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誌堅雖然也有點羨慕傅作義,但是畢竟傅作義是靠著自己幾十年真刀真槍幹出來的,自己才幹了多少年,相對來說,李誌堅也算晉綏軍青年一代的佼佼者了,發展速度連大多數的教官都沒法比。


    並且這次傅作義的發展,多少也有點運氣的成分,時運一來,利運亨通,所以就必須把握住形勢,打仗尤其是如此。


    李誌堅發現最近的局勢已經發生,他的戰術也必須發生一些變化。


    現在日蘇在諾門罕的戰鬥已經受到全世界的關注,這決定了兩國未來一段時間的國策走向。越來越多的國際記者湧入戰場周圍,各種消息不斷的在報紙上報道出來。


    現在這場戰鬥的結果越來越明朗,日軍完全被壓在下風,雖然不斷增兵,但是頹勢卻一直無法扭轉。


    李誌堅知道這一戰用不了多久就將結束,日軍陸軍表現出來的戰鬥力,明顯無法和蘇聯紅軍相比。


    這不是說日軍士兵的素質不如蘇聯紅軍,而是日本陸軍的整體實力差距明顯。


    日本陸軍和蘇聯陸軍完全不在一個層次,蘇聯紅軍的機械化水平明顯高的多,以集團軍為單位的集成化機械部隊,坦克和火炮的比例比日軍高的多,隻要蘇軍將領不犯錯,日本陸軍根本不可能獲勝。日軍想以士兵的武士道無畏犧牲精神,來彌補火力上的不足,但是這隻能是日本人自己的臆想,在絕對的實力麵前根本沒用。


    所以明眼人都已經看出,這一戰日軍敗局已定,蘇聯紅軍再不是1905年的沙俄部隊,日軍陸軍各方麵全部落於下風。如果想扭轉,日本要更改的是整個陸軍製度!


    而這在戰爭時期,幾乎不可能,日軍也沒有那個國力來發展蘇聯式的大陸軍,日本的戰略還是優先發展海軍。


    所以這一戰後,日軍肯定會放棄繼續北上蘇聯,而蘇聯也不會和日本多糾纏,他的主力,必須要來防禦越來越咄咄逼人的德國。


    那麽之後日軍的重心,還是就在中國。


    李誌堅決定,要在日蘇這場大戰結束前,也要將麵前獨立混成第三旅團解決掉,即使日軍不出動,他也要想辦法出手。


    所以他在越來越肆無忌憚的激怒日軍,不光繼續大規模的將河北百姓移民到山西,現在還將活動的範圍已擴到京漢鐵路,對來往的日軍物資運輸火車進行襲擊。


    李誌堅就是和獨立混成第三旅團在拚耐性,看誰先繃不住來先動手。現在日軍處於被動,他要最大化的利用自己主動的優勢,逼日軍先出動。


    獨立混成第三旅團的確有點扛不住了,他們的表現,已經引起華北派遣軍司令部的不滿,新司令多田駿吸取了杉山元冒險收到重創的教訓,雖然在上任之初對作戰比較謹慎,但是張家口被35軍攻占後,讓他再不能從容的再麵對各種質疑。


    張家口一帶兵力不足,但是井陘方向,距離不遠處的石門力量並不弱,多田駿開始給石門和井陘施加壓力。


    河北移民持續不斷的遷向山西,將損害到日本以戰養戰的戰略基礎,雖然這點移民對於日軍的影響並不大,但是現在已經將晉綏軍列入比較重要對手的日軍,不會放任山西和晉綏軍的強大。


    同時京漢線受到影響,必然會影響日軍戰略大局,現在日蘇的激戰,作為後方的部隊就要隨時準備增援過去,所以必須保證鐵路線的順暢。


    現在日軍已經確認,在井陘活動的主要是李誌堅43軍新六師,華北方麵軍司令部命令石門方向不能再瀆職怠戰,放任中國軍隊的行動,最起碼要將新六師趕迴娘子關,斷絕其伸向河北其他地方的觸角。


