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驚心動魄的談判,匯聚了三大高手。有時候最讓人緊張的,不是拳打腳踢的暴力,而是口蜜腹劍,文鄒鄒的語言。
小徐臨走前給林金發交待說:“不能讓他們得逞了。”
吳名宏雖是外鄉人,但在談判桌上占據了絕對的優勢,而半路殺出的李炳年也得到了應有的賠償。
散夥之後,沒有硝煙的戰爭仍然在蔓延。誰都想不到,吳名宏要把小徐趕盡殺絕。他想:好啊!你們偷偷來砍掉杉木不算,還想賴著不給錢,沒有把事情鬧大讓他們吃幾年牢飯,已經算他們走運了,還假惺惺扮出清高的樣子。他出門給林業局的局長小弟說,把這夥人全都辦了。
李炳年人員廣,馬上收到小道消息說林業局要來抓人。於是,事情交給黃大利處理,他自己放心迴了縣城。
村口坐在陽台上看報紙的老鐵,看到一輛一輛車開進來,往韓峰山一路走去。老鐵連忙起身察看,一看是林業局的人,哆嗦著拿起電話給林金發打去:“林業局來抓人了,你們趕緊找個地方躲起來,有多遠躲多遠。”
林金發通知弟兄把所有證據都埋藏起來,然後從小路逃跑,林金發嘴裏還嘟囔說:“這人也來的太快點了吧?絕,真絕。”
人來了,發現四處空空蕩蕩,就像剛剛經過大掃蕩似的,空無一物。
吳名宏的電話響了,他接起電話,半響才獰笑說:“還讓這幫兔崽子給跑了。真是他媽的廢物。”他衝著手下弟兄說:“你們都聽好了,別看我心狠手辣,但我也有做人的底線和尊嚴,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後來,聽說吳名宏去香港做大買賣,成了亞洲名列前茅的富人,還給故鄉施建了一大橋,也興辦各小學中學,每年過年都花上幾十萬元買煙花爆竹。據說,對於凡是考上大學的孩子都有一筆獎學金,本科獎三千,專科獎兩千;他對農業戶也發放津貼……他倒是成了一個有口皆碑的好人。他是善人還是惡人,還真說不準。
林金發躲過一劫之後,有點摸不著北。
林金山卻對大哥打抱不平,勸林金發跟旱窩人對著幹,在最危難的關頭,坐山觀虎鬥,這算什麽?
林金發說:“這事就算了吧,別再提了。”
林金山卻納悶說:“不是,問題是這是我們吃飯的途徑,後半生都靠這個生活了,現在抬不起頭幹活,那將來吃啥?吃‘米田共’(屎)啊!”
林金添倒是不管兩兄弟的對話,總之他不想傷了兩窩的和氣。
林金山一氣之下,把屋後的那條泥路都給種上了樹。什麽?種樹?在公路上種樹?林金山是不是已經完全瘋了?要知道這可是犯了國家公路法的啊!這完完全全是神經病才會做的事情。林金山清楚地知道,種樹的區域是他的山頭,在林老頭子時代,這塊肥沃的土地分給了林金山。這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這是直接通向旱窩的路,現在把樹種在交通咽喉上是什麽意思?擺明就是和所有旱窩人都過不去嗎?林金山沒有讀幾年書,大字不識一籮筐,所以想問題缺了一根筋似的。其實他的本意並沒有和所有旱窩人作對,他知道和林鐵生有著表親關係哩!他這樣做是想下黃大利的威風,不讓他這麽欺負大哥林金發。
林金發見到他做這般幼稚無知的舉措,真是拿他沒辦法。罵他?不成啊,好歹也是五十多歲的人了;打他?那就更不行了。再說了,林金山的舉措完全是為了他的利益而著想,既然木已成舟,那隻好這樣。也好吧,就當作消消氣吧,林金發這樣想到。
林鐵生甚是憤怒。什麽意思嗎?是不是兄弟也做不成了?在這件事上,林鐵生可是一句話都沒說。在路上種樹,真是一件極度可恥的行為。
林鐵生找到林金發,問:“金發哥,我隻想知道,金山在路上種樹是啥意思?”
