燥熱的風吹過田野,帶來一絲沉悶的氣息。盡管重建工作進展順利,我的心情卻依然沉重。災難可以摧毀房屋,卻無法磨滅我們對文化的熱愛,但如何讓這份熱愛生生不息,才是擺在我們麵前最關鍵的問題。


    “佳佳,村長找你呢,估計是商量重建的事。”陳強的聲音打斷了我的思緒。我點點頭,跟著他朝村委會走去。


    還沒進門,就聽到裏麵傳來一陣陣熱烈的討論聲。我推門一看,除了村長和幾位村幹部,還有幾位穿著白襯衫的政府官員,以及幾位麵孔陌生的專家學者。


    “佳佳來了,快坐!”村長看到我,熱情地招唿我坐下,“這位是縣文化局的王局長,這位是趙老師,是研究鄉村文化的專家……”


    經過村長一番介紹,我才知道,原來這次會議是為了商討如何更好地保護和傳承鄉村文化,特別是如何將我們田園綜合體打造成一個可持續發展的文化樣板。


    “這次洪災給我們敲響了警鍾啊!”王局長語氣沉重地說,“鄉村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基,我們要吸取教訓,把鄉村文化保護傳承工作做得更加紮實。”


    “佳佳,你來說說,你們田園綜合體在文化建設方麵有什麽想法?”趙老師轉頭看向我,目光中帶著鼓勵。


    我深吸一口氣,將這段時間以來的思考和感悟娓娓道來:“我們希望能夠建立一個長效機製,讓鄉村文化不僅能夠得到保護,更能夠得到傳承和發展……”我談到要建設數字博物館,將民俗文化搬上互聯網;談到要組織村民學習傳統技藝,讓非遺文化後繼有人;談到要吸引更多年輕人返鄉創業,為鄉村振興注入新的活力……


    我的發言引起了在場所有人的共鳴,專家學者們紛紛點頭,政府官員們也表示將加大對鄉村文化產業的支持力度,出台相關政策,促進鄉村文化的繁榮發展。


    “我們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鄉村文化一定會煥發出更加耀眼的光芒!”王局長的講話擲地有聲,會議室裏響起熱烈的掌聲。


    “佳佳,”陳強突然湊到我耳邊,低聲說,“我想到一個主意……”


    陳強的話語像一顆石子,在我的心湖中激起層層漣漪。我轉頭看著他,眼神中充滿了疑問:“什麽主意?”


    他卻賣了個關子,隻是神秘地笑了笑:“等會議結束後再告訴你。”


    會議繼續進行著,專家學者們紛紛建言獻策,為鄉村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出謀劃策。一位研究生態保護的專家提出了建立鄉村文化生態保護區的建議,他認為應該將鄉村文化與其所處的自然環境、人文環境視為一個整體進行保護,才能更好地傳承其獨特的魅力。另一位研究文化遺產保護的學者則強調了加強文化遺產保護的重要性,建議對村裏的古建築、傳統民居等進行修繕和保護,並建立健全的保護機製。


    “除了保護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培養文化傳承人才。”一位頭發花白的教授語重心長地說,“隻有培養出熱愛鄉村文化、願意傳承鄉村文化的新生代,鄉村文化才能真正地活起來、傳下去。”


    這時,坐在我身旁的王館長清了清嗓子,提出了一個新的想法:“我建議可以將田園綜合體與教育機構合作,開展鄉村文化教育實踐活動,讓孩子們走進鄉村,親身體驗鄉村生活,感受鄉村文化的魅力。”他頓了頓,繼續說道,“現在的孩子大多生活在城市裏,對鄉村文化缺乏了解,我們可以組織他們參觀民俗博物館、學習傳統技藝、體驗農耕文化,從小培養他們對鄉村文化的興趣和傳承意識。”


    王館長的提議得到了大家的認同,幾位專家學者紛紛點頭稱讚。


    “這個主意好!”坐在我對麵的趙老師也表示讚同,“我們可以把孩子們帶到田間地頭,讓他們親手種下一顆種子,體驗‘粒粒皆辛苦’的含義;也可以讓他們跟老手藝人學習編織、製陶,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


    我聽得入神,心中湧起一股莫名的激動。這些想法與我這段時間的思考不謀而合,鄉村文化的傳承需要一代代人的接力,而孩子們就是希望的種子,我們要做的就是為他們創造一片肥沃的土壤,讓他們在文化的滋養下茁壯成長。


    會議結束後,我迫不及待地拉住陳強,問道:“你之前說的那個主意是什麽?”


