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上,眾人的目光都聚焦在皇帝身上,等待著他的下一步裁決。皇帝強壓著雷霆之怒,胸膛劇烈起伏,冷冷地盯著癱倒在地的太子,聲音仿佛裹挾著寒霜:“太子,你這是覺得為父活太長了,等不及了?”
太子猛地抬起頭,眼中滿是驚恐與委屈,連滾帶爬地向前幾步,急切地辯解道:“陛下,兒臣冤枉啊!這其中必定有誤會。兒臣對陛下的忠心,日月可鑒。所謂的圈養死士、更換城防將領,兒臣一概不知,定是有人故意陷害兒臣,企圖攪亂朝堂,還望陛下明察!”
皇帝緊抿著雙唇,一言不發,那如淵的目光直直地盯著堂下,仿佛要將太子看穿。整個朝堂瞬間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靜,空氣仿佛都凝固了,壓抑得讓人喘不過氣來。百官們大氣都不敢出,紛紛低下頭,生怕觸碰到皇帝的怒火。
許久,皇帝緩緩閉上雙眼,深吸一口氣,再度睜眼時,眼中的殺意依舊濃烈,隻是多了幾分疲憊。他猛地一拍龍椅扶手,厲聲下令:“來人!將太子關入宗人府,齊王下天牢,沒有朕的旨意,任何人不得探視!”
緊接著,他看向謝老鬼與王叔平,又道:“大理寺卿聽令,將這二人也收監,此二人所呈證據雖關乎重大,但也需徹查是否屬實。”
眾人還未從震驚中緩過神,皇帝又朗聲道:“命商直為此次案件主官,由三司會審,務必在十日內查明一切真相,不得有絲毫懈怠!若有隱瞞包庇、徇私枉法者,定斬不饒!”
福王心中一陣狂喜,原本以為皇帝會再做斟酌,沒想到竟如此幹脆。他強壓著內心的激動,微微躬身,退迴隊列之中,開始思索在這案件審理期間,如何進一步擴大自己的優勢,讓太子和齊王再無翻身之地。
太子聽到判決,雙腿一軟,癱倒在地,眼中滿是絕望,嘴裏不停地喊著:“陛下,兒臣冤枉,兒臣冤枉啊!” 齊王則是一臉怒容,狠狠地瞪向福王等人,咬牙切齒道:“我定不會放過你們,皇上定會查明真相,還我清白!” 但在侍衛的強力押解下,二人還是被迅速帶離朝堂。
謝老鬼和王叔平被大理寺的人押著,心中滿是忐忑。謝老鬼低聲對王叔平說:“咱們雖有證據,可這三司會審,也不知會怎樣,千萬不能亂了陣腳。” 王叔平微微點頭,神色凝重。
朝堂之上,百官們交頭接耳,議論紛紛。有的為太子和齊王的下場感到震驚,有的則在揣摩皇帝的心思,還有的開始盤算自己在這場風波中的立場。
退朝之後,消息如同長了翅膀一般,迅速傳遍京城。百姓們議論紛紛,對太子和齊王的罪行感到憤怒,也對朝廷的變故充滿擔憂。京城的街頭巷尾,都彌漫著一種緊張不安的氣氛,仿佛一場暴風雨即將來臨。
而福王迴到王府後,立即召集謀士商議。他深知,這十日期限內,各方勢力定會蠢蠢欲動,自己必須搶先一步,掌控局勢,為阜陽王和自己謀取最大的利益。
眾人圍坐一堂,福王眉頭緊皺,率先開口:“今日朝堂之上,陛下雖將太子和齊王關押,但並未當場定罪。你們覺得,陛下接下來會廢黜太子嗎?”
一位謀士輕撫胡須,神色肅穆地說道:“王爺,依我看,此事還需再添一把火。陛下雖將太子關入宗人府,可這其中大有深意。”
福王眼中閃過一絲疑惑,追問道:“此話怎講?”
謀士微微欠身,繼續說道:“王爺您想,太子犯下如此大罪,若是尋常皇子,恐怕早已被打入死牢。可陛下卻將他安置在宗人府,要知道,宗人府乃皇室宗親懲治子弟所在,待遇與天牢截然不同。這說明,陛下心中還是念及父子之情,對太子留有一絲餘地。”
福王臉色微變,沉聲道:“難道你的意思是,即便陛下知曉太子意圖造反,還是不願廢了他?”