林金發說:“鐵生,金山沒別的意思,他隻是想替我出氣,出大利的氣。”
“出氣?出氣你找他啊,幹嘛跟公路較勁啊!要知道,這條路可是你爸頭上就答應打通的,不關這件事啊!”林鐵生的眼珠子冒出血絲說。
林金山門外聽到了對話,進來說:“鐵生,這件事你最好不要說話,因為你也是向著黃大利的。”
“我不說話,問題是現在樹擋著我的車,我每個星期都要去縣城,老婆孩子要迴來。那你說咋辦?別說我了,就算是我同意,老劉、駝背浪、還有錦元他們會同意嗎?”
“總之,事已至此,不要那麽多話了,有啥我扛。”林金發說。
“你扛?你能扛啥子哩?金發哥。”林鐵生苦笑,“以前生產大隊上,大隊長不是老教導咱們要以集體利益為重嗎?可……”
黃大利聽到此事,立馬反應過來這是衝著他來的。現在林場的作業停止了,相當於是毀了林金發、林金山的飯碗,他們當然恨。林金山為什麽會在公路上種樹?還不就是為了能讓旱窩的樹木停滯不前嗎?眼紅的人真可怕,什麽事都幹得出來。好,那就衝著黃大利來吧,可為什麽偏偏損害到旱窩人的利益呢?
黃大利對林鐵生說:“這件事,私下是解決不了的,找村委來處理這件事情吧!”
“老鐵?唉,他還不是站在林金發一旁的?”林鐵生說。
“隻要我還在旁聽,他就不會妄加定奪,相信我。”
“這……事已至此,也隻好這樣了。”
這天,林鐵生、黃大利、林金發和林金山來到村口居民委員會處。老鐵沙啞的聲音又再次響徹起來,聽他的聲音真是難受,還擺出一副官架子,學什麽人家比劃手勢,都是做樣子。在經過協商、妥協、爭吵、明爭暗鬥等等伎倆之後,終於,雙方達成了一致的要求和想法。那就是重新開一條路。
這不是林鐵生所代表的旱窩人吃虧了嗎?他哪裏曉得整出一條路出來有多麽困難,耗費有多麽巨大?唉,這個林金山怎麽就死腦筋啊?硬是不肯讓步。他是不是沒有意識到,自從這條路被打造成公路之後,它就不屬於個人,屬於國家所有。跟這些半桶水講所謂的國家公路法,他們吃這一套嗎?林金山的腦子裏隻有一個概念:我賺不了錢,你們也別賺錢,這山頭是我的,我愛咋咋,就算這條路是去旱窩的交通要塞那又咋樣?
林鐵生很想問林金山:你家是地主嗎?這人咋腦袋不開竅呢?
