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公主在太監的通傳下,踏入了禦書房。隻見皇帝坐在案幾後,一臉疲憊,神色仿若一座即將噴發的火山,周身散發著壓抑的氣息。


    長公主見狀,心中一緊,卻還是強裝鎮定,蓮步輕移,上前盈盈下拜:“兒臣玉兒見過父皇,父皇聖體安康。”


    皇帝微微抬眸,看著長公主,擺了擺手,示意她起身。


    長公主緩緩起身,目光溫柔地看著皇帝,輕聲說道:“父皇,玉兒今日來,看著您這般操勞,心中實在擔憂。玉兒想起兒時,我與太子哥哥、召兒常伴您身旁,承歡膝下。那時,太子哥哥溫良恭謙,事事都照顧著我們,無論是讀書識字,還是騎馬射箭,他都耐心指導,為我們遮風擋雨。而召兒,雖調皮可愛,卻也機靈聰慧,總能想出些新奇玩意兒,逗得我們開懷大笑。那些日子,是玉兒此生最美好的迴憶。”


    長公主說著,眼中泛起了淚光,迴憶起往昔,神色間滿是眷戀。


    皇帝聽著,原本緊繃的麵容微微緩和,眼中也浮現出追憶之色。但很快,他便迴過神來,打斷長公主的話,聲音略帶疲憊地說道:“好了,玉兒,你今日來,想來不隻是為了說這些往事,有何事,直言吧。”


    長公主深吸一口氣,鼓起勇氣說道:“父皇,玉兒此次前來,是為太子哥哥和召兒求情。玉兒深知,如今外麵傳言紛紛,可玉兒相信,其中定有誤會。太子哥哥絕不會有造反之心,他自幼受您教導,心懷天下,忠君愛國。他手中本就握有豫州羽林軍的兵權,若真要造反,何必舍近求遠,跑去涼州與揚州養兵?這其中必定另有隱情,說不定是被人陷害,遭人誤解了。”


    長公主一邊說著,一邊觀察著皇帝的神色,見皇帝並未打斷,她稍稍鬆了口氣,繼續說道:“至於召兒,他在福州多年,殫精竭慮,蕩平匪患,讓百姓得以安居樂業;還大力整治吏治,清除貪官汙吏,為當地百姓謀福祉。他這一番作為,想必動了不少人的利益,那些心懷不軌之人,說不定就是借此機會,編造謠言,惡意栽贓陷害他,意圖混淆視聽,擾亂朝綱。父皇,您一定要明察啊。”


    長公主言辭懇切,眼中滿是哀求之色,說完,再次盈盈下拜,等待著皇帝的迴應 。


    皇帝靠在椅背上,聽完長公主的話,沉默良久。他的目光在禦書房內緩緩掃過,似乎在思索著什麽。


    許久,他重重地歎了口氣,緩緩開口:“玉兒,朕知道你與太子、阜陽王手足情深。但如今證據確鑿,太子飼養死士,意圖謀反,其心可誅。那涼州與揚州的兵力,也是他暗中擴充,意圖不軌的鐵證,絕非你所言的舍近求遠。” 皇帝的聲音低沉而沙啞,每一個字都仿佛帶著千斤的重量。


    “至於阜陽王,” 皇帝頓了頓,眼中閃過一絲複雜的神色,“他在福州的所作所為,雖有功勞,但此次傳出的惡行,朕也不能輕易忽視。民間百姓義憤填膺,朝堂之上大臣們也紛紛上書要求徹查。朕若不秉公處理,如何向天下交代?” 皇帝的語氣中,既有對兒子們的失望,又有身為帝王的無奈。


    長公主抬起頭,眼中滿是淚水,急切地說道:“父皇,玉兒懇請您再給他們一次機會。太子哥哥或許是被奸人蒙蔽,一時糊塗;召兒說不定真的是遭人陷害。玉兒願以性命擔保,他們絕無背叛父皇、背叛大懿之心。” 長公主的聲音帶著一絲顫抖,那是對兄弟的深切擔憂與不舍。


    皇帝看著長公主,眼中閃過一絲不忍,但很快又恢複了冷峻。“玉兒,此事朕會慎重考慮。但國法無情,朕身為一國之君,不能因私情而廢公義。你先迴去吧,待朕查明真相,自會有定論。” 皇帝說完,揮了揮手,示意長公主退下。


    長公主心中一沉,知道此刻再說什麽也無濟於事。她緩緩起身,再次向皇帝行了一禮,然後轉身,腳步沉重地離開了禦書房。她的背影略顯落寞,心中卻仍懷著一絲希望,期待著父皇能念及父子之情,給太子和阜陽王一條生路 。


    長公主走出禦書房,夏日的陽光灑在身上,卻驅不散她滿心的寒意。她知道,此次求情已然失敗,父皇的態度雖未完全決絕,但從他的言辭與神色中,長公主能感覺到,太子與阜陽王的處境岌岌可危,父皇恐怕不會再輕易輕饒二人。


    長公主也清楚,此刻絕非沉浸在悲傷與絕望中的時候,還有更重要的事亟待她去謀劃。國不可一日無儲,如今太子之位搖搖欲墜,阜陽王又深陷醜聞,皇帝極有可能在廢除太子後,另立儲君。


    而長公主府多年來苦心經營,在朝堂內外有著諸多布局與謀劃,絕不能因為這突如其來的朝局變動而毀於一旦。


    長公主一邊思索,一邊加快了腳步。迴到公主府,她徑直走向書房,吩咐侍女:“去,把趙先生、錢管事即刻請來,就說本宮有要事相商。” 侍女領命匆匆離去。


    不多時,一位身著灰袍、麵容清瘦的中年男子與一位身形富態、滿臉精明的管事先後走進書房。


    二人向長公主行禮後,長公主抬手示意他們起身,神色凝重地說道:“趙先生、錢管事,如今朝局動蕩,太子與阜陽王之事你們也知曉了。本宮今日進宮求情無果,形勢對我們極為不利。但我們不能坐以待斃,必須早做打算。”


    趙先生微微皺眉,沉思片刻後說道:“公主,依在下之見,陛下若要另立儲君,鑒於陛下向來對庶子們的態度,大概率不會從他們之中挑選,反而極有可能從太子和阜陽王的子嗣裏選一個出來,立為皇太孫。畢竟太子和阜陽王皆為嫡出,他們的子嗣也根正苗紅,且陛下一直對嫡子一脈寄予厚望。若真如此,起碼陛下應該不會殺太子和阜陽王,否則無法麵對將來要繼位的太孫,皇家血脈傳承的顏麵也難以保全。”


    錢管事聽後,眼睛一亮,連忙附和:“趙先生所言極是!公主,若陛下真有此打算,那咱們可就有轉機了。咱們得趕緊著手調查太子和阜陽王各子嗣的情況,看看哪位更有可能被陛下選中,提前與之建立聯係,為長公主府謀得助力。”


    長公主微微點頭,眼中閃過一絲思索,說道:“趙先生分析得在理。如此一來,太子和阜陽王或許還有一線生機。“


    隨後長公主又吩咐道:”你們說得對,當下我們確實要盡快梳理太子和阜陽王子嗣的情況,包括他們的性格、才能、身邊親信以及在朝堂中的潛在影響力。趙先生,這件事就交給你去辦,務必細致入微,越快越好。錢管事,朝堂那邊的人脈依舊由你負責聯絡,留意大臣們對太子和阜陽王子嗣的看法,一旦有任何風吹草動,立刻向本宮匯報。”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十年風雨刃含霜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滇南老狗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滇南老狗並收藏十年風雨刃含霜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