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的宮女42
快穿路人就要隨心所欲 作者:長安檸檬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聽到長安的誇獎,掌櫃那顆懸著的心總算是落迴了肚子裏,但還是趕忙向長安匯報起近期鋪子裏發生的一些情況:“前段時日,有人看上了咱們的鋪子,還沒等我去找東家您,宮裏冊封太子的消息就傳出來了,這些時日收益還有多上漲。”
長安聽後,臉色卻一下子變得嚴肅起來,鄭重其事地叮囑道:“什麽情況你也清楚,萬不可狐假虎威。若是嫌我這裏廟小,也可另謀高就。”
“小的明白,請東家和放心便是。” 掌櫃連連點頭應道。
長安出鋪子的時候正好看到王全的馬車朝著迴宮的方向走去。
望著那馬車離去的方向看了會兒後,她找了間茶樓包廂思索起局勢來。
長安雖然清楚王全所傳遞的消息乃是關於皇上病情,但她無論如何都未曾料到僅僅兩個月之後,和光帝竟然驟然駕崩。
緊接著,身為和光帝親封的太子,蕭秉昀順理成章地登上了皇位,成為新的帝王。
在他即位後的首次朝會上,便鄭重其事地宣布自己將要為已逝的和光帝守孝三年,推遲與丞相之女的婚事。
在此後的三年內,新皇帝蕭秉昀展現出了非凡的治國才能。對內,對老臣分而化之,讓其互相掣肘避免了老臣們獨大一方可能帶來的隱患。同時大力培養年輕官員,占據了大部分之前因私礦之事而缺失的官職,掌握話語權。
對外方麵,蕭秉昀更是當機立斷,派遣張和領率領大軍出征,打擊屢屢侵犯邊境的外族。並且下令乘勝追擊,奪迴先前因其父親征丟失的城池。
小七目光緊緊地落在正專心致誌給花培土的長安身上。隻見她動作嫻熟而輕柔,好奇問道:“你現在可是趙國夫人,還要拿玉佩去找蕭秉昀嗎?”
要知道,這趙國夫人的稱號可是蕭秉昀登基之後特意賜予長安的誥命。
麵對小七的疑問,長安毫不猶豫地點了點頭,應道:“那是自然。”
畢竟她因為那個念想,把自己過得跟高三學生似的 。
長安將麵前那株嬌豔欲滴的牡丹的土培好了。
她直起身子,輕輕拍掉手上的泥土,對著小七說道:“他與劉姑娘的婚事過後,估計會選秀。我得等選秀後,免得我這艘小船牽扯進去再翻了。”
她生意做的大,消息也很是靈通。
蕭秉昀出孝在即,朝廷催促他選秀的聲音也越發大了起來。
由於蕭秉昀至今尚未有子嗣,各方勢力都蠢蠢欲動,誰不想自家女兒能夠入宮參選,妄圖成為下一代帝王的外祖?
正因如此,就連一些位階低微的小官之女也想方設法地與長安套近乎,希望能從她這裏打聽到有關選秀的內幕消息。
她哪裏知道這事,嚇得長安現在每日住在莊子裏養花種草。
滿昌神色匆匆地從門外走了進來,他微微躬身,敬地行了一禮之後,這才開口說道:“陛下已經冊封劉丞相之女為貴妃,並定下了吉日讓其入宮。”
“貴妃?”長安聞言不禁眉頭微皺,麵露疑惑之色,喃喃自語道,“不應該是皇後嗎?”
