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誌堅主導的軍內參謀體係改革,隻是涉及全軍的少數人員,部隊從井陘撤迴來後,戰事也就暫時消停了,大多數人也就閑了下來。


    雖然日軍加強了在華北的兵力,卻並沒有著手進攻山西。在井陘追擊43軍的日軍,到了娘子關外圍後就不再追擊,之後在井陘駐紮了一個三十五師團,其餘主力部分撤迴石門,部分部隊分散駐防到各地。


    在華北的敵後,現在活躍著不少的遊擊隊,規模不大,但是也將日軍攪的不得安寧。日軍必須在敵後安排不少的兵力,就無法抽調出足夠的兵力來發起對山西的進攻戰。


    暫時沒有戰事,李誌堅認為隊伍一直訓練也意義不大,光訓練也練不出強軍來,部隊老閑著也容易生事,況且隻是消耗沒有產出。當下處於抗戰最困難的時期,雖然山西的情況好一點,但是養活這麽多部隊也比較吃力。


    於是李誌堅就決定43軍全軍和教導師參與到山西的大生產運動來。將參與生產和隊伍軍事建設列入現階段同樣重要的任務。


    部隊進行輪動,每周三分一的部隊參與到大生產之中。


    並且李誌堅借鑒了閻錫山在修築同蒲鐵路的經驗,參與到生產任務的所有軍人,每人每天都有固定標準的任務。


    在1939年下半年,不少河北百姓移民到山西,很多家庭都還沒有自己的耕地,隻能在劃定的範圍內自行開墾,勞力不足的人家,盡了全力也沒能開墾出多少來。


    李誌堅在去年就對移民的基本情況進行過了解,知道開墾出來的地並不多,大多需要自己來開墾。而按照移民自己的進度,上半年根本開墾不了多少,誤了農時,一年中就沒有任何收入,隻能一直向政府借糧生存,不光給當地政府帶來不小的負擔,也讓遷移過來的移民家庭的壓力不小。


    於是李誌堅就讓43軍全軍參與到幫助移民開墾新地的事情上來,現在凍土已經解凍,荒地開墾出來,還能在今年播種耕種。


    43軍運輸輜重部隊中有不少的騾馬,現階段也全部解放出來,用於開墾荒地上。騾馬等牲畜產生的糞便,也被用在這些新開墾的土地裏,用於增加土地肥力。


    43軍和教導師總共六萬多人,這樣每天都能保證有兩萬多人參與進幫助移民開墾荒地,有了牲畜的幫助,這樣每天都有幾千畝地被開墾出來。


    並且有了43軍和教導師做表率,第四集團軍也派出了一些部隊來協助移民開墾荒地。


    陽泉多山地,雖然少量的平坦之處都早已被開墾種植,但是大量的山地還是在那荒蕪,所以隻要願意開墾,根本無需擔心荒地不夠。


    越來越多的河北移民有了自己的耕地,他們至少可以在今年就有自己的糧食產出,不用一直向政府支借口糧,對生活更有盼頭,對於移民山西也有了更高的歸屬感,安心在山西待了下來。


    並且李誌堅還幫助這些移民,向山西省政府進行申請,得到了不少的化肥援助。這些移民口袋裏大多沒有多少錢,讓他們自己花錢購買化肥,他們大多不情願,所以李誌堅就先向省政府申請了援助,等他們見識了化肥的好處後,年末有了自己的糧食收入,來年也就願意自己花錢購買化肥了。


    除了協助移民外,在部隊內部也建了自己的養殖場和種植場。


    部隊每日的消耗很大,肉、蛋、蔬菜等需求都不小,李誌堅就讓各團自己建了自己的養雞場和蔬菜地,保證自己雞蛋和蔬菜供應。


    在師一級建立起規模較大的養豬場,在師一級就有專門的獸醫隊伍,可以預防養豬場內傳染病的發生。


    在1939年43軍到了娘子關駐防之後,新六師和新七師部分部隊出征,留下的新八師已經建了部分的種植場和養殖場,今年則全軍全部鋪開。


    在解決了吃的問題後,李誌堅就開始考慮從別的方向進行擴大生產。


    陽泉本來屬於省內的落後地區,由於其地區山地居多,農業生產產量並不高,且處於省內邊境之地,投入上一直都比較少。


    李誌堅在無事之時四處查看地形,順便查看了當地人的民生情況,發現本地人的生活水平也隻是比溫飽稍微好一點,雖然比省外的要好一些,但是和太原、臨汾、運城等地完全無法比。


    他在走訪中知道,陽泉一直是產煤之地,煤質也不錯,但是都是向外銷,本地消耗並不大,現在通過正太線向省外運輸的渠道和市場都斷了,而省內其他地方大多都有煤炭出產,不需要從陽泉購買,所以現在陽泉的煤礦也是半死不活的狀態。


    而陽泉不光有好煤,鐵礦也不少,從清朝就開始開采,有這麽好的條件,不發展煉鋼太過浪費。當下國內軍工發展的一大製約就是鋼鐵不足。


    於是李誌堅讓在汾陽的高爐生產廠,專門為陽泉生產一些比較小矮的煉鋼爐,功率小,體積也小,方便生產,也好運輸。


    陽泉地處前線,日軍飛機經常光顧,所以也不能建太過明顯的高爐,隻能在偏僻之處建一些小功率的煉鋼爐,悄悄進行生產。


    有了鋼鐵的產量後,李誌堅又集中起在陽泉的一些小作坊,從太原兵工廠中申請了一些技師,又從山西實業公司中抽調了一些設備,在陽泉又攢起來一個小兵工廠,至少可以進行子彈複裝,生產一些簡單的諸如手榴彈、地雷一類的武器。


    太原兵工廠給43軍以及教導師等部隊發放的是規範的補給額度,非戰鬥時期額度大為下降。


    陽泉的小兵工廠通過複裝子彈,保障了這個時期娘子關前線部隊的射擊訓練所需的彈藥,從而保證了在沒有戰鬥任務期間部隊的戰鬥力。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抗戰之新晉綏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立證少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立證少惜並收藏抗戰之新晉綏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