句話給傷到了的林景月,在眾人看不到的師忱的後肩上狠狠擰了一下。
“你個沒出息的東西,你爹娘在給你謀劃出路呢!你發什麽抖啊,給我站直了!”
林景月微笑著湊近師忱耳邊,然後惡狠狠地威脅道。
師忱本來就被擰疼快哭了,可林景月這樣一說又給活生生憋了迴去。
“確實,這也是一點。師硯寧流落在外多時,沒受過良好的教育,不足以繼承侯府。選個懂事明理的繼子是最好的結果。”師天佑接著說。
“誰說硯寧沒有受到教育,那發出去的訃告,全是硯寧一人所寫。”師鳶立刻站出來否認了師天佑的看法。
“這訃告居然是賢侄所寫?我還以為侯府專門請了個先生寫的。”
白敘突然從懷裏摸出了那份訃告,然後塞給旁邊站著的人
“你們都看看,能將每一個字寫得如此蒼厚鬱茂之人,又怎會是沒受過良好的教養?”白敘毫不令色讚美。
“卻是字字珠璣啊。”
“斐然成章,真是妙不可言。”
隨著訃告的傳閱,幾乎每個人都會忍不住感歎一兩句。就算是忍住不說的,也都是點頭表示讚歎。
當訃告傳到師天佑手中時,他看了許久,皺了眉,又不想承認自己原先的判斷有誤。
許久才說:“一篇訃告,代表不了什麽。隻能說認得幾個字。若是要繼承侯府,還需名師教養才行。”
師衡一派的人雖然欣賞師硯寧的才華,但在利益麵前,還是選擇了支持師忱。
“是啊,若非名師教學,旁門左道又怎麽上的了排麵。”
“鄉村野學還是比不過正經夫子授課的。”
“我也這麽覺得……”
附和聲此起彼伏,直到這訃告傳到了福公公手上。
福公公看了許久,發現師硯寧的書法措辭已然有陛下的七分功力。
陛下的兩個皇子中,大皇子是陛下早年收養的孤兒,這位主子可是陛下嫡親的血脈。
讀書騎射都是陛下親自教導的,這些人居然將此稱作鄉村野學。
真是夏蟲不可語冰。
“咱家倒覺得這世子的筆風有陛下當年的英姿,假以時日,也是能做出一番成就的。”
福公公毫不避諱,畢竟他也是將死之人了,還能害怕什麽呢。
本來師衡夫婦還想著反駁兩句,替自己家的兒子再美言一下的。
可福公公第一句就將師硯寧的筆風與當今陛下的筆風相比,這些人就是十個膽子也不敢說陛下寫的不好啊。
剛剛師衡才被掌了嘴,臉上還疼著呢。
“咱家希望師老太爺能謹慎考慮,畢竟關乎侯府的未來。”
福公公給師天佑遞了個眼神,明晃晃地警告。
“這……”
師天佑是支持師忱的,畢竟師硯寧血脈不明,流落在外本該沒受到好的教育。
但確實寫得一手好字,文采斐然,若是以後好生教養,也該是個人才的。
師衡見師天佑開始立場不穩了,立刻出聲,想暗示他選自己的孩子:“二叔……”
師天佑已經看見了師衡的小動作,隻是他現在已經沒辦法做出決斷了,胡子捋得都掉了好幾根。
見師天佑實在猶豫不止,白敘開口道:“我有個主意。”
師天佑看見白敘,就像看見了希望:“將軍請講。”
“若是決斷不出。不如給師硯寧幾年成長的機會,五年後由師硯寧與師忱互相比試,四書五經,君子六藝。勝者繼承侯府。”白敘解釋道。
現在的權宜之計就是將師衡和林景月暫時牽製住,不要讓他們再消耗侯府。
給兩個孩子留下喘息和準備的時間,這樣才能更好地擊敗敵人。
這叫“臥薪嚐膽”。
師衡本想反駁,但白敘又並沒有說他的孩子不可以繼承侯府,隻是需要與師硯寧進行比試。
“如此甚好,五年後就讓這兩個孩子各自比試,勝者繼承侯府。各位覺得怎麽樣?”
“我沒意見。”
“我也沒意見。”
“咱家也覺得如此甚好。”
這次,師鳶與師硯寧也沒有反對。
她相信師硯寧一定能將贏,就像師硯寧當時也毫不猶豫地相信她跟她走一樣。
辛夫人實在是聽不下去了,這長輩不像長輩,師家難道沒有人了嗎?
讓這樣一個老匹夫主持這麽重要的一件事!
“夫人此言差矣,我也是為了師家整個家族好啊。”
師天佑看樣子已經在心中做了決定,沒有任何人能左右其想法。
“師硯寧就算是沒入宗祠也是侯府正經血脈,舍近求遠過繼繼子,不如讓硯寧直接繼承,不也是正常的嗎?”