要知道那可是先帝親封的太子妃。
“快跟我詳細說說京城眾人對此事都是如何議論的。”
然而,還未等滿昌開口迴答,小七那清脆的聲音就在其腦海裏響了起來:“哎呀,別這麽八卦啦!蕭秉昀的車隊已經到莊子外麵了。”
聽到這話,原本滿心好奇的長安瞬間止住了滿昌即將出口的話語。
她輕輕放下手中擺弄花朵的工具,目光轉向門口,心中暗自思忖著。
既然正主都來了,倒不如待會兒直接向他詢問此事更為妥當。
想到這裏,長安又重新將注意力放迴眼前這盆花之上,繼續精心地侍弄起來。
果不其然,沒過多久,就見一名小廝急匆匆地跑了進來。
隻見那小廝跑得氣喘籲籲,好不容易才站穩身子,上氣不接下氣地對著長安道:“陛下來了。”
長安把手裏麵的花放置好後,出去迎接。
當真正站在蕭秉昀的麵前時,長安心中原本想好要說的那些八卦之語竟一句也未曾吐露出來。
她隻是與他隨意閑聊著一些無關緊要的話題。
長安暗自思忖著是否要趁此機會,擇日不如撞日地主動詢問。
正當她猶豫不決之時,隻見蕭秉昀突然揮手示意身旁的侍從們暫且退下。
待眾人離去後,他率先開口說道:“朕已下定決心,允許女子參與下屆科舉考試。”
聽聞此言,長安猛地抬起頭來,目光直直地望向蕭秉昀,眼中滿是疑惑與驚訝。
因為蕭秉昀幼時,她確實也曾向他提過類似的想法,但那隻是個想法罷了,畢竟現有的利益者沒人希望會加入更多的競爭者,哪怕那些人是他們看不起的女子。
如今聽到他親口說出這番話,怎能不讓她感到震驚呢?
而且,今年殿試剛結束,如果沒有特別開設恩科的話,那麽再過三年便會迎來會試。
如此短的時間內,真的能夠做到嗎?
但是比起給她一個人的特殊,現在的長安也是熱血了起來,心裏麵盤算著手裏麵的東西,怎麽推動起來。
想到此處,長安不禁輕聲問道:“陛下,隻有短短三年,且現在張將軍還未歸來,這……”
別外憂未解,內患先來。
蕭秉昀語氣堅定地迴答道:“不僅如此,今日朕還下達了一道旨意,規定凡勳爵之家若無嫡子,則其嫡女亦可由其父上書朝廷請求承襲爵位。”
長安亦是明白了蕭秉昀的意思,本朝好幾位侯爵和伯爵隻有一女,百年後隻能過繼宗族的孩子繼承。
時下看重宗族的有,但同自己血脈比起來,兩者比較下勝負尚未可知。
長安與蕭秉昀圍坐在桌前,就此事展開探討,開先例的事情盡量要做到萬無一失才好。
與此同時,長安讓小七搜查一下有沒有經驗可供參考。。
女子不僅要能夠參與科舉考試,還要在通過之後獲得相應的官職授予才行。
離去前,在經過一番內心掙紮後,蕭秉昀緩緩開口說道:“不知是否需要朕為你賜婚?”
聽到這話,長安先是一愣,隨即下意識地重複了一遍:“賜婚?”
緊接著便疑惑地反問道:“賜婚於我?可我要與何人成婚?”
她心中暗自思忖著,自己何時有了意中人?
難道這是試探不成?
看著長安臉上那驚詫不已的神情,蕭秉昀解釋道:“此次張和出征,一路勢如破竹,直搗異族老巢。用不了多久,他便能率軍凱旋。你若對他心懷情意,朕可給你賜婚。”
他的監軍說張和在烏拉城時曾特意給長安寄過書信,還帶迴了不少當地的特產相贈。
長安聞言,連忙擺了擺手,向蕭秉昀解釋說:“之前在順城時,因為我送去了一些療傷的藥物,那隻是謝禮罷了。”
她可是知道張和未再娶是因為一直惦記著能夠奔赴沙場、為國效力。
更巧的是,張和唯一的兒子張雲竟與她頗為相似。當年張雲之所以會在京城照料於她,也是因為這個緣故。
對她而言,獨自一人反倒自由自在。
何況以她現在的情況,談情說愛之類的事情又怎能比得上手握重權來得痛快?
