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忻口後方和太原城外,中日雙方上來就是決戰。
日軍四十一師團和山地旅團從娘子關出來後,穿過陽泉向忻口南突進,一路上都是被監控之下的,喪失了突然性的日軍,過了陽泉後就受到33軍、71軍和98軍三個軍的層層阻擊。
33軍的孫楚和71軍的宋希濂,都是防守的行家,本來就是專業科班出身,經曆數次大戰,在防守方麵的能力已經磨練了出來。
日軍雖然距離忻口越來越近,但是越往前走,受到的阻力越大,每一步都很艱難。
而太原城內的戰鬥,一一四師團的先頭部隊根本沒能像預想的那樣衝開城門,現在太原城外的堡壘成片,直接就是一個接著一個的啃骨頭,上來就是硬戰。
並且太原城內炮兵實力強悍,有專門防守太原的炮壘一大隊,有重炮旅,還有太原兵工廠的技師們組成的炮兵隊伍,這些技師專門研究火炮,操練起來比熟練的炮兵都有過之而無不及。
在收到前線反饋的日軍具體坐標後,這些炮兵隊伍即對日軍進行轟炸,火炮轟炸的強度,超過了前兩次太原會戰最高峰的水平。
現在的太原城,到處都是向天上打出的防空炮彈和向城外發射的炮彈。
一一四師團的進攻開局即非常不順利,雖然說堡壘中的中國守軍作戰技能並不算強,但是在城內發射而來的彈雨幫助下,還是讓進攻的部隊損失非常大,尤其是其中還有不少重炮的炮彈,空曠地帶進攻,簡直避無可避。
為了支援一一四師團攻取太原,眾多日軍飛機飛臨太原上空助戰,他們首先想要摧毀太原城內的炮兵力量,但是被兩個防空旅所幹擾,城內到處都是防空炮彈和防空氣球,這些飛機很難對太原城內炮兵目標進行準確轟炸。
在日軍師團主力到達後不久,李誌堅率領43軍其餘部隊也到達太原外圍。
到了太原城外,他沒有立即對日軍動手,先與太原城內取得了聯係。
楊愛源在收到李誌堅率軍到達城外的消息後,頓時大喜,立即讓其全部從南門出進入太原城。
前期進入太原的43軍的那個旅就給他很大的底氣,現在43軍更多部隊到來,他對於當下守住太原更是信心大增。
不過李誌堅再次發電給楊愛源,對他的命令提出不同意見,他通過和李守義等人電報聯係,已經得知此時太原城內恐慌高潮已過,太原城中的武裝力量以及民兵都已經組織起來,劃片成立自衛隊,他弟弟李光耀的安保隊都已經被全部征召起來,李光耀本人還擔任了自衛隊隊長,管著幾百號人。加上太原城內的其他防守力量,現在城內實力已經不弱。
在與李守義的電報聯係過程中,李守義知道李誌堅的擔憂,在電報中給李誌堅報了家人的平安,並且將他們所做的準備都進行了匯報,現在在太原城內的老兄弟們都已經再次武裝起來,並且還有他從美國帶迴來的一些人員,當初有一些人想要迴國參軍,但是李守義暫時都將他們留在了太原,戰爭時期,自己周圍也必須的有一定的武力。
不說李光耀帶的自衛隊,光是他們這些人員,在發生特殊情況時,也有一定的自保能力。
而城外則沒有力量對日軍形成威懾,他的43軍正好來承擔這個使命,先由他在城外和一一四師團纏鬥,並且現在他已經命令副軍長傅存懷也在率軍從陽泉趕迴太原,到時候兩萬多兵力加入進來後,他就可以在太原城內炮兵的支援下,發動對一一四師團的反攻。一旦將其擊潰,就可以全軍北上忻口外圍,從後麵夾擊四十一師團。
