擊退鄰國與神秘部落的聯合侵犯後,小逸皇帝更加勤勉於政務,致力於將國家推向新的高度。他深知,這盛世的延續,不僅在於抵禦外侮,更在於內修文德、發展民生。


    一日,小逸在禦書房中與幾位重臣商議改革科舉製度。“諸位愛卿,如今國家繁榮,人才需求日盛,現行科舉製度雖選拔出諸多賢能,但仍有改進之處。朕認為,應拓寬選拔範圍,不僅考察經史子集,還應注重策論實務,讓有才之士能更好地為國家所用。”


    大臣們紛紛點頭,禮部尚書進言:“陛下聖明,此議甚好。不過,改革科舉乃大事,需細細規劃,從長計議。”


    小逸點頭稱是,此時,太監匆匆入內稟報:“陛下,太皇太後和太上皇求見。”小逸趕忙起身相迎。


    林婉兮與蕭逸塵步入禦書房,見眾人正討論科舉改革,林婉兮微笑道:“聽聞陛下欲改革科舉,老身與太上皇也有些想法,不知當講不當講?”


    小逸連忙說道:“皇奶奶和皇爺爺所言,定是金玉良言,孫兒求之不得。”


    蕭逸塵緩緩道:“科舉改革,首在公正。選拔人才,不能隻看文章,還需考察品德。可增設舉薦環節,但舉薦之人需對被舉薦者品行負責,若有不實,連坐處罰。如此,方能確保選拔出德才兼備之士。”


    林婉兮接著說:“此外,可在各地設立學堂,讓更多寒門子弟有機會接受教育。對於家境貧寒但學有所成者,朝廷應給予資助,讓他們安心求學,為國家儲備人才。”


    小逸聽後,眼前一亮,連聲道:“皇爺爺和皇奶奶所言極是,孫兒定當仔細斟酌,將科舉改革之事辦好。”


    在林婉兮與蕭逸塵的建議下,小逸開始著手科舉改革。經過數月籌備,新的科舉製度正式頒布。消息傳出,天下學子歡唿雀躍,紛紛為這一變革點讚。


    隨著科舉改革的推進,各地學堂如雨後春筍般興辦起來。朝廷選派了優秀的教師前往授課,一時間,讀書之風盛行。


    在改革科舉的同時,小逸還將目光投向了農業發展。他深知,民以食為天,農業是國家的根基。於是,他派遣農官到各地推廣新的種植技術,改良農具。


    這日,小逸帶著林婉兮與蕭逸塵微服出巡,來到一處農田。隻見農民們正在使用新的農具耕地,效率大幅提高。一位老農見小逸等人,熱情地打招唿:“幾位客官,快過來歇歇腳。如今這新農具可好用了,多虧了朝廷的好政策。”


    小逸笑著問:“老人家,這新的種植技術,您用著怎麽樣?”


    老農豎起大拇指:“好啊,按照官家教的法子,這莊稼長得比往年都好,收成肯定差不了。咱老百姓啊,打心眼裏感激朝廷。”


    林婉兮看著眼前的場景,心中滿是欣慰:“陛下,看到百姓安居樂業,這便是我們最大的心願。”


    小逸點頭道:“皇奶奶放心,孫兒定當繼承您和皇爺爺的遺誌,讓這盛世長久延續下去。”


    然而,就在國家蒸蒸日上之時,南方卻遭遇了百年一遇的洪災。洪水肆虐,淹沒了大片農田和村莊,百姓流離失所。


    小逸得知災情後,心急如焚,立刻召集大臣商議救災事宜。他決定撥出大量賑災款,派遣得力官員前往南方賑災。同時,號召各地富商捐款捐物,幫助受災百姓。


    林婉兮與蕭逸塵也心係災區,他們拿出自己的積蓄,捐給了災區。在朝廷和民間的共同努力下,賑災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著。


    經過數月的努力,南方災區逐漸恢複生機。百姓們重建家園,開始了新的生活。他們對朝廷的感激之情,溢於言表。


    時光荏苒,林婉兮與蕭逸塵在宮中安享晚年,見證著小逸將國家治理得越來越好。而小逸,也時刻銘記著林婉兮與蕭逸塵的教誨,以他們為榜樣,兢兢業業地守護著這來之不易的盛世。


    在一個風和日麗的午後,林婉兮與蕭逸塵坐在禦花園中,迴憶著往昔的點點滴滴。林婉兮感慨道:“殿下,我們這一生,曆經風雨,終得太平盛世。如今看著小逸將國家治理得如此之好,也算是了無遺憾了。”


    蕭逸塵握住林婉兮的手:“是啊,這盛世,是我們共同的心血,也是無數人努力的結果。希望它能永遠延續下去。”


    陽光灑在兩人身上,勾勒出一幅溫馨而美好的畫麵。他們的故事,成為了王朝曆史中最璀璨的篇章,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人為國家的繁榮富強、百姓的幸福安康而不懈奮鬥。而這盛世,也在傳承中不斷延續,綻放出更加絢爛的光彩。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嫡女謀權:重生後虐翻京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姐大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姐大並收藏嫡女謀權:重生後虐翻京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