若是當真能夠入朝為官、主宰一方,那麽用這輩子的婚姻緣分以及生兒育女之事來換,再讓她能夠長命百歲,她亦是心甘情願。
送別了蕭秉昀之後,長安絲毫沒有耽擱,馬不停蹄地趕迴書房,提筆開始給德順侯家的小姐趙懷寧修書一封。
話說這老德順侯趙真,本是鄉野之人,其父早年離世,由於族中的人仗勢欺人,不僅霸占他家的田地,更是百般欺淩他們母子倆。
無奈之下,趙真隻好帶著母親遠走他鄉,安頓好母親後投入軍營之中。後憑借著赫赫戰功,最終得以封侯拜相。
不過,趙真膝下僅有一子,早在元嘉帝登基前就已為其懇請朝廷冊封其為世子。
隻是那位世子身體疑似有隱疾。四十多歲的時候,才有了趙懷寧這麽一個嫡親女兒。
所以在京城眾多世家大族當中,對今日蕭秉昀下的旨意有所顧慮或者糾紛。
但趙家卻絕對會支持,表示哪怕手中的爵位就此斷絕傳承,也絕對不會將其拱手讓給老家的那些同姓族人。端看多年未曾讓世子過繼嗣子便可看出。
而她同趙懷寧興趣相投,引為知己,相信看了自己這封信後,會有所動作 。
獨木難支!
偌大的京城僅僅隻有她一個女爵,又怎能支撐起整個局麵呢?
在當天太陽落山前,正在書房孤坐的趙懷寧收到了這封信。
她拆開信封瀏覽過後,便匆匆提起筆來迅速地迴了一封信。隨後握著手中的信件,徑直朝著主院走去。
一進主院,趙懷寧就高高舉起手裏的信,聲音響亮地喊道:“娘,您快來瞧瞧。”
把信遞給了正在繡花的娘後,說道:“這是趙國夫人寫的信。”
長安在信中的措辭頗為隱晦,但敏銳的世子夫人還是一眼就從字裏行間瞧出了陛下的堅定決心。
顯然,這絕非陛下一時興起之舉。
而她午後聽了下人說起這個,便升起的想法說不定能行。
世子夫人抬起頭,目光落在眼前正用期待的眼神望著自己的女兒身上。
她輕輕揮揮手,示意下人們先退下。
待四周無人之後,世子夫人才伸出手溫柔地撫摸著趙懷寧的頭發,滿臉驕傲地說道:“為娘曾惋惜京中多少男子不如你,為娘曾經還暗自惋惜過,京城裏那麽多男子竟然都比不上你這般出色。如今運道來了,倘若你爹爹不肯支持,那為娘就讓你外祖父出麵跟他好好談談。咱們錢家可不是任人揉捏的軟柿子。”
聽到母親這番話,趙懷寧的眼眶瞬間紅了起來,淚水在眼中打轉。
她哽咽著說道:“娘……”
這些日子娘正在給她相看,可她心中卻湧起一股無奈和感慨。
難道自己這麽多年來苦讀詩書、精心鑽研書畫,將來就隻能被困在後宅之中,終日與婆婆爭鬥不休,還要時刻提防著小妾們的算計嗎?
就在此時,隻見那世子邁著大步從門外走了進來,聲音高亢地說道:“娘子啊,你這般番話可真是辜負了為夫的一番良苦用心!”
坐在屋內的趙懷寧聽到這熟悉的聲音傳來,趕忙拿起手邊的帕子輕輕地點了點自己的眼角,滿含著孺慕喊道:“爹。”
世子走到近前,看著乖巧可愛的女兒,眼神中流露出疼愛,緩聲道:“乖女莫哭,我今日下差之後便去了你祖父那裏,已經跟他老人家商量好了,明日就去朝廷為你請封。咱家就你這麽一根獨苗,我手裏頭的這些好東西若不留給你,還能交給誰呢?”