楊愛源在收到李誌堅的電報後,不敢定奪,將電報又轉發給閻錫山。
閻錫山看後,立即同意了李誌堅的方案,他從戰報之中也已經知道43軍傅存懷率領43軍一部參與了反攻娘子關的戰鬥,並且對能快速收複娘子關起到了很大的作用。43軍的表現給了他繼續堅持下去的希望,他希望李誌堅能給他更大的驚喜。
李誌堅在收到楊愛源轉發的閻錫山的命令後,知道他們領會了自己的意圖。
在得知太原城內情況暫時安穩後,李誌堅也就不焦慮了。他帶著部隊一直急行軍,都沒怎麽休息,體力精力都下降很多,於是下令部隊先休整,待炮兵團也趕到後,在後半夜後再出擊。
在太原的人心渡過了最初的恐慌之後,心理變化最大的就成了一一四師團的師團長沼田德重。
他原本心裏狂喜,可以接到攻擊太原的任務,按照戰前情報太原已經是個空城,除了炮兵和防空部隊外,城內根本沒有多少步兵,以他多年的從軍經驗,這些技術兵種沒有步兵的保護就是對手的大餐。
麵對這座在當下中國堪稱富庶的城市,他心中充滿了欲望,在他看來,這是一座成就他個人輝煌軍人生涯的墊腳石,也是下一座沈陽,可以為帝國的事業發展提供不少的助力,有了太原的工業基礎,帝國不用再千裏迢迢的運送彈藥補給,太原將成為占領中國腹地的後勤基地。
可是戰鬥開始後,他才發現現實和預料的反差是那麽大,在激戰了一天,部隊傷亡不小,而戰果寥寥後,他開始徹夜難眠。
他能感覺到在堡壘中抵抗他們的人很多都是之前沒有上過戰場的新兵,但是麵對層層的堡壘防線,他們要一個又一個的往下啃,尤其是要冒著晉綏軍鋪天蓋地的炮彈,他的師團炮兵力量在太原守軍的重炮轟炸下完全沒有還手之力,乍然進行的炮戰,讓炮兵聯隊就產生不小的損失。
這完全不是他一個師團可以短期攻下的城市。
他有點感覺到他們的部署或許錯了。
或許應該集中力量先攻擊忻口後方,那樣或許可以擊破忻口防線,幾個師團實現會師,最起碼可以立於不敗之地。
他想到娘子關防線已經被中國守軍奪迴,他們現在實際是處於中國軍隊的包圍圈中,身體不由的一冷,他強迫自己拋開可能失敗的念頭。不過這個想法一旦在腦子裏出現,就怎麽也揮之不去。
可是這是華北派遣軍司令部的命令,他不敢向上申請變更命令,那樣隻會被司令部的人認為是他的怯懦,是自己避戰。
在他還在猶豫要不要向上申請,轉變攻擊目標時,突然急促響起的炮彈爆發聲,他知道這些爆炸的地方應該都在他的部隊轄區內,並且從隨後匆忙闖進他的帳篷的警衛人員表情來看,他的部隊遭到了夜襲。
李誌堅在等炮兵團到位後,步兵部隊已經休整了幾個小時,體力也得到了一定的恢複,於是就決定發起對一一四師團的夜襲。
由於太原的地形,東麵多山地,所以從城內打出來的炮彈還是有不少盲區。
而此刻43軍炮兵團的火炮,大多位於日軍的南麵,在發射炮彈後,可與城內的火炮彈道形成十字交叉線。
李誌堅在本部炮兵轟炸日軍的同時,聯係了楊愛源,申請了城內炮兵的協同轟炸。
此時在夜間休息的日軍,完全沒有安全的藏身之所,晉綏軍的火力,絕對都要超過他們一一四師團幾倍。
在一個小時的轟炸之後,43軍的幾個團就開始對臨近的一一四師團一部發起衝鋒,日軍在臨近43軍的兩個大隊本身在火炮轟炸之下已經昏頭轉向,麵對上萬人的集中夜襲,幾千支衝鋒槍的掃射之下,沒有泛起一點浪花就被一掃而空。
還是日軍各部之間的間隔較大,才避免了更多日軍被這股衝鋒的浪潮所吞噬。
