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雲關之戰,猶如狂風驟雨,已肆虐了兩天一夜,未見絲毫停歇之兆。


    韃靼鐵騎如潮水般洶湧,每隔三個時辰便發起一輪猛烈的攻城,其勢不可擋。八十萬先鋒,佯攻和真打輪番上陣,真真假假,虛實難辨。燕雲守軍,雖英勇無畏,卻也不敢有絲毫懈怠,三十萬勇士,血染戰袍,傷亡之慘重,令人扼腕歎息。


    在這生死存亡之際,守將楊忠進心急如焚,他深知僅憑現有兵力,難以抵擋韃靼大軍的輪番猛攻。於是,他毅然決然地向燕州刺史求援。這位刺史,乃燕州張家之主,亦是馬懷洛之嶽父,年逾五旬,鬢發已斑,卻仍心懷家國,壯誌淩雲。聞訊後,他毫不遲疑,將除了鐵雲關以外所有可戰之兵——四十萬燕雲鐵騎,盡數派往前線,自己則留守後方,籌措糧草,以保障大軍之需。


    然而,世事無常,就在四十萬援軍風塵仆仆趕到鐵雲關之時,韃靼大軍的一百萬後軍亦如黑雲壓境,悄然抵達關外。兩軍對峙,劍拔弩張,一場更為慘烈的戰鬥即將上演。


    軍情如火,十萬火急。八百裏加急快報,如流星劃過夜空,將這一危急消息迅速傳遞至京都。


    皇帝聞訊,大驚失色,立刻召集滿朝文武,召開緊急朝會。


    金碧輝煌的大殿上,眾朝臣齊聚一堂,神色凝重,議論紛紛。他們深知,燕州之兵已傾巢而出,如今再想從別處調兵遣將,談何容易?從哪個州調兵?調多少?又由誰來領軍?這一係列問題,如同巨石壓心,令人難以抉擇。


    在朝堂之上,眾人爭得麵紅耳赤,氣氛緊張得仿佛一根弦即將繃斷。就在這關鍵時刻,太子挺身而出,他的聲音堅定而有力,如同雷鳴般在大殿中迴響:“兒臣願親率五十萬豫州羽林軍,奔赴鐵雲關,與韃靼人一決雌雄。敢犯我天威,雖遠必誅!兒臣定當取那韃子可汗項上人頭迴來,以慰我大懿子民之心。”


    此言一出,眾人瞬間安靜了下來,目光紛紛投向太子,有的敬佩,有的疑慮,有的則暗自盤算。


    皇帝看著太子,眼神複雜,既有欣慰,又有擔憂。


    他正要開口說話,卻見福王也緩緩走出隊列,行禮後神色嚴肅地說道:“太子驍勇,實乃我大懿之福。然韃靼此次侵巢而出,兵力雄厚,恐非易予。鐵雲關身後一馬平川,若失守,則我大懿危矣。臣非質疑太子之雄才偉略,實乃眼下情況危急,臣認為,阜陽王常年帶兵,於福州清剿匪患,又常年與西麵蠻子交戰,經驗豐富,若著阜陽王領五十萬福州軍前往支援,或許更為穩妥。”


    福王話音剛落,阜陽王也順勢站了出來,請戰之意溢於言表。


    太子眼中閃過一絲殺意,但他很快便強壓下心頭的怒火,朗聲道:“六弟驍勇善戰,福州軍更是百戰之軍,兒臣深知之。然此番鐵雲關之役,重在守城,而非野戰,也無水師用武之地。羽林軍擅守,燕雲鐵騎擅攻。隻要羽林軍能堅守到韃子糧草不濟之時,再派燕雲鐵騎殺出,必可破鐵雲關之困。至於七皇叔擔心我領兵經驗不足,那便讓八皇叔給我當督軍。八皇叔也是我大懿赫赫有名的馬上王爺,自然與六弟相比,也是不遑多讓。”


    太子此言一出,齊王也立刻表態,願意隨太子出征。皇帝看著下麵的眾人,心中暗自點頭。他知道雖然太子和阜陽王是為了爭功,但他們對國家的忠誠和不畏戰的精神還是值得肯定的。


    於是,皇帝欣慰地說道:“既然太子已胸有成竹,那麽,太子、齊王聽旨!”


    太子和齊王當即向前跪下接旨。皇帝鄭重地說道:“朕封太子為征北大將軍,齊王為督軍,率五十萬豫州羽林軍,奔赴鐵雲關。朕要你們急行軍,十日內必須到達鐵雲關。守住大懿的邊關,護住大懿的黎民百姓。此行責任重大,務必慎重行事。”


    “臣,接旨!”太子興奮地答道。


    而齊王則是麵容平淡,但眼神中卻透露出一種銳利。


    皇帝看著起身的太子與齊王,突然轉過頭來對側後方負刀而立的謝六與青龍說道:“青龍與謝六二人,朕命你們隨軍出發,保護好太子與齊王。他們凱旋而歸時,若少了一根頭發,朕拿你們是問!”


    謝六與青龍聞言,立刻接旨稱是。他們知道,這次的任務非同小可,必須全力以赴。


    基調已定,當即散朝。


    太子與齊王立刻整軍備戰。


    太子站在東宮的主廳,神色凝重地望著地圖。他深知此次戰爭的重要性,必須盡快集結兵力,趕赴鐵雲關。


    他轉身對身邊的將領說道:“傳令豫州各郡城羽林軍都統,即刻集結兵馬,向北趕赴鐵雲關。一路於去鐵雲關的路上集合,不得有誤!”將領們齊聲應道:“是!”


    太子又下令和郡守籌集糧食,派兵先行。他知道,戰爭需要充足的物資支持,隻有保證了軍隊的糧草供應,才能讓士兵們安心作戰。郡守們接到命令後,紛紛行動起來,組織百姓籌集糧食,準備運往鐵雲關。


    在太子的精心部署下,豫州各郡城的羽林軍迅速集結起來,浩浩蕩蕩地向北進發。一路上,士兵們士氣高昂,步伐整齊,展現出了強大的戰鬥力。他們深知,此次戰爭關係到國家的安危和百姓的幸福,必須全力以赴,取得勝利。


    齊王迴到府中整裝待發。


    他身著鎧甲,雖然已不複當年的英姿颯爽,但站在府中庭院也是虎虎生威。


    他的眼神銳利,透露出一股無畏的勇氣。謝六則作為護衛,緊隨其後,全副武裝。


    齊王看著家人,語氣沉穩地說道:“此次出征,是為了國家和百姓的安寧。我身為齊王,義不容辭。”他的聲音中充滿了使命感。


    王妃眼中滿是擔憂,她走到齊王身前,輕聲說道:“王爺,此去戰場,務必小心。”齊王微微一笑,輕輕握住王妃的手,說道:“放心吧,我一定會平安歸來。”


    謝六也走上前,向齊王和王妃行禮道:“我會竭盡全力保護殿下的安全,請王妃放心。”


    齊王轉身,與謝六一同邁出了府門。秦瀟冉與謝六依依惜別,然後望著他們離去的背影,心中默默祈禱著。


    而在京都城外常駐的十萬羽林軍則是次日一早在京都城北門外誓師出征。皇帝親自送行,五十萬羽林軍浩浩蕩蕩地向北急行軍而去。謝六和青龍也隨軍貼身保護太子和齊王,離京而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十年風雨刃含霜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滇南老狗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滇南老狗並收藏十年風雨刃含霜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