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軍占領大同之後,號稱鋼軍的第五師團和第十五旅團幾萬人,立即馬不停蹄的沿著同蒲線方繼續向太原挺進,之後平型關等要地來不及進行重兵布防也很快失守,中國軍隊想要守住太原,就剩下唯一一道天險 忻口。
忻口一線兩側都是山,隻有中間有一小段口子可以順利通行,這種地形在軍事上是防守的有利位置,對於機械化水平較高的日軍,最好的路線就是通過忻口到達太原。所以忻口成為了中國軍隊守住太原的最後的希望。
不過在此期間,八路軍115師在平型關打了一個漂亮的伏擊戰,在日軍主力過去之後,在此伏擊了日軍輜重部隊,消滅日軍上千,給前線的士氣提振不少。
但是第五師團和第十五旅團主力已經快要到達忻口一線,而現在忻口一線根本沒有多少中國軍隊,所以要想利用好忻口的地利,就必須還要布置有力部隊在日軍到達忻口前進行阻擊,為主力部隊到達忻口並構築陣地爭取時間。
現在已經沒有更多的選擇,日軍已經臨近,隻能將阻擊的地點選在忻口北不遠處的崞縣原平鎮。閻錫山將堅守原平鎮的任務交給了34軍,34軍派了戰鬥力最強的薑玉貞196旅來防守,34軍其餘部隊沿著原平鎮布防,防止日軍迂迴繞過原平。
由196旅一個旅防守原平,情況不容樂觀,於是閻錫山將李誌堅的教導旅也派到了忻口北。在這幾年的整軍過程中,閻錫山對教導旅都比較關注,他通過幾次檢驗,知道教導旅的作戰風格,認為用教導旅來打死仗有點浪費,所以命令的李誌堅率領教導旅在忻口外圍進行遊擊作戰,由李誌堅自己尋找戰機來打擊日軍,但是必須要盡力協助196旅在原平多堅守幾日,來給主力爭取時間。
李誌堅率教導旅到達忻口外圍後,知道晉綏軍的防守戰一般都是采取的固定陣地防守方式,196旅雖然戰鬥力較強,但是李誌堅知道與其他部隊一樣的作戰思想指導下的196旅肯定也不能免俗。
於是李誌堅親率教導旅的一團和二團到了崞縣,提前在崞縣北埋下上千顆地雷,地雷是阻敵的利器,現在的關鍵是多攔阻日軍一段時間,隻要可以實現這個目的,什麽辦法都是好辦法。李誌堅讓部隊將地雷都布置在道路的要害處,采用真假地雷混插的方法,建設了一個大陣。
日軍步兵第十五旅團在10月4日打到崞縣北,被此地的地雷弄得不厭其煩,李誌堅沒有純粹的就依靠地雷,而是將冷槍和冷炮結合了起來,教導旅2個團中配屬4門75毫米山炮已經將周圍的道路的具體位置都做了標注,並計算好射擊諸元,在日軍一旦進入射程後就用冷炮轟一氣,日軍惱羞成怒的衝上來後,雷區的地雷又給他們送上了大禮,日軍前鋒無奈,隻能唿叫飛機進行增援,同時用炮兵進行還擊,掩護他們的工兵來排雷。
這個時候,李誌堅又安排教導旅中的狙擊手,在一千米範圍內狙殺工兵,雖然這麽遠射擊精度有限,但是也給日軍工兵很大的威脅,讓他們不能放手排雷。
李誌堅命令教導旅的所有團、營、連級主官,在忻口戰鬥開始前,盡可能的利用地形和靈活戰術多遲滯日軍,並不進行正麵硬拚,在得到他的命令後才能進行正麵作戰。
教導旅兩個團就這樣邊襲擾,邊布雷,在崞縣北就這麽將日軍十五旅團遲滯了三天,他們才將雷場清空。日軍在付出了不小的代價後,才小心翼翼的前進到了原平鎮外圍。
教導旅的主力則暫時還留在崞縣北麵進行遊擊,利用地雷和迫擊炮繼續襲擾日軍之運輸線,雖然日軍之前已經有平型關被八路軍伏擊的教訓,但是由於行軍過於著急,從北平出發,向西線進攻的部隊相對來說兵力並不足,並且日軍同時還向南線的保定、涿州進軍,在此地也遭到了中國軍隊的阻擊,無法抽調足夠的兵力支援西線,在山西的日軍苦於人員不足而沒有辦法來完全解決中國軍隊對他們後方襲擾的問題。
教導旅的這種敵後襲擾戰的戰果驚人,往往很小的代價就能取得不錯的收獲,其中一次,李誌堅集中上千人對幾百名日軍運輸保障隊伍實施了殲滅戰,取得了一次不算小的勝利,日軍運輸的物資就都入了李誌安的口袋,教導旅獲得不少物資補給。
196旅在趕到原平鎮後,馬上發動原平本地人配合他們在原平城外挖掘工事陣地,利用雷管的幫助,工事都設置有將近兩米深的防炮洞,藏在這種防炮洞中,除非被大口徑火炮炮彈或者大的航彈直接擊中,一般可以保證洞中人員的安全,同時薑玉貞在城內設置機動的炮兵陣地,實行隨機機動,需要時拉出來,其他時間隱藏在防炮洞中。
經過整軍的晉綏軍的訓練水平和裝備要遠好於之前,而在原平駐守的薑玉貞196旅,屬於被特別加強過的旅,戰鬥技能和戰鬥精神在整訓過的所有晉綏軍部隊中都屬於前列,並且為了防守原平,還特別加強了幾門20毫米厄利孔防空炮。