黃大利不這樣認為,他在想,如果重新弄一條路出來,是一件很好的事情。本來嘛,那段路不好走,還有就是電線拉得很低,沒準哪天一輛拖拉機就把電線給整下來了,搞不好還傷到人;其二,如果這個建議達成一致之後,林金山就發誓再也不井水犯河水。
於是,黃大利答應了,就這麽辦。
林金發愣住,心想,黃大利咋會同意這樣的想法呢!不為別的,黃大利隻想盡可能不再因為私人恩怨而影響了出貨的進度。這也是為了來年順利工作做個準備罷了。黃大利告訴李炳年事情經過,李炳年同意了。不出幾天,又一條嶄新的泥路出現在我們麵前。
林金發覺得很對不住黃大利,虧他一直以兄弟相待,而他最初因為貪錢出賣了黃大利。還在幕後支持和慫恿徐建華偷樹,接著林金山在公路上種樹,也是撿了個大便宜。
他又何嚐不想到自己做出如此傷天害理的事情,其實他真的很想和黃大利和好如此。當他看到小徐果斷拋棄徐建華的時候,才意識到跟錯了老板。然而他走錯了一步,接下來步步都錯,迴不了頭了。
林場這個鳥不拉屎的地方靜悄悄的。風聲還沒有過去,林金發這迴上山巡視,順便也思考了會,最近幾年賺的錢也夠他養老了,眼看兒子們一個個成家,小女兒也生了一個白白胖胖的孫子,她還叫他去幫忙帶孩子,也許是時候收手了。可他一走,林場必會雜草叢生,小徐也不會同意。不,決定不幹就不幹,沒有更多的理由。
既然大哥不幹了,那做小弟的林金山也把目標轉到另一塊——種茶園。別小看有勇無謀的林金山,經營起茶園來可是順風順水。林金添這個做什麽事情都不發言的人依然留在水窩,仿佛是一個守護山神,雷是打不動的,平時閑著無聊沒事做,晚上帶劉芬玉去旱窩做客。
老劉的豬崽賣了,一疊一疊的鈔票進口袋;天冷了。駝背浪自個兒烤火,旁邊有一條忠誠的狗;張錦元重新打理了一下香蕉樹,再布置一下養殖的蜜蜂,和羅阿蘭去湛江準備和兒女們過年;林鐵生倒還是老樣子……
黃大利把路打通之後,他向李炳年提上辭呈,準備過完年之後,到深圳買房子住下來。基於旱窩的山林十有八九快砍完了,李炳年把底層員工彭文俊提拔上來,負責明年春天的種植工作,碰巧的是,彭文俊和林健一是高中時期的好朋友。
林場“倒閉”了,小徐並沒有因此而著急,他現在把主要精力放在了怎麽正麵攻擊杜氏家私企業。那次的談判,讓他至今不能忘記,本來對杜成山懷恨在心,現在李炳年也來咬他一口,他發誓他不會讓杜氏家私企業好過,一定往死裏逼。
種在路上的樹,隨著冬天的結束,春天的到來,正在偷偷茁壯成長,成為一道不可多得的風景線。
小徐臨走前給林金發交待說:“不能讓他們得逞了。”
吳名宏雖是外鄉人,但在談判桌上占據了絕對的優勢,而半路殺出的李炳年也得到了應有的賠償。
散夥之後,沒有硝煙的戰爭仍然在蔓延。誰都想不到,吳名宏要把小徐趕盡殺絕。他想:好啊!你們偷偷來砍掉杉木不算,還想賴著不給錢,沒有把事情鬧大讓他們吃幾年牢飯,已經算他們走運了,還假惺惺扮出清高的樣子。他出門給林業局的局長小弟說,把這夥人全都辦了。
李炳年人員廣,馬上收到小道消息說林業局要來抓人。於是,事情交給黃大利處理,他自己放心迴了縣城。
村口坐在陽台上看報紙的老鐵,看到一輛一輛車開進來,往韓峰山一路走去。老鐵連忙起身察看,一看是林業局的人,哆嗦著拿起電話給林金發打去:“林業局來抓人了,你們趕緊找個地方躲起來,有多遠躲多遠。”
林金發通知弟兄把所有證據都埋藏起來,然後從小路逃跑,林金發嘴裏還嘟囔說:“這人也來的太快點了吧?絕,真絕。”
人來了,發現四處空空蕩蕩,就像剛剛經過大掃蕩似的,空無一物。
吳名宏的電話響了,他接起電話,半響才獰笑說:“還讓這幫兔崽子給跑了。真是他媽的廢物。”他衝著手下弟兄說:“你們都聽好了,別看我心狠手辣,但我也有做人的底線和尊嚴,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後來,聽說吳名宏去香港做大買賣,成了亞洲名列前茅的富人,還給故鄉施建了一大橋,也興辦各小學中學,每年過年都花上幾十萬元買煙花爆竹。據說,對於凡是考上大學的孩子都有一筆獎學金,本科獎三千,專科獎兩千;他對農業戶也發放津貼……他倒是成了一個有口皆碑的好人。他是善人還是惡人,還真說不準。
林金發躲過一劫之後,有點摸不著北。
林金山卻對大哥打抱不平,勸林金發跟旱窩人對著幹,在最危難的關頭,坐山觀虎鬥,這算什麽?