他可不像是昌樂侯那老頑固,把家裏那吃喝嫖賭樣樣精通的侄兒當個寶。遞上去冊封世子的折子都被打迴來那麽多次,還不能體察聖意。
言罷,世子並未再多看一眼因感動而再度落淚的趙懷寧,而是轉頭看向一旁的世子夫人,語氣認真地說道:“娘子,給懷寧相看人家一事,暫且先停下來。咱們兩家給她娶個模樣出挑、腦子聰慧的男子當姑爺,免得生出來的孫輩不聰慧。”
世子夫人聞言,不禁白了世子一眼,沒好氣兒地嗔怪道:“哼,你這人說話總是這般不著邊際,說得倒是輕巧。”
稍作停頓之後,世子夫人接下來說的話竟與世子所言相差無幾:“找個家世清白些的即可,重要的是要性情溫順,不能順著乖女的話,就休了他再娶。”
明日她就迴娘家,讓她娘也給參謀些人選。
不止是德順侯家中談及此事,京城之中關於女子承爵之事,街頭巷尾都充斥著人們的爭論。
長安繼續不動聲色地起著推波助瀾的作用,類似女狀元、女將軍類的話本和戲劇通通安排到各地。
長安聽後,臉色卻一下子變得嚴肅起來,鄭重其事地叮囑道:“什麽情況你也清楚,萬不可狐假虎威。若是嫌我這裏廟小,也可另謀高就。”
“小的明白,請東家和放心便是。” 掌櫃連連點頭應道。
長安出鋪子的時候正好看到王全的馬車朝著迴宮的方向走去。
望著那馬車離去的方向看了會兒後,她找了間茶樓包廂思索起局勢來。
長安雖然清楚王全所傳遞的消息乃是關於皇上病情,但她無論如何都未曾料到僅僅兩個月之後,和光帝竟然驟然駕崩。
緊接著,身為和光帝親封的太子,蕭秉昀順理成章地登上了皇位,成為新的帝王。
在他即位後的首次朝會上,便鄭重其事地宣布自己將要為已逝的和光帝守孝三年,推遲與丞相之女的婚事。
在此後的三年內,新皇帝蕭秉昀展現出了非凡的治國才能。對內,對老臣分而化之,讓其互相掣肘避免了老臣們獨大一方可能帶來的隱患。同時大力培養年輕官員,占據了大部分之前因私礦之事而缺失的官職,掌握話語權。
對外方麵,蕭秉昀更是當機立斷,派遣張和領率領大軍出征,打擊屢屢侵犯邊境的外族。並且下令乘勝追擊,奪迴先前因其父親征丟失的城池。
小七目光緊緊地落在正專心致誌給花培土的長安身上。隻見她動作嫻熟而輕柔,好奇問道:“你現在可是趙國夫人,還要拿玉佩去找蕭秉昀嗎?”
要知道,這趙國夫人的稱號可是蕭秉昀登基之後特意賜予長安的誥命。
麵對小七的疑問,長安毫不猶豫地點了點頭,應道:“那是自然。”
畢竟她因為那個念想,把自己過得跟高三學生似的 。
長安將麵前那株嬌豔欲滴的牡丹的土培好了。
她直起身子,輕輕拍掉手上的泥土,對著小七說道:“他與劉姑娘的婚事過後,估計會選秀。我得等選秀後,免得我這艘小船牽扯進去再翻了。”
她生意做的大,消息也很是靈通。
蕭秉昀出孝在即,朝廷催促他選秀的聲音也越發大了起來。
由於蕭秉昀至今尚未有子嗣,各方勢力都蠢蠢欲動,誰不想自家女兒能夠入宮參選,妄圖成為下一代帝王的外祖?
正因如此,就連一些位階低微的小官之女也想方設法地與長安套近乎,希望能從她這裏打聽到有關選秀的內幕消息。
她哪裏知道這事,嚇得長安現在每日住在莊子裏養花種草。
滿昌神色匆匆地從門外走了進來,他微微躬身,敬地行了一禮之後,這才開口說道:“陛下已經冊封劉丞相之女為貴妃,並定下了吉日讓其入宮。”
“貴妃?”長安聞言不禁眉頭微皺,麵露疑惑之色,喃喃自語道,“不應該是皇後嗎?”
要知道那可是先帝親封的太子妃。
“快跟我詳細說說京城眾人對此事都是如何議論的。”
然而,還未等滿昌開口迴答,小七那清脆的聲音就在其腦海裏響了起來:“哎呀,別這麽八卦啦!蕭秉昀的車隊已經到莊子外麵了。”
聽到這話,原本滿心好奇的長安瞬間止住了滿昌即將出口的話語。
她輕輕放下手中擺弄花朵的工具,目光轉向門口,心中暗自思忖著。
既然正主都來了,倒不如待會兒直接向他詢問此事更為妥當。
想到這裏,長安又重新將注意力放迴眼前這盆花之上,繼續精心地侍弄起來。
果不其然,沒過多久,就見一名小廝急匆匆地跑了進來。
隻見那小廝跑得氣喘籲籲,好不容易才站穩身子,上氣不接下氣地對著長安道:“陛下來了。”
長安把手裏麵的花放置好後,出去迎接。
當真正站在蕭秉昀的麵前時,長安心中原本想好要說的那些八卦之語竟一句也未曾吐露出來。
她隻是與他隨意閑聊著一些無關緊要的話題。
長安暗自思忖著是否要趁此機會,擇日不如撞日地主動詢問。
正當她猶豫不決之時,隻見蕭秉昀突然揮手示意身旁的侍從們暫且退下。
待眾人離去後,他率先開口說道:“朕已下定決心,允許女子參與下屆科舉考試。”
聽聞此言,長安猛地抬起頭來,目光直直地望向蕭秉昀,眼中滿是疑惑與驚訝。
因為蕭秉昀幼時,她確實也曾向他提過類似的想法,但那隻是個想法罷了,畢竟現有的利益者沒人希望會加入更多的競爭者,哪怕那些人是他們看不起的女子。
如今聽到他親口說出這番話,怎能不讓她感到震驚呢?