    他看著我,嘴角微微上揚:“跟我來。”


    他牽起我的手,步履輕快地朝村外走去。夕陽西下,我們的身影被拉得老長,消失在田野的盡頭……陳強牽著我的手,夕陽的餘暉灑在我們身上,鍍上了一層溫暖的光。我們漫步走到村口那棵古老的榕樹下,那裏曾是我們小時候玩耍的天堂。


    “佳佳,你還記得我們小時候經常在這棵樹下玩耍的情景嗎?”陳強轉頭問我,眼裏閃爍著懷念的光芒。


    我點點頭,思緒也飄迴了童年。那時,我們無憂無慮,在樹下玩捉迷藏、編織草帽,日子過得簡單而快樂。


    “時代在發展,鄉村也不能一成不變。”陳強的聲音將我拉迴了現實,“我們要思考的是,如何在保留鄉村文化精髓的同時,注入新的活力,讓它能夠可持續地發展下去。”


    我明白他的意思。鄉村文化傳承不能隻靠情懷,更需要與時俱進,找到一條適合自身發展的道路。


    “那你想到什麽好主意了嗎?”我問道,眼裏充滿了期待。


    陳強神秘地笑了笑,從口袋裏掏出手機,點開一個頁麵遞給我:“你看,趙老師在群裏發了個想法。”


    我接過手機,隻見趙老師在微信群裏分享了一篇文章,標題是《科技賦能鄉村文化傳承》。文章裏提到,可以利用虛擬現實、增強現實等技術,打造沉浸式的鄉村文化體驗項目,讓遊客能夠身臨其境地感受鄉村文化的魅力。


    “這個想法不錯!”我眼前一亮,仿佛打開了一扇新的大門,“我們可以利用vr技術,還原村裏的傳統節日場景,讓遊客體驗舞龍舞獅、包粽子等民俗活動;還可以利用ar技術,將村裏的曆史故事、名人軼事與實景結合起來,打造一條文化體驗路線……”


    “你的思路越來越開闊了!”陳強笑著鼓勵道,“我還聯係了幾位在城市工作的大學同學,他們都很支持鄉村文化傳承工作,願意提供技術和資金方麵的幫助。”


    我心中湧起一股暖流,越來越覺得,鄉村振興不是一句空話,而是需要大家共同努力才能實現的目標。


    這時,手機又響了一聲,是孫藝術家發來的一條消息:“我正在籌備一場國際鄉村文化交流活動,邀請了來自不同國家的藝術家和學者來我們村參觀交流,希望能借此機會,讓世界了解中國鄉村文化的獨特魅力。”


    “太好了!”我興奮地說,“我們可以借此機會,向世界展示我們村的傳統手工藝品、民間藝術表演,還可以舉辦鄉村文化論壇,探討鄉村文化傳承與發展的新思路。”


    夜幕降臨,繁星點點。我們站在榕樹下,暢想著鄉村未來的美好圖景。


    “佳佳,我們還有很多事情要做。”陳強握緊我的手,眼神堅定,“我相信,隻要我們齊心協力,就一定能讓鄉村文化之源,生生不息!”


    我重重地點了點頭,心中充滿了希望和力量。我們轉身朝村委會的方向走去,那裏,還有許多誌同道合的夥伴在等著我們……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夢想的鄉野旋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朱家六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朱家六郎並收藏夢想的鄉野旋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