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後勤線上並不是經常有活兒,所以暫一軍兩個師的行動開始開始向更前線延伸。


    現在手下的幾個將領的行為越來越激進,尤其是杜春沂也參與進來後,已經有點兩個師較勁的味道。


    對於這種競爭,李誌堅在知道後沒有反對,反而在行動中予以了支持。


    新六師在遊擊襲擾作方麵的經驗方麵和新七師存在一定的差距,李誌堅就讓特戰隊隊長王偉帶了一部分特戰隊員到杜春沂處進行幫助指導。


    並且為了增強襲擾部隊的戰鬥力,將繳獲了一些日軍的大隊一級裝備的九二步兵炮和迫擊炮,都優先裝備給在參與襲擾作戰的各個團中,使那些剛擴編的團,也有了自己的炮兵力量。


    杜春沂選擇在信陽方向出擊。


    胡宗南在信陽地區的實力比較強,手上除了三個軍外,還有一個炮兵旅。這些部隊已經將第三師團和第十師團阻擋了十幾天,這兩個師團從出發後就接連被阻擋,從八月底出征以來,累計作戰日就超過了三十天,而後勤補給一直不順暢,現在已然是疲軍。


    杜春沂集中了不少老兵,在王偉的特戰隊幫助下,趁著夜色突進第三師團在後方的一個炮兵陣地,摧毀了陣地上的十幾門火炮後,在後撤過程中遇到日軍的反擊部隊,權宜之下隻能修改撤退路線,但是誤打誤撞之下,又碰到了日軍的一個野戰醫院。


    帶隊的新六師軍官沒有客氣,帶領部隊將醫院中的沒有抵抗能力的傷兵,連同所有的醫護人員全部直接了結。


    現在中日之間,對待對方的傷員一般都是一個手法,都是直接殺了。區別隻不過是中國方麵碰到的日軍傷兵比較少一點。


    對於殺了這些日軍傷員和醫護人員,所有的人都沒有負罪感,現在日軍在中國的屠殺已經太多,這就是以血還血,以牙還牙。


    不過這一舉動讓第三師團徹底動怒,師團長藤田進從本來已經緊張的前線抽出了幾個大隊進行反擊。


    王偉追求的就是將前線的日軍引出來,日軍隻要動起來後,就容易露出破綻。


    第三師團這幾個日軍大隊打的非常不暢快。他們向前進攻,對方就一直跑,一旦他們停下來或者準備撤迴,對麵就又黏上來,打不跑也撕扯不開,就像黏上了牛皮糖。


    這幾個大隊隻能一直跟著跑,連續作戰本已疲憊,被新六師幾個團弄得更加勞累。不知道是誰提議的進行分兵,這就落入了王偉的算計中。


    其中一個大隊在追擊過程中被伏擊,大隊基本上被打殘,還是靠著飛機掩護才留下一些苟延殘喘的人。從這之後,意識新六師意圖的第三師團其他大隊再不追擊,堅決撤迴大軍本部之中,然後開始在部隊後方修建防禦工事。


    而新七師則是跑到了小界嶺一線。


    第十三師團和第十六師團雖然一直都無法突破小界嶺一線,但是前線的中國守軍也打的很艱苦。


    新七師在和第二集團軍的部隊在日軍交通線上相遇,攜手打了一次伏擊戰後,對小界嶺的情況就有了了解。為了策應小界嶺守軍,新七師直接隨著返程的第二集團軍一部到了此處日軍第十六師團後麵。


    日軍第十六師團作為南京大屠殺的劊子手之一,和第六師團一樣都是所有國軍心中的恨。


    新七師和第二集團軍一部,利用繳獲的彈藥,從後麵給第十六師團來了一個硬的。


    這些部隊在將繳獲的炮彈都傾泄到日軍營地上後,隨即展開了衝鋒,最終衝垮後方的一個聯隊部及守衛的一個大隊,聯隊長及以下人員都未幸免全部被擊斃,並且還繳獲幾門火炮和其他一些物資。


    在之後一段時間,新七師就和十六師團耗上了。後方不穩,極大的影響了十六師團戰鬥力的發揮,在小界嶺一線的戰鬥更加不順。


    暫一軍的行動最終被日軍派出的大量情報人員所獲悉。


    而軍政部是通過在日軍的間諜得知了暫一軍在敵後將日軍攪得雞犬不寧的事情,在向胡宗南和宋希濂核實後,才確定了暫一軍的在敵後所做的事情以及巨大的功勞。


    軍委會也明白了暫一軍肯定存在隱瞞實力的行為,按照他們在固始阻擊戰後上報的損失,如何還能取得這麽大的戰果?


    不過暫一軍在固始堅守五天是實打實的功勞,同時在此之後,給予日軍的打擊不小,這麽鬧騰的越厲害,對前線的幫助越大。


    勝利者是不需要被責備的。


    暫一軍和李誌堅一下子也被國軍高層所周悉,認為以李誌堅的在此戰之中的功勞,還擔任代軍長有點委屈,就將李誌堅頭上的代給去了,直接任命為軍長,並將軍銜晉升為中將。


    同時鑒於暫一軍在出省作戰以來的戰果,將暫一軍的番號改成43軍,而不再是一個暫編軍。新六師和新七師和下麵各旅的番號不變。


    軍委會將暫一軍的戰績通報給第二戰區,並將授予暫一軍正式番號和授予李誌堅中將軍銜的命令同時下發。


    雖然閻錫山一直都知道暫一軍的情況,但是暫一軍能讓中央認可,主動給予一個正規軍的番號,還是讓閻錫山非常的高興。閻錫山高興之餘,就又想辦法給暫一軍送來大量申請的補給作為獎勵,包括糧食、罐頭,一千支衝鋒槍以及相應的衝鋒槍彈等。


    暫一軍現在不缺彈藥,所以也沒有向太原申請。加上繳獲的四門150毫米重炮,十幾門75毫米山炮、野炮,二十多門九二步兵炮,現在暫一軍全軍加起來有近一百門炮,但是繳獲的炮彈數量更大,這些炮的炮彈儲備竟然比迫擊炮彈還充足。


    衝鋒槍則因為用的太頻繁,有些已經膛線已經磨平,所以這次閻錫山送來的一千支衝鋒槍也是解決了一個大急。


    對於轉換番號和給他晉升軍銜,李誌堅雖然也高興,畢竟是個好事,但是相對來說心理波動並不大,因為對於他來說在實質上並沒有發生變化,他還是軍長,管的人也沒有變。


    此時第六師團也已經開始衝出了田家鎮要塞,一路平原衝向武漢。而武漢現在已經是個空城,該搬遷的早已搬走,這場會戰也到了尾聲。


    他知道這次會戰中,大別山一線的日軍被他折騰的夠嗆,日軍絕對要報複迴來。怎麽能保護自身,現在才是他要考慮的當務之急。他隻有一個軍,即使人數超過了五萬人,待日軍反應過來後,根本無法阻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抗戰之新晉綏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立證少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立證少惜並收藏抗戰之新晉綏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