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皇帝諭旨如雷霆般傳下,整個帝國的戰爭機器仿佛被注入了一股磅礴的力量,瞬間瘋狂運轉起來。籌備出征的各項事宜緊鑼密鼓地推進著,不到七日,征集齊全的糧草便在齊王世子的帶領下,隨著後軍率先踏上征程。


    京都城郊,氣氛熱烈而莊重。齊王府眾人與謝六早早在此等候,為即將遠行的將士們送行。齊王世子身著戎裝,英姿颯爽,他騎在高頭大馬上,向送行的眾人揮手致意,隨後帶領著後軍浩浩蕩蕩地出發了,揚起的塵土在陽光下彌漫,宛如一幅波瀾壯闊的出征畫卷。


    望著遠去的隊伍,眾人心中滿是對這場戰役的期許與擔憂。而謝六清楚,三日後,齊王與自己也將隨著太子完成誓師儀式,然後奔赴戰場。


    送別結束後,謝六隨著齊王府眾人一同迴到齊王府。在王府中,謝六不露聲色地向齊王使了個眼色,暗示有要事單獨相商。


    齊王心領神會,微微點頭。二人隨後避開旁人,一同來到書房。書房內,布置簡潔而不失典雅,四周書架上擺滿了書籍,彌漫著一股淡淡的書香氣息。


    謝六望著齊王,神色複雜難辨。在齊王投來探尋的目光中,他從懷中緩緩掏出商直昨夜秘密送來的秘旨,遞向齊王。齊王微微挑眉,眼中閃過一絲詫異,旋即伸手接過,展開秘旨細細看了起來。


    起初,齊王的神色隻是帶著幾分疑惑,眉頭輕皺,目光在秘旨上緩緩移動。可看著看著,他的雙眼陡然瞪大,臉上的疑惑瞬間被驚恐所取代,握著秘旨的手也微微顫抖起來。


    那驚恐之色愈發濃重,仿佛看到了什麽足以顛覆他世界的可怕內容。緊接著,驚恐逐漸褪去,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緊張,他的唿吸變得急促,額頭上也滲出了細密的汗珠。到最後,所有的情緒似乎都被抽離,隻留下一臉的無力與頹喪。


    原來,秘旨之中,皇帝將齊王此前所做的種種隱秘之事毫無遺漏地一一列出。那些暗中的謀劃、違背聖意的舉動,每一條都足以讓齊王陷入萬劫不複之地,難怪他會驚恐萬分,謝六初次看到時,亦是如此震驚。


    然而,峰迴路轉,皇帝在羅列完罪狀後,卻話鋒一轉,語氣由淩厲變得緩和,甚至稱得上是 “重重拿起,輕輕放下”。皇帝直言,此次北征意義重大,謝六身負秘密任務,齊王需聽從謝六調遣行事,若能立下戰功,便可將功折罪。


    “阿正,這……” 齊王聲音微弱,無力地望向謝六,眼中滿是疲憊與無奈,仿佛瞬間蒼老了十歲。那些被皇帝洞悉的秘密,如同一座沉甸甸的大山,壓得他喘不過氣來。


    謝六見狀,趕忙上前,雙手穩穩地扶住齊王,引導他緩緩坐下。


    待齊王坐定,謝六退後一步,神色恭敬,沉聲道:“父王,陛下交付於我的任務,需先平定高句麗之亂後,方能向您透露。在此之前,還望父王全力協助皇太孫,將這一仗打得漂漂亮亮,到時再做計較。陛下既已承諾,就必定不會食言。”


    他言辭懇切,目光堅定,試圖用這番話安撫齊王慌亂的情緒。


    隨後,謝六又溫言安慰了齊王幾句,話語裏滿是關切與鼓勵。齊王默默點頭,雖未言語,但神色間已稍稍緩和。見此,謝六才轉身,走出齊王府。


    一出王府,謝六便馬不停蹄,直奔東宮而去。此刻的他,肩負著諸多重任,心中滿是對未來局勢的考量。高句麗戰事在即,各方勢力暗流湧動,而他手中掌握的秘密任務,如同高懸之劍,沉甸甸地壓在心頭。