日軍四十一師團和山地旅團從娘子關出來後,穿過陽泉向忻口南突進,一路上都是被監控之下的,喪失了突然性的日軍,過了陽泉後就受到33軍、71軍和98軍三個軍的層層阻擊。
33軍的孫楚和71軍的宋希濂,都是防守的行家,本來就是專業科班出身,經曆數次大戰,在防守方麵的能力已經磨練了出來。
日軍雖然距離忻口越來越近,但是越往前走,受到的阻力越大,每一步都很艱難。
而太原城內的戰鬥,一一四師團的先頭部隊根本沒能像預想的那樣衝開城門,現在太原城外的堡壘成片,直接就是一個接著一個的啃骨頭,上來就是硬戰。
並且太原城內炮兵實力強悍,有專門防守太原的炮壘一大隊,有重炮旅,還有太原兵工廠的技師們組成的炮兵隊伍,這些技師專門研究火炮,操練起來比熟練的炮兵都有過之而無不及。
在收到前線反饋的日軍具體坐標後,這些炮兵隊伍即對日軍進行轟炸,火炮轟炸的強度,超過了前兩次太原會戰最高峰的水平。
現在的太原城,到處都是向天上打出的防空炮彈和向城外發射的炮彈。
一一四師團的進攻開局即非常不順利,雖然說堡壘中的中國守軍作戰技能並不算強,但是在城內發射而來的彈雨幫助下,還是讓進攻的部隊損失非常大,尤其是其中還有不少重炮的炮彈,空曠地帶進攻,簡直避無可避。
為了支援一一四師團攻取太原,眾多日軍飛機飛臨太原上空助戰,他們首先想要摧毀太原城內的炮兵力量,但是被兩個防空旅所幹擾,城內到處都是防空炮彈和防空氣球,這些飛機很難對太原城內炮兵目標進行準確轟炸。
在日軍師團主力到達後不久,李誌堅率領43軍其餘部隊也到達太原外圍。
到了太原城外,他沒有立即對日軍動手,先與太原城內取得了聯係。
楊愛源在收到李誌堅率軍到達城外的消息後,頓時大喜,立即讓其全部從南門出進入太原城。
前期進入太原的43軍的那個旅就給他很大的底氣,現在43軍更多部隊到來,他對於當下守住太原更是信心大增。
不過李誌堅再次發電給楊愛源,對他的命令提出不同意見,他通過和李守義等人電報聯係,已經得知此時太原城內恐慌高潮已過,太原城中的武裝力量以及民兵都已經組織起來,劃片成立自衛隊,他弟弟李光耀的安保隊都已經被全部征召起來,李光耀本人還擔任了自衛隊隊長,管著幾百號人。加上太原城內的其他防守力量,現在城內實力已經不弱。
在與李守義的電報聯係過程中,李守義知道李誌堅的擔憂,在電報中給李誌堅報了家人的平安,並且將他們所做的準備都進行了匯報,現在在太原城內的老兄弟們都已經再次武裝起來,並且還有他從美國帶迴來的一些人員,當初有一些人想要迴國參軍,但是李守義暫時都將他們留在了太原,戰爭時期,自己周圍也必須的有一定的武力。
不說李光耀帶的自衛隊,光是他們這些人員,在發生特殊情況時,也有一定的自保能力。
而城外則沒有力量對日軍形成威懾,他的43軍正好來承擔這個使命,先由他在城外和一一四師團纏鬥,並且現在他已經命令副軍長傅存懷也在率軍從陽泉趕迴太原,到時候兩萬多兵力加入進來後,他就可以在太原城內炮兵的支援下,發動對一一四師團的反攻。一旦將其擊潰,就可以全軍北上忻口外圍,從後麵夾擊四十一師團。
楊愛源在收到李誌堅的電報後,不敢定奪,將電報又轉發給閻錫山。