    獨立混成第三旅團沒有辦法,隻能出擊。


    而旅團長柳下重治選擇的方向就是娘子關東,但是距離雪花山陣地還有一段距離,處,這裏是河北移民進入山西的必經之地,這樣就可以從咽喉處進出山西的關口堵死。


    但是打定主意絕不分兵,並且要趁著白天有飛機的援助下將陣地完全固定下來,以此來保證有能力來麵對中國軍隊可能的圍攻。


    經過一段時間的相持,柳田下治已經知道,井陘周圍中國軍隊有至少5、6個團,如果分兵出擊,很容易被各個擊破,隻有握成一個拳頭,打出去最有利,並且也能防止被中國軍隊包圍給吃掉。眼前的43軍是全殲過一一四師團的勁旅,雖然到河北作戰的隻是一部分,不過柳田重治完全不敢輕視。


    在日軍先頭部隊從井陘城西門出來的時候,李誌堅就已經得知消息。日軍明顯先撐不住,率先出動了。


    之前雙方保持一種平衡,43軍不進攻井陘縣城,日軍也不出擊。現在柳下重治率先打破了這種平衡。


    既然日軍動了,李誌堅要求已經分散到周圍的部隊也馬上進行聚集。


    現在43軍已經在井陘西的山地裏建了幾道防禦工事,自出征河北以來,一直由新七師的三個團駐守。但是李誌堅專門吩咐馬鳳崗不能死扛,要表現出部隊無力抵抗的樣子,讓日軍放下戒備,放心的向西進攻,最好將其引入雪花山炮台的範圍內。


    獨立混成第三旅團有五千人左右,這次全部出動,在飛機的援助下,一路向西進攻。


    而新七師在李誌堅的授意下有意放水,讓日軍一直順利的向西推進。日軍在追擊到臨近晉綏軍的陣地十公裏處即不再追擊,獨立混成第三旅團知道在娘子關一線有晉綏軍的炮兵團。


    但是其不知道在該防線布置的火炮成了日式150毫米重炮,且有太原兵工廠生產的新式105火炮,這些火炮的射程都要比以往的火炮遠不少。


    日軍隊伍前鋒和尾部散的比較開,但是主力都已經進入到娘子關炮台150毫米炮和105毫米炮的射擊範圍之內,行進之中突然被被重炮進行轟擊,沒有任何工事進行防護,日軍瞬間死傷慘重。


    沒有意料到中國軍隊竟然有重炮,並且精度這麽高,隊伍被打亂,連指揮官都有點懵。


    此時新七師的後撤隊伍也將迫擊炮一同加入到重炮盲區的轟炸之中,隊伍馬上對日軍展開反擊。


    這時獨立混成第三旅團的旅團長柳下重治也反應過來,指揮隊伍與反擊國軍形成拉鋸。新六師的兩個團和軍警衛團趁著獨立混成第三旅團關注點都在西麵時,從後突然發起襲擊,在迫擊炮和擲彈筒的集團轟擊之下,日軍處於尾部部隊又被打了一記悶拳。


    在重炮的轟炸下,日軍的陣地很難堅持,有時一門150毫米炮彈即可將沒有良好工事防護的日軍帶走幾十人。


    日軍在石家莊有機場,馬上出動飛機進行支援。持續戰鬥兩小時後,獨立混成第三旅團日軍最終無法一直忍受重炮的直接轟炸,被迫倉皇迴逃。


    圍攻部隊正好痛打落水狗,進行層層收割。柳田重治數次留下斷後隊伍阻擊追擊,之後逃迴井陘縣城的不過千人。


    在獨立混成第三旅團撤迴井陘縣城的時候,日軍的二十師團騎兵搜索隊也已經到了井陘縣城周圍。


    日軍飛機對整個戰場態勢非常了解,看到獨立混成第三旅團處於不利時,飛行員立即將情況向上級進行了匯報。華北方麵軍得到消息後,也不敢耽擱,為了提高行進的機動速度,就將騎兵搜索隊派出來進行接應。


    在日軍接應部隊到達後,李誌堅命令追擊各部停止繼續前進,返迴原有駐地,日軍進了縣城後暫時也沒有采取其他行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抗戰之新晉綏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立證少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立證少惜並收藏抗戰之新晉綏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