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慧芳的思緒翻滾,一時怨恨老三這麽久了也不知道給她打個電話報平安,一時又幻想他在外麵沒錢吃飯撿垃圾,想到這裏,她也不禁擔憂起來,思索著找人打聽下老三的蹤跡。
吃麵的時候,爐子上的包子熟了,一陣陣香味傳來,引得明玉和明海直嚷著要吃。
黃麗夾了幾個出來給大家加餐,讓大家都點評一下。
林宏明吃了一個,又順手拿了兩個裝在飯盒裏,準備帶去學校當作午餐。學校食堂那些一成不變的飯菜實在是難以下咽,光是看著就讓人覺得胃裏難受。
與此同時,黃麗則小心翼翼地將十個包子放進洗幹淨的口袋裏。今天是她休完產假後的第一天上班,可想而知今天事情一定很多。
為了節省時間,她決定中午就吃包子對付兩口。多帶些包子不僅可以填飽自己的肚子,還能分給同事們品嚐一下,拉近彼此之間的關係。
剩下的包子原本是打算留給林母以及馬慧芳母子三人吃的。正巧,馬慧芳娘家大哥正好到鎮上替村裏買東西,她就尋思著坐村裏的拖拉機一起迴村子,免得還要花錢坐車。
林母見狀,二話不說便把剩餘的包子全都塞給了馬慧芳,並再三囑咐道:“老三家的,你迴去之後記得幫我收拾幾件衣服,讓人給捎上來啊。”林母昨天來的時候沒想過要留在鎮上,就沒收拾什麽東西,這會兒就想著讓人順道捎上來。
黃麗踏入供銷社時,正在坐著休息的田夢聽到動靜,連忙扶著櫃台艱難地站起身來,笑著向她打招唿:“麗姐,你來上班啦!”
田夢懷孕雖然才四個多月,但是肚子顯得格外大。
可能是由於孕期太辛苦的緣故,她的麵色略顯蠟黃,看上去有些憔悴。
她們供銷社的周社長是一個五十幾歲的老頭兒。平日裏,他總是笑眯眯的,那模樣活脫脫就是一尊彌勒佛現世。
周社長家兒媳婦也是供銷社的一名員工,前兩年懷孕的時候因為站的太久差點流產,推己及人,周社長對孕婦就很體貼,讓田夢沒人購物的時候就坐著休息。
黃麗連忙扶她坐下:“你小心些,我今天就開始上班了。”
“黃麗,你產假結束了?”說話的是供銷社的老員工姚大姐,四十來歲的年紀,性格直爽,說話做事都很利落。
“嗯,我昨天就銷假了。”黃麗一邊說著一邊把布口袋裏的包子拿出來,給幾個同事嚐嚐味。
生明月時在鄉下,滿月酒也沒辦,她迴鎮上這段時間好幾個同事都去家裏看過她和孩子,其中就有姚大姐,她也沒空請人吃飯。
昨天暖房請吃飯吧,姚大姐家裏有事又沒去成,黃麗麵對她時總覺得怪不好意思的。
姚大姐也不客氣,拿過包子就吃:“哎喲,豬肉韭菜餡的呀。”包子裏麵的肉餡油水足足的,韭菜中和了豬肉的油膩感,吃起來特別香。
“黃麗你這手藝可以呀,比鎮上那家賣的包子好吃多了。”姚大姐吃完一個就不好意思拿第二個了,黃麗又硬塞了兩個給她。
姚大姐哈哈一笑,找了自己的飯盒裝起來:“等會兒中午香香要來,我給她留著。”香香是她的小女兒,在實施計劃生育那年生的,現在在上小學。
田夢也吃了兩個包子,給自己灌了一口溫水後,慢悠悠的說道:“麗姐,你這手藝不開店真可惜了。”
她經常在黃麗家蹭飯,黃麗的手藝她是認可的。
“要是你開個飯店就好了,我和阿陳都不太會做飯,食堂的菜……等我生了孩子就更不愛吃了。”
供銷社也有食堂,一葷一素一塊二,隻要素菜就五毛錢。有的員工為了省錢就自己帶中午飯。
其實也有食堂菜難吃的原因。
黃麗耳朵聽著手裏忙著整理貨物,現在她得上班,迴家還要帶孩子,沒時間啊。
今天不趕集,供銷社不忙。
幾個人整理貨物,擦擦桌子,聊聊天,一上午就過去了。
“媽,今天吃什麽呀?”人未到聲先至,姚大姐家女兒香香也是直爽的性子,風風火火的,一頭闖進休息室。
姚大姐從爐子上的蒸鍋裏拿出溫著的飯盒遞給她。
“包子,媽,你哪來的呀?”香香咬了一口包子,香得舌頭都快吞進去了。
“你黃姨給的。”姚大姐從暖水壺裏給女兒倒杯熱水凉著。
“謝謝黃姨。”香香一邊吃著一邊道謝,還不忘揶揄她媽:“媽,你什麽時候做飯能像黃阿姨這麽好吃的話,我一頓吃三碗。”
姚大姐對自己這個小女兒是一點辦法也沒有,隻能無辜的擺擺手:“你讓你黃阿姨把她的手借給我吧!”