謀士點了點頭,鄭重其事地說:“王爺別忘了,咱們陛下對嫡子向來容忍和放縱。如今太子隻是進了宗人府,頭銜仍在,而且我聽聞,陛下還特意吩咐宗人府不得苛待。這足以表明,陛下心中還在猶豫,並未下定決心。”
福王站起身來,在廳中來迴踱步,眼中閃過一絲狠厲:“不行,絕不能讓太子有翻身的機會。我們必須想辦法,讓陛下徹底對太子死心。”
另一位謀士沉思片刻,說道:“王爺,依我之見,咱們不妨在三司會審上下功夫。暗中聯絡主審官員,讓他們在審理過程中,將太子的罪行一一坐實,呈到陛下跟前,不給太子任何辯解的機會。”
福王聽後,微微頷首:“此計可行。還有,密切關注宗人府和天牢的動靜,看看太子和齊王是否在暗中謀劃什麽。一旦發現,立刻阻止。”
眾人紛紛領命,一場新的謀劃,在福王府中悄然展開 。
與此同時,皇帝拖著沉重的步伐迴到禦書房,一進房門,便猛地將手中的奏折狠狠摔在地上,怒聲吼道:“朕如此信任他們,他們卻做出這等事,實在是讓朕失望透頂!” 他的臉上滿是失望與痛心,在書房中來迴踱步,胸膛劇烈起伏,每一步都仿佛帶著千鈞之力。
皇帝迴想起太子與齊王平日裏的種種表現,心中五味雜陳。曾經寄予厚望的太子,竟被指控圈養死士、意圖不軌;一向被視為能臣的齊王,也深陷搜刮民脂民膏的醜聞。他越想越氣,又一腳踢翻了身旁的椅子。
“陛下,息怒啊!” 一旁的太監小心翼翼地勸道,聲音都帶著一絲顫抖。
皇帝卻充耳不聞,沉思片刻後,突然停下腳步,大聲吩咐道:“來人,即刻將天牢中的謝六提來見朕!” 太監雖心中疑惑,但也不敢多問,連忙領命而去。
不多時,謝六被帶到了禦書房。他身著囚服,頭發淩亂,臉上帶著幾分憔悴,但眼神中仍透著一股平靜。他見了皇帝,剛要行禮,皇帝卻擺了擺手,冷冷地問道:“謝六,朕待你不薄,你的一切都是朕所賜。如今,朕要你給朕說幾句實話。”
皇帝深唿了一口氣,“當初是你護送的福王進京,後你又與齊王往來密切。太子與齊王,你可知道他們的事情?如實說來,若有半句假話,朕定不輕饒!”
太子猛地抬起頭,眼中滿是驚恐與委屈,連滾帶爬地向前幾步,急切地辯解道:“陛下,兒臣冤枉啊!這其中必定有誤會。兒臣對陛下的忠心,日月可鑒。所謂的圈養死士、更換城防將領,兒臣一概不知,定是有人故意陷害兒臣,企圖攪亂朝堂,還望陛下明察!”
皇帝緊抿著雙唇,一言不發,那如淵的目光直直地盯著堂下,仿佛要將太子看穿。整個朝堂瞬間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靜,空氣仿佛都凝固了,壓抑得讓人喘不過氣來。百官們大氣都不敢出,紛紛低下頭,生怕觸碰到皇帝的怒火。
許久,皇帝緩緩閉上雙眼,深吸一口氣,再度睜眼時,眼中的殺意依舊濃烈,隻是多了幾分疲憊。他猛地一拍龍椅扶手,厲聲下令:“來人!將太子關入宗人府,齊王下天牢,沒有朕的旨意,任何人不得探視!”
緊接著,他看向謝老鬼與王叔平,又道:“大理寺卿聽令,將這二人也收監,此二人所呈證據雖關乎重大,但也需徹查是否屬實。”
眾人還未從震驚中緩過神,皇帝又朗聲道:“命商直為此次案件主官,由三司會審,務必在十日內查明一切真相,不得有絲毫懈怠!若有隱瞞包庇、徇私枉法者,定斬不饒!”