閻錫山看後,立即同意了李誌堅的方案,他從戰報之中也已經知道43軍傅存懷率領43軍一部參與了反攻娘子關的戰鬥,並且對能快速收複娘子關起到了很大的作用。43軍的表現給了他繼續堅持下去的希望,他希望李誌堅能給他更大的驚喜。
李誌堅在收到楊愛源轉發的閻錫山的命令後,知道他們領會了自己的意圖。
在得知太原城內情況暫時安穩後,李誌堅也就不焦慮了。他帶著部隊一直急行軍,都沒怎麽休息,體力精力都下降很多,於是下令部隊先休整,待炮兵團也趕到後,在後半夜後再出擊。
在太原的人心渡過了最初的恐慌之後,心理變化最大的就成了一一四師團的師團長沼田德重。
他原本心裏狂喜,可以接到攻擊太原的任務,按照戰前情報太原已經是個空城,除了炮兵和防空部隊外,城內根本沒有多少步兵,以他多年的從軍經驗,這些技術兵種沒有步兵的保護就是對手的大餐。
麵對這座在當下中國堪稱富庶的城市,他心中充滿了欲望,在他看來,這是一座成就他個人輝煌軍人生涯的墊腳石,也是下一座沈陽,可以為帝國的事業發展提供不少的助力,有了太原的工業基礎,帝國不用再千裏迢迢的運送彈藥補給,太原將成為占領中國腹地的後勤基地。
可是戰鬥開始後,他才發現現實和預料的反差是那麽大,在激戰了一天,部隊傷亡不小,而戰果寥寥後,他開始徹夜難眠。
他能感覺到在堡壘中抵抗他們的人很多都是之前沒有上過戰場的新兵,但是麵對層層的堡壘防線,他們要一個又一個的往下啃,尤其是要冒著晉綏軍鋪天蓋地的炮彈,他的師團炮兵力量在太原守軍的重炮轟炸下完全沒有還手之力,乍然進行的炮戰,讓炮兵聯隊就產生不小的損失。
這完全不是他一個師團可以短期攻下的城市。
他有點感覺到他們的部署或許錯了。
或許應該集中力量先攻擊忻口後方,那樣或許可以擊破忻口防線,幾個師團實現會師,最起碼可以立於不敗之地。
他想到娘子關防線已經被中國守軍奪迴,他們現在實際是處於中國軍隊的包圍圈中,身體不由的一冷,他強迫自己拋開可能失敗的念頭。不過這個想法一旦在腦子裏出現,就怎麽也揮之不去。
可是這是華北派遣軍司令部的命令,他不敢向上申請變更命令,那樣隻會被司令部的人認為是他的怯懦,是自己避戰。
在他還在猶豫要不要向上申請,轉變攻擊目標時,突然急促響起的炮彈爆發聲,他知道這些爆炸的地方應該都在他的部隊轄區內,並且從隨後匆忙闖進他的帳篷的警衛人員表情來看,他的部隊遭到了夜襲。
李誌堅在等炮兵團到位後,步兵部隊已經休整了幾個小時,體力也得到了一定的恢複,於是就決定發起對一一四師團的夜襲。
由於太原的地形,東麵多山地,所以從城內打出來的炮彈還是有不少盲區。
而此刻43軍炮兵團的火炮,大多位於日軍的南麵,在發射炮彈後,可與城內的火炮彈道形成十字交叉線。
李誌堅在本部炮兵轟炸日軍的同時,聯係了楊愛源,申請了城內炮兵的協同轟炸。
此時在夜間休息的日軍,完全沒有安全的藏身之所,晉綏軍的火力,絕對都要超過他們一一四師團幾倍。
在一個小時的轟炸之後,43軍的幾個團就開始對臨近的一一四師團一部發起衝鋒,日軍在臨近43軍的兩個大隊本身在火炮轟炸之下已經昏頭轉向,麵對上萬人的集中夜襲,幾千支衝鋒槍的掃射之下,沒有泛起一點浪花就被一掃而空。
還是日軍各部之間的間隔較大,才避免了更多日軍被這股衝鋒的浪潮所吞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