而且,今年殿試剛結束,如果沒有特別開設恩科的話,那麽再過三年便會迎來會試。
如此短的時間內,真的能夠做到嗎?
但是比起給她一個人的特殊,現在的長安也是熱血了起來,心裏麵盤算著手裏麵的東西,怎麽推動起來。
想到此處,長安不禁輕聲問道:“陛下,隻有短短三年,且現在張將軍還未歸來,這……”
別外憂未解,內患先來。
蕭秉昀語氣堅定地迴答道:“不僅如此,今日朕還下達了一道旨意,規定凡勳爵之家若無嫡子,則其嫡女亦可由其父上書朝廷請求承襲爵位。”
長安亦是明白了蕭秉昀的意思,本朝好幾位侯爵和伯爵隻有一女,百年後隻能過繼宗族的孩子繼承。
時下看重宗族的有,但同自己血脈比起來,兩者比較下勝負尚未可知。
長安與蕭秉昀圍坐在桌前,就此事展開探討,開先例的事情盡量要做到萬無一失才好。
與此同時,長安讓小七搜查一下有沒有經驗可供參考。。
女子不僅要能夠參與科舉考試,還要在通過之後獲得相應的官職授予才行。
離去前,在經過一番內心掙紮後,蕭秉昀緩緩開口說道:“不知是否需要朕為你賜婚?”
聽到這話,長安先是一愣,隨即下意識地重複了一遍:“賜婚?”
緊接著便疑惑地反問道:“賜婚於我?可我要與何人成婚?”
她心中暗自思忖著,自己何時有了意中人?
難道這是試探不成?
看著長安臉上那驚詫不已的神情,蕭秉昀解釋道:“此次張和出征,一路勢如破竹,直搗異族老巢。用不了多久,他便能率軍凱旋。你若對他心懷情意,朕可給你賜婚。”
他的監軍說張和在烏拉城時曾特意給長安寄過書信,還帶迴了不少當地的特產相贈。
長安聞言,連忙擺了擺手,向蕭秉昀解釋說:“之前在順城時,因為我送去了一些療傷的藥物,那隻是謝禮罷了。”
她可是知道張和未再娶是因為一直惦記著能夠奔赴沙場、為國效力。
更巧的是,張和唯一的兒子張雲竟與她頗為相似。當年張雲之所以會在京城照料於她,也是因為這個緣故。
對她而言,獨自一人反倒自由自在。
何況以她現在的情況,談情說愛之類的事情又怎能比得上手握重權來得痛快?
若是當真能夠入朝為官、主宰一方,那麽用這輩子的婚姻緣分以及生兒育女之事來換,再讓她能夠長命百歲,她亦是心甘情願。
送別了蕭秉昀之後,長安絲毫沒有耽擱,馬不停蹄地趕迴書房,提筆開始給德順侯家的小姐趙懷寧修書一封。
話說這老德順侯趙真,本是鄉野之人,其父早年離世,由於族中的人仗勢欺人,不僅霸占他家的田地,更是百般欺淩他們母子倆。
無奈之下,趙真隻好帶著母親遠走他鄉,安頓好母親後投入軍營之中。後憑借著赫赫戰功,最終得以封侯拜相。
不過,趙真膝下僅有一子,早在元嘉帝登基前就已為其懇請朝廷冊封其為世子。
隻是那位世子身體疑似有隱疾。四十多歲的時候,才有了趙懷寧這麽一個嫡親女兒。
所以在京城眾多世家大族當中,對今日蕭秉昀下的旨意有所顧慮或者糾紛。
但趙家卻絕對會支持,表示哪怕手中的爵位就此斷絕傳承,也絕對不會將其拱手讓給老家的那些同姓族人。端看多年未曾讓世子過繼嗣子便可看出。
而她同趙懷寧興趣相投,引為知己,相信看了自己這封信後,會有所動作 。
獨木難支!
