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家,客廳。
今日大朝會,林父也去參加了。
“霜凝,這次陛下派你清繳倭寇,你可要把握住機會!”林父囑咐道。
“父親放心,區區倭寇,烏合之眾,難道比北邙鐵騎還難對付?”
林霜凝滿臉自信,話語中充滿輕蔑。
“陛下準你帶兵了?”
林母聽聞他們談話,立馬湊了過來。
“嗯!”
林霜凝點了點頭。
“那你可記得立功,我的誥命全指望你了!”
林母滿臉期望,絲毫沒想過林霜凝外出打仗,會否遇到危險。
“母親放心,倭寇侵擾我大乾多年,陛下一直以來都想把他們徹底清除。”
“若是這次我將他們主力消滅,陛下一定會重重有賞!”
“到時候,我們家所有困難都會解除,弟弟可以重返太學,母親也可以獲封誥命!”
林霜凝雖然對林母態度有些不悅,還是保證說道。
“太好了!”
林母頓時喜笑顏開。
“霜凝,我看今日陛下,似乎對蕭墨很是重視,你當初...”
林父有些欲言又止。
“蕭墨?蕭墨又有什麽事?”林母好奇問道。
林父白了她一眼,將朝堂上的事給她簡單說了一下。
“哎呀,這麽說來,陛下的確對蕭墨很重視啊!”
說著,林母又想埋怨林霜凝。
不過,轉念一想,林霜凝就要去外麵立功,為她贏來誥命,便忍下沒有多說。
她心中暗自盤算,若是蕭墨還有用,就想辦法讓林霜雪嫁給他。
林霜凝聽到林父提起蕭墨,冷哼一聲。
“父親,不說這次蕭墨做的事,能否讓他全身而退!”
“就算他在望海縣有所作為,那也沒有大用!”
“不立軍功不能繼承爵位,他仍然還是個空有虛名的世子!”
“等將來我和白澤靠軍功封爵,一定將他狠狠踩在腳下!”
......
臨水縣。
二皇子坐在縣衙後堂主位,徐浩坐在他旁邊的位置上。
此時,徐浩正拿著一封,從京城八百裏加急送過來的密信。
他們身後則是恭敬站著臨水縣令。
縣令目光在他們兩人身上掃過,臉上不由閃過歎服之色。
他雖然不知道兩人具體身份,卻也猜出都是京城大世家的公子。
而讓他歎服的主要原因,卻是兩人來到臨水縣之後的手段。
尤其,監察禦史徐浩,剛到臨水縣僅僅一日。
他便使用雷霆手段,直接讓臨水縣各大糧商,主動將糧食價格降低六文。
臨水縣原來糧食價格一百四五文,當天便降到一百三十九文。
第二天開始,他下令一邊開放官倉賣糧,一邊再暗中收購市麵上的糧食。
最後,再以一百三十文的價格賣出,引得其他糧商跟風降價。
市麵上的糧食價格,如今已經穩定到一百三十文,足足降了十五文錢!
如此籌謀,令臨水縣令佩服不已。
他可聽聞周邊縣城,糧食價格都沒有他這裏降的多。
特別是,數百裏外的望海縣,聽說糧食價格不降反升。
徐浩看完手中密信,臉上滿是不屑冷笑。
隨後,他看向旁邊二皇子,說道:“這次望海縣的百姓,算是有難了!”
密信二皇子已經看過,他皺了皺眉:“我覺得,蕭墨不至於如此。”
“殿...您太高看他了,那家夥頂多隻是有些小聰明!”徐浩輕蔑道。
侍立身後的臨水縣令,好奇:“兩位大人,難道望海縣災情更加嚴重了?”
“這麽說也沒有錯!”
徐浩冷笑一聲:“前往望海縣的監察禦史,過去發布的第一道命令,便是要城內糧商,將糧食價格抬高到二百文一鬥!”
“什麽?”
臨水縣令滿臉震驚:“兩百文一鬥?”
“如此高的糧食價格,他是不想讓望海縣百姓活了嗎?”
二皇子沉思一陣,仍是感覺蕭墨的行為,很是蹊蹺。
“我觀蕭墨在京中行事,並不是無謀之人,他怎麽會出如此昏招?”
徐浩淡淡笑道:“您怕是忘了,這家夥從未接觸過地方事務。”
“本事皆是從古籍、書本中學來,或許偶爾有些舊例奇謀,但真正治理地方卻一竅不通!”
徐浩語氣充滿不屑。
這次不僅是皇帝對皇子們考校,也是讓他們這些年輕臣子比試。
他徐浩乃是文臣之首宰相之子,從小就跟著父親探討政務。
豈是蕭墨一個隻知道死讀書,照搬書上知識的舔狗廢物能比?
而且,蕭墨所去的望海城,比臨水縣情況還要嚴重。
徐浩心中更是幸災樂禍,這家夥越是肆意妄為出昏招越好。
等迴到京城,他被查辦入獄,自己則可以坐上侍中之位!