林金發說:“這事就算了吧,別再提了。”
林金山卻納悶說:“不是,問題是這是我們吃飯的途徑,後半生都靠這個生活了,現在抬不起頭幹活,那將來吃啥?吃‘米田共’(屎)啊!”
林金添倒是不管兩兄弟的對話,總之他不想傷了兩窩的和氣。
林金山一氣之下,把屋後的那條泥路都給種上了樹。什麽?種樹?在公路上種樹?林金山是不是已經完全瘋了?要知道這可是犯了國家公路法的啊!這完完全全是神經病才會做的事情。林金山清楚地知道,種樹的區域是他的山頭,在林老頭子時代,這塊肥沃的土地分給了林金山。這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這是直接通向旱窩的路,現在把樹種在交通咽喉上是什麽意思?擺明就是和所有旱窩人都過不去嗎?林金山沒有讀幾年書,大字不識一籮筐,所以想問題缺了一根筋似的。其實他的本意並沒有和所有旱窩人作對,他知道和林鐵生有著表親關係哩!他這樣做是想下黃大利的威風,不讓他這麽欺負大哥林金發。
林金發見到他做這般幼稚無知的舉措,真是拿他沒辦法。罵他?不成啊,好歹也是五十多歲的人了;打他?那就更不行了。再說了,林金山的舉措完全是為了他的利益而著想,既然木已成舟,那隻好這樣。也好吧,就當作消消氣吧,林金發這樣想到。
林鐵生甚是憤怒。什麽意思嗎?是不是兄弟也做不成了?在這件事上,林鐵生可是一句話都沒說。在路上種樹,真是一件極度可恥的行為。
林鐵生找到林金發,問:“金發哥,我隻想知道,金山在路上種樹是啥意思?”
林金發說:“鐵生,金山沒別的意思,他隻是想替我出氣,出大利的氣。”
“出氣?出氣你找他啊,幹嘛跟公路較勁啊!要知道,這條路可是你爸頭上就答應打通的,不關這件事啊!”林鐵生的眼珠子冒出血絲說。
林金山門外聽到了對話,進來說:“鐵生,這件事你最好不要說話,因為你也是向著黃大利的。”
“我不說話,問題是現在樹擋著我的車,我每個星期都要去縣城,老婆孩子要迴來。那你說咋辦?別說我了,就算是我同意,老劉、駝背浪、還有錦元他們會同意嗎?”
“總之,事已至此,不要那麽多話了,有啥我扛。”林金發說。
“你扛?你能扛啥子哩?金發哥。”林鐵生苦笑,“以前生產大隊上,大隊長不是老教導咱們要以集體利益為重嗎?可……”
黃大利聽到此事,立馬反應過來這是衝著他來的。現在林場的作業停止了,相當於是毀了林金發、林金山的飯碗,他們當然恨。林金山為什麽會在公路上種樹?還不就是為了能讓旱窩的樹木停滯不前嗎?眼紅的人真可怕,什麽事都幹得出來。好,那就衝著黃大利來吧,可為什麽偏偏損害到旱窩人的利益呢?
黃大利對林鐵生說:“這件事,私下是解決不了的,找村委來處理這件事情吧!”