偌大的京城僅僅隻有她一個女爵,又怎能支撐起整個局麵呢?
在當天太陽落山前,正在書房孤坐的趙懷寧收到了這封信。
她拆開信封瀏覽過後,便匆匆提起筆來迅速地迴了一封信。隨後握著手中的信件,徑直朝著主院走去。
一進主院,趙懷寧就高高舉起手裏的信,聲音響亮地喊道:“娘,您快來瞧瞧。”
把信遞給了正在繡花的娘後,說道:“這是趙國夫人寫的信。”
長安在信中的措辭頗為隱晦,但敏銳的世子夫人還是一眼就從字裏行間瞧出了陛下的堅定決心。
顯然,這絕非陛下一時興起之舉。
而她午後聽了下人說起這個,便升起的想法說不定能行。
世子夫人抬起頭,目光落在眼前正用期待的眼神望著自己的女兒身上。
她輕輕揮揮手,示意下人們先退下。
待四周無人之後,世子夫人才伸出手溫柔地撫摸著趙懷寧的頭發,滿臉驕傲地說道:“為娘曾惋惜京中多少男子不如你,為娘曾經還暗自惋惜過,京城裏那麽多男子竟然都比不上你這般出色。如今運道來了,倘若你爹爹不肯支持,那為娘就讓你外祖父出麵跟他好好談談。咱們錢家可不是任人揉捏的軟柿子。”
聽到母親這番話,趙懷寧的眼眶瞬間紅了起來,淚水在眼中打轉。
她哽咽著說道:“娘……”
這些日子娘正在給她相看,可她心中卻湧起一股無奈和感慨。
難道自己這麽多年來苦讀詩書、精心鑽研書畫,將來就隻能被困在後宅之中,終日與婆婆爭鬥不休,還要時刻提防著小妾們的算計嗎?
就在此時,隻見那世子邁著大步從門外走了進來,聲音高亢地說道:“娘子啊,你這般番話可真是辜負了為夫的一番良苦用心!”
坐在屋內的趙懷寧聽到這熟悉的聲音傳來,趕忙拿起手邊的帕子輕輕地點了點自己的眼角,滿含著孺慕喊道:“爹。”
世子走到近前,看著乖巧可愛的女兒,眼神中流露出疼愛,緩聲道:“乖女莫哭,我今日下差之後便去了你祖父那裏,已經跟他老人家商量好了,明日就去朝廷為你請封。咱家就你這麽一根獨苗,我手裏頭的這些好東西若不留給你,還能交給誰呢?”
他可不像是昌樂侯那老頑固,把家裏那吃喝嫖賭樣樣精通的侄兒當個寶。遞上去冊封世子的折子都被打迴來那麽多次,還不能體察聖意。
言罷,世子並未再多看一眼因感動而再度落淚的趙懷寧,而是轉頭看向一旁的世子夫人,語氣認真地說道:“娘子,給懷寧相看人家一事,暫且先停下來。咱們兩家給她娶個模樣出挑、腦子聰慧的男子當姑爺,免得生出來的孫輩不聰慧。”
世子夫人聞言,不禁白了世子一眼,沒好氣兒地嗔怪道:“哼,你這人說話總是這般不著邊際,說得倒是輕巧。”
稍作停頓之後,世子夫人接下來說的話竟與世子所言相差無幾:“找個家世清白些的即可,重要的是要性情溫順,不能順著乖女的話,就休了他再娶。”
明日她就迴娘家,讓她娘也給參謀些人選。
不止是德順侯家中談及此事,京城之中關於女子承爵之事,街頭巷尾都充斥著人們的爭論。
長安繼續不動聲色地起著推波助瀾的作用,類似女狀元、女將軍類的話本和戲劇通通安排到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