一念至此。
“臨水縣令,你去告訴那些糧商,城內糧價必須再給我降十文!”
“大人,您還要他們降價?”臨水縣令滿臉錯愕。
若真如此,那臨水縣糧價便是一百二十文一鬥。
雖說比往常五六十文一鬥,還是高出一倍,但大災之年都是如此,
糧價沒有持續上漲,還能降下二十多文已是殊為不易。
而在大災之年最重要卻不是糧價,而是要讓百姓能賺到養家糊口的錢。
若是百姓手中沒錢,即使糧食價格降到五十文一鬥,他們依然還是買不起,免不了被餓死的下場!
“大人,根據下官多日觀察,臨水縣並不缺糧。”
“城內糧商早就開始屯糧,他們收購價格在七八十文到一百文之間。”
“大人讓他們降到一百二十文,各位糧商依然是大賺,想來他們也不會冒險生亂。”
“大人施政張弛有度,不過多壓迫商人,還能達到降價目的,下官真是佩服至極!”
臨水縣令讚不絕口。
徐浩想了想,眼中露出堅定:“還有,你告訴他們,我隻要糧食降價,他們的孝敬就免了!”
聽到這話,臨水縣更是佩服:“大人不圖私利,一心為百姓辦事!”
“下官代臨水縣數十萬百姓,拜謝大人體恤之恩!”
說完,臨水縣令立即趕往糧商家中傳話。
糧商們得到消息,湊在一起開了個小會。
眾人都覺得徐浩兩人定然出身不凡,而且對方逼迫的也不是太緊。
一百二十文的價格,他們還是能大賺。
而且,徐浩免了他們孝敬,這也是不少銀子。
經過最終討論,糧商們決定放棄一些小利,交好這兩個京城貴公子。
當日開始,臨水縣糧食價格再次下降。
隻不過,這次不是驟然下跌。
為了不至於糧食價格大崩,他們每日一兩文漸漸降價,直到降至一百二十文一鬥。
徐浩做完一切安排後,陪同二皇子來到縣城外山巔。
兩人遙遙望向京城方向,心中皆是無限憧憬!
“蕭墨,你在京城小勝我一局,如今我臨水縣糧價一百二十文,你所在望海縣二百文,甚至還要高!”
“這次我看你還如何跟我鬥?”
“我徐浩,注定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光耀整個大乾!”
徐浩眼中寒光閃爍,難掩其中瘋狂野心!
今日大朝會,林父也去參加了。
“霜凝,這次陛下派你清繳倭寇,你可要把握住機會!”林父囑咐道。
“父親放心,區區倭寇,烏合之眾,難道比北邙鐵騎還難對付?”
林霜凝滿臉自信,話語中充滿輕蔑。
“陛下準你帶兵了?”
林母聽聞他們談話,立馬湊了過來。
“嗯!”
林霜凝點了點頭。
“那你可記得立功,我的誥命全指望你了!”
林母滿臉期望,絲毫沒想過林霜凝外出打仗,會否遇到危險。
“母親放心,倭寇侵擾我大乾多年,陛下一直以來都想把他們徹底清除。”
“若是這次我將他們主力消滅,陛下一定會重重有賞!”
“到時候,我們家所有困難都會解除,弟弟可以重返太學,母親也可以獲封誥命!”
林霜凝雖然對林母態度有些不悅,還是保證說道。
“太好了!”
林母頓時喜笑顏開。
“霜凝,我看今日陛下,似乎對蕭墨很是重視,你當初...”
林父有些欲言又止。
“蕭墨?蕭墨又有什麽事?”林母好奇問道。
林父白了她一眼,將朝堂上的事給她簡單說了一下。
“哎呀,這麽說來,陛下的確對蕭墨很重視啊!”
說著,林母又想埋怨林霜凝。
不過,轉念一想,林霜凝就要去外麵立功,為她贏來誥命,便忍下沒有多說。
她心中暗自盤算,若是蕭墨還有用,就想辦法讓林霜雪嫁給他。
林霜凝聽到林父提起蕭墨,冷哼一聲。
“父親,不說這次蕭墨做的事,能否讓他全身而退!”
“就算他在望海縣有所作為,那也沒有大用!”
“不立軍功不能繼承爵位,他仍然還是個空有虛名的世子!”
“等將來我和白澤靠軍功封爵,一定將他狠狠踩在腳下!”
......