“老鐵?唉,他還不是站在林金發一旁的?”林鐵生說。
“隻要我還在旁聽,他就不會妄加定奪,相信我。”
“這……事已至此,也隻好這樣了。”
這天,林鐵生、黃大利、林金發和林金山來到村口居民委員會處。老鐵沙啞的聲音又再次響徹起來,聽他的聲音真是難受,還擺出一副官架子,學什麽人家比劃手勢,都是做樣子。在經過協商、妥協、爭吵、明爭暗鬥等等伎倆之後,終於,雙方達成了一致的要求和想法。那就是重新開一條路。
這不是林鐵生所代表的旱窩人吃虧了嗎?他哪裏曉得整出一條路出來有多麽困難,耗費有多麽巨大?唉,這個林金山怎麽就死腦筋啊?硬是不肯讓步。他是不是沒有意識到,自從這條路被打造成公路之後,它就不屬於個人,屬於國家所有。跟這些半桶水講所謂的國家公路法,他們吃這一套嗎?林金山的腦子裏隻有一個概念:我賺不了錢,你們也別賺錢,這山頭是我的,我愛咋咋,就算這條路是去旱窩的交通要塞那又咋樣?
林鐵生很想問林金山:你家是地主嗎?這人咋腦袋不開竅呢?
黃大利不這樣認為,他在想,如果重新弄一條路出來,是一件很好的事情。本來嘛,那段路不好走,還有就是電線拉得很低,沒準哪天一輛拖拉機就把電線給整下來了,搞不好還傷到人;其二,如果這個建議達成一致之後,林金山就發誓再也不井水犯河水。
於是,黃大利答應了,就這麽辦。
林金發愣住,心想,黃大利咋會同意這樣的想法呢!不為別的,黃大利隻想盡可能不再因為私人恩怨而影響了出貨的進度。這也是為了來年順利工作做個準備罷了。黃大利告訴李炳年事情經過,李炳年同意了。不出幾天,又一條嶄新的泥路出現在我們麵前。
林金發覺得很對不住黃大利,虧他一直以兄弟相待,而他最初因為貪錢出賣了黃大利。還在幕後支持和慫恿徐建華偷樹,接著林金山在公路上種樹,也是撿了個大便宜。
他又何嚐不想到自己做出如此傷天害理的事情,其實他真的很想和黃大利和好如此。當他看到小徐果斷拋棄徐建華的時候,才意識到跟錯了老板。然而他走錯了一步,接下來步步都錯,迴不了頭了。
林場這個鳥不拉屎的地方靜悄悄的。風聲還沒有過去,林金發這迴上山巡視,順便也思考了會,最近幾年賺的錢也夠他養老了,眼看兒子們一個個成家,小女兒也生了一個白白胖胖的孫子,她還叫他去幫忙帶孩子,也許是時候收手了。可他一走,林場必會雜草叢生,小徐也不會同意。不,決定不幹就不幹,沒有更多的理由。
既然大哥不幹了,那做小弟的林金山也把目標轉到另一塊——種茶園。別小看有勇無謀的林金山,經營起茶園來可是順風順水。林金添這個做什麽事情都不發言的人依然留在水窩,仿佛是一個守護山神,雷是打不動的,平時閑著無聊沒事做,晚上帶劉芬玉去旱窩做客。
老劉的豬崽賣了,一疊一疊的鈔票進口袋;天冷了。駝背浪自個兒烤火,旁邊有一條忠誠的狗;張錦元重新打理了一下香蕉樹,再布置一下養殖的蜜蜂,和羅阿蘭去湛江準備和兒女們過年;林鐵生倒還是老樣子……
黃大利把路打通之後,他向李炳年提上辭呈,準備過完年之後,到深圳買房子住下來。基於旱窩的山林十有八九快砍完了,李炳年把底層員工彭文俊提拔上來,負責明年春天的種植工作,碰巧的是,彭文俊和林健一是高中時期的好朋友。
林場“倒閉”了,小徐並沒有因此而著急,他現在把主要精力放在了怎麽正麵攻擊杜氏家私企業。那次的談判,讓他至今不能忘記,本來對杜成山懷恨在心,現在李炳年也來咬他一口,他發誓他不會讓杜氏家私企業好過,一定往死裏逼。
種在路上的樹,隨著冬天的結束,春天的到來,正在偷偷茁壯成長,成為一道不可多得的風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