忻口一線兩側都是山,隻有中間有一小段口子可以順利通行,這種地形在軍事上是防守的有利位置,對於機械化水平較高的日軍,最好的路線就是通過忻口到達太原。所以忻口成為了中國軍隊守住太原的最後的希望。
不過在此期間,八路軍115師在平型關打了一個漂亮的伏擊戰,在日軍主力過去之後,在此伏擊了日軍輜重部隊,消滅日軍上千,給前線的士氣提振不少。
但是第五師團和第十五旅團主力已經快要到達忻口一線,而現在忻口一線根本沒有多少中國軍隊,所以要想利用好忻口的地利,就必須還要布置有力部隊在日軍到達忻口前進行阻擊,為主力部隊到達忻口並構築陣地爭取時間。
現在已經沒有更多的選擇,日軍已經臨近,隻能將阻擊的地點選在忻口北不遠處的崞縣原平鎮。閻錫山將堅守原平鎮的任務交給了34軍,34軍派了戰鬥力最強的薑玉貞196旅來防守,34軍其餘部隊沿著原平鎮布防,防止日軍迂迴繞過原平。
由196旅一個旅防守原平,情況不容樂觀,於是閻錫山將李誌堅的教導旅也派到了忻口北。在這幾年的整軍過程中,閻錫山對教導旅都比較關注,他通過幾次檢驗,知道教導旅的作戰風格,認為用教導旅來打死仗有點浪費,所以命令的李誌堅率領教導旅在忻口外圍進行遊擊作戰,由李誌堅自己尋找戰機來打擊日軍,但是必須要盡力協助196旅在原平多堅守幾日,來給主力爭取時間。
李誌堅率教導旅到達忻口外圍後,知道晉綏軍的防守戰一般都是采取的固定陣地防守方式,196旅雖然戰鬥力較強,但是李誌堅知道與其他部隊一樣的作戰思想指導下的196旅肯定也不能免俗。
於是李誌堅親率教導旅的一團和二團到了崞縣,提前在崞縣北埋下上千顆地雷,地雷是阻敵的利器,現在的關鍵是多攔阻日軍一段時間,隻要可以實現這個目的,什麽辦法都是好辦法。李誌堅讓部隊將地雷都布置在道路的要害處,采用真假地雷混插的方法,建設了一個大陣。
日軍步兵第十五旅團在10月4日打到崞縣北,被此地的地雷弄得不厭其煩,李誌堅沒有純粹的就依靠地雷,而是將冷槍和冷炮結合了起來,教導旅2個團中配屬4門75毫米山炮已經將周圍的道路的具體位置都做了標注,並計算好射擊諸元,在日軍一旦進入射程後就用冷炮轟一氣,日軍惱羞成怒的衝上來後,雷區的地雷又給他們送上了大禮,日軍前鋒無奈,隻能唿叫飛機進行增援,同時用炮兵進行還擊,掩護他們的工兵來排雷。
這個時候,李誌堅又安排教導旅中的狙擊手,在一千米範圍內狙殺工兵,雖然這麽遠射擊精度有限,但是也給日軍工兵很大的威脅,讓他們不能放手排雷。
李誌堅命令教導旅的所有團、營、連級主官,在忻口戰鬥開始前,盡可能的利用地形和靈活戰術多遲滯日軍,並不進行正麵硬拚,在得到他的命令後才能進行正麵作戰。
教導旅兩個團就這樣邊襲擾,邊布雷,在崞縣北就這麽將日軍十五旅團遲滯了三天,他們才將雷場清空。日軍在付出了不小的代價後,才小心翼翼的前進到了原平鎮外圍。
教導旅的主力則暫時還留在崞縣北麵進行遊擊,利用地雷和迫擊炮繼續襲擾日軍之運輸線,雖然日軍之前已經有平型關被八路軍伏擊的教訓,但是由於行軍過於著急,從北平出發,向西線進攻的部隊相對來說兵力並不足,並且日軍同時還向南線的保定、涿州進軍,在此地也遭到了中國軍隊的阻擊,無法抽調足夠的兵力支援西線,在山西的日軍苦於人員不足而沒有辦法來完全解決中國軍隊對他們後方襲擾的問題。
教導旅的這種敵後襲擾戰的戰果驚人,往往很小的代價就能取得不錯的收獲,其中一次,李誌堅集中上千人對幾百名日軍運輸保障隊伍實施了殲滅戰,取得了一次不算小的勝利,日軍運輸的物資就都入了李誌安的口袋,教導旅獲得不少物資補給。
196旅在趕到原平鎮後,馬上發動原平本地人配合他們在原平城外挖掘工事陣地,利用雷管的幫助,工事都設置有將近兩米深的防炮洞,藏在這種防炮洞中,除非被大口徑火炮炮彈或者大的航彈直接擊中,一般可以保證洞中人員的安全,同時薑玉貞在城內設置機動的炮兵陣地,實行隨機機動,需要時拉出來,其他時間隱藏在防炮洞中。
經過整軍的晉綏軍的訓練水平和裝備要遠好於之前,而在原平駐守的薑玉貞196旅,屬於被特別加強過的旅,戰鬥技能和戰鬥精神在整訓過的所有晉綏軍部隊中都屬於前列,並且為了防守原平,還特別加強了幾門20毫米厄利孔防空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