臨水縣。
二皇子坐在縣衙後堂主位,徐浩坐在他旁邊的位置上。
此時,徐浩正拿著一封,從京城八百裏加急送過來的密信。
他們身後則是恭敬站著臨水縣令。
縣令目光在他們兩人身上掃過,臉上不由閃過歎服之色。
他雖然不知道兩人具體身份,卻也猜出都是京城大世家的公子。
而讓他歎服的主要原因,卻是兩人來到臨水縣之後的手段。
尤其,監察禦史徐浩,剛到臨水縣僅僅一日。
他便使用雷霆手段,直接讓臨水縣各大糧商,主動將糧食價格降低六文。
臨水縣原來糧食價格一百四五文,當天便降到一百三十九文。
第二天開始,他下令一邊開放官倉賣糧,一邊再暗中收購市麵上的糧食。
最後,再以一百三十文的價格賣出,引得其他糧商跟風降價。
市麵上的糧食價格,如今已經穩定到一百三十文,足足降了十五文錢!
如此籌謀,令臨水縣令佩服不已。
他可聽聞周邊縣城,糧食價格都沒有他這裏降的多。
特別是,數百裏外的望海縣,聽說糧食價格不降反升。
徐浩看完手中密信,臉上滿是不屑冷笑。
隨後,他看向旁邊二皇子,說道:“這次望海縣的百姓,算是有難了!”
密信二皇子已經看過,他皺了皺眉:“我覺得,蕭墨不至於如此。”
“殿...您太高看他了,那家夥頂多隻是有些小聰明!”徐浩輕蔑道。
侍立身後的臨水縣令,好奇:“兩位大人,難道望海縣災情更加嚴重了?”
“這麽說也沒有錯!”
徐浩冷笑一聲:“前往望海縣的監察禦史,過去發布的第一道命令,便是要城內糧商,將糧食價格抬高到二百文一鬥!”
“什麽?”
臨水縣令滿臉震驚:“兩百文一鬥?”
“如此高的糧食價格,他是不想讓望海縣百姓活了嗎?”
二皇子沉思一陣,仍是感覺蕭墨的行為,很是蹊蹺。
“我觀蕭墨在京中行事,並不是無謀之人,他怎麽會出如此昏招?”
徐浩淡淡笑道:“您怕是忘了,這家夥從未接觸過地方事務。”
“本事皆是從古籍、書本中學來,或許偶爾有些舊例奇謀,但真正治理地方卻一竅不通!”
徐浩語氣充滿不屑。
這次不僅是皇帝對皇子們考校,也是讓他們這些年輕臣子比試。
他徐浩乃是文臣之首宰相之子,從小就跟著父親探討政務。
豈是蕭墨一個隻知道死讀書,照搬書上知識的舔狗廢物能比?
而且,蕭墨所去的望海城,比臨水縣情況還要嚴重。
徐浩心中更是幸災樂禍,這家夥越是肆意妄為出昏招越好。
等迴到京城,他被查辦入獄,自己則可以坐上侍中之位!
一念至此。
“臨水縣令,你去告訴那些糧商,城內糧價必須再給我降十文!”
“大人,您還要他們降價?”臨水縣令滿臉錯愕。
若真如此,那臨水縣糧價便是一百二十文一鬥。
雖說比往常五六十文一鬥,還是高出一倍,但大災之年都是如此,
糧價沒有持續上漲,還能降下二十多文已是殊為不易。
而在大災之年最重要卻不是糧價,而是要讓百姓能賺到養家糊口的錢。
若是百姓手中沒錢,即使糧食價格降到五十文一鬥,他們依然還是買不起,免不了被餓死的下場!
“大人,根據下官多日觀察,臨水縣並不缺糧。”
“城內糧商早就開始屯糧,他們收購價格在七八十文到一百文之間。”
“大人讓他們降到一百二十文,各位糧商依然是大賺,想來他們也不會冒險生亂。”
“大人施政張弛有度,不過多壓迫商人,還能達到降價目的,下官真是佩服至極!”
臨水縣令讚不絕口。
徐浩想了想,眼中露出堅定:“還有,你告訴他們,我隻要糧食降價,他們的孝敬就免了!”
聽到這話,臨水縣更是佩服:“大人不圖私利,一心為百姓辦事!”
“下官代臨水縣數十萬百姓,拜謝大人體恤之恩!”
說完,臨水縣令立即趕往糧商家中傳話。
糧商們得到消息,湊在一起開了個小會。
眾人都覺得徐浩兩人定然出身不凡,而且對方逼迫的也不是太緊。
一百二十文的價格,他們還是能大賺。
而且,徐浩免了他們孝敬,這也是不少銀子。
經過最終討論,糧商們決定放棄一些小利,交好這兩個京城貴公子。
當日開始,臨水縣糧食價格再次下降。
隻不過,這次不是驟然下跌。
為了不至於糧食價格大崩,他們每日一兩文漸漸降價,直到降至一百二十文一鬥。
徐浩做完一切安排後,陪同二皇子來到縣城外山巔。
兩人遙遙望向京城方向,心中皆是無限憧憬!
“蕭墨,你在京城小勝我一局,如今我臨水縣糧價一百二十文,你所在望海縣二百文,甚至還要高!”
“這次我看你還如何跟我鬥?”
“我徐浩,注定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光耀整個大乾!”
徐浩眼中寒光閃爍,難掩其中瘋狂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