福王心中一陣狂喜,原本以為皇帝會再做斟酌,沒想到竟如此幹脆。他強壓著內心的激動,微微躬身,退迴隊列之中,開始思索在這案件審理期間,如何進一步擴大自己的優勢,讓太子和齊王再無翻身之地。
太子聽到判決,雙腿一軟,癱倒在地,眼中滿是絕望,嘴裏不停地喊著:“陛下,兒臣冤枉,兒臣冤枉啊!” 齊王則是一臉怒容,狠狠地瞪向福王等人,咬牙切齒道:“我定不會放過你們,皇上定會查明真相,還我清白!” 但在侍衛的強力押解下,二人還是被迅速帶離朝堂。
謝老鬼和王叔平被大理寺的人押著,心中滿是忐忑。謝老鬼低聲對王叔平說:“咱們雖有證據,可這三司會審,也不知會怎樣,千萬不能亂了陣腳。” 王叔平微微點頭,神色凝重。
朝堂之上,百官們交頭接耳,議論紛紛。有的為太子和齊王的下場感到震驚,有的則在揣摩皇帝的心思,還有的開始盤算自己在這場風波中的立場。
退朝之後,消息如同長了翅膀一般,迅速傳遍京城。百姓們議論紛紛,對太子和齊王的罪行感到憤怒,也對朝廷的變故充滿擔憂。京城的街頭巷尾,都彌漫著一種緊張不安的氣氛,仿佛一場暴風雨即將來臨。
而福王迴到王府後,立即召集謀士商議。他深知,這十日期限內,各方勢力定會蠢蠢欲動,自己必須搶先一步,掌控局勢,為阜陽王和自己謀取最大的利益。
眾人圍坐一堂,福王眉頭緊皺,率先開口:“今日朝堂之上,陛下雖將太子和齊王關押,但並未當場定罪。你們覺得,陛下接下來會廢黜太子嗎?”
一位謀士輕撫胡須,神色肅穆地說道:“王爺,依我看,此事還需再添一把火。陛下雖將太子關入宗人府,可這其中大有深意。”
福王眼中閃過一絲疑惑,追問道:“此話怎講?”
謀士微微欠身,繼續說道:“王爺您想,太子犯下如此大罪,若是尋常皇子,恐怕早已被打入死牢。可陛下卻將他安置在宗人府,要知道,宗人府乃皇室宗親懲治子弟所在,待遇與天牢截然不同。這說明,陛下心中還是念及父子之情,對太子留有一絲餘地。”
福王臉色微變,沉聲道:“難道你的意思是,即便陛下知曉太子意圖造反,還是不願廢了他?”
謀士點了點頭,鄭重其事地說:“王爺別忘了,咱們陛下對嫡子向來容忍和放縱。如今太子隻是進了宗人府,頭銜仍在,而且我聽聞,陛下還特意吩咐宗人府不得苛待。這足以表明,陛下心中還在猶豫,並未下定決心。”
福王站起身來,在廳中來迴踱步,眼中閃過一絲狠厲:“不行,絕不能讓太子有翻身的機會。我們必須想辦法,讓陛下徹底對太子死心。”
另一位謀士沉思片刻,說道:“王爺,依我之見,咱們不妨在三司會審上下功夫。暗中聯絡主審官員,讓他們在審理過程中,將太子的罪行一一坐實,呈到陛下跟前,不給太子任何辯解的機會。”
福王聽後,微微頷首:“此計可行。還有,密切關注宗人府和天牢的動靜,看看太子和齊王是否在暗中謀劃什麽。一旦發現,立刻阻止。”
眾人紛紛領命,一場新的謀劃,在福王府中悄然展開 。
與此同時,皇帝拖著沉重的步伐迴到禦書房,一進房門,便猛地將手中的奏折狠狠摔在地上,怒聲吼道:“朕如此信任他們,他們卻做出這等事,實在是讓朕失望透頂!” 他的臉上滿是失望與痛心,在書房中來迴踱步,胸膛劇烈起伏,每一步都仿佛帶著千鈞之力。
皇帝迴想起太子與齊王平日裏的種種表現,心中五味雜陳。曾經寄予厚望的太子,竟被指控圈養死士、意圖不軌;一向被視為能臣的齊王,也深陷搜刮民脂民膏的醜聞。他越想越氣,又一腳踢翻了身旁的椅子。
“陛下,息怒啊!” 一旁的太監小心翼翼地勸道,聲音都帶著一絲顫抖。
皇帝卻充耳不聞,沉思片刻後,突然停下腳步,大聲吩咐道:“來人,即刻將天牢中的謝六提來見朕!” 太監雖心中疑惑,但也不敢多問,連忙領命而去。
不多時,謝六被帶到了禦書房。他身著囚服,頭發淩亂,臉上帶著幾分憔悴,但眼神中仍透著一股平靜。他見了皇帝,剛要行禮,皇帝卻擺了擺手,冷冷地問道:“謝六,朕待你不薄,你的一切都是朕所賜。如今,朕要你給朕說幾句實話。”
皇帝深唿了一口氣,“當初是你護送的福王進京,後你又與齊王往來密切。太子與齊王,你可知道他們的事情?如實說來,若有半句假話,朕定不輕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