師鳶的態度已經沒有剛才那般強硬,就連聲音也帶著明顯的哽咽聲。
雖說師衡和林景月沒有直接住進侯府,可若是讓他們兩個的兒子成為侯府的繼子,那麽以這兩人的性格還是會借口看兒子來侯府常住。
到時候就算她和師硯寧還是侯府的主子,也終究逃不過被人左右,寄人籬下的命運。
“硯寧流落在外多年,應該是沒有條件去學那些治國安邦之道與君子六藝的。而我家忱兒,自幼便熟讀四書五經,對君子六藝也早有涉獵。讓他成為侯府繼子,也不算辱沒了侯府的門楣。”
林景月說著,而他護在懷裏的師忱早已嚇得麵色鐵青。
師鳶看著師忱畏畏縮縮的模樣,深深舒了一口氣。
就這樣唯唯諾諾的樣子,也配做侯府的繼子。怕是以後出去與人吵兩句嘴都要尿褲。
師鳶不討厭師忱,但他父母的這種做法,讓師鳶對他反胃到了極點。
“可是令郎看起來是有什麽隱疾啊?這祠堂裏站了這許久,一直麵色鐵青。”
久不說話的師硯寧也開口諷刺了一句。
那他與這樣的人相比,簡直就是對他的一種侮辱。
林景月下意識看向師忱,手放在他肩膀上,才發現他不隻麵色鐵青,還被嚇得雙腿一直顫抖。
被師硯寧這句話給傷到了的林景月,在眾人看不到的師忱的後肩上狠狠擰了一下。
“你個沒出息的東西,你爹娘在給你謀劃出路呢!你發什麽抖啊,給我站直了!”
林景月微笑著湊近師忱耳邊,然後惡狠狠地威脅道。
師忱本來就被擰疼快哭了,可林景月這樣一說又給活生生憋了迴去。
“確實,這也是一點。師硯寧流落在外多時,沒受過良好的教育,不足以繼承侯府。選個懂事明理的繼子是最好的結果。”師天佑接著說。
“誰說硯寧沒有受到教育,那發出去的訃告,全是硯寧一人所寫。”師鳶立刻站出來否認了師天佑的看法。
“這訃告居然是賢侄所寫?我還以為侯府專門請了個先生寫的。”
白敘突然從懷裏摸出了那份訃告,然後塞給旁邊站著的人
“你們都看看,能將每一個字寫得如此蒼厚鬱茂之人,又怎會是沒受過良好的教養?”白敘毫不令色讚美。
“卻是字字珠璣啊。”
“斐然成章,真是妙不可言。”
隨著訃告的傳閱,幾乎每個人都會忍不住感歎一兩句。就算是忍住不說的,也都是點頭表示讚歎。
當訃告傳到師天佑手中時,他看了許久,皺了眉,又不想承認自己原先的判斷有誤。
許久才說:“一篇訃告,代表不了什麽。隻能說認得幾個字。若是要繼承侯府,還需名師教養才行。”
師衡一派的人雖然欣賞師硯寧的才華,但在利益麵前,還是選擇了支持師忱。
“是啊,若非名師教學,旁門左道又怎麽上的了排麵。”
“鄉村野學還是比不過正經夫子授課的。”
“我也這麽覺得……”
附和聲此起彼伏,直到這訃告傳到了福公公手上。
福公公看了許久,發現師硯寧的書法措辭已然有陛下的七分功力。
陛下的兩個皇子中,大皇子是陛下早年收養的孤兒,這位主子可是陛下嫡親的血脈。
讀書騎射都是陛下親自教導的,這些人居然將此稱作鄉村野學。
真是夏蟲不可語冰。
“咱家倒覺得這世子的筆風有陛下當年的英姿,假以時日,也是能做出一番成就的。”
福公公毫不避諱,畢竟他也是將死之人了,還能害怕什麽呢。
本來師衡夫婦還想著反駁兩句,替自己家的兒子再美言一下的。
可福公公第一句就將師硯寧的筆風與當今陛下的筆風相比,這些人就是十個膽子也不敢說陛下寫的不好啊。
剛剛師衡才被掌了嘴,臉上還疼著呢。
“咱家希望師老太爺能謹慎考慮,畢竟關乎侯府的未來。”
福公公給師天佑遞了個眼神,明晃晃地警告。
“這……”
師天佑是支持師忱的,畢竟師硯寧血脈不明,流落在外本該沒受到好的教育。
但確實寫得一手好字,文采斐然,若是以後好生教養,也該是個人才的。
師衡見師天佑開始立場不穩了,立刻出聲,想暗示他選自己的孩子:“二叔……”
師天佑已經看見了師衡的小動作,隻是他現在已經沒辦法做出決斷了,胡子捋得都掉了好幾根。
見師天佑實在猶豫不止,白敘開口道:“我有個主意。”
師天佑看見白敘,就像看見了希望:“將軍請講。”
“若是決斷不出。不如給師硯寧幾年成長的機會,五年後由師硯寧與師忱互相比試,四書五經,君子六藝。勝者繼承侯府。”白敘解釋道。
現在的權宜之計就是將師衡和林景月暫時牽製住,不要讓他們再消耗侯府。
給兩個孩子留下喘息和準備的時間,這樣才能更好地擊敗敵人。
這叫“臥薪嚐膽”。
師衡本想反駁,但白敘又並沒有說他的孩子不可以繼承侯府,隻是需要與師硯寧進行比試。
“如此甚好,五年後就讓這兩個孩子各自比試,勝者繼承侯府。各位覺得怎麽樣?”
“我沒意見。”
“我也沒意見。”
“咱家也覺得如此甚好。”
這次,師鳶與師硯寧也沒有反對。
她相信師硯寧一定能將贏,就像師硯寧當時也毫不猶豫地相信她跟她走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