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擴建太原製藥廠的同時,李誌堅安排山西實業公司在西安也建設了分廠。


    之前李誌堅在西安和運城之間選擇,運城在山西管轄之下方便統籌,而西安現在則是東北軍的勢力範圍。李誌堅始終對西安現在的主政者張學良不感冒,覺得他公子哥習氣太重,做事太過情緒化,在他治下開廠,不確定因素比較多,況且東北軍和晉綏軍多少年了一直有爭端,所以對於選擇西安有所顧慮。


    但是李誌堅在親自到運城考察的時候,運城本地根本無法找到幾個醫藥相關的人員,即使建廠所用的技術工人也沒有多少,電力、道路等基礎配套都不足,而西安作為省會,多少有一些相關方麵的人才,如果建廠後隻要從太原太原派一些骨幹人員帶動就能開工生產,基礎配套情況也更好,無奈隻能定下西安。


    相對來說,西安的優勢的確夠大,不說人才和配套方麵,位置也比較偏靠後方,到時候即使大戰起來,也可以保證順利生產,並且他知道過不了多久西安的政治形勢就會發生改變,暫時先委屈求全,熬過了這段時間情況就會好的多。


    現在國內最好的止血藥是雲南白藥,李誌堅專門派人到了雲南找到創始人曲煥章,請求和曲煥章合作,曲本不願前往,他本人之前多次拒絕了雲南本地和中央的一些顯貴的合作請求,為此還屢次受到威脅。


    李誌堅派去拜訪曲煥章的人也沒有著急,而是按照出發前李誌堅安頓的將山西實業公司太原製藥廠的情況和照片,以及西安製藥廠的建設情況一一給曲煥章詳細看,並講明如果合作,之後雲南白藥的經營和自主權還都在曲煥章手裏,西安製藥廠隻是負責代工,可以隻收取百分之一的代工費,如果曲煥章願意,也可以擔任西安製藥廠的廠長或者負責人,李誌堅派去的人還將山西實業公司的背景向曲講明,有晉綏軍的保護,曲的人身安全是可以得到保證的,同時是在西安,而不是在山西,曲可以自由決定去留,不會限製曲的人身自由。


    曲煥章是個有不畏強權的人,但是內心中還是有著很強的家國情懷,最受不得以強逼人,但是如果別人敬他三分,他則絕對也是赤誠相報,這幾年的權貴們要不以權壓人,要不就想從中牟利,而像山西實業公司這樣沒有以勢壓人,反而真誠相待,且真心實業生產救國,和曲的誌向不謀而合,於是曲同意先到了西安進行考察。


    在曲煥章到了西安後,李誌堅在和閻錫山報備後專門也去了一趟西安親自與曲見麵,隨行的還有太原製藥廠的廠長和技術人員等。


    在見麵之後,李誌堅並沒有說經營的事,而是一直在向曲討教中醫方麵的事情,如何來發揚中醫為國家造福,也是李誌堅的一個追求,曲煥章可以說是民國最好的中醫大師之一,麵對大師,李誌堅也是不斷請教,同時讓太原製藥廠的技師們向曲煥章請教消解磺胺類藥品副作用的方法,曲也是盡己所能為李誌堅答疑解惑。


    幾天之內,李誌堅和他帶領的眾人都沒有說合作之事,完全就是探討中醫和中藥的學問以及推廣之法,李誌堅有時的確在投機,但是骨子裏的為國為民的情懷確實不容置疑的。


    曲煥章已過耳順之年,看人也自有幾分自信,對著這個比他小二十多歲的後輩,他能看出李誌堅心中的所求所願,在李誌堅要帶著太原製藥廠的一眾人返迴太原的時候,看到李誌堅都沒有提一句合作的事,他知道這是李誌堅在尊重他不想讓他為難,他能看到李誌堅看見他時眼睛裏麵的亮光,這種亮光如此清澈,他知道和錢的關係不大,更多的是對學問的渴望和尊重,並且之前山西實業公司的人在給他的條件中,他能看出找他合作的目標真的不在賺錢上,否則不會隻收取百分之一的代工費,並且其目的也不在於名,現在能生產磺胺的藥廠在國內幾乎就此一家,這個名已經夠大,他來也隻不過是錦上添花而已。那麽答案就隻有一個,就是為了一顆公心。


    孫先生之前說過,天下為公,可是真正能做到的又有幾人?


    所以曲煥章也看到了李誌堅的難得,在幾天後李誌堅準備返迴太原時,曲也來給李誌堅送行,這個時候向李誌堅直接表達了願意合作,使得李誌堅頓時大喜,使得他在迴程之中,李誌堅的心情始終喜悅非常。


    雲南白藥量產之後,到時候戰場上會有不少官兵受傷後可以保全性命,並且到時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可以向全世界銷售來賺取外匯,要知道雲南白藥的止血效果,絕對是領先於時代的。


    在藥品之外,按照閻錫山的要求,山西實業公司又增加了化肥廠的產能,現在山西已經基本實現了化肥的普遍應用,在山西的農村,因為化肥的使用,每家每戶都多打了不少糧食,山西從過去的糧食勉強能自足,到現在都有非常多的富餘,多打的糧食被用來養豬喂雞,銷售後收入也跟著上漲。而物價並沒有因為山西一地的收入增加而增長,以往山西人偶爾過年過節時買一點肉解解饞,現在則開始隔三差五的買肉給家人吃。同時李誌堅知道,化肥和炸藥的成分還是比較接近的,到了戰時,這些化肥廠的產能可以轉化為生產炸藥。


    山西南部是最主要的產糧區,地勢平坦,氣候也更溫暖,對化肥的需求更大。於是李誌堅想辦法將在運城的化肥廠產能擴大。幾乎這一年化肥廠的所有利潤全部投入到了運城化肥廠的擴產以及配套措施的建設上,運城化肥廠也在之後成為了山西實業公司下屬最大的化肥廠。


    輕工業方麵,山西實業公司名下的皮革廠和卷煙廠的銷量都也不錯,龍城香煙成了國內可以匹配哈德門的香煙品牌,但是價格優惠,銷量要比哈德門多的多,除了山西本地的消費外,山西實業公司卷煙廠每天都要通過鐵路向外省發出幾車皮的香煙。


    而皮革廠今年的利潤和去年基本持平,李誌堅和皮革廠的人們一起分析後得出的結論是市場已經基本飽和,皮衣在現在怎麽都算是較為奢侈的衣物,潛在的客戶都是經濟條件比較好,北方的大中城市這幾年都已經被他們跑遍了,市場已經被充分挖掘,並且皮衣一件可以穿很多年,並不需要經常購買,所以能保持住現有的銷售規模已經是非常不容易,不過就現有規模的利潤也是非常可觀。


    這些利潤,在1936年年底,李誌堅兌現了當初自己在上海時的承諾,從利潤中抽出二百多萬大洋給當初跟著他的老兄弟們都進行了一次分紅,除了李守義、李傑等少數人分的更多一點外,其餘每人一萬大洋,所有在沈陽時就跟著李誌堅做事的人,都實現了財務自由。李誌堅也通過這種方式,讓跟著他的兄弟更加忠誠,將自己的班底更加牢靠,至少將其他人想收買的難度加大不少。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抗戰之新晉綏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立證少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立證少惜並收藏抗戰之新晉綏軍最新章節