    前往東宮,他一方麵要向秦承煜匯報出征前的準備事宜,另一方麵,也要進一步探聽此次北征的相關消息,為接下來的行動做好鋪墊 。


    時間在忙碌與奔波中悄然流逝,不經意間,出征之日已然來臨。京都城外的大營內,十萬羽林軍整齊集結,將士們身著鮮亮的鎧甲,手持寒光閃閃的兵器,威風凜凜,氣勢如虹。


    皇太孫秦承煜身著華麗的盔甲,登上高高的祭天台。按照慣例,一般國戰的祭天誓師大會都會由皇帝親自舉行,可此次卻有些不同。不知是皇帝覺得高句麗不足為懼,不認為這算得上國戰級別,還是另有隱情,皇帝並未親臨現場,隻是派來使者宣讀了一封鼓勵的聖旨,具體事宜皆交由秦承煜組織。


    齊王身著戎裝,神色凝重地站在秦承煜身後,眼神中透著些許複雜。台下,十萬羽林軍將士們整齊列隊,他們身姿挺拔,目光如炬,緊緊注視著台上的一舉一動,仿佛在等待著一聲令下,便將奔赴戰場,浴血奮戰。


    誓師儀式結束後,大軍浩浩蕩蕩地向西出發。隊伍綿延數裏,揚起的塵土遮天蔽日,場麵蔚為壯觀。


    皇太孫的東宮親衛們如同一道堅實的屏障,嚴密地保護著齊王與皇太孫,簇擁在中軍位置。梅山七子也換上了齊王親衛的盔甲,混在隊伍之中,他們的眼神中透著警惕,時刻留意著周圍的動靜,準備應對可能出現的突發狀況。


    謝六和李太存則一左一右,緊緊護衛在秦承煜身旁。他們全神貫注,絲毫不敢懈怠,銳利的目光不斷掃視著四周,確保秦承煜的安全萬無一失。


    行軍途中,謝六不經意間遠遠迴頭,在送行的人群中,一眼便看見了鶴發童顏的司徒鶴觀。他身著道袍,仙風道骨,靜靜地站在那裏,眼神深邃,仿佛洞悉一切。而在司徒鶴觀身旁,俏立著秦瀟冉。她身著一襲淡雅的衣衫,發絲在微風中輕輕飄動,麵容姣好,眼神中滿是擔憂與牽掛,正目不轉睛地望著大軍離去的方向 。


    與此同時,豫州境內的其他郡城,羽林軍各營紛紛收到軍令。刹那間,城中號角齊鳴,軍鼓震天。原本駐守各地的羽林軍迅速行動起來,他們有條不紊地收拾行裝、整理軍備,隨後跨上戰馬,一列列整齊的隊伍從各個郡城城門魚貫而出,朝著燕州方向進發。


    他們肩負著使命,目標隻有一個,那就是盡快與皇太孫率領的中軍匯合,為即將打響的高句麗之戰凝聚起更強大的力量。隊伍在官道上綿延數裏,揚起的塵土遮天蔽日,所經之處,百姓們紛紛側目,敬畏之情油然而生。


    而在燕州,柳家所在的郡城周圍,局勢悄然發生著變化。在城外的深山之中,一支精銳的騎兵正悄然隱匿。這些騎兵個個身形矯健,眼神銳利,他們的戰馬也訓練有素,安靜地等待著指令。


    從他們整齊的裝備和冷峻的麵容可以看出,這絕非普通的軍隊,而是一支精心組建、暗藏玄機的力量。他們隱蔽在山林之間,如同潛伏的獵豹,等待著合適的時機發動致命一擊。


    另一邊,燕州的鐵騎早已嚴陣以待。廣袤的校場上,鐵騎們身披厚重的鎧甲,戰馬嘶鳴,蹄聲陣陣。將士們手持長槍,威風凜凜,氣勢如虹。他們在凜冽的寒風中屹立不倒,仿佛一座鋼鐵長城。


    燕州鐵騎自聖旨到來那日便每日操練,隻等皇太孫秦承煜到來,一聲令下,這支鐵騎勁旅便將如洶湧的洪流般越過漠北草原,以雷霆萬鈞之勢殺向高句麗,在那片遙遠的土地上掀起一場血雨腥風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十年風雨刃含霜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滇南老狗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滇南老狗並收藏十年風雨刃含霜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