沒辦法,她天生就不是做飯的料。燉紅燒肉能燉成一塊炭,炒個菜要麽炒糊了要麽就是生的。
要是有地方吃飯,她也願意買著吃,免得既浪費了食材又吃不飽。
中午林母抱著明月來供銷社吃奶,幾人說起請人照顧孩子這事兒,姚大姐給推薦了個人選。
姚大姐有個妹妹叫姚蓮花,就住在供銷社旁邊那條巷子裏,今年三十八歲,兩個孩子都挺大了,她男人前兩年上山伐木的時候摔傷了,現在不能幹重活,就靠著姚蓮花給人做工養活家裏。
這段時間還沒找到活計,正發愁著呢。
黃麗知道姚大姐她妹妹家的事,也認識人,知道她脾氣挺好的,照顧孩子很細心,就和林母商量著讓她試一試。
工作內容挺輕鬆的,就是工作日來帶孩子,周末休息。早上八點來,下午六點迴,中午還包一頓飯。平時換洗下孩子的尿布,別的家務都不用幹,一個月給三十塊錢。
明月現在滿三個月了,醒著的日子比較多,放床上躺著就不願意了,需要人抱著。
姚蓮花早上先在自己家裏對付兩口,到黃麗家後就和林母一起收拾家裏,做早飯,等孩子醒了穿上衣服來供銷社吃奶,吃完奶再抱迴去,有時候一天得跑上三四趟。
天氣還冷,林母和姚蓮花帶著孩子去供銷社吃奶。
她嫌跑來跑去的麻煩,有時候會去姚蓮花家裏烤火,有時候在供銷社門口的壩子和人聊天,有時候去娘家侄兒家串下門。
她以前也在鎮上帶過明玉兩年,她挺適應這樣的生活的。
試用了兩天,林母覺得姚蓮花這個人挺靠譜的,就決定用她了。
明月奶量增大了,黃麗怕奶水不夠,又覺得林母和姚蓮花整天抱著孩子跑來跑去的太麻煩,就想著讓她白天喝奶粉,晚上吃奶。
鎮上的供銷社裏的奶粉不多,也不是專門給孩子吃的,林宏明和黃麗還是想著去省城的專賣店給明月挑兩罐奶粉。
黃麗剛洗完澡,正坐在床邊擦頭發,就聽到林宏明問她:“明天我要去縣裏學習,你要不要一起去?”
林宏明接過黃麗手裏的毛巾給她擦頭發,哄著她:“我去學習,下午就結束,到時候我們去看看電影。”
黃麗有點心動,可是一想到兩個孩子那點旖旎瞬間拋到腦後:“明天周日,明玉不去學校,明月也還在吃奶,去縣城一整天怎麽行,算了,你自己去吧!
對了,你有空勸勸媽,讓她別心疼錢。”
林宏明知道黃麗說的事。
林母剛開始覺得有姚蓮花還挺不錯,她帶孩子帶的挺好,不需要她多操心。後來又覺得一個月給三十塊錢太多了點,又有點後悔,找黃麗說過兩次讓她把人給辭了
其實林母心疼錢是一迴事兒,更多的是怕黃麗發覺有她沒她一個樣,要是讓她就這麽灰溜溜的迴去,她的臉往哪裏擱。
“我知道了,等我明天迴來了就勸她。”林宏明歎口氣,老娘那小心眼的毛病又犯了。
黃麗側過身子看他:“你覺得我早上去擺攤賣包子怎麽樣?”
林宏明不知道話題怎麽就跳到了這兒,思考了一下,眉頭蹙起:“會不會太辛苦了?”
黃麗興致挺高的:“不會啊,每天早上忙兩個小時而已,我們就把攤子支在門口,淋不著雨也吹不著風,還能看家。
這段時間我觀察過,小學生在外麵買著吃的很多,家長也舍得給孩子花錢;醫院的醫生和護士還有病人也會出來買東西吃,再說旁邊還有個菜市場,人來人往的,總有餓了想吃東西的時候。聽說這裏還要修建一座新的汽車站,一旦建成投入使用,人流量必然會大幅增加。”
林宏明聽罷從床頭櫃上拿出紙和筆,將小學、醫院、菜市場和立馬要動工的汽車站的位置畫在紙上。
他的手指輕輕地敲著紙張,腦海裏不斷地分析著每一個細節,試圖評估出這件事情的可能性到底有多大。
經過一番深思熟慮後,他發現擺攤這事兒可行性還挺高的。就算掙不了多少錢,也不會虧,頂多就是人辛苦一點。。
他想著大不了他多幹點,反正他現在的課程安排得並不緊湊,下午也能抽時間補下覺。
夫妻倆都是行動派,簡單地商量了一下具體的計劃和分工,便決定立刻著手準備擺攤事宜。
家裏還有一袋麵粉,蒸籠也有兩個,既然要擺攤做生意,就得再備些工具。
第二天下午,林宏明學習結束後,先去國營奶粉店購買了奶粉,又去農貿市場裏逛一圈,把需要的東西都買了迴來。
他還去修車鋪轉了一圈,原本打算買輛七八成新的自行車,後來發現有輛五成新的三輪車賣,鋪子裏的小學徒新上了漆。
他衡量了許久,最終花了三百五十把那輛三輪車買迴來了。
騎著三輪車,拉著一車東西,林宏明的心情別提多暢快了,被冷風吹著也不覺得冷了。
哈哈哈,哥也是有車的人了!
吃麵的時候,爐子上的包子熟了,一陣陣香味傳來,引得明玉和明海直嚷著要吃。
黃麗夾了幾個出來給大家加餐,讓大家都點評一下。
林宏明吃了一個,又順手拿了兩個裝在飯盒裏,準備帶去學校當作午餐。學校食堂那些一成不變的飯菜實在是難以下咽,光是看著就讓人覺得胃裏難受。
與此同時,黃麗則小心翼翼地將十個包子放進洗幹淨的口袋裏。今天是她休完產假後的第一天上班,可想而知今天事情一定很多。
為了節省時間,她決定中午就吃包子對付兩口。多帶些包子不僅可以填飽自己的肚子,還能分給同事們品嚐一下,拉近彼此之間的關係。
剩下的包子原本是打算留給林母以及馬慧芳母子三人吃的。正巧,馬慧芳娘家大哥正好到鎮上替村裏買東西,她就尋思著坐村裏的拖拉機一起迴村子,免得還要花錢坐車。
林母見狀,二話不說便把剩餘的包子全都塞給了馬慧芳,並再三囑咐道:“老三家的,你迴去之後記得幫我收拾幾件衣服,讓人給捎上來啊。”林母昨天來的時候沒想過要留在鎮上,就沒收拾什麽東西,這會兒就想著讓人順道捎上來。
黃麗踏入供銷社時,正在坐著休息的田夢聽到動靜,連忙扶著櫃台艱難地站起身來,笑著向她打招唿:“麗姐,你來上班啦!”
田夢懷孕雖然才四個多月,但是肚子顯得格外大。
可能是由於孕期太辛苦的緣故,她的麵色略顯蠟黃,看上去有些憔悴。
她們供銷社的周社長是一個五十幾歲的老頭兒。平日裏,他總是笑眯眯的,那模樣活脫脫就是一尊彌勒佛現世。
周社長家兒媳婦也是供銷社的一名員工,前兩年懷孕的時候因為站的太久差點流產,推己及人,周社長對孕婦就很體貼,讓田夢沒人購物的時候就坐著休息。
黃麗連忙扶她坐下:“你小心些,我今天就開始上班了。”
“黃麗,你產假結束了?”說話的是供銷社的老員工姚大姐,四十來歲的年紀,性格直爽,說話做事都很利落。
“嗯,我昨天就銷假了。”黃麗一邊說著一邊把布口袋裏的包子拿出來,給幾個同事嚐嚐味。
生明月時在鄉下,滿月酒也沒辦,她迴鎮上這段時間好幾個同事都去家裏看過她和孩子,其中就有姚大姐,她也沒空請人吃飯。
昨天暖房請吃飯吧,姚大姐家裏有事又沒去成,黃麗麵對她時總覺得怪不好意思的。
姚大姐也不客氣,拿過包子就吃:“哎喲,豬肉韭菜餡的呀。”包子裏麵的肉餡油水足足的,韭菜中和了豬肉的油膩感,吃起來特別香。
“黃麗你這手藝可以呀,比鎮上那家賣的包子好吃多了。”姚大姐吃完一個就不好意思拿第二個了,黃麗又硬塞了兩個給她。
姚大姐哈哈一笑,找了自己的飯盒裝起來:“等會兒中午香香要來,我給她留著。”香香是她的小女兒,在實施計劃生育那年生的,現在在上小學。
田夢也吃了兩個包子,給自己灌了一口溫水後,慢悠悠的說道:“麗姐,你這手藝不開店真可惜了。”
她經常在黃麗家蹭飯,黃麗的手藝她是認可的。
“要是你開個飯店就好了,我和阿陳都不太會做飯,食堂的菜……等我生了孩子就更不愛吃了。”
供銷社也有食堂,一葷一素一塊二,隻要素菜就五毛錢。有的員工為了省錢就自己帶中午飯。
其實也有食堂菜難吃的原因。
黃麗耳朵聽著手裏忙著整理貨物,現在她得上班,迴家還要帶孩子,沒時間啊。
今天不趕集,供銷社不忙。
幾個人整理貨物,擦擦桌子,聊聊天,一上午就過去了。
“媽,今天吃什麽呀?”人未到聲先至,姚大姐家女兒香香也是直爽的性子,風風火火的,一頭闖進休息室。
姚大姐從爐子上的蒸鍋裏拿出溫著的飯盒遞給她。
“包子,媽,你哪來的呀?”香香咬了一口包子,香得舌頭都快吞進去了。
“你黃姨給的。”姚大姐從暖水壺裏給女兒倒杯熱水凉著。
“謝謝黃姨。”香香一邊吃著一邊道謝,還不忘揶揄她媽:“媽,你什麽時候做飯能像黃阿姨這麽好吃的話,我一頓吃三碗。”
姚大姐對自己這個小女兒是一點辦法也沒有,隻能無辜的擺擺手:“你讓你黃阿姨把她的手借給我吧!”
沒辦法,她天生就不是做飯的料。燉紅燒肉能燉成一塊炭,炒個菜要麽炒糊了要麽就是生的。
要是有地方吃飯,她也願意買著吃,免得既浪費了食材又吃不飽。
中午林母抱著明月來供銷社吃奶,幾人說起請人照顧孩子這事兒,姚大姐給推薦了個人選。
姚大姐有個妹妹叫姚蓮花,就住在供銷社旁邊那條巷子裏,今年三十八歲,兩個孩子都挺大了,她男人前兩年上山伐木的時候摔傷了,現在不能幹重活,就靠著姚蓮花給人做工養活家裏。
這段時間還沒找到活計,正發愁著呢。
黃麗知道姚大姐她妹妹家的事,也認識人,知道她脾氣挺好的,照顧孩子很細心,就和林母商量著讓她試一試。
工作內容挺輕鬆的,就是工作日來帶孩子,周末休息。早上八點來,下午六點迴,中午還包一頓飯。平時換洗下孩子的尿布,別的家務都不用幹,一個月給三十塊錢。
明月現在滿三個月了,醒著的日子比較多,放床上躺著就不願意了,需要人抱著。
姚蓮花早上先在自己家裏對付兩口,到黃麗家後就和林母一起收拾家裏,做早飯,等孩子醒了穿上衣服來供銷社吃奶,吃完奶再抱迴去,有時候一天得跑上三四趟。
天氣還冷,林母和姚蓮花帶著孩子去供銷社吃奶。
她嫌跑來跑去的麻煩,有時候會去姚蓮花家裏烤火,有時候在供銷社門口的壩子和人聊天,有時候去娘家侄兒家串下門。
她以前也在鎮上帶過明玉兩年,她挺適應這樣的生活的。
試用了兩天,林母覺得姚蓮花這個人挺靠譜的,就決定用她了。
明月奶量增大了,黃麗怕奶水不夠,又覺得林母和姚蓮花整天抱著孩子跑來跑去的太麻煩,就想著讓她白天喝奶粉,晚上吃奶。
鎮上的供銷社裏的奶粉不多,也不是專門給孩子吃的,林宏明和黃麗還是想著去省城的專賣店給明月挑兩罐奶粉。
黃麗剛洗完澡,正坐在床邊擦頭發,就聽到林宏明問她:“明天我要去縣裏學習,你要不要一起去?”
林宏明接過黃麗手裏的毛巾給她擦頭發,哄著她:“我去學習,下午就結束,到時候我們去看看電影。”
黃麗有點心動,可是一想到兩個孩子那點旖旎瞬間拋到腦後:“明天周日,明玉不去學校,明月也還在吃奶,去縣城一整天怎麽行,算了,你自己去吧!
對了,你有空勸勸媽,讓她別心疼錢。”
林宏明知道黃麗說的事。
林母剛開始覺得有姚蓮花還挺不錯,她帶孩子帶的挺好,不需要她多操心。後來又覺得一個月給三十塊錢太多了點,又有點後悔,找黃麗說過兩次讓她把人給辭了
其實林母心疼錢是一迴事兒,更多的是怕黃麗發覺有她沒她一個樣,要是讓她就這麽灰溜溜的迴去,她的臉往哪裏擱。
“我知道了,等我明天迴來了就勸她。”林宏明歎口氣,老娘那小心眼的毛病又犯了。
黃麗側過身子看他:“你覺得我早上去擺攤賣包子怎麽樣?”
林宏明不知道話題怎麽就跳到了這兒,思考了一下,眉頭蹙起:“會不會太辛苦了?”
黃麗興致挺高的:“不會啊,每天早上忙兩個小時而已,我們就把攤子支在門口,淋不著雨也吹不著風,還能看家。
這段時間我觀察過,小學生在外麵買著吃的很多,家長也舍得給孩子花錢;醫院的醫生和護士還有病人也會出來買東西吃,再說旁邊還有個菜市場,人來人往的,總有餓了想吃東西的時候。聽說這裏還要修建一座新的汽車站,一旦建成投入使用,人流量必然會大幅增加。”
林宏明聽罷從床頭櫃上拿出紙和筆,將小學、醫院、菜市場和立馬要動工的汽車站的位置畫在紙上。
他的手指輕輕地敲著紙張,腦海裏不斷地分析著每一個細節,試圖評估出這件事情的可能性到底有多大。
經過一番深思熟慮後,他發現擺攤這事兒可行性還挺高的。就算掙不了多少錢,也不會虧,頂多就是人辛苦一點。。
他想著大不了他多幹點,反正他現在的課程安排得並不緊湊,下午也能抽時間補下覺。
夫妻倆都是行動派,簡單地商量了一下具體的計劃和分工,便決定立刻著手準備擺攤事宜。
家裏還有一袋麵粉,蒸籠也有兩個,既然要擺攤做生意,就得再備些工具。
第二天下午,林宏明學習結束後,先去國營奶粉店購買了奶粉,又去農貿市場裏逛一圈,把需要的東西都買了迴來。
他還去修車鋪轉了一圈,原本打算買輛七八成新的自行車,後來發現有輛五成新的三輪車賣,鋪子裏的小學徒新上了漆。
他衡量了許久,最終花了三百五十把那輛三輪車買迴來了。
騎著三輪車,拉著一車東西,林宏明的心情別提多暢快了,被冷風吹著也不覺得冷了。
哈哈哈